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144 西北之争(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穆安不做声,细细打量着眼前的人。
    那人压着怒容,重新对萧辞行了一礼:“见过王爷。”
    萧辞淡淡点头:“有事?”
    杨硕将停留在穆安身上的目光收回来:“听说王爷携王妃来西北大营,各位将领怕招待不周,特让卑职来请王爷王妃西大营赴宴,不知王爷可否赏脸。”
    “本王没空”,萧辞冷淡道:“若是无事,就回去吧。”
    杨硕一噎,继续道:“听说王爷在孤狼军中组了一支弓箭手,不知道卑职能否有幸一观?”
    “怎么,西大营是没弓箭手吗?需要你来北大营看?”
    穆安哭笑不得,她怎么就偏偏喜欢这般不给对方面子的萧辞呢。
    从杨硕一过来,穆安就觉得他有几分眼熟,仔细看了半天才渐渐想起来,这人曾经在萧坤身边频繁出现,算是曾经的“酒下败将”之一。
    怪不得他一进来看自己的目光就很不友善,穆安大概也知道他的目的,千射队的追踪箭法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场一边练习,北大营的将士都很自觉的不说破。
    可同在一个西北大营,西大营怎么可能没注意到这边的动向,或许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风声,派杨硕过来打探打探。
    杨硕直接被萧辞两句话噎得半死,关键他还不敢在萧辞头上作威作福,只能忍气吞声的受着,极不情愿的开口:“王爷若是得了什么好的箭术,不必关起门来偷学,同为大梁将士,相信以王爷的胸怀,定会不吝赐教。”
    萧辞冷笑一声,他的胸怀?
    这些年来他从未对西北大营有何偏颇,孤狼军虽然是他冠名,可同护着京城,他一直以为西北大营可同进退。
    可这般无私的胸怀换来了什么?西大营的老将半数告老还乡,萧晟渊自以为是的统统换上自己能掌控的人,两营之争,愈演愈烈,尽力护着孤狼军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一想到这,萧辞就没给杨硕好脸色,他不屑与这等扰乱军纪的人交流,冷冷丢下一句:“滚!”
    浑身的火气躁动起来,杨硕一愣,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知道摄政王难对付,却也没想到如此不留情面!
    虚一拱手,杨硕咬牙切齿的离开,离开之前还不忘回头瞄了千射队一眼。
    石铿正带着将士们“耍箭”,场面要多惨烈有多惨烈……各个握着一把弓射着玩,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滑稽到了极点。
    杨硕感受到了深深的侮辱,眉头一阴,大步流星的离开。
    他一走,千射队立刻正经起来,以最充沛的精神向萧辞展示这几日的训练成果。
    穆安小心翼翼的看到了萧辞十分之一的展颜。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西北大营的割据到了何种程度,两方敌军一般的防着对方。
    杨硕有一句话说的对,同为大梁将士,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很明显,这一切是萧辞不想看到的。
    穆安:“这不怪你,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皆是每位帝王的心头之患。”
    沉默片刻,萧辞抬头看了一眼大营上方一望无际的天空,低声:“西北大营是孤狼军的家,西大营有他们日夜为伴的兄弟,不应该是如此局面。”
    一时间穆安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她恨不得把脑子里进水的萧景炎拽过来给萧辞道歉,手足无措半天,才堪堪憋出一个难看的笑脸:“其实……若是西大营的将士想学追踪箭法,我也愿意教的。”
    她尽力让两方的关系融洽一点,这样都能帮萧辞减轻一点负担。
    萧辞惊愕的垂眸看着她,嗓子有些迟钝:“你不怕有一日他们手里的箭对上千射队?”
    顿了一下,穆安实诚的点头:“怕。”
    “那你还要教他们?”
