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许大爷许大娘也笑,不过,许大娘心里还是骂了一句小兔崽子。
    他们哪里是白得的活儿啊!
    不过这个时候,肯定还是不能拆台的。
    许老三:“我们以家庭为单位,排在前十的家庭,每个家庭有一个名额。第二部 分,是选择大队的困难家庭。当然这个困难不是你说困难就困难。我们要进行各方面的评比,包括家里人数劳动力等等,稍后我会把说明贴出来,这一部分,照顾七家。最后一部分就是剩下三个名额,村民投票决定。咱自己的村子,你们也有一定的决定权的。当然,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或者不想来厂里工作,那么过来支会一声,视为自愿放弃。不允许转让,要是随随便便就能转让,那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另外,只要不是七老八十。我个人还是建议家里老一点的来哈。四五十岁的也不影响干活儿,尽量还是选择年长的来,我们不太建议年轻的小媳妇儿来厂里工作。首先,厂里虽然都是女工,但是不是没有男人,虽然大家都是磊落的人,但是总有嘴贱的,能避嫌还是避嫌的好。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谁知道咱们厂子发展起来有没有人眼红。这年轻的抹不开脸面,岁数大的就不会。要是真有挑事儿的,挠人可没人敌得过婶子们。”
    “三儿啊,你这话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还真是不咋中听啊。”
    “不中听没啥,让咱干活儿就行。”
    “哈哈哈!”
    当然,也有人好奇的问:“老三,你的三个名额,给谁啊。”
    许老三:“我还能给谁?我爹娘,我媳妇儿呗。”
    “不是不要男人吗?”
    许老三:“我爹负责的是仓库的进出货,他不在车间。”
    大家掰扯清楚了,越发的羡慕许老头和许老太,有个靠谱的儿子,就是好啊。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有功夫管许老三家如何了,大家都认真的听着,有没有自家呢。而排在前十的家庭,也都激动的不成样子,更是开始琢磨起来,谁去工厂了。
    倒是也巧合了,按照工分排序,许老大家排第十,他家虽然不像有的人家兄弟多,但是家里五个劳动力。许大爷许大娘许大哥许大嫂,四个人都是拿高工分的,而许真真虽然不拿高工分,但是也上工。这就很多了,有的人家虽然人多,但是拿的工分不高,总数倒是没有他们家多。
    至于月季家,排在了第十一位,他们家一脸的懊恼。
    许老三:“没有排上的人家也别气馁,只要咱们厂子干起来,越来越红火。少不得还要招工。我们的目标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工厂工作!”
    这口气倒是大,不过却让大家很沸腾。
    毕竟,以前他们也没想过还能干这个不是?
    人员的事儿,这些许老三就不管了,站在一旁看着大队长和章会计处理,月季看了过来,许老三给她使了一个眼色。月季心里悄悄放心了一点。
    果然,许建山:“我家放弃名额。”
    大队长抬头看他一眼,说:“行,那么顺延一位。十一名,排在十一名的是谁家?”
    章会计低头:“是……老李家,李大宝,你家第十一。”
    李大宝:“我的天。”
    月季:“呜呜呜。”
    其他人看他们家激动的样儿,说:“我的天,他家运气真好啊。许建山咋不要这个名额了啊!”
    大家七嘴八舌,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震惊。
    许建山娘:“我这眼睛不太好,肯定是不能干的。我家几个儿媳妇儿,谁去?与其让他们争抢,倒是不如都不去。”
    几个儿媳妇儿的脸,五彩斑斓。
    众人:“!!!!!!!!!!”
    虽说,有些家里孩子多的是能理解这种为难,但是直接放弃机会,那是没有的啊!大家都觉得,许建山娘真是傻了。排在十二的眼巴巴的看着,等着在遇见这种事儿。
    可是到底,不是人人都是许建山家啊。
    许老三拍拍他家男人的肩膀,说:“只要咱们红火起来。还是要招人的。这一次虽然没有你,但是下一次你不就是第一个了?”
