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绪以为她是不想让自己上战场,又解释道:“本王是大显的定北王,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是本王的职责所在。且大显十三州只余荣州一州散落在外,收复荣州,重建千里之防,可保百年之内我朝不再受北地蛮族侵扰,此役之后,边地数年都应不会再起战乱。”
    “阿檀知道。”明檀极轻地应了声,“就,就是有些突然,我还没做好准备……”
    江绪将她抱紧了些。
    “那此仗可凶险?可有万全把握?”
    “战场瞬息万变,从无定数。”
    明知如此,还是想问。明檀抿了抿唇,不作声了。
    -
    冬至祭礼,江绪照例随行圣驾,拜祭太庙。
    出行当日,明檀特特早起相送,这时节,清晨可冷,江绪将她冰凉的小手裹入斗篷之中,不知缘何,忽然交代了句:“这段时日,本王不在,不论发生什么,都等本王回来再说。”
    明檀以为是寻常交代,正要点头,可江绪又缓声道:“相信本王。”
    她怔了一瞬,觉得这话听来奇怪,犹疑问道:“夫君……是有什么事吗?”
    江绪没答,只揉了揉她脑袋。
    ……
    此行拜祭,三日回銮,可江绪并未随行归来,回府传信的暗卫说,王爷出门办差了,还要迟上几日才能回京。
    不是直接去北地了便好。
    明檀稍稍安心。
    可她这心还没安上三日,靖安侯府就出事了――
    殿前司禁军毫无预兆包围靖安侯府,殿前副都指挥使陆停亲自带兵搜查,于书房暗室内搜出与北诃互通信件数封,疑通敌叛国,靖安侯明亭远当即被押入大理寺狱,府中上下亦尽数收押,方升迁桐港还未上任的靖安侯世子明珩亦被扣在庞山,待此间调查明晰,便要押解回京。
    靖安侯互通北诃,疑通敌叛国?!这不可谓不是平地惊雷。
    明檀在定北王府听到这消息时,差点都没站住,脑中空白了许久,待到反应过来她的第一念头便是――不可能。
    爹爹怎么可能通敌叛国,疯了不成?这其中定是出了什么错,信件说不准也是他人栽赃陷害!
    明檀立时便想出门去寻陆停,上门羁押之人是陆停,他一定知道什么。
    可她刚想出门,便被外头的兵将拦住了。虽说祸不及外嫁女,可明檀嫁的是定北王府,定北王亦是执掌军权之人,通敌叛国此等大罪,难保岳婿之间有什么勾连,是以定北王府虽未拘人,但也被兵将围了起来。
    明檀心慌不已。
    直觉告诉她,夫君出门时所交代的“相信”便是指今日之事,想来,夫君早已知道爹爹将被羁押。
    可如今定北王府也被包围,她很难不去多想,夫君是否在筹谋之时,忘了自己可能也在他人的筹谋当中。
    若是如此,那他的“相信”便是无用,因为如今,他可能自身难保。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
    明檀不得出门,只能回转至启安堂,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生思考。
    她手抖着饮尽一杯茶,才堪堪想起北地将起的战事。
    对,北地战事,收复荣州……那便不可能是牵连到夫君的最坏结果。
    大显如今离不得夫君,即算圣上想要除他,也不会选在如此当口,荣州失地收复,就等于北地十三州尽数还朝,百年之后史书工笔,就是圣上当政时最值得一提的一笔丰功伟绩,圣上又怎会为了除一权臣就放弃流芳百世之名?
    明檀稍稍缓了口气,可下一瞬,拨弄茶盖的手便忽地一顿。
    既不会牵连到夫君,那夫君便是筹谋此事的一环了,明知此事仍不归京,他是故意为之吗?
    第一百零四章
    晌午,桥方街,殿前副都指挥使陆停府邸。
    周静婉正站在书房桌案前写字,平日午休之前她总要习上五张大字,然今日怎么也静不下心,下笔无神,甚至连墨洇透了一沓上好宣纸都不自知。
    贴身婢女匆匆而入,周静婉忙抬头问:“如何?”
    “小姐,姑爷说殿前司事多,请您今夜早些歇息,他得晚些时候才能回。”
    闻言,周静婉停了一瞬,忽地重重撂笔,一言不发地往书房外走。
    “小姐,您去哪儿?”见周静婉径直出了远门,婢女忙跟上问。
    “他既不肯回,躲着我,那我便去殿前司寻他。”周静婉的声音轻柔却也坚定。
    “小姐……”婢女不由拉了她一把,面露难色,吞吐道,“小姐还是别去了,姑,姑爷……姑爷让您这两日好生呆在家中,不要出门。”
    “这话是什么意思?”周静婉背脊一僵。
    婢女硬着头皮答道:“奴婢,奴婢刚从殿前司回,姑爷顺便拨了些殿前司守卫守在门外,不许咱们再出门了……”
    “他禁我足?”周静婉的问话中满是不可置信。
    婢女不知该如何作答,紧张垂头,大气都不敢出。
    ……
    深夜,万籁俱寂,陆停归府。
    屋里没点灯,陆停不由松了口气,放缓步子,推门而入。
    可正当他左脚踏入内室之时,软榻上忽然“嚓”地一下,燃起了火折子。
    随即,灯被点燃。
    周静婉端坐在软榻上,静静看着他。
    他顿了半晌,不甚自然地喊了声:“阿婉。”
    周静婉不应声。
    他也就站在那,不知该退还是该进:“怎么还没歇?”
