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1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君道台那儿没有?”
    “现在家祖可顾不上我这点儿兴趣。”君九韶笑道,“姚兄只要告诉我有没有就行了。”
    否认也没有意义。
    类似的资料,在曲城肯定存留多份。
    姚清源不过是思忖了瞬间,就已经直接将这份资料取了出来,交给了君九韶。
    君九韶也没避讳。
    当着他的面,就将资料放在了两人中间的石桌上,翻开来看。
    资料是按照登记的团队进行分类的。每个人都标注了门派、大致经历、性格分析、战力分析之类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姚清源自己的手笔。
    而且,有些地方颜色较新。很明显,姚清源在山海殿的巨变过后,还添加了不少东西上去。
    有自己默默调查、默默思索的成分。
    但君九韶却并不去找那些在山海殿里出了问题的人的情形,甚至也并不仔细去看他的批注。
    只是……
    专门找那些标注“来自定海城”的人员!
    姚清源自然是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特点。
    他一开始还没多想。
    只是端着茶,默默在的一边等待——有这么多他的心血在,想也知道君九韶不可能将这本册子带走——但很快,姚清源就想到了一个不算美妙的可能,原本平稳的呼吸,不由急促了一瞬。
    就这么一瞬……
    原本正低头翻册子,貌似认真无比的君九韶,猛然抬头!
    姚清源的脸色,于是又僵硬了那么个瞬间——他掉陷阱里了!君九韶根本就不是冲着册子来的,是冲着他本人来的!
    而随侍在一边的侍女,两人护卫的剑修,则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两个。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还特别良好的,友人相聚的气氛,在一瞬间就变得剑拔弩张了。
    很快,君九韶就挑起嘴角,咧出了一个大大的、和善的笑容,连双眼都眯了起来,“听说姚兄在山海殿内使用了儒门四训,甚至可能已经冲破了那层‘壁障’?”
    “不能肯定。”姚清源的语气却有些沉寂,“经历到底还是太不够了。”
    ——之前在好几场葬礼上都已经见过面了。就算那时候不好真诚恭喜,也说了几句。这时候装什么呢?
    “这可真是太谦虚了。”君九韶笑道,“连家祖并几位大儒,都被挡在了外面,能力挽狂澜,还真多亏了你们呢。不过要我看,大部分的人也不过是运气,是随波逐流罢了。真正能算得上是功臣的……”
    姚清源叹了口气,“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就在上午,万花门的施真人拜访了家祖,提到了一些事情。”君九韶收敛了笑容。
    ——那位施真人,显然并不知道,对于“天目”来说,一些无心之言,都足以成为重要的线索、证据!他的家祖也不过就是忽略了小节而已。只要天眷是真的,天眷的特性是真的,某些细节就可以称为是明晃晃的证据了。
    姚三郎等人叙述的经历,君九韶也知道。
    合情合理,天衣无缝。至少也是九分真——姚清源他们的收获就做不得假。
    但如果加入“有天眷者参与”这个可能性呢?
    有天眷者的可能性的,也不过就是几个人而已。作为其中大功臣之一的姚清源自己不是,也肯定知道是谁!
    姚清源皱眉。
    “别这样。”君九韶摆摆手,“好像我怎么着你了一样。有没有你都是一样的。”
    既然他已经想到了那个可能,求证的方法至少有几十种。
    试探姚清源,这甚至不是最简单的那种。
    君九韶只不过是选择了最不容易闹大的那一种而已。
    “说起来……”君九韶端起茶杯,话题转了个一百八十度,“姚兄觉得我妹妹怎么样?”
    第1303章 试探,灵茶
    大儒们高瞻远瞩。
    就“天眷者”一词,想到了太多有关天下大局、世界变化之类的事情。反而灯下黑了。君九韶没有那么高远的目光,倒是抓住了华点。
    发现自己可能找到了“三分之二个天眷”的端倪的时候,君九韶也一度心里紧张得怦怦跳。
    不过那时候,连大儒们自己都不镇定,也就没把君九韶这么个小家伙的激动放在心上。
    君九韶没有去想,天眷者能为世界带来什么变化。
    他只知道,这个线索十分重要,必须要求证!
    但是,求证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求证。
    毕竟对方是想要隐瞒身份的。
    儒门的礼仪是先礼后兵。别说是天眷者了,就是一般修士,怎么也要先看看有没有成为朋友的可能,再确认要不要成为敌人嘛!
    君九韶的脑袋在那时候真是高速运转!
