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以上便是唐僧遇到的第一个妖怪,为什么是老虎精,又为什么叫做‘寅将军’的原因。
    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分析与推测,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
    李凡先生是否真有此用意?大家可以自行讨论。”
    看完了沈从的这一条微博,一众书迷们再一次集体傻眼,然后情不自禁的喊道,“我擦!竟然连这都有如此多的讲究和深意。”
    虽然这只是沈从的解读与分析,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李凡这样设计真有如此的深意,但这种说法却绝非没有道理。
    一众书迷们此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或许应该再一次,将《西游记》仔仔细细的读一遍。
    其中或许还隐藏着非常多,非常有意思的隐喻,等着他们一一去发现。
    那些隐藏着的,等待发现的隐喻,也让他们兴奋不已。
    而网络上,也再一次因此而议论纷纷。
    “这隐喻也太深了吧,如果不是看了沈从先生的解读,我估计我一辈子都看不出来。”
    “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要真正完全的看懂《西游记》,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估计凭我自己,是不可能分析出那些隐喻的,我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名人名家们的解读吧,我自己看看明面上的种种精彩也就够了。”
    “……”
    ……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乡下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
    祝大家来年身体健健康康,过得开开心心。
    有爱人的,好好珍惜身边的爱人,还是单身汪的,早日脱单。
    ……
    第1470章 一首韵味十足的现代诗
    三圣村。
    李凡也同样看到了,沈从更新的第二条微博,不得不说,还真是很有些道理。
    不管前世《西游记》的作者,是否有这样的用意,沈从的分析都说得通。
    或许,吴承恩当年写《西游记》的时候,真有这样的用意也未可知。
    事实上,李凡当初看《西游记》,看到老虎精寅将军的情节时,对“寅将军”、“特处士”这样奇怪的名字,也很有些疑惑,也曾联想到姜子牙。
    与现在沈从的分析,颇为些不谋而合。
    只是可惜,他不是真正的作者吴承恩,这种说法到底正不正确?答案已经不得而知了。
    当然,《西游记》的作者未必真是吴承恩,但前世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李凡也就认为是吴承恩了。
    另外,李凡还想到,如果吴承恩设计的关于寅将军的情节,真有向姜子牙表示敬意的意思的话,倒是可以作为《封神演义》成书,在《西游记》之前的证据之一。
    在前世,关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作品的成书时间,到底谁先谁后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如果寅将军真是向姜子牙致敬的话,倒是能够证明《封神演义》在前,《西游记》在后。
    毕竟,寅将军致敬的不可能是历史上的姜子牙,只可能是《封神演义》中的万神之神姜子牙。
    只是可惜,这只是一种分析和猜测,并不能作为实质性的证据。
    前世关于两部作品成书时间,谁先谁后的问题,估计是要一直争议下去了。
    当然,有争议才有故事,从某种角度看,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所以,确切的答案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
    李凡关了电脑,走出房间,站在二楼的阳台上眺望村子。
    春天的村子显得格外美丽,绿意盎然,百花争艳,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美丽的鸟儿,也在竞相鸣叫。
    游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行走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自身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
    这让李凡想起了前世卞之琳的一首名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原是一首长诗中的一小段,这样截取出来,形成一首《断章》,让这首诗读来,有一种无穷无尽的韵味。
    “好诗!好诗!”李凡啧啧赞了一句,然后将这一首诗,发表到了微博之上。
    网络上,无数的书迷们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李凡的微博有更新,这让他们很是有些激动,纷纷点开。
    他们原本以为是和《西游记》有关的内容,点开之后才发现,与《西游记》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过,他们却并不感到失望,依然兴奋。
    因为这一首诗简简单单34个字,读来却是韵味无穷。
    当然,34个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一首现代诗,一首只有34个字的现代诗,却韵味无穷,这让所有的书迷们非常惊喜。
    要知道,现代诗和古诗词不一样,现代诗几乎都很长,想要表现出韵味,往往需要不少的篇幅。
    而且,现代诗看似容易创作,但要创作出一首好的现代诗,其实非常难,甚至是比创作出一首好的古诗更难。
    不过,想到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凡,大家也就释然了。
    也只有华国第一诗人,才能创作出一首如此的现代诗。
    这首诗很快就在网络上流传,每一个人读之都惊喜莫名,网络上热议不断。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这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唯有李凡先生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这一首诗只有34个字,然而越读越是感觉韵味无穷,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现代诗也可以用简单的文字,表现出无穷的韵味。”
    “那是因为李凡先生以前写的都是古诗,如果李凡先生早一点写现代诗,你早就知道了。”
    “对了,这是李凡先生写的第一首现代诗,李凡先生今天怎么突然写起现代诗来了?”
