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0章 准备考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新砌好的厂房,验证了徐铮的水泥配方的可行性,砖头水泥外加穿梁构造的新型砌筑方式比起传统土木构造更加便捷,美中不足的是玻璃的澄净度太低,且颜色班杂,不过在耐久度上远超传统窗纸。和众人现场讨论过后,大家一致同意开辟新型建材市场,徐铮在大家的建议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的改进方案,比如房屋装修,用瓷砖或是木地板取代传统地砖,增加水塔提供自来水,铺设取暖和自来水以及排水管道。修建生活污水池等新型方案。据老道士估算成本之后,苦笑着对徐铮说道:“公子,你这想法都是好的,但是房子经过这样‘装修’,所增加的成本几乎是房屋成本的一半甚至还要多,恐怕这样的房子普通老百姓是住不起的!”
    徐铮点点头,笑道:“现在我们条件有限,这新型方案确实让房屋成本激增,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比方说铺设各种铜制、铁制管道、瓷砖以及洁具。但是你们要记住,我们现在潜在的消费用户就是富商地主和官绅,也只有他们消费得起。道理很简单这群人要求的不仅是居住,而且还有享受以及排场,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尽量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把他们的钱袋掏瘪!钱财放在他们的地窖里,只能生锈,不会有更多的用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用处太多了!”
    “另外推销产品的同时,要注意保密制度!推销方式就采用现场交流会的方式,用实物引导他们、诱惑他们,打开它们的欲望之门!”
    随后徐铮全权委托老道士陶真,组建施工队伍和市场营销部门,市场突破口就放在了苏州。
    同时织布工厂已经开始试运营,释雪花则被派遣和老道士同行,前往董家绣庄送样品,顺便对苏州的消费市场进行再次调研。
    老道士陶真找到徐铮,要了几个人选,其中就有流风。跟随徐铮日久,流风身上的江湖匪气早已涤荡无存,这厮整日里穿件长衫,顶着头巾,央求李姨娘帮他在长衫左胸口缝了个口袋,然后学着徐铮在口袋里插了三支铅笔,一支都不能少,据徐铮说,三支笔是教授级别,流风照搬并严格执行,手背在屁股上,闲着没事就到处乱窜。
    徐铮懒得说他,当老道士陶真告诉他,抽调他去苏州的时候,流风兴奋的差点跳起来,笑嘻嘻地说道:“苏州啊,我梦寐已久的地方啊,人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已经向往很久了,现在有机会能公费旅行,真是不幸乐哉呼!”
    老道士听完当场差点吐出来,最后咳嗽着说道:“流风老弟,你能正常点说话吧,以往不是好好的么,怎么现在成这样了!”
    流风潇洒的扇了下手里的扇子,道:“老陶啊,你看看你,就是不知道进步,这按道理说跟随公子这么久,就算是耳濡目染也多多少少有所改变啊,怎么翻来覆去还是老一套!”
    老道士有点目瞪口呆地看着流风,最后连连摇头,说道:“真是无语了,我看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这都是哪门子跟哪门子啊!”
    流风潇洒的甩甩头发,说道:“这叫见贤思齐,你太老土了!”
    老道士再也忍耐不住,道:“我呸,就一句话,苏州你去不去?”
    流风点点头,道:“然也!”
    老道士恨恨地说道:“然,然你姥姥滴!”
    流风紧跟着说:“不知所云!”
    老道士恨恨地跺跺脚,二话不说,转身离开。
    流风也是一甩衣袖,洒然然走了。
    徐铮最近很纳闷,好久没看见李姨娘了,就连徐秀才也很少露面。
    徐铮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去看看自己老子。
    还没进门,就听见徐秀才在吟书,正是《诗经魏风伐檀》。徐铮想想,还是决定敲敲门,门开了,徐秀才开的门。
    “咦,铮儿,你怎么来了?”
    “哦,我来看看姨娘!”
    “哦,进来吧!”
    李姨娘肚子已经显怀,整个人懒洋洋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正在忙活着一件小人穿的开档裤子。
    见是徐铮进来,挣扎着要起身倒茶,徐铮看见李姨娘的身子,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看见李姨娘要站起来,赶忙抢上前去,说道:“姨娘,你坐,我来!”