    锁定姚清源,也是很轻易的事。
    毕竟他能求证的对象里面,姚清源和他交情最深,他去找他最不显得突兀--这会儿他多少还是受到点关注的--能轻松暗示对方,不需要设禁制什么的。也有把握,他能保持镇定,不暴露他们的“默契”。
    不管是单独设禁制赶走别人,还是更为激烈明确的暗示,在这种风声鹤唳的关头,都容易闹大。
    君九韶甚至没有去向自己的长辈请示。
    不过稍稍提醒了一句而已。
    倒不是说君九韶有意瞒着君幼诚,而是现在君幼诚的位置太敏感了。四个大儒相互监视着呢。之前就明确说出来的话,等于其他大儒也会知道。
    --偏偏这些大儒里,很可能就有人有问题!
    果然没出他的预料。
    姚三郎的表现还是相当镇定的。
    面对君九韶那天马行空一般的话题转换,姚清源很是镇定的顺着也就转过去了--仿佛他们之前就说的和这个有关似的。
    “你那个从定海城回来的妹妹?”
    “别这么说啊!”君九韶笑道,“不过是往定海城走了一遭,怎么说得好像以前常住定海城一样!不过看起来,你果然是也知道了。她果然找过你了吧?”
    姚清源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左右四顾道,“你们先离开。”
    随侍在一边的人有跟着姚清源的,有跟着君九韶的。听到这儿,都觉得有几分恍然--原来和那位君姑娘有关?
    君九韶说得没错。
    就在文比前,君妙容还真找过姚清源。
    姚清源因为常住在这个别院,随侍在身边的人,还真有人知道一二。
    这么一联想,就更是觉得知道怎么回事了。
    原来是做兄长的发现了啊?
    本来吧,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哪怕是有文比在眼前,“君氏姐妹相争”的传言,可依然是个不大不小的话题。在君氏内部,尤其如此。作为原本的联姻人选,君妙容在那个时间段找姚清源,依然是十分不妥当的。
    君九韶知道了这件事,上门来找姚清源了解情况什么的,实在是天经地义。
    于是,随侍的人员们一个个都抱着心照不宣的念头,满足的退避了。
    散了老大的一圈。
    不过,君九韶依然没有立起禁制之类的。
    设禁制在这种时候还是太显眼了。
    “所以,姚兄你是怎么想的?”君九韶貌似锲而不舍的问道。
    姚清源心知肚明--这种事,君九韶其实早就知道了。之前君家没有过问,不是君妙容做的隐蔽,而是没有干涉的意思。
    君妙容到底是个女性先天天目,就算失去了罗氏的联姻资格,也有足够的身价。
    倘若君妙容能拿下他,那君氏也乐见其成--毕竟他的外公和君氏又不是政敌。
    若是不能……只要他不去坏君妙容的名声,君氏也会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但是,君氏估计不知道一件事……
    “她劝我去梵国边境发展,我拒绝了。”姚清源直白的道。
    其实,君妙容当然不可能说得那么明显。要君妙容来说的话,她会觉得自己十分委婉。但那种委婉,对姚清源来说,实在是没半点用处。
    君九韶张开嘴,有些呆愣。
    这个……君妙容劝姚三郎去梵国那边发展?她什么脑子!怎么想的!
    “圣儒设立三国,互为制肘,只为儒门不至于一损俱损。”姚清源淡声道,“不少人似乎认为,三国之中,必然有一国要完成一统,再整合力量面对南方。这样的想法,简直愚蠢之极。”
    君九韶轻咳一声。
    “不过,我相信万色莲、山海殿,这一件件事情冒出来,还是有一个好处的。”姚清源少有的冷笑了一声,“卧榻之畔,强敌在侧,一统三国,无异于自寻死路。”
    君九韶再次轻咳一声。
    莫名尴尬。
    他能说,一开始他也是想着,三国之间会有争端吗?南方修仙界什么的,毕竟是太遥远了。而且,北方,对那些修仙界来说,也已经成了没用的地盘。道儒大战将北方仅剩的灵脉都挥霍一空,儒修就算是深入了内陆,没有了灵气的支撑,战斗力至少下降三成。哪里会是大儒的对手?
    既然如此,儒门三国之间,当然得证明一下,到底哪国的治国之道才是正途啦!
    圣儒留了个实验,总得有个实验结果吧?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南方是要搞事啊!
    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难道还要来个“攘外必先安内”?道儒大战他们能撑到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因为那些道门互扯后腿,为了利益内斗不休么?
    被他们儒门斗败的门派,剩下的那些东西,道门总是为了瓜分利益而内斗。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