肉宅屋

宫斗围观者 第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昭文帝只当没有听见,继续对旁边的臣子说道:“来让我看一看儿郎们的本事。”
    周围年轻的男子摩肩擦掌,想为自己博个出位。在众人拉弓搭箭的时候,远处的人也将原本的圈绳撤除,让动物可以自由活动。
    一名干练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励下瞄准了远处了獐子,放箭直奔过去。远处才被解开束缚的麋鹿不知道自己才逃过命丧昭文帝的死劫,迷茫的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人,生存的本能让它不禁往后退去,久被固定的肢体血液并不流通,晃荡了两步有些脚滑。
    射出了这一箭的小将眼看着猎物从獐子变成了鹿,一声破空声后另一支蓝色尾羽压着他刚射出去的箭一起偏离了行道,扎到了旁边的泥土里。
    “真对不住,明明瞄准了兔子,一转眼却不见了,倒是惊了你的獐子。”射出蓝色羽箭的小将说道。
    少年哪里不知道对方是解围,也感激的将这件事翻过去。
    昭文帝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先出招的是定北将军薛家的幼子,蓝尾的小将是西北将军刘家的嫡次子刘业字寻峰,前几天才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刘家也是已故刘昭媛的娘家,昭文帝之前把他父亲调过去接手孙家,前不久才调回中央。
    昭文帝也不在意,看到大家都动手了,就示意李旷带着几个年龄比较大的玩一玩,自己带着几位近臣转身走进了帷帐。
    “刘大人后继有人呀!”周风和笑着打趣道。
    “去去去!”当着昭文帝的面,刘安南不好意思的说道,作为近臣面对昭文帝有些地方就要放松的多,他转移话题说道,“论后继有人,谁比得上魏老爷子。论年少有为,书文不是摆在这的。”
    魏墨连忙说道:“两位大人抬举了,墨资质平平只是运气好些。”
    “你要只是运气好,那别人可怎么办?”昭文帝打趣魏墨道,魏墨是前年科举的探花,被授予了翰林院侍书的官职,他十分看好这个后生,放到身边培养着。
    正说着,门口传来乐安的声音,昭文帝示意王永前去放行。平安本来就只是哄着,看到昭文帝允许了,这边就立刻闪到边上。
    乐安端着一盘烤肉进来了,看到朝臣愣了一下,控制住自己的仪态,先将盘子放在昭文帝面前,等待着昭文帝的介绍。
    “这是西北将军刘安南。”昭文帝看着乐安无比标准的仪态,配合的选择性的无视之前活泼的身影,依次介绍道,“御史中丞周风和,翰林院侍书魏书文。”
    乐安一一见礼。公主对于朝臣来说是主,但是还未受封的皇女算不算是个模糊地带,在座的是昭文帝的近臣,乐安自然不会甩脸。
    “这是大哥射中的獐子,我看着他们烤好了带过来给您尝尝。”乐安继续之前的话题,又示意身后的采玉把带着的烤肉拼盘一人面前放上一碟,“这个是后厨准备的,各位大人不妨尝尝。”
    昭文帝自然不会缺这一口烤肉,夹了一片吃了就分给底下的臣子,之前青年才俊的话题也戳到了昭文帝,顺着这一盘烤肉话题又转向了大皇子李旷。
    听着底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吹了几句大皇子有孝心,自然而然地就谈到了大皇子的婚事问题上,李旷的妻子定下的是清流,既然李旷不能继承皇位,昭文帝也不打算让他因为妻族牵连其中。朝臣不好夸女子怎样,就说她的父兄怎么有风范,当然,落脚还是要在昭文帝英明上。
    乐安还没有见过这个嫂子,有些好奇的听着他们说话。
    昭文帝看见了乐安好奇的神色,问道:“乐安以后想找一个怎样的驸马呢?”
    问这个问题确实有一时兴起的因素,但昭文帝多少还是有一些意思,拉拢一个重臣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少不了姻亲这一项,而现成就有才俊摆在面前,怎么能不动心呢?
    看着乐安有些没反应过来,昭文帝更进一步的问道:“之前在外面那个用蓝尾羽箭的少年你有没有印象?”
    “有的。”乐安回答道。那人眉目透着一股英气,做事干脆利落,脑子也灵光。
    “那你是喜欢那个少年还是喜欢像他一样的少年。”昭文帝指着魏书文说道。他知道魏书文家里连着守孝,还没有定亲。刘寻峰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刘安南回来也没多久,自然没有娶亲。况且退一步,就算乐安两个都不喜欢,也能够试探出她到底喜欢文武哪一方面,以后选驸马也有谱。
    旁边的周风和半句话不说,魏墨和刘安南这一当事人和半当事人纵使心中捏紧了面上也不敢显露半分。昭文帝把公主出降给他,是恩典,敢有半句质疑就准备收拾棺材。与其想怎么推脱,不如想一想要是真的落到头上的巨额收益与危险——昭文帝喜欢三皇女,但是她后面还有一个有竞争能力的七皇子呢!
