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十多年,他们也从这个时代十足十的不懂事儿土包子融入了大家的生活, 如同每一个当地人一样, 并没有什么十分特殊的地方。这一年是七四年。
    七四年许家屯儿一如既往的三开花, 造纸厂, 农民合作社种薄荷,地里也比以往好了一点。他们大队的土地不算是顶顶的肥沃, 但是谁让他们大队有钱呢。
    他们多申请了化肥,弥补了土家肥不足的弊端。这肥料跟得上, 粮食也不出意料之外的增产了。虽然花了钱, 但是他们得到的更多, 在老百姓相当看中粮食的情况下,大家的喜悦可想而知。
    也是这一年,许老大家的许真真在五月劳动节的日子里,嫁给了翠花婶的大儿子。他们两家能结亲,倒不是常喜他们夫妻在其中牵线搭桥, 而是纯粹的双方家长都觉得合适,给两个孩子安排了“相亲”。许大嫂就在翠花婶他们那一组,这几年彼此熟悉起来,也对对方家庭情况和性格都摸的七七八八,也是知根知底的。
    双方在村子里都算是条件不错的人家,如果说从实际来看,许老大家甚至还更好一些,谁让他家六口人四个拿全工分的呢!而三个人都在造纸厂,又是全年都有工分,过年过节有分鸡蛋。
    许真真可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翠花婶算是比较精明的,一早就赶紧下手。正好许大嫂也乐得有个条件不错又不远的亲家,双方算是一拍即合。
    至于两个新人,其实大家都是一个村子,也是彼此认识的,这一相亲,倒是有些看对眼。
    许老大家条件不错,但许真真本人不是很爱读书,所以只读到了三年级,就不在读书了。认字儿算术会一点,但是简单可以,复杂的不算灵光。不过,这在农村姑娘里已经拿得出手了。
    这个时代,姑娘家还是不读书的更多的。
    他们家条件好,她不用去地里上工,基本是操持家里。洗衣做饭这些活儿,跟下地那些累人的活儿没法儿比,所以她看起来白白净净的,比村里干农活的姑娘多了几分水灵。加上条件好吃的好,也不干瘦。
    这年头儿,稍微丰腴点的姑娘可是很招人喜欢的。
    这是有福气的象征,流行的也都是这样的姑娘。正是因此,翠花婶的大儿子知道自己要跟许真真相亲,那高兴的一宿没睡着。不用看也知道自己能相中啊。
    至于许真真看翠花婶大儿子,那也是很可以的。小伙子读到了初中毕业,虽然下了一年地,但是却又凭借同学的关系在公社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
    虽然是临时工,但是每年也能干个七八个月,收入是可以的。而且在工厂上班,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看着就比别人多了几分“气质”,就算是临时工,那在农村来说也是好工作。
    而他长得又不差,所以许真真也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村里“热度”很高的小青年,双方在定亲之后,很快的结成了十分真挚的革命友情。
    这不,在这个七四年的春天,办了酒席。
    双方都用了心,这场婚礼也就成了村里最体面的婚事。男方的彩礼比城里人都不差了。一般城里的普通人家,都拿不出这么厚实的彩礼。翠花婶光是红包,就给了一百块。除了红包之外,她们家的其他彩礼,那也是顶顶像样的。
    高低柜一组,木箱子一个,这两个柜子一个箱子,可就省了女方在做家具陪嫁了。然而,这在村里十分体面的彩礼,还不是彩礼里最好的,彩礼里面最贵重的,是一台自行车。
    这年头城里结婚最讲究的是三转一响,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而一响就是收音机。那是城里人才有的体面。可就是城里的一般家庭,也是拿不起的。能有一样,就是十分说得过去,值得吹一吹得了。而翠花婶舍得拿出一辆自行车作为嫁妆,即便是二手的,也足以说明他们家对许真真的重视。
    毕竟,翠花婶他们家已经有一辆车了,所以这辆车百分之百是不会陪嫁出来的,那可就相当于是给女方他们家了。这也正是这件事儿引起轰动的缘故。
    一百块钱一辆车,多大方!
    除此之外,另外给女方做了一春一夏两套衣服,二斤猪肉,六十六个鸡蛋,还有罐头饼干。这些东西也不少,都已经算是一般人家定亲的不错选择了,这些竟然都算不得什么了。
    他们村里人这两年也涨了不少见识,所以对这些东西的大概价钱也有数儿,粗略算一算,最少得三百块钱。说不定都打不住呢!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有不少人感慨翠花婶家真是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平日里只是觉得一般好,现在看哪儿是一般?
    这分明是绝好了。
    不说他们大队,就是公社也不见得有人家舍得拿出三百块钱来娶媳妇儿啊,再说,这三百怎么够?酒席还没算在内呢!冒头儿就奔着三百五去了啊!
    即便是翠花婶再三说自家其实也是借了钱的,但是大家才不信,那他还有一个儿子呢?难道不管二儿子了?再说还有一个闺女呢!不准备嫁妆了?