    李姨娘用手扶了下肚子,脸色微红,笑着道:“铮儿,可真是??????!”
    从李姨娘刚进门,徐铮就建议徐秀才,买一个丫鬟随时伺候,但被徐秀才严词拒绝了。
    看到李姨娘笨重的身子,徐铮在心里不禁埋怨自己老爹:怎么就没料到这茬子呢!结婚生子,再正常不放过了,自己也是疏忽了!
    想到这里,徐铮抬头一看,见桌子上摆着两个深蓝色的包裹,不禁奇怪道:“难道有人要出远门?”
    徐秀才嗫嚅了半天,一个字也没说出,最后李姨娘说道:“这不是快要秋闱了吗,所以我提前给他收拾收拾行囊!”
    徐铮这才反应过来,一排脑袋,道:“天呐,我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忽略了,今年是丁卯年啊!真是该死,瞧我这,真是忙晕头了!”
    徐秀才仍是不好意思,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来是不准备去考的,后来又有些心动!”
    徐铮没好气的说道:“这是什么话!读书人一辈子最大的梦想不就是登科高中,怎么还不想去考呢!”
    “这不是为科举而读书,已经脱离了圣人的教诲了吗!”徐秀才强行辩解道。
    徐铮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喘息了一下,才说道:“我说老爹,子夏曰‘学而优则仕’对吧?”
    徐秀才点头道:“对啊,朱子曰:优,有余力也,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啊?”徐铮有点纳闷,自己竟然忘记了古人和后世人的理解角度不同,这句话在后世的意思很简单:学习成绩优秀了就去做官。而朱熹的解释和后世人的理解则是南辕北辙,差距大了去了。
    徐铮这个那个半天,最后只好换了个说法,道:“参加科举考试对于读书人而言,不仅仅意味着高中后可以步入仕途,光宗耀祖,更是可以和天下的读书人同台较技,借机检验自己的读书所得,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读书人才如此重视科举考试。父亲你读书多年,现在有此良机,如果不去参加考试,那才真的说不过去。再说如果不去,除非父亲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徐铮特地用了激将法。
    对于徐铮的激将法,徐秀才果然上当。在咱们国家的传统中,第一文人相轻是由来已久,第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要知道传统文人的自尊心是非常乃至异常强烈的,别的例子不说,大家应该都读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尽管活得很凄惨,但是长衫是必具的,炫耀茴香豆的茴字的几种写法,借可怜的读书人自尊掩饰生活的不得意,这是孔乙己最后的遮羞布,就这还被街坊邻居无情的戳破!流言蜚语最大的可怕之处不是传播之广和快,而是能够彻底的剥去一个人的自尊,这是它最大的杀伤力,多少人在它面前一败涂地,丢了名誉,失了生命!
    跑题了,话题扯回来,对于身为读书人的徐秀才,你可以说他不会赚钱,不会烧饭,不会缝衣服等等,他都不会气恼,但是如果你说他书读的不好,学问不精深,对不起,徐秀才肯定会和你拼命的,我发誓!
    徐秀才听徐铮说完,当场面红耳赤的站起来,表示今年秋闱一定参加,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必然风雨无阻!
    徐铮也是见好就收,话不多说,李姨娘看着徐铮,一个劲偷偷的发笑。
    徐铮见李姨娘如此得意,当下也是玩笑心大起,只是把眼神投向李姨娘隆起的腰身,有意无意的笑了下,李姨娘当即红透脸,深深的低下头。
    徐铮作为晚辈,自然不好玩笑过头,趁机表态道:“父亲,我已经让老道士为父亲房里添设一名丫鬟,随身侍奉李姨娘,另外让张致中做你的书童,一并随行去南直隶,这样不论路上还是家里,都有了照应!”
    徐秀才见自己儿子把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也就不在反对。
    注:抱歉这么久没更新,原因有二:一是家务事;二是老家没网;三是天气严寒,没办法安心打字上传,现在已经恢复正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