    “您说的是哪种喜欢?”乐安询问道,即使知道自己能够用“都喜欢”来打个哈哈,混过去,但想到江又晴告诉她的第一条就是不要把昭文帝当傻瓜,乐安决定还是直接问。
    昭文帝说道:“当然是婚姻的关系了。”
    乐安想了想,说道:“那乐安都不喜欢。”
    “哦,为什么呢?”昭文帝好奇的问道,他到真有几分好奇,“是他们有哪里入不了你的眼吗?”
    “不是的,他们非常优秀。”乐安的面容上褪去了娇柔,显现出理智,“首先,就女儿亲眼所见,他们容貌都十分俊美。能让您带着、让女儿见到,说明他们才华出众。您能将他们列为女儿的婚配之选,证明他们人品值得信任。”
    “人品、才华、容貌,女儿实在挑不出半点不好。”乐安说道,侧面吹嘘了一下拒绝的两个人,要是传出去也不尴尬。另外再烘托一下气氛,让昭文帝感受到自己这个女儿对他的信任。
    “就是因为太好了,所以女儿才拒绝。”乐安看着昭文帝说道。
    这个转折着实有些大,还在盘算以后怎么和乐安相处的刘魏二人都有些愣神。尚公主对他们总体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刘安南才上交了西北兵权,现在正是简在帝心的时候,嫡次子又不继承家族,尚公主只会让昭文帝多记挂,对刘家未来的选择影响不会太绝对。魏墨是有家庭底蕴,但架不住底蕴连串的崩逝,尚公主后走清贵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昭文帝心里有了一丝微妙的感觉,朕把你当作掌上明珠,不要告诉朕,你把自己当根草。又问道“那是为何?”
    “女儿知道自己娇纵惯了,当然也不打算改。”乐安说道娇纵的时候甚至有了些骄傲,“这两位都是您看上的才俊,才俊自然有自己的脾性。”
    “要是以后在一起了,有个什么磕绊的,女儿是绝对不可能退让的。但是他们在我这受了气,您要是知道了,一面是宠爱的女儿,一面是倚重的才俊,可不是两面为难。”乐安笑着说着,又对昭文帝撒娇道,“女儿要找一个受委屈了您能直接为女儿撑腰的人家。这种太有才华的您舍不得。”
    昭文帝一下子被逗乐了,本来提出这一茬只是一时兴起,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再不济还有几个皇女,找一个嫁过去就是。只是昭文帝自己登基的时候憋屈坏了,对于这种张扬的性格反而十分喜欢。
    公主嘛,为什么要死气沉沉的,难道还有比她的父亲更有权利的人吗?瞻前顾后就有些太小家子气了。
    “那是肯定的,谁敢让乐安受委屈?”昭文帝想了想说道:“朕看恒山公主这个封号很适合你。”
    第92章 恒山公主
    如果说乐安听到昭文帝的话只是有点愣神的话, 那另外清楚知道这句话所表达意义的三人就是一激灵。
    下意识的就要请昭文帝再议,其中的两位都因为身处事中不得不中途闭了嘴,只有周风和继续行使臣子的职责进行规劝。
    “皇上, 这三山五岳未免太大了, 山属阳性, 公主担着也不和阴阳之道。”周风和劝道。
    周风和接触昭文帝的时间比其他人都要久, 自然看得出昭文帝没有收回成命的可能。因而劝导也就敷衍了很多,一边顺着昭文帝的话音叫起了公主, 一边说着阴阳五行。
    昭文帝大手一挥:“朕的女儿哪有什么撑不住的。”
    看到没有起效果,周风和也不再劝, 左右昭文帝只是给公主划个封地, 又不是要立储,有些事还是要看开一点。皇帝怎么可能半点不随心意行动?有些老友,都走火入魔了。
    周风和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还在看狩猎的其他大臣,想着沈家的还好不跟随这次出行,等到回去就生米煮成熟饭, 也不会掀起什么大波澜。沈御史虽然也是天子近臣, 这种没事也要犁三里地的性格确实为昭文帝所用, 但周风和有时也会想,这位老友的路子已经有些偏了,再这样发展下去, 他还能做出些什么呢?