    还别说,他还挺会安慰人的。
    那家人虽然也是懊恼,但是倒是也觉得有点道理,当然,心里更是憋了劲儿要好好干。
    就算不能去厂里,他们也有工分可以拿钱的啊。
    月季磨蹭到她哥身边,别别扭扭的小声儿:“哥,谢谢你。”
    外人不知道,他们家可是内部开过会的。
    按理说,三个部分名额是要持平的,是她哥拟定的时候故意把线卡在了十,让村民投票的名额变少。这样他大嫂就能光明正大的有一份工作。
    他家排在十一,实在不好搞,不过,她知道,她们家全都知道,她哥可以说服许建山放弃。到底怎么说服,这就跟她没关系了。他们要做的,就是做戏。
    没想到,真成了。
    其实她哥原定想要五个名额,但是又觉得一共才二十多个人,要五个,实在是不好看。而且,为父母和媳妇儿筹谋正常,连分家大嫂和出嫁的妹妹都管,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事实上,她哥想干啥,还真是能成。
    现在,体体面面。
    许月季同学再次对她三哥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都能忽悠的别人放弃十个工分的工作,这是什么脑子啊。
    她缩了缩,更加乖巧。
    不敢惹不好惹。
    乖巧。
    常喜站在不远处看着月季缩成球,忍不住笑了起来。
    许老三对上她的笑脸儿,手指悄悄对她比了一个“耶!”
    第49章 发展中
    许家屯造纸厂, 很快的就筹备完成。
    开业整天,公社领导还专门骑着自行车来考察过,厂里的女工一共是二十二位, 两个小组长,其中一个是桂花婶,另外一个翠花婶。这两位婶子既不是排在前十,也不是苦难户。
    他们都是被村民选出来的。
    村民选出来三个人, 就有他们两个。
    不过这一点也不出乎许老三的意料之外,桂花婶是大队长的媳妇儿, 平日里是个热心肠, 与大家都交好。而翠花婶呢,她这人跟桂花婶不差上下,谁家有个家长里短, 也没少了帮忙。
    最后他们被选出来, 那肯定是理所当然的, 又不是, 不记名投票。
    可见大家都不想得罪人的。
    这两人都是豪爽能扛事儿的性格,做组长, 也是最合适不过。常喜和月季,都是在桂花婶这一组;倒是许大嫂是在翠花婶, 与他们相熟的王寡妇也在翠花婶。
    王寡妇是被照顾的困难户之一。
    算起来, 他们几个算是比较年轻的了, 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四五十的大娘。不过别看这些人在家里都不是省油的灯,出来干活儿,倒是精神面貌十分好。
    毕竟,这是相当体面的事儿。
    别看他们年纪不小, 可能和壮年男人一样,拿最高工分呢。原来他们还没想过,经过大队长讲话,他们才反应过来。他们这个十公分,可是整整一年。在地里拿高工分虽然也是拿,但一年也就干个大半年,剩下的时间可都闲着。但是他们这是一整年的。不用多说,就能想到多么珍贵。
    所以大家无一例外不盼着工厂好。
    造纸的主要原料主要是木料,不过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的,他们这边别的不多,山上的树木倒是不少,他们甚至不需要像木材厂那样砍伐树木。一些枝杈,就足矣供应他们还不大的产量。
    虽然每一个工人入厂都签订了保密协议,但是雪林还是将一些流程给拆开,彼此只负责一部分,这样外泄的可能性就更加减少。而因为收枝杈也可以抵工分,所以整个许家屯大队是忙活的热火朝天。
    村委会几人虽然都拿着双倍的工分,但是也是真的忙得如火如荼。毕竟,春耕开始了,一点也马虎不得。厂子又是刚起步,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如果说谁最轻松,那就是许老三了。
    许老三虽然是厂里的技术顾问,但是主要在厂子里指导的还是许雪林这个十一岁的孩子。
    男女有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许老三借口男女有别不方便,全权交给雪林,而雪林本身是不拿工分的,所以大家也没有意见。
    许家屯忙碌的这样如火如荼,别的大队哪里能不知晓?
