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这话一出,苏若华微微诧异,这丫头一向懦弱,居然敢同太妃顶嘴了!
    她当即喝道:“住口!娘娘训斥,你还敢狡辩!”
    容桂的话,便如火上浇油,恭懿太妃越发恼怒,喝道:“好啊,当着面都敢顶撞了。可见你是当真不想在我这里待了。罢罢罢,我是个过了气儿的人,给不了你体面,你如今就进宫去,我这里份例有限,养不了闲人!”说着,便一叠声□□桃去喊桐生来,要把容桂送进宫里去。
    苏若华满心不解,但看事情闹至如此地步,便向容桂斥责道:“你好大的胆子,还不快向娘娘赔罪?!平日里我怎样教导你,都忘了不成?!”
    容桂一脸苍白,双唇不住哆嗦,显是十分害怕,却并不打算服软,依旧嘴硬道:“奴才无罪,不能赔罪。”
    苏若华更感惊异,今日这容桂是想作死么?
    恭懿太妃几乎怒火冲天,眼见就要一发不可收拾,苏若华当机立断道:“春桃,把这婢子拉下去,到柴房里关起来。不许给她食水,直至她知道错了!”
    春桃看太妃并无话说,便答应了一声,拧着容桂的胳臂,将她拽了出去。
    苏若华又向恭懿太妃道:“太妃娘娘稍安勿躁,为了这么个东西气坏了自己身子,委实不值。待会儿,奴才自会去管教她。”
    恭懿太妃却扫了她一眼,冷冷说道:“你倒是救了她。若非你先行发落,不然今日我定将她交给慎刑司发落。不死,也要剥她一层皮。”说着,又愤愤道:“当真虎落平阳被犬欺!如今,连这么个毛丫头,也敢作践到我头上来!”
    太妃的口吻甚是愤懑不甘,连带着也对苏若华不满起来。
    苏若华却道:“太妃娘娘,奴才僭越,请娘娘处罚。只是,奴才倒并非要救那容桂。娘娘才打发奴才进宫,当下又要把贴身的宫女送到宫里处置,未免叫人瞧着,说咱们在外头不安分。再说,容桂不好,但到底是陪着娘娘住在这里,如今娘娘处置她,也叫人非议,说娘娘不仁厚,御下严苛。眼前当务之急,是娘娘安然回宫。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委实不急。待娘娘回到宫里,安顿下来,再慢慢收拾也罢。”
    几句话,说的恭懿太妃怒火顿消。
    太妃微微叹了口气:“罢了,我也是闲的,去跟一个毛丫头置气。”
    苏若华见她消气,便走到一旁的楠木八仙桌旁,伸手摸了摸桌上的青瓷鸡鸣壶,见壶身烫热,料知是才烧的水,便倒了一碗茶,双手捧给太妃。
    她便在一旁侍立,浅笑说道:“娘娘身份尊贵,往日宫里出了这样的人,都是奴才等几人发落就是,何劳娘娘亲自处置?说来说去,还是奴才的不是。若非奴才平日管教无方,焉能让她忘了规矩,冒犯娘娘。”
    太妃却笑了一声,拍了拍她的手,说道:“你也不必动辄往自己身上拉罪责了,你是什么性情,我还能不知道么?你一心一意都是为了我,我再不体谅,那可真不成话了。然而,咱们如今落到这个境地,你就是有三头六臂,又哪里能面面俱到。待将来咱们回了宫,你就是我身边第一功臣,我必不会亏了你的。”
    说了半日的话,她也倒当真渴了,低头吃了几口茶。
    苏若华心念一动,正想说些什么,太妃又问道:“此次进宫,有什么见闻,讲给我听听吧。”
    苏若华便将进宫前后始末一一讲了,只隐去了陆旻对自己的那些暧昧举动。
    讲罢,她低低一笑:“娘娘回宫,想必指日可待。”
    太妃却并未接话,只是凝视着她,嘴角含笑。
    苏若华见太妃笑的暧昧,微微有些不自在,问道:“娘娘为何这样看着奴才?”
    太妃笑道:“你讲了太后、贵妃、淑妃,却没讲皇帝如何待你?”