    “乐安谢谢爹。”乐安看到周风和不说话了, 立刻上前粉饰,半点不客气的认下了这个名头。
    “你倒是积极。”昭文帝伸手将乐安编织的头发揉乱。
    乐安打掉昭文帝的手, 自己把头发顺了顺,说道:“这事哪有不积极的。”
    从昭文帝那里出来,周风和三人都保持了沉默, 颇有默契的一起去喝杯酒。
    乐安先回了兄弟姊妹的那一片,跟二皇女李依娴一起转一转,看到小七在五弟的带领下学习骑马,旁边有侍卫看着,也就放下了心,简单交流一下露个面,就去找李旷,经历了这么大的事,她也要找江又晴商量一下。
    找了半天才找到李旷带着的宫人,知道他又上前方去打猎了,乐安交代一下让他注意安全,就说自己去后面转转,不需要找。
    江又晴对于围猎,过了最开头的兴奋,剩下的与在宫里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次来的都是老人,也不像有新妃嫔那样的好奇心,前面热火朝天,后面就平静得多。
    打发了身周年轻的宫人去看围猎,独自坐在帷帐内的江又晴就听到晓云交流的声音,开口道:“进来吧,我还没有睡。”
    乐安把采玉放到外面,自己一人独自进去。
    转过屏风,乐安就坐到了江又晴的身边,有些兴奋的说道:“女儿即将有封号了,您猜猜是什么?”
    “平阳,安定,馆陶?”江又晴不紧不慢的说了几个郡的名字,看到乐安摇头也不惊讶,捋一捋春秋国家的名字,又说道,“陈国、申国、郑国、燕国、楚国?”
    由小到大,看着乐安一一摇头,江又晴的心情也越发紧张了起来,她以为乐安最终的封号会落到楚国上,毕竟秦国公主都是少有,看到乐安还是摇头,江又晴等不及还是问了:“那是什么?”
    “恒山公主。”乐安笑着答道。
    “你做什么了?仔细说说。”江又晴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不论这个名头有多大,单论昭文帝那抠门的性格,恒山公主这么花钱的地方是绝对不会册封给公主的。
    恒山五岳之一,名师商旅往来不绝,当地人之富可想而知。人富,人丁就旺,一户七人左右就很常见。新野公主出嫁的时候汤沐邑两千户,实封依照十比一不过二百户,新野可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恒山公主这个名头封出去,配套的汤沐邑肯定不会很难看,至少也是两千户。
    虚封受益于公主个人,公主活着的时候能收取的银钱就抽取自虚封中的税收,实封是能传给公主的子孙后代的,虽说只能传三代,但三代以后也能够科举了。对于公主来说封地越富庶越好,但对于昭文帝来说,这么大方简直反常。
    乐安将事情道明,又补充说道:“看爹的意思,汤沐邑不会少于大姐姐的两千户。至于是册封后就能拿到还是未来出降能拿到就不知道了。”
    这得看有多少人反对。江又晴看出来昭文帝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摆脱承孝皇后后遗症,这两年风调雨顺,估计对于当年朝臣逼迫的逆反心理开始作用,想通过乐安去弥补当年的自己。
    “你安静的做自己的事就好,外面有什么风言风语都不要记在心上,这个时间点要绷好恒山公主的场子,不能让人挑出毛病。”交代了乐安绝对不能让昭文帝丢面子,江又晴又将谈话内容过了一遍,问道:“那你的婚事?”
    “我想找个家世不那么高,就我能轻松掌控的。”乐安俨然有了自己的主意,“像那两人的身世才华,我拒绝固然有对爹说的那层意思,但也有别的考虑。他们担心我让他们改变方向,我也担心他们拖累我。”
    “夫妻两人只有一个能够闪耀,我不希望自己龟缩到后面。我希望驸马愚笨一些,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最好换掉也没有太麻烦的后果。我想人们敬畏我不全是因为我后面有谁撑腰,而是我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乐安低垂了眉眼,江又晴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有些恍惚,“毕竟爹这么教我,我要是甘于琴瑟和鸣,也太对不住爹的教导了。”
    江又晴沉默了半晌,说道:“你既然决定了,那就按照自己想的做吧。”
    这几年平心而论,江又晴更多的是为李谌铺路,或许因为乐安大了,昭文帝也很喜欢她,未来的嫁妆和夫婿差不了,自己只等着到时候操办嫁妆,从自己的私房中取出银两贴补上去,好像一切就结束了。没有想到过乐安会有这种想法。
    现在被乐安揭破,也有些意料之中。一个皇帝亲手养出的公主,怎么可能半点权力的欲望都没有?既然乐安表明了自己,江又晴也不会拉后腿,默认了乐安自己争取。
    “你想拥有一定的权力,只能去追求名声。江家走的路子你可以依托几分。只是,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目的,尤其是皇上。”江又晴看着乐安认真的点头。
    眼前的人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身量抽条,脸上的婴儿肥已经逐渐消退,一对遗传了江又晴杏眼消减了昭文帝似的薄唇带来的冷清,不笑的时候周身威严,让人不敢造次。这和江又晴记忆中的奶声奶气的小团子已经大为不同,这时江又晴才反应过来乐安已经十三岁了。
    “乐安长大了。”江又晴伸手抚摸乐安有些紧绷的脊背,让她放松,“没事的,没事的。想做就去做吧。万事还有我呢。万事还有我。”
    “嗯。”乐安低头应了,头上簪着的步摇垂下来的珠串微微晃动着。
    昭文帝要封三皇女为恒山公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堂,留在京城的朝臣找寻不到江家的问题也翻不出怡妃和七皇子出格的举动,就采取了拖字诀。这种危险不大的事最适合刷名望了,江家是回去教书,江衍也在前不久丁忧为祖父母守孝,但拖着拖着也许昭文帝就改变主意了呢?
