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明檀哑口无言。
    她为何会觉得自己过得辛苦呢,只不过是念念私学做做功课学些规矩绣绣花儿罢了,如若她死活不肯做,其实也无人逼她,与夫君这比起来真真算得上是养尊处优了。
    脑补了下夫君所说的差点渴死在回营途中,明檀又是心疼,又不知该接些什么话。
    江绪还并未意识到明檀先前所说是为了什么,也并未意识到自己三两下就把天给聊死了,他自斟自饮,还难得地给明檀也斟了一杯。
    明檀有些手忙脚乱地端起酒盏抿了一口,另一只手背在身后,悄咪咪地比了个手势,这话题是进行不下去了,还是早些办正事为好。
    云旖等了许久,都等到背脊发僵了,终于见到明檀有了动静,她躲在树后,活动活动脖颈,还抻了抻腰。
    不一会儿,忽有异响升空,升至一定高度后――
    “砰!”
    “砰砰砰!”
    “夫君快看!”明檀放下酒盏,一手拉住江绪的衣袖,一手指着夜空。
    江绪抬眼。
    今夜夜空湛蓝如洗,月色皎洁,零星缀有点点秋星,不远处烟火簇簇升空,在夜幕上迸发出夺目耀眼的光彩,又在寂静的湖面上倒映出波光粼粼。
    这烟火,很特别,从前在京中从未见过。
    烟花升空绽放后,明明应是静态,可它看起来却是动态的,如小人书一般,一气翻阅时动态连贯,这烟花也是一簇接着一簇,升空时形态微变,极快地组成男子舞剑的画面。
    虽然烟花形态算不上惟妙惟肖,但江绪已然看出,那些剑招,都是他曾在她面前用过的。
    “是本王?”他问。
    见他认出来了,明檀忍住心下的小骄傲,邀功道:“是不是很像?我画了两个时辰才画出来呢,有些动作记不得了,多亏了云旖告诉我才知道该怎么画。”
    江绪起身,仰头望向夜空,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认真。
    明檀也起身走至他的身侧,碎碎念道:“听闻理县什么烟花都能做,我便让云旖拿着我画的图纸,提前来理县找人做了,原本也只是想试一试,没成想赶着时日还真能做出来,不过若是再多给些时日,说不定能做得更像……
    “g夫君,回京之后你不如和圣上提一提,宫中每年不是都会放烟花吗?听闻宫中烟花也是理县做的,但样式并不新奇,我在宫外都看到过好几次,每年好像都差不多,今年说不准可以做些动起来的,比如童子拜年?瞧着也新鲜。”
    “不了。”
    “为何?”明檀疑惑,难不成宫中连烟花样式都有规矩?
    “这是你为本王所想的花样,为何要让其他人看。”
    他缓声说完,看向明檀,目光深深。
    明檀稍怔,完全没想到他会这般说,与他对视了会儿,耳朵又有些热。
    其实这话听来不免霸道,但她莫名就觉得有些开心,还有些满足。
    她垂眸躲开江绪的视线,又一点点蹭上前,害羞地拉住江绪的手:“那夫君是喜欢阿檀为你做的烟花吗?”
    “嗯,喜欢。”
    “夫君喜欢就好,其实阿檀做这些,是怕夫君见到那位清羽姑娘,又想起太子妃娘娘,心中伤怀,阿檀希望夫君可以开心一点。”明檀脸红红的,鼓起勇气解释道。
    江绪始终垂眸看着她。这些年也有人真心实意地为他好,但从未有人说,希望他可以开心一点,他的人生,似乎与开心从未有过什么联系。
    良久,他回握住明檀的手:“阿檀有心了,本王…很开心。”
    这是他第一次唤她的名字,手心微湿,难得地冒出了些汗。
    第七十四章
    也不知云旖准备的是什么酒,明檀不过喝了一口,便有些醉了,烟花放完后,她脑袋晕乎乎的,原本还有些想和江绪说的话,一时竟想不起来。
    她双手捧脸,眼前的夜空明净璀璨,湖光干净清澈,偶有夜风吹皱湖面的点点碎星,待一阵晕眩袭来,这些画面又旋转交错,仿佛将她拽入了一个沉静的绮色梦境。
    梦里有一望无垠的星空,有碎星密布的镜湖,树木静立,她趴在夫君的宽肩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那宽肩的触感过于真实,她有些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梦,打了个酒嗝,不知怎的还嘟囔着念了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唔……但我没…没有醉!”