    见他不打算主动交代,周静婉也不跟他兜圈子,开门见山问道:“是你去抓的明伯父?”
    “……”
    果然,该来的,无论如何也躲不掉。
    陆停沉默半晌,上前坐至软榻另一边:“阿婉,我统领殿前司,一切皆是奉命行事。”
    “你既是奉命行事,为何躲着不见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这般突然?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什么?”
    陆停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没能答。
    周静婉红了眼眶,忽地起身。
    陆停也跟着起身。
    “别过来,你出去!”
    “我不过来睡哪。”陆停有些无奈。
    “我管你睡哪!”
    陆停想解释些什么,可终归还是没说出口,只沉默着退出了正屋。
    今夜夜空不甚晴朗,月亮也藏进了云层,陆停负手立在屋前,静静想着,阿婉素日秀气文静,这好像是他认识她以来,她
    第一回 这么大声说话,也是第一回冲他发这么大火,看来王妃在她心目中的分量,比他想象中还要重。
    -
    另一边,平国公府,白敏敏也是不停烦着章怀玉追问原委,可章怀玉不理朝政,白敏敏怎么问,他都是三不知。
    见白敏敏闷着气,他还敢叫屈:“我虽与陆停交好,可朝政之事也不好随意过问吧?平国公府乃是外戚,过问通敌叛国之事多不合适,所以啊,你与我置气不管用的,靖安侯若未做此事,大理寺定然会还他一个清白。”
    清白清白清白!信都搜出来怎么还人清白!白敏敏根本就不想再同他说话。
    她倒是回了趟昌国公府问过她爹,可她爹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只一个劲说着明亭远不可能干这种事。
    她爹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比她还要着急,不知怎的一拍脑门,竟想出了入宫面圣,门客周先生忙把他给劝下来了。
    通敌叛国乃是大罪,若真定下来,昌国公府作为靖安侯先头夫人的母家,怎么想着将自个儿从九族中摘出来才是正理,哪有上赶着沾事儿的。
    再说了,他入宫面圣也不抵用,靖安侯是否叛国还有待查证,并非三言两语就可定罪脱罪,且人家还有定北王那般本事的女婿,定北王还未归京,一切还未有定数。
    这周先生说的也甚是有理,白敏敏听了,也说不出什么反驳之言。
    定北王府如今也被严加看守,里头的人出不来,外头的人进不去,为今之计,也只有等定北王反应了。
    -
    一连三日,江绪在外都没传回半点消息,大理寺狱也未有任何进展。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听闻陆停与大理寺狱打了声招呼,给怀有身孕的靖安侯夫人裴氏单独辟了一间牢房。
    这三日明檀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王府虽被兵将围守,可总不至于饭食都不让用,每日还是照例有人上门送新鲜菜蔬,入夜也有人往府外运送恭桶,明檀便借着这不得不出入的当口,与白敏敏通了几回信,也得了些外头的消息。
    这信当然是不易传的,万一被发现,便是给眼下境况雪上加霜。好在明檀素喜翻阅杂书,从前也与白敏敏试验过古书上的法子:“矾水写字令干,以五子煎汤浇之,则成黑字。”
    来往的纸上什么都没有,得用些特殊法子,字迹才能显现。
    只是这信通到第四日,明檀用五子汤浸湿纸张,耐着性子等待字迹显现,却见到了不甚熟悉的笔迹,上书:“定北王已秘密归京,藏身别玉楼,最迟三日,将点兵北征。”
    这信,不是白敏敏写的。
    明檀脑中一时轰地一声,纷杂念头倏然闪过,不是白敏敏写的,那会是谁呢?上面所书是真是假?写信之人又有何目的?这人是怎么将信掉包,又是如何发现她与白敏敏的通信之法的?
    明檀惊疑不定,下一瞬她摸了摸纸张,忽然又发现,不对。
    这写信的纸张是纤云纸,纸张中等,比不得平日白敏敏所用的薄雾纸来得金贵。
    可这纤云纸原料产自灵州,灵州遭难后,原料难以供应,若要因此提价,在此之上又有更多可选的好纸,是以高攀不上,低就不来,今年京中纸坊已不再生产此种纸张。
    若没记错,因着定北王府常年给下人供发纤云纸,京中停产前的最后一批纤云纸全都入了王府。
    想到这,明檀沉静吩咐:“素心,绿萼,速速去查,今日府中有可能接触到这封信的所有人。”
    “是。”
    素心与绿萼毕竟是历练多年的大丫头,排查个府中下人自是不在话下,不多时,人查出来了,杂役处的王婆子被带到了启安堂花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