    这种行为反而激起了昭文帝的好胜心,甚至因为旁人的阻挠而越发的坚定。在乐安跟着李旷去猎了只野兔后到达了顶点,昭文帝当场说道此女肖我,当为恒山公主。
    不同于之前的几人屋子里决定,现在这场公开宣言直接捶死了这件事,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朝臣再阻拦就是打昭文帝的脸,一个公主封号还不值得他们这样做。昭文帝只是想先给个封号,等到乐安出降的时候再赐食邑,现在就直接在原本的封号后面敲定了汤沐邑两千户,一次到位。
    这次大动作着实惊到了不少人,就连贞婕妤、荣妃都跑过来打听情况。
    “你倒是躲懒,平白给我添了这么大的麻烦。这公主府京里的哪一栋都不合恒山公主的气派,说是修缮,跟推到了重建差不多。”荣妃笑着说道,敲了敲边鼓。
    不能避免这个话题,江又晴看着下首竖起耳朵的贞嫔,只得选择性的说道:“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之前也以为凭借着皇上对乐安的喜爱,最多出降的时候封个楚国公主,从没想过会封恒山。‘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这是典籍里的话,我哪能想到这一出呢。”
    想想也是,这一次明显是昭文帝上头了,也不是江又晴做事的风格,荣妃和贞婕妤就放下了心。
    荣妃伸手拿了块点心吃了,也不再纠结这个事,说道:“京城的公主府是宗人府出钱修缮。恒山可是没有公主府,你赶紧问一问乐安想建成什么样的,我这边和宗人府的人商量一下。只是先说着,那边的公主府宗人府只出一半,剩下的是用乐安的食邑修的,要在出降前完工。”
    当昭文帝准备回京的时候,朝堂上“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已经接近了尾声。
    三皇女封为恒山公主的明旨已经发出,遵循乐安的意愿,调整了施工方案后,京城和恒山的公主府都开始动工。因为没有先例,建造的匠人只能比照着比秦国公主的等级稍高一点的规模和精细程度建造。因为乐安现在住在宫里,汤沐邑每年二三十万两白银就全贴了进去。
    第93章 时移
    回宫后江又晴就开始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生活。
    最开始的时候跟去围猎之前一样, 滑溜的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等确定其他人的好奇心暂时消退后,江又晴开始将众人的目光转移到选秀上。
    昭文帝放飞自我后对于选秀就不怎么看重, 对他来说只是换了一些新面孔。有谁没谁根本不重要, 已经有了那么多皇子, 剩下孩子的出身就更不需要计较。这几年妃嫔都添了几个宫女出身的, 江又晴也没有注意。
    循规蹈矩的走完了之前的场次,等到最后殿选的时候, 江又晴在台阶中间的空地上支了张桌椅,最上方的主位是空的——既没有皇后, 昭文帝也没有来。
    江又晴看着底下环肥燕瘦的美人, 先拿出定妃送过来宗室要定亲的名单,找到人后把人提溜出来,再看给昭文帝挑选的。
    虽然说宗室明面上都是昭文帝赐婚,但昭文帝哪有那么多闲心,他也没有同母所出的姊妹, 其余兄弟感情平平, 更不提隔了百八十丈远的先皇的姊妹了。因而除了昭文帝特别要求的, 其余都是自己相看好了往上一报,等着走个过场。
    给昭文帝挑选就简单得多了,江又晴只有一个标准:好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