    江绪余光往后稍瞥,温柔地将她往上掂了掂。
    这一切原本十分静好,可云旖在不远处见了这幕,想都没想便上前提出要为主上分担,毕竟背人这种活儿好像没有让主上亲自来的道理。
    “……”
    “不必,管好你自己。”
    -
    在理县短暂地停留了一晚,次日,江绪明檀便与舒景然分道,前往全州桐港。随行暗卫也由此分道,其中大半都被江绪派去保护舒景然,还有云旖也被舒景然要走。
    其实云旖他本不打算给,可最后还是给了。明檀对这一安排有些不解,上了路还问他:“夫君为何让云旖也随舒二公子一道走?”
    “你觉得是为何。”
    明檀想了想,试探道:“难道是因为舒二公子对云旖有意,夫君你想成全他们?”
    江绪没答,明檀又道:“右相夫人在京中是出了名的重规矩,她怎么可能会让舒二公子与云旖在一起,夫君你确定这样……没问题吗?”
    这一路上她如何看不出舒景然对云旖另眼相待,初时云旖毫无反应,然近几日从泉城出来,云旖对舒景然也明显热络了几分。
    她看出来了,但一直当没看见,也从未撮合两人。因为这两人在她看来,应是没有半分可能的。
    右相公子与津云卫暗卫之间,怕是隔了上千个侯府世子与府衙小捕快的距离。连与寻常人家结亲都不可能,又何况是云旖,难不成要云旖嫁予他做妾不成?
    依右相夫人那重规矩的名声,怕是连纳其为妾都不能够,且云旖这般自在的姑娘,又凭何要入他右相府为妾?所以与其最后困难重重,还不如一早便不要产生过多瓜葛。
    “舒景然的事情,他自己会处置。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你不用担忧。”江绪解释了声,尽管他只是觉得云旖碍手碍脚,并没有撮合之意。
    明檀点点头,只不过心下有些怅然。她也是操心操的,到头来除了自己,好像谁也管不了,这离京已有月余,还不知道白敏敏和静婉的婚事如何了。
    -
    不过三日,车马便行进了全州,然去往桐港的路不好走,前半截官道都是窄小坑洼,看起来多年未曾修补,后半截更不堪提,饶是坐在舒适的马车里,明檀都被颠得有些头晕想吐。更噩耗的是,在邻近桐港的城镇,江绪便说,再往前,不能坐马车了。
    明檀忍不住问了句:“为何?”
    “前方多小路,马车难行,且穷乡僻壤,不宜招摇。”
    夫君既都这般说了,明檀也没想给他添麻烦,还颇为自觉地上下打量了下自个儿这身虽已尽力低调但在人群中仍十分显眼的衣裙,又问:“那衣裙也要换吗?”
    “最好换了,朴素些为好。”
    明檀乖巧点头,又从八宝柜里取出了一面小铜镜,揽镜自照。
    片刻后,她颇为烦恼地碎碎念了声:“可是我这容貌,就算遮着面纱也难掩风姿,难不成一路上都要戴着帷帽?”
