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69章 皇太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阮洁本来想要找冷梅算账,可是这个时候眼瞅着晋王府是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她也不敢造次,只能先将这笔账记上,日后再讨。
    冷梅一向知道探查周围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有些不安,这份不安正是她们的王爷带来的。
    所有的人都来到门口,发现来的人是带着白绫,看样子就好像是皇室中谁薨毙了。
    燕寻南和楚月吟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听到圣旨内容的时候,也装作意外的样子悲伤欲绝。
    宣旨太监装模似样地安慰着:“晋王殿下莫要伤心难过,太子待人宽厚,一定不愿意你们这些兄弟为他这般伤神的。”
    楚月吟也在一边小声宽慰着燕寻南,商议道:“太子终归是储君,又是兄长,他意外身亡,我们这些做弟弟弟媳的就多记挂着他一些吧,即日起,晋王府闭门谢客一个月,还要禁酒席与玩乐,所有人吃素斋,为太子服丧,王爷以为如何?”
    “爱妃所言甚是。”燕寻南面色沉痛,“只做这些还不够,身为他的兄弟,本王定要以太子为榜样,日后多多忧心百姓,来啊,将后院的人全都移至别院,让她们在清净之地为太子兄长与百姓祈福,抄写佛经。”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好像被雷劈过的众位美人,再一次重复道:“太子是本王的亲兄,他生平最为勤政爱民,本王自然是要这么好的储君在另一边也过得好,听明白了吗?”
    众美人们:不,我们不明白,为太子服丧跟我们去别院有什么关系?抄佛经哪里不能抄?非要去别院抄,别院离寺庙近吗?能被太子听得清吗?
    这个理由十分的牵强,可是燕寻南非要说是为了太子去了之后也能福泽深厚,他们当然是要多为他诵经祈福,这样太子听到了才能庇佑他们这些兄弟。
    这不简直是废话吗?太子自己没儿子吗?还要庇佑你?
    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也只会让别人以为晋王殿下这是为了夺嫡做准备,皇上知道之后,也更加不会愿意让这么一个会见缝插针的亲王有继位的可能。
    殊不知,燕寻南这一招,就是为了让人看清楚,他并不知道皇上要立皇孙为储君,这样他就少一份危险,皇上也不会觉得他来到帝都就将情况摸个清楚,对他少了些防备,毕竟对他来说,让一个皇孙占着储君之位,比其他两个亲王占了更能给他腾出来时间准备。
    就这么被驱逐出王府的众位美人还没有从王爷回来的兴奋中缓过神来,就坐上马车送到别院去。
    燕寻南另一边当即在封地下了命令,让百姓三天不能进行玩乐活动,也不能有大型筵席,酒楼之类的店铺一律关闭,三日之后再行开张。
    封地的百姓在知道太子薨毙的消息之后,也十分能够理解晋王这样的行为,只不过他们都以为晋王与太子不和,谁知道太子去世还能让晋王殿下这么黯然神伤,看来皇家也是有亲情的。
    这个消息传到帝都的时候,皇上已经为太子的丧事伤心许久,怎么说也是自己最器重的孩子,又是发妻留下来的孩子,就算是昏迷理由那么荒唐,他也是在想办法让所有知情之人都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还是没能留住他的性命。
    “皇爷爷,您可要当心身体啊。”
    燕恒泰一身孝衣跪在皇帝身边,他现在没了父亲,母亲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处死,身边的亲人也就只有皇爷爷一个人了。
    皇帝这几天好像老了好几岁,本来就有些花白的头发现在更是没有几根黑发,太子的死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恒泰啊,以后,你就要担起你父亲的担子了,你放心,皇爷爷一定会在这之前,将你那些叔父都给摁下去,不会让他们对你有所威胁的。”
    皇帝早些年登基的时候,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兵权全都给了自己的亲儿子亲侄子,现在反倒成了他立皇太孙的障碍,还是要靠他将兵权都收回来,这样才对他的孙子没有威胁。
    燕恒泰抬眼:“皇爷爷,您现在还是先去歇息吧,这几天您也没有睡觉,都在为父王和孙儿的事情操心,孙儿实在是过意不去。”
    皇帝摆手:“不把你的事情安排好,皇爷爷实在不放心啊。”
    他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朝中的大臣不愿意辅佐皇太孙,万一这中间有人被剩下的三位藩王收买,他这个孙儿可真的就危险了。
    “你先回去吧,皇爷爷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只有将这些人都掌握在手中,他才能放心。
    燕恒泰不知道皇帝还要做什么,见他这么坚持,只好自己一个人回了东宫,他现在还没有被封为皇太孙,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万一有了风吹草动,都会影响皇爷爷的计划。
    皇帝见燕恒泰没了踪影,才吩咐人将几个亲近的大臣宣进宫,准备为立储君这件事情商议一番。
    这场对话没有人知道究竟是怎么谈的,只知道第二天皇上在朝堂之上提议要立晋王为储君,结果被朝中一大半的大臣反对,还有一个大臣直言皇上此举不妥,越过敬王殿下想要立晋王殿下为储君,恐怕会引起另外两位皇子不满,大燕储君顺应前朝“立嫡立长”,怎么也轮不到三皇子晋王殿下。
    皇帝看着自己已经安排好的人站出来,淡淡问道:“爱卿有何妙计?”
    “既是立嫡立长,那皇长孙是先太子的嫡长子,自然也可以成为储君的考虑对象,而且也能避免皇子之间因为皇位产生嫌隙。”
    前朝也有皇帝十分宠爱的孙子,想要直接在太子健在的时候立太孙,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所以众大臣的接受度也比较高,总的来说,他们以前都是太子的人,现在换成太子的儿子,也是保护皇室正统,比其他的王爷成为储君好上不少,晋王南征北战,身上杀气太重,若是他们一句话说的不对,恐怕早上出来上朝,都没有命回去,皇孙殿下性情温和,不会太为难他们,日后成了太孙登基,也能让他们过上舒坦生活。
    皇帝看着底下的大臣们神色各异,追问道:“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