    “三圣村里到处都是小桥流水,现在又是春天,肯定游人如织,李凡先生应该是站在某栋楼上眺望村子,然后偶有所感,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应该就是如此了,李凡先生的偶有所感,便是一首如此经典的小诗。天才的世界,果然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窥视的。”
    “……”
    无数的人读着这一首现代小诗,越读越是喜欢,越读越是感觉韵味无穷。
    而看到这一首诗的人,不仅仅只是这些普通的网友。
    国家诗词协会办公楼。
    韩忠忽然哈哈一笑,说道:“老白、老柳,好事,好事啊,那小子又写了一首诗。”
    白易、柳元二人自然知道,韩忠口中的“那小子”是谁?
    “又写诗了?”两人听后一阵兴奋,那小子的诗首首经典,就是太少了,上一首诗还要追溯到,上一次西湖之行,写的那一首“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去了。
    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那小子终于又写诗了。
    两人同时迫不及待的问道:“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在哪里?”
    韩忠笑道:“在他的微博上,不过,他这一次写的是一首现代诗。”
    “现代诗?”白易、柳元二人均是一愣,那小子怎么写起现代诗来了?
    随后又微微有一些失望,不是他们不相信李凡,而是比起现代诗,他们其实更喜欢古诗。
    他们自然希望李凡写的仍然还是古诗。
    事实上,这个世界喜好诗词的人,几乎都更加偏爱古诗,而且要偏爱得多。
    诗人们创作的诗词,也是以古诗词居多,诗人们也更加擅长创作古诗。
    因为古诗要远比现代诗更有韵味,读之的感觉,要远比现代诗强得多。
    这当然也是事实,古诗词的魅力,的确远比现代诗更大。
    不过,这并不代表现代诗就一定都比古诗词差,只是好的现代诗很难创作罢了。
    韩忠觉察到了白易、柳元二人脸上,微微失望的表情,又是一笑,继续说道:“你们不要急着失望,先看了那小子的这一首现代诗再说。”
    白易、柳元二人点点头,各自登陆进李凡的微博,他们倒不是失望,只是更加希望,李凡创作的是古诗罢了。
    不过很快,他们就改变了心里的想法,因为他们看到了一首,韵味不比经典古诗差的现代诗。
    ……
    第1471章 别人眼中的风景
    白易、柳元二人看到了李凡微博上的诗,的确是一首现代诗,但却是一首可以让人回味无穷的现代诗。
    两人眼中闪过惊喜的神色,白易哈哈一笑,说道:“好诗,好诗,真是一首好诗!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一首现代诗。没想到现代诗也能够用如此简单的文字,渲染出如此让人回味无穷的韵味。”
    柳元同样赞道:“不简单,真是不简单,那小子的才情与天赋,当真是让人羡慕,一首现代诗,生生写出了古诗的韵味,这毫无疑问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诗坛最经典的一首现代诗。”
    韩忠笑道:“你们不失望了吧?不过,话说回来,以前还真不知道那小子写的现代诗,也可以如此之经典,不愧是诗坛第一人。”
    白易又道:“那小子之所以会写这样一首诗,应该是看到三圣村游人如织的画面,偶有所感。既然他将这一首诗发表了出来,如果不赏析一番,实在是心痒难耐。韩会长、老柳,赏析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就不劳烦二位了。”
    听白易如此一说,柳元眼睛一瞪,正要说话,却见韩忠笑眯眯的抢先说道:“老白啊,实在是非常的抱歉,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我刚刚已经发表出去了,就在你们刚刚看诗的时候。事实上,我是已经编辑好了赏析之后,才告诉你们有这首诗的。当然,我的赏析肯定并不全面,你们还可以补充补充嘛。”
    “韩会长,你……”白易、柳元二人齐齐无语,他们这才发现,韩忠也可以如此的“阴险”。
    不过,也没有办法了,谁让韩忠先发现李凡的诗呢。
    现在也只有去补充补充韩忠的赏析了,白易、柳元二人颇有些郁闷的,同时点开了韩忠的微博。
    只见其是这样写的,“刚刚读到李凡小友的一首现代小诗,实在是喜不自禁,这样的一首小诗,简简单单34个字,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韵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