    江绪:“……”
    -
    虽江绪多次言明桐港乃偏僻穷苦之地,可明檀未亲眼见得,便也想象不出到底如何才算偏僻穷苦,毕竟以她的标准衡量,明珩所在的望县庞山已是远京小地。
    沿途未见客栈,只山脚下有个简陋的野店,明檀见那棚顶似乎都随时可能坍塌的破败模样,连坐下喝碗茶都不愿。
    她换了身朴素的细布衣裙,暂舍马车,改与江绪共乘一骑。
    江绪许是为了照顾她,骑马速度也放缓了不少,不好走的路段还翻身下马,走在前头牵马而行。
    天色擦黑,明檀四下张望,见沿路荒凉,不由问了句:“夫君,我们今晚歇哪儿?”该不会要露宿林中吧。
    怕什么来什么,江绪应声道:“本王行军之时,常露宿荒郊野外。”
    他一手负在身后,一手牵马走在前头,也没回头看一眼坐在马上的明檀。
    明檀以为他方才那句没有下文,丧丧地做起了露宿的心理准备之时,他忽然又道:“不过前面应有人家,找户人家借宿一晚便是。”
    明檀蓦地松了口气。虽然没带自己的被褥,借宿她也很难睡着,可与露宿林中相比,这已经好接受多了,至少不必担心夜里下雨,要在林中被淋成落汤鸡。
    不过在借宿到人家之后,明檀发现这一担心似乎并不能消除。
    他们借宿的是山脚下的猎户人家,这样的人家山脚下约有五六户,他们借宿的已是屋子盖得最大最齐整的一户了,屋外挂有不少干苞谷串,还有风干的猎物,瞧着比其他的富足不少。可屋中仍是简陋非常,屋顶缝隙指宽,若是下雨,躲无可躲。
    “我家男人这两天都在山里打猎,屋顶也没来得及补,今晚可能要下雨,二位用这个接一接吧,受罪了。”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哄着奶娃娃,还热心地给他俩送来个小木盆。
    “多谢刘嫂。”明檀弯唇笑道。
    “咱这地方不兴这个。”被唤作“刘嫂”的妇人摆了摆手,“二位安心住上一晚,今晚也没啥吃食了,馒头咸菜,你俩将就下,明儿一早我给你们做肉糜粥。”
    “不用了刘嫂。”明檀忙推拒,这地方破成这样,想来肉也不是什么寻常吃食,哪好意思让人拿出来招待。
    “这有啥,咱家不富贵,肉还是吃得上的,我男人打猎厉害,十里八乡那都是这个,”刘嫂竖了竖大拇指,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和满足,“我男人对我和娃娃好,每回去镇上卖猎物,总要捎两斤肉回来,你们不吃,我家娃娃也是要吃的。”
    她刚说到娃娃,怀里头的奶娃娃就哇哇哭叫起来,她熟练地哄着,又抬头道:“那你们先休息,我先去喂娃了。”
    明檀忙点点头。
    待刘嫂走后,明檀望着她送来的木盆,半晌没说出话。
    从前在府中,她也见过下人用木盆接雨水,可那都是一整排放在外头屋檐下,接满便换,以防雨势过大拥堵水渠,她从未想过,人住的屋子里头也需要摆盆接雨。
    当然,她也从未想过,人住的屋子能简陋至此,且还是这地界十分殷实的人家。
    听刘嫂说,他们住的这间屋子是他家大闺女出嫁之前住的,屋里靠墙摆着张木板床榻,梳妆台……也很难称得上是梳妆台,上头摆满了杂物,桌角不平,摇摇晃晃,一张陈旧的小圆桌,上头摆着套半旧不新的陶制茶具,两个茶碗都缺了口,再没有其他。
    明檀初初进屋时,只觉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姑娘家要如何在这样的屋子里住上十几年。
    可听刘嫂那语气,她和她男人还颇为看重这闺女,旁的人家根本就没有一个姑娘单独有间屋的理儿,而且她和她男人等闺女嫁了人才要了个男娃娃,已是十里八村都找不着的看重了。
    明檀也不知说什么好,与江绪小声感叹了好一会儿,然江绪却道:“其实大显七成以上的百姓,都过得不如他们,有屋遮风,有食果腹,是许多百姓毕生所求之事。”
    明檀怔怔,一时有些难以想象七成到底是多少人。
    今儿白天天色便不好看,有下雨之兆,果然两人没说一会儿话,外头就下起了雨,起初雨声淅沥,而后愈来愈急,愈来愈重,豆大雨滴从屋顶的缝隙里头砸下来,砸出水花,四溅开来。
    屋顶指宽的缝隙不止一条,一个木盆显然接不全。江绪将那木盆放在了要紧的床榻之上,又将坐在榻上手足无措的明檀抱至床角:“你睡这里,不会被雨淋到。”
    “那夫君你呢。”
    这半边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显然塞不下两个人。
    “本……我坐着就好。”
    他话音刚落,屋里那盏昏黄的油灯也被风吹灭了。
    明檀缩在床榻角落,雨落在榻上木盆里头,滴答不绝,不一会儿也溅开水花,打湿了她的衣袖,冰冰凉凉一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