    苏若华微微一顿,说道:“奴才不过是一个宫婢,皇上又怎会另眼看待?不过是依礼觐见,便退了出来。”
    太妃嘴角越发上扬:“你说贵妃如何为难你,淑妃也拿她无可奈何,皇帝却及时赶到,方才解了你的围困。这若非他惦记着你,又时刻留意你的行踪动向,怎会来的如此及时?原来我以为,你这次进宫一夜不回,皇帝是打算收了你,再不放你出宫的。不曾想,你今日还是回来了。他那样的身份,若真的想,一道圣旨下来,你再如何抗拒都是无用的。他却没有,还是不想勉强你。皇帝待你,是格外不同的。”
    苏若华静默不语,光洁秀美的脸上,波澜不起,片刻她轻轻说道:“淑妃娘娘宠冠六宫,奴才如何能及。”
    恭懿太妃将眉一挑,暗道:这话可有松动了,这妮子显然不是全无那意思。
    她微微一笑,冷不防说道:“若华,其实你心里是有皇帝的,是么?”
    苏若华只觉得脸上微微有些热,抿了抿唇,说道:“娘娘莫打趣儿奴才,奴才受不起。”
    恭懿太妃却径自说道:“这次你进宫,虽说是打着我的名义,但你带去的点心,都是你自己个儿的主意。皇帝爱吃个什么,什么口味,独你明白,也记了这么多年。其实呢,咱们都清楚,这不过是个托词,送些什么都无关紧要。你却一定亲自下厨,亲手做来。这份用意,当真没半分私心?”
    苏若华低头不言,再不肯多说一个字。
    两人主仆多年,恭懿太妃熟知她的性情,晓得她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迫的狠了,倔劲儿上来,反倒不美,便岔开了话题,转而问道:“你这次进宫,觉着局势如何?咱们可能回宫?”
    苏若华这方又道:“时机已然成熟,虽则太后娘娘似还有些微词,但奴才以为,已无妨碍。赵氏姑侄与淑妃不和,两方势力彼此敌对,娘娘大可利用此局。奴才已向淑妃进言,倘或太后定要与她作对,便会抢先下手。”
    恭懿太妃却皱眉道:“但若是太后为与淑妃作对,竟要从中作梗,岂不弄巧成拙?”
    苏若华微笑道:“娘娘多虑了,当初娘娘离宫来这甜水庵,以退为进,明着是为先帝祈福,暗里谁都知道是被太后所迫。朝中一班臣子,早已不满太后跋扈。如今她若再阻扰娘娘回宫,对她声名十分不利。太后不是个短视之人,不会如此糊涂。”
    恭懿太妃心中还有疑惑,又问道:“既如此,那行刺一事又是怎么说?”
    苏若华说道:“依奴才之间,这件事当是那个头脑不大清楚的贵妃所为。她性格暴躁,举止轻狂,极不能沉住气,做些什么实在不好说。并且,奴才进宫之时,听闻太后才罚贵妃禁足思过,她一向溺爱贵妃,若非决不能容忍,绝不会责罚,想必便是为此。”说着,她浅浅一笑:“娘娘放心,只管等着风光回宫罢。”
    恭懿太妃心中芥蒂尽数消散,不由眉开眼笑,拉着她的手,微笑道:“你当真不愧是我手下谋士。这些年在后宫里,如无你出谋划策,我断也不会有今日了。”
    苏若华听了这话,只得说道:“奴才是娘娘的宫女,自然是要忠于娘娘的。娘娘好,奴才才能有个依靠。”
    恭懿太妃点头说道:“你这话,我听着倒觉的踏实,比那些赌咒发誓,胡吹法螺,说的好似主子比亲爹娘都亲的,实诚许多。”
    主仆两个正说话,春桃忽从外头进来,笑盈盈说道:“娘娘,皇上打发李公公从宫里送东西来了。”
    恭懿太妃微微一怔,先看了苏若华一眼,笑道:“快请。”
    苏若华有些不好意思,便退到了一旁。
    少倾功夫,李忠果然从外头进来,手里捧着一只甜白瓷罐子,那罐子上贴着鹅黄的笺子,果然是御赐之物。
    李忠进来,先向太妃请安,又陪笑道:“太妃娘娘,皇上说今岁春茶贡的早,惦记着娘娘在这边,特特儿打发了奴才送三斤过来。皇上还说,娘娘派人送进宫的点心,十分合口,皇上很喜欢,以后如再做了,若不嫌麻烦,便再送些过去。”
    苏若华听着这话,只觉得脸上发烧,便将脸垂着。