    饶是他们村子一贯关系很好,这个时候也要嫉妒的眼睛都滴血了。
    这许真真是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儿啊,能找到这样好的婆家,而有些家里有闺女的人家更是悔恨的不行。只恨自己咋就没抓住这个好机会呢。
    要是知道翠花婶家这么舍得给大儿子花钱,就算翠花婶厉害点,也愿意闺女嫁过去啊!
    这样的传言,真是沸沸扬扬了好些日子,小孩儿们在学校都能听到大家议论了,就连许桃桃都被问过,为啥你大堂姐这么幸运。
    许桃桃小姑娘表示:大姐夫娶了我姐姐,才是幸运咧。
    许桃桃这话传出去,又引来不少人的八卦,还有恨不能这亲事黄掉了,换自家姑娘上的。赶紧将这个话捅到了翠花婶面前,翠花婶沉默许久,认真:“小桃子这话,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旁人都以为翠花婶是定了亲只能嘴硬,但是等结婚的时候,他们才是真的懵逼了。
    翠花婶这话,真是不假。
    谁曾想,许老大夫妻俩看着少言寡语,闷声闷气,不像是大方的样子。但是自家闺女出嫁,竟然十分舍得陪嫁,高低柜箱子这些不必说,一定是要带回去的,除此之外,还陪送了一套被子以及……一台缝纫机。
    一辆二手自行车加一百块钱,差不多就是二百左右,多不出十块钱,也少不出十块钱。
    但是,一辆新的缝纫机,那至少也要二百了。
    一床新被子坐下来也得二十,那这么看,两家各自的陪送与嫁妆,完全不差上下。而且,在婚礼当天,许家老太太还承诺,自己再干两年,干到六十五。这手头儿不行了,眼神儿也不行了。就把工作让给出了嫁的大孙女儿。
    诸位宾客,都是个见证,她说得出口,就由得大家见证。
    大家终于明白,为啥小姑娘许桃桃说,做她大堂姐夫才是幸运呢!
    这要是不幸运啥是幸运?
    总之,这场婚礼真是闪瞎了许家屯的眼,以至于转过年直到七五年,也没有更能超得过他们这场婚礼的规模。其实村里不是没有比他们家富裕的,但是总归有个舍得和不舍得。
    像是翠花婶和许老大他们两家,属于财力相当都舍得,所以就两好并一好了。
    如果是一般人家,那么总归不能自己太吃亏吧?
    这场婚礼的热度,都传到公社去了,不少女方找对象,都比照着三百去了。毕竟他们城里姑娘不能不如农村丫头吧?而不少小伙子找媳妇儿,也要问一问对方能不能陪送缝纫机。
    这闹出了不少笑话。
    村里村外,因为找对象闹出不少笑话,可是也就在七五年的夏天,许家屯儿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说来,真是算不上什么关乎大家生活的大事儿,但是却足够大家议论纷纷,好奇的无以复加。因为,许老三家那对有点与众不同的双胞胎,许柔柔和许雪林,竟然一起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一时间,这又引起大家的侧目了。
    为啥?
    因为,许雪林明明该是初一的啊。
    他应该是跟许桃桃许朗贺嘉他们一批,都是上秋儿念初二,可是现在,他直接毕业了。
    大家好奇之余一打听,原来他只在初一念了半年,就跳级去了初二,直接跟着他的同学一起参加了升高中的考试。而正是少学了一年的情况下。这人竟然还干翻了县里的那些城里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这他妈就,相当令人震惊了。
    也相当令人振奋了。
    虽说现在没有那么重视教育,但是城里到底还是比农村强一点的,而且,许雪林这个人本身也很具有话题性。毕竟他的过往,其实也不过就是念了两年书,一年小学,一年初中。
    总之,这件事儿是足以惊掉别人的眼睛的。
    而正是许雪林全县第一的成绩,县里竟然奖励了他二十块钱块钱和一只钢笔、一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笔记本。这个消息传回来,可不又让人震惊了?
    他们就知道读书花钱,却不知道,读书还能赚钱。
    怪不得,人家那些城里娃都读书,这特么是有好处啊!