    去年的时候,他们就隐约听说了许家屯农民合作社集体养殖,没想到短短一年,又有了新的进展,他们又开起了造纸厂。这倒不是许家屯的人出来说。而是公社的通知,各个大队都被要求用纸采购本地纸,这谁还能不知道?
    公社自然也是希望这个造纸厂能够做起来,所以扶持也是乐意的。如果慢慢做起来,也会多给本地创造一个新的产业。当然了,小作坊的前期,自然还是要各个兄弟单位帮衬。
    各个大队这心气儿啊,忒不顺了。
    这倒也不是说和许家屯有什么大的别扭,但是眼看着人家越来越发展,自家还是原地不动,总归是心里着急的。他们想让公社帮忙,但是也得自己有东西啊!
    造纸厂需要技术,而他们没有。
    公社总归不能把许家屯的东西拿来给他们,做梦都没有这么快。
    就在大家的嫉妒下,许家屯新一批的虫虫养成了,虽然这一次没有顺风车,但是许老三还是主动提出,要送到省城。这一点,不管是大队长还是章会计都是赞同的。
    他们大队虽然前期也有点底子,但是这次开厂,总归不会完全不投入,而第一批纸还没出来,所以有些捉襟见肘。许老三去省城,他们大队的剩的钱总归比在县城里卖的多一点的。
    即便是刨除了许老三的吃喝拉撒,也是剩的多。
    章会计:“我赶驴车送你去县里坐车。”
    许建山:“还是我去吧,大队这段时间忙,缺不了你。”
    许建云瞅瞅这个看看那个,说:“你们都别去了,让我五伯送我得了。反正他在家也没事儿。”
    许建山不自在的抿了抿嘴,章会计笑:“行啊,正好让许老五去。”
    许建山他爸老五是许老三的堂伯,早年干活儿砸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平日里干地里活儿,就不是很行;许建山他娘眼睛不太好。那个时候他家孩子多,想吃饱都难,她时常还接一些城里缝补的小活儿,这活儿累眼睛,时间长了年纪大了,眼睛就不是很好。许建山是他们家老小儿,他的几个嫂子,都有效仿许老三他们家分家的意思。
    但是老两口倒是坚决不松口,生怕一旦松口,他们就只能跟着一家过日子,他们老两口跟着谁都不合适,全是拖累。倒是不如现在全家在一起,倒是不觉出他们的没用。但是几个儿媳不这么想,除了许建山媳妇儿,其他几个可是看的真真儿的,就觉得这两个老家伙没啥用。
    如果不是闹出来不好看丢人,他们早就要闹着分家了。
    当然,因为这次放弃了工作的事儿,几个儿媳更不满意了,也有些不管不顾了,一直再闹分家。
    这些事儿,人人都知道的。
    许老三:“你跟你爹说一声,明天哈。对了,章会计,过称怎么样?”
    章会计:“这一次是一百九十斤。”
    许老三挑眉,他说:“谁家多了啊?”
    谁家能养多少,他们都有数儿的,但凡是多的明显的,就是有猫腻的。
    章会计把名单给他看,说:“这些鸡贼不要脸的,肯定是把养殖的事儿说出去了,不然不可能格外多。他们肯定是帮着亲戚朋友卖了。”
    许建山:“他们怎么能这样,大队长,你可得说说他们!哪有这么吃里扒外的。队里给他们创造机会,他们反而还搞这种小动作。”
    大队长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章会计:“我觉得这倒是不必,他们提供的多,咱们卖的多,大队截留的也多。既然他们愿意,我们就当他们给咱们大队做点小贡献了。但是这些人,咱们心里得有数儿,像是造纸厂招工,肯定不能要了。不然转头儿又说出去,怎么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