    太妃倒极是高兴,呵呵笑道:“不麻烦,几块点心罢了,能费些什么事?往后,多的是机会。”说着,又笑道:“皇上这么大的人了,还讨嘴吃呢。”
    李忠也赔笑了两声,心里惦记着此行最要紧的差事,看着苏若华,说道:“太妃娘娘,还有一事,皇上有几句话,让奴才私下转达若华姑娘。”
    恭懿太妃笑道:“哟,什么悄悄话,神神秘秘,竟还不让我们听呢!”调笑了两句,便催苏若华同李忠出去。
    苏若华无奈,只得同李忠走到外头廊上,她说道:“李公公,皇上有什么事,当时不吩咐,却劳您大驾,赶到这甜水庵来。”这话里,微微带了三分气性。
    李忠便自袖中取出一只红漆螺钿奁盒来,双手送到苏若华面前,笑说:“姑奶奶,您这腿脚太利索了,一转眼功夫您可就出宫了。这东西,皇上在宫里就想给您了,没奈何只得叫我又跑一趟。您快瞧瞧,这是皇上的心意。”
    苏若华接过盒子,打开来,里面却是绸缎包裹着的一枚细长物事。
    她揭开绸缎,将那物事捏在手上,原来是枚发钗!
    银绞丝嵌红玛瑙菱花发钗,那菱花却是并蒂的。
    并蒂,那是成双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陆狗子:送个礼物加多少好感值?
    第二十九章
    苏若华颇为不好意思, 又细看那钗身,竟还嵌着一溜小字: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这是《诗经》上的句子, 如字通若字。这两句词儿, 隐着她的名字。
    苏若华只觉得脸上越发的热了,偏偏李忠在一旁插口道:“若华姑娘, 这钗子虽是进贡来的, 但上面的字儿,可是皇上亲手刻的。”
    苏若华抿了抿唇,把钗子重新裹了,放回盒中, 轻轻说道:“李公公,这钗子上面镶着红玛瑙,违制了。我不能收, 还请公公带回去,只说奴才谢皇上的好意。”
    李忠颇为讶异,他伺候了两朝皇帝了, 这后宫里哪有女人得了皇帝的赏赐, 却不高兴的道理?何况,这还不是寻常的赐物。换成旁的妃嫔宫女,得皇帝如此对待,怕不早已欢喜疯了。
    这若华姑娘,当真不同寻常。
    李忠陪笑道:“姑奶奶,您这样, 叫我怎么跟皇上回话啊?这不上赶着挨板子吗?这可是皇上的心意,后宫多少人盼还盼不来呢,您不要?”
    苏若华微微一笑,说道:“李公公,适才我已说了,这钗子上的红玛瑙,宫女是断不能用的。即便是嫔妃,也需得嫔位以上的主子,方能佩戴。这以下的用了,就要挨罚,何况是我。您便回去,将这话都带给皇上,他自会体谅。只说,奴才不敢要,留着怕惹祸。”
    李忠又劝了几句,苏若华却执意不收,他费尽了唇舌也说不动她,只好作罢,将这盒子重新收回,说道:“既如此,我便将姑娘的话带给皇上。时辰不早,我还急着进宫复命,太妃跟前劳姑娘替我说一声吧。”
    苏若华含笑说道:“都是老相识了,娘娘自会体谅。”
    李忠拱了拱手,咳嗽了一声,迈步朝外走去。走出一射之地,估摸着苏若华已听不到了,他方才
    悻悻然嘀咕道:“既不肯,那你何必进宫招惹皇上?您进宫一趟,闹出好大的动静,把皇上撩的上不上下不下。您是无事,倒带累着我们,担惊受怕,受气受累。”
    话出口,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回首朝廊上望了一眼,只见苏若华还在那儿站着,俏生生的,如春风里的玉树,甚是可人。
    李忠摸了摸下巴,咂摸道:“这若华姑娘,该不会是欲擒故纵吧?那手段,也未免忒高明了些。”
    胡思乱想了一通,就出了怡兰苑。
    苏若华看着李忠走远,方转了回去,向太妃言说了李忠已告辞回宫。
    恭懿太妃歪在贵妃榻上,一手扶额,睨着她浅笑:“皇上带了些什么体己话儿给你,还要李忠背着人偷偷告诉你?”