    因此,家家户户都开始督促小孩子了。
    这些家长,就差拿着小皮鞭赶着家里的熊孩子上进了。
    许雪林其实很想告诉他们,他之所以得到奖励,不仅仅是拿到了第一名。不过,望子成龙总是好的,毕竟时代总是会变化的。所以许雪林就不管那些了,任由这些小孩儿,被家长督促起来。
    其实许雪林之所以会得到奖励,是因为一次谈话。
    他录取之后,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县一中的校长曾经见过他,他们都很好奇许雪林是什么样的人,又什么是十四岁读书。
    许雪林经过这么多年,那是滴水不漏的。
    他当时说的很好:“我家三个孩子,我是唯一的男娃,我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最早的时候,许家屯还不是现在这么富裕,那个时候我爸也没在大队工作。他是家里的小儿子,是那种费了老了劲,干农活儿也会被笑话干的不好的那种人。所以我们家,可以说就靠着我妈上工、休息去给人家掌勺和我们上山挖点蛇虫鼠蚁之类的卖到药店来生活。所以条件稍微强一点之后,我是希望让我姐姐和妹妹先上学的。他们俩都是女娃,在我们乡下,女娃就是不如男娃机会多。所以我希望在经济条件紧张的时候。先保证他们上学。至于我,我完全可以在家自学,我实话实说,我自认为,是十分有读书天赋那种人,所以我晚几年,也没有关系。毕竟我可以看他们的书。我要实话实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不上学。我爸妈也从来没有想过不让我上学。您去我们大队打听就知道了,我们家一直都说等一等。只不过大家都以为那是推脱。其实不是的,那是我们的真心话。即便是没有去学校,我也没有放弃学习。并且一直为上学做着准备。然后这一拖,就到了我姐姐读初一,我妹妹读五年级。这个时候,我也觉得家里的情况可以。所以这个时候,我就入学了,等入学之后我想,自己这些年的学习一点也没有浪费。我本来就算是很有天赋,又很勤奋,自然也就可以顺利跳级。正好还省一年的学费。我们公社初中的校长很好,他晓得我们家三个孩子上学,负担大,我如果跳级。就能省一年的学费,所以也赞成。结果我就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可以说,在我学习的路上,遇到的都是很好的师长,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小学的章老师,还有初中的两位班主任及校长。甚至我的姐姐和妹妹,都是我的小老师,我很幸运。”
    明明就是,不想浪费时间在学校蹉跎。
    他可以利用自己还不大的年纪赚点钱,但是许雪林却不会这么说,他说的十分的冠冕堂皇。这理由有理有据,无懈可击。就是这番言论,真是生生的感动了这几位。
    “那你读了高中之后,会考虑跳级吗?”
    许雪林斩钉截铁:“不会了。我读了高中之后,就没打算跳级了。当年能跳级是因为我姐姐一直比我年级高,所以我可以提前看她的书,提前预习复习。但是现在我们同样年级就不行了。我觉得,不管有多聪明的脑子,都得稳扎稳打,勤奋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觉得高中和小学初中还是不一样,知识难了许多,细致一些,会更好。”
    一中校长欣慰的点头。
    “你好好读书,学校也会多帮助你的。”
    他对许雪林的判断是,聪明沉稳冷静脚踏实地不浮躁有计划,这正是当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虽然也听说他们家条件变好了,但是考虑到他们家三个学生,并且他也确实拿到了县第一的成绩,因此给他特批了奖金。这才是这笔奖金的由来。
    不然,就冲现在这个不重视学习的劲头,怎么可能有什么奖金。
    不过,这些事儿啊,外人是不知道的,大家就知道,县第一就有可能拿到奖学金,而许雪林和姐姐柔柔,也就在这一年踏上了去县里读高中的路。
    因为县里毕竟远一点,所以两姐弟都在县里住校。
    要是搁在一般人家,那可真是挺担心了,但是如果是这兄妹俩,那就完全没有什么可担心。果然,第一个半学期,两姐弟游刃有余的渡过。期末考试,许雪林仍旧是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而许柔柔虽然有底子,但是她读高中都已经算是被雪林辅导才成功,所以称不得什么好学生,只能算是中等生。可就算是中等生,这姐弟俩也早县一中是最最有名的。
    嗯,姐姐能打,弟弟聪明。
    许柔柔走到哪里,都能混成大姐大。
    而许桃桃小姑娘也风风火火的在初二的第一学期拿到了第一名。她成绩很稳定,从小到大,就没有拿过第二。她虽然不是许雪林那种人,但是也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儿。打小儿就认真读书,习惯养成的好。
    所以也是从不翻车的。
    这在旁人看来,就觉得老许家大概是祖坟冒青烟。不然咋一个个的都这么聪明呢!而且,其他孩子过得也好啊。
    七六年的正月里,许真真生下一个男娃。这更是坐实了这个说法,现在这个年头儿,大家还是很看重男娃的,即便许真真已经出嫁,仍然算是大好事儿一件。
    不过对于这些话,许老三他们家倒是一直都不参与的。
    许老三觉得,啥运气好不好的?他们家是天选之子,那能运气不好吗?就是这么自信。
    至于家里的孩子们,他们就更不在意这些了。
    小孩子家家的,就是跟大人们不一样。
    大冷天,许桃桃抄着手,戴上白兔绒绒帽,准备去看堂姐家的小婴儿。
    这是他们家,第一个小婴儿。
    “小桃子,你要出门啊?”雪林抬头问。
    许桃桃:“我要去翠花婶家,我要去看大宝。”
    雪林犹豫了一下,说:“我跟你一起去。”
    其实他也想去看一看的,不过懒得出门,但既然妹妹都去,那么他自然也要一起了。他说:“桃桃好像又长高了。”
    许桃桃立刻高兴起来,眉飞色舞:“有吗有吗?”
    她俏生生的扬着下巴,恨不能踮起脚尖呢。
    雪林确定:“有,你在你们班,不是高个子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