    “深化矛盾的是那些将领,又不是他们”,穆安一字一句:“将士们始终是无辜的,他们决定不了自己的立场,就像你说的,西大营的老将还在的时候,这些将士们也同孤狼军谈笑风生,欢声笑语,他们是朋友。”
    而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比“朋友”二字更重要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大梁的将士,他们手里的武器最终都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父母,妻儿,保护大梁百姓的,只有精益求精,以后在战场上才能求的一线生机,如此,我为什么要因为上位者的错误而敌视他们呢?”穆安反问。
    半晌,萧辞突然低低笑了一声:“夫人说的甚是,是本王浅薄了。”
    “哪有?”穆安就事论事:“我相信你比我更加心怀天下,对于杨硕等人你大可冷言相向,可一旦对上西大营的将士,你还是会把他们同孤狼军一般对待。”
    萧辞发现穆安总会替他说出所有沉闷的心里话,此生能得一知己,还与自己密不可分,他还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
    回去的路上,穆安感觉身旁的气息有些重,突然就听到萧辞低喃:“穆安,本王真是爱惨了你。”
    突如其来的情话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可还是有一股触电的酥麻从后背窜了上来一直戳进脊梁。
    萧辞不善言辞她知道,甚至很多时候你都看不出来他有多喜欢你。
    这样一个外边冷淡的人用最炽热的心包裹着她,穆安红了脸——西北大营的秋风有些冷意,大概是被风吹的吧。
    接下来整整两日,西大营的将领三番五次的舔着脸来萧辞身边查探,统统被严宽三言两语挡了回去。
    言辞极其一致:“王爷没空。”
    对方明显不相信,不过萧辞是真的没空。
    营帐里,穆安有些雀跃,萧辞的手指修的很好看,指甲干净,掌心干燥而温暖,大多数时候同冷淡的外表不同,掌心温度偏高,很多次都烫的穆安唯恐避之不及,可现在,她就想再次摸摸这双手。
    她试探再三,还是主动握了上去,毫不知羞的盯着他看,直到萧辞的耳尖微红,她才憨憨一笑:“奚九行不行啊?万一大齐使臣不上当怎么办?那姓什么郑的,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人,姜雪都得给他面子,到底是什么人?”
    “郑宗林”,萧辞雕塑一样静了片刻,才再次开口:“齐皇后身边的心腹,深的齐皇后宠信,富有国师之名,惯会捣鼓一些阴狠毒辣的手段,不好对付。”
    一想起那人寒碜至极的面貌,阴气森森的神态,穆安大白天打了个冷颤,冷嗤一声:“齐皇后还真是会石头里挑珍珠,这种人一看就心思不纯,留在身边重用迟早会反噬自己。”
    萧辞:“他知道九州录,齐皇后信一些不知名的邪教,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一块九州录,重用于他情有可原。”
    穆安应和一声道:“那就只能等着奚九的消息了。”
    西北大营之外的官道上,路旁的茶棚随意简陋,一群装扮朴素的过路人要了几斤牛肉,一壶小酒,占了角落里最宽敞的桌子。
    扯了一嘴没滋没味的肉干,最里面的人帽子遮住了半边脸,微微抬头,深邃的眸子围绕着茶棚扫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平静无人的官道上。
    “将军,他们会不会绕路了?”
    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奚九低声:“别叫将军。”
    旁边嘴瓢的小将士立刻闭嘴,点头。
    他们这一桌正是奚九一行人,装扮成普通过路人的样子,在这守株待兔。
    可是已经干等了近一个时辰,官道上始终没什么动静。
    “大齐使臣今日离京,前往大齐这是必经之地啊?”
    “再等等”,奚九捏着粗糙的碗盏,眉头微皱:“一会都悠着点,别露馅。”
    一桌人齐声:“是。”
    约莫半柱香后,马蹄声由远及近。
    奚九低头沉声:“来了。”
    果然,众人回头去看,大齐使臣浩浩荡荡的停留在茶棚门口。
    郑宗林狭长的双眼眯了眯,天生诡异“微笑”的唇角上翘的很不自然,他好似一眼就注意到了角落里精壮的奚九等人。
    旁边的侍卫牵着马,仰头恭敬的征求他的意见:“大人,要在此地歇会吗?”
    郑宗林收回落在奚九一行人身上的目光,翻身下马,阴侧侧道:“等会再继续赶路,让大家都下来歇会。”
    他到门口坐下,茶棚的小二一个人脚下生风,吆喝一声:“来了,各位客官喝点热茶暖和暖和。”
    一个大齐侍卫催促着上了几盘小菜,一行人拴好马过来坐下。
    “大人,我们就这般回去了吗?”
    郑宗林脸色难堪:“不然呢?”
    使臣干笑一声,打量着郑宗林的神态,兀自小声道:“公主完全不把大人的话放在心上,一意孤行,我们不但无辜折了数人,就连之前根基渐稳的探子都被摄政王妃一锅端了,如今灰溜溜的回去,怕是会惹王后不悦。”
    郑宗林拳头紧握,手指“咯咯”作响:“公主如此固执,必成大祸。”
    一想到姜雪痴迷于萧辞,对于他的吩咐三言两语敷衍,自己还被囚在了九方居,致使他消息都传不进去,郑宗林就火冒三丈。
    一个守在外面的侍卫匆匆跑进来:“大人,穆小姐嫌马车里闷的慌,想出来陪大人坐坐。”
    郑宗林冷飕飕的抬眼:“去,将穆清清叫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