    苏若华笑回道:“娘娘莫打趣儿奴才了,还是昨日的点心,皇上喜欢,就打发李公公来问问怎么个做法,还吩咐御膳房,又怕娘娘笑话他贪嘴,所以才把奴才叫了出去。”
    太妃挑了挑眉,懒懒说道:“既这样,你便将话都告诉我了?”
    苏若华无话可回,只好笑着不语。
    好在,太妃终于也捉弄够了,不再多问,只说乏了想歇歇,叫人下去不要打搅。
    苏若华便从正房退了出来,站在廊上想了想,先回住处。
    进了房,春桃正窝在炕上,垂着头不知剪裁些什么东西。
    苏若华走上前去瞧了瞧,原来是一双绣鞋,遂笑道:“今儿倒是勤快,做起这个来了。往日让你做个什么,倒把你懒得竖针不拈横线不动,惹的太妃娘娘总说你像烧糊了的卷子,不晓得拾掇自己。”说着,又看了看春桃手里的鞋样子。
    原来是一方蜜合色素面缎子,平口鞋子,鞋口只拿翠绿色纱线锁了,暗绣了几朵不起眼的小碎花,端的是素净。
    说来倒有些丧气,宫女只好穿这般的颜色式样,略花哨些,颜色俏丽鲜嫩些,便要被斥责有狐媚惑主的嫌疑。
    苏若华又道:“这缎子,还是去岁重阳节时候,宫里赏下来的。你这个时候才想起来。”
    春桃勾着头久了,只觉脖颈发酸,扬起脖子略微活动了一下,朝着苏若华笑了笑:“这不天气热了,看着之前的鞋都旧的不成样子,所以做一双新的。日日在娘娘跟前侍奉,免得叫娘娘又念我不上台面。”
    苏若华微微颔首,说道:“眼瞅着就要回宫了,这些事是得当心了。咱们在外面都野惯了,宫里的规矩都要忘到脖子后面去了。回了宫,可再不能如此,一个言行无状,就要生祸了。”
    春桃听着,将手里的针线活计丢在炕上,跳下了地,问道:“莫不是回宫的事儿,竟准了不成?”
    苏若华笑道:“十成已准了九成。”
    春桃听着,倒闷闷不乐起来。
    苏若华看她脸色,不由问道:“怎么,你竟不想回宫?”
    春桃闷声道:“回宫,有什么好?走到哪儿,咱们都是宫女,看人脸色,低声下气,一步路不敢多走,一句话不敢多说,想想就丧气。在这甜水庵住着,虽说少了许多风光,可倒轻松自在,少了许多是非。”
    苏若华微微叹了口气,将春桃丢在炕上的鞋样子拿起来,见上面有一朵小花绣的不好,便拿针替她绣了起来,慢条斯理的说道:“咱们是宫女,是宫里的人,早晚都是要回去的。垂头丧气,跳脚抱怨,倒不如好生想想怎么应对。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哭着过也是过,笑着过也是过,我倒宁可笑着。”
    这些道理,也不过平常。
    但苏若华的话,总是有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那温软的嗓音,一字一字说来,令春桃那些烦躁郁闷,如积雪向阳,尽数化了。
    春桃走到她身侧,挨着她在炕边坐了,瞧着她温婉娟好的侧脸,微微有些出神,不由说道:“若华姐姐,等你将来做了妃子,我去服侍你好不好?”
    苏若华手中针线一顿,沉声问道:“你们近来都是怎么了?一个个都说我……这话是怎么传出来的?眼见就要回宫了,这种话动辄放在嘴边,就不怕给我带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