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8章 双喜临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感谢我刚好路过、流氓~叁的推荐票!几章之后就让小道士去苏州斗恶霸、杀太监、走桃花运之类的。
    “我这就中了?”徐秀才自言自语。
    “中了多少名?”
    “八十七名!”张致中闭上眼睛,仔细的回忆了下,然后肯定的说道。
    “唔,名次不高啊!”徐秀才似乎不是很满意自己的名次,整个人显得有些墨迹。
    “老爷,你就别在这里坐着了,赶紧先换身衣服去吧!”老兵当中的一个催促到。
    “好好,这就去!”徐秀才这才站起身。
    另一个老兵说了声,“我去找店家帮忙!”然后急忙忙跑了出去。
    徐秀才一行人是住在客栈里一个相对安静的院落里,这里距离南直隶贡院不远,还好客栈老板相当的有经验,听老兵说明白情况之后,立刻招呼了几个小伙计,抬了香案,带了香烛红绸,赶在报喜的人前面,在徐秀才的院子里摆设起来。
    从隋唐科举开始至今,不管是参加考试还是高中,都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比如徐秀才这次中举,大体的流程是这样的:接受报喜,迎接诰封,北面拜阙(叩谢君恩),开诰封,簪金花(常为高中者娘子或母亲),写报单(自家挂四张,亲戚家挂两张),祭拜祖坟(清代有竖旗杆,立牌坊),摆三天贺宴。(参考资料:丰子恺《中举人》)
    由于秀才在南京是时临时居住,因此按照惯例在南京这里顶多就是接受报喜和宴请同窗,然后参加“鹿鸣宴”,其它的封赏和仪式将在金坛的秀才老家举行。
    徐秀才按照客栈老板的提示,给先后三波报喜的人发了铜钱,然后在客栈里设了两桌宴,招待了几个要好的同窗、报喜的、客栈老板以及自己的随从等,隔了一日之后,又参加了鹿鸣宴。
    秀才整个人在这两天中一直晕乎乎的。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老爷,再次恭喜啦!”两个老兵跑过来,大声跟秀才道喜。
    “还有喜啊?京城还没去呐!”秀才睁大了眼睛,纳闷的问道。
    “老爷,这是家里的喜事!给老爷贺喜了,家里添丁进口,您得了二公子啦!”其中一个老兵赶紧把话说明白。
    徐秀才听完,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嘴里说道:“生啦?竟然还在么快!母子平安吗?”大喜之下的秀才一张嘴就是三个问题。
    “嗯,一切都好,大小平安!我们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双喜临门!”另一个老兵比较会说话。
    “哈哈哈,真是,真是好消息!”徐秀才高兴的坐不住身子,绕着桌子转了好几圈。
    “回去,我们赶紧回家!”徐秀才做出了最终决定。
    黄金山
    徐铮抱着胖弟弟,坐在门口的躺椅上晒太阳。
    小家伙对徐铮特别亲,一旦被徐铮抱着,就老老实实呆在徐铮怀里,尚没有聚焦的黑豆眼努力的盯着徐铮的脸,偶尔还伸出小手抓弄徐铮的鼻子。
    徐铮笑嘻嘻的看着怀里的弟弟,圆圆的额头,胖嘟嘟的小嘴,嘿,真是可爱!
    “啧!”亲了口小家伙的肥嘟嘟的小脸,小家伙咿咿呀呀的哼着,小嘴裂开了直笑。
    一个学员快步走了进来,来到徐铮面前,双脚“啪”的,利索的敬礼,道:“校长,山下来了扛着红牌子的人马,根据哨兵汇报说是‘报喜’的,请校长示下!”
    “报喜?”徐铮也有点纳闷,追问了句,“报什么喜?”
    “说是中举人!”
    “中举,难道是秀才老爹中举了?这儿就我们一家,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徐铮心里估摸了下,“通知下去,开门迎喜,准备好红包。”
    “是!”学员下去了。
    “哎!你爹他可以啊,去了趟南直隶,就中个举人回来!你小子,一定要超过他,将来做个大官,人人都喊你‘大人’!哈哈哈。”徐铮挠了两下小家伙的腋窝,小奶孩顿时手舞足蹈,咯咯笑了起来。
    站起身,将孩子递给丫鬟,并让她转告李姨娘,梳洗准备迎接秀才中举的喜事。
    “瞧瞧这户人家,多大的产业。难怪能出举人的!”有个报喜的是从南京赶过来的。
    “那是,这徐秀才的公子可是我们县城里有名的神童,直线大人亲口夸过的!”另一个随同报喜兼职带路的是金坛本地人。
    “这么厉害?说不得我还有来报喜的机会了!”
    “很有这可能!”
    “要是真能这样,也不枉我从南直隶跑到金坛小县城,又跑到黄金山这里了!”
    “好事多磨呗!”
    大了门口,下马,报喜的递上捷报,徐铮早已带着众人后在门口。
    “请问贵处可是徐老爷的家?”
    “哪个徐老爷?”徐铮怕报喜的弄了乌龙,还是决定问下。
    “就是讳字修文的。”(徐秀才名敏字修文)
    “那没错了,这里就是徐秀才的家,我是他长子。”徐铮这才放下心。
    “原来是大公子,那就对地方喽!来呀,赶紧响起来!”报喜的人听说没寻错地方,立马冲着身后一摆手,顿时锣鼓唢呐炮仗响了起来。
    等众人进了院子,报喜的人正式递上捷报。
    徐铮接过来,之间上面写着:贵府老爷徐名敏讳字修文南直隶乡试高中丁卯科八十七名举人。
    徐铮看过捷报后,又递给了身旁的李姨娘。
    按理说,李姨娘这会不应该出来见风,但今天实在例外。李姨娘拿捷报的手不停的抖动,可见内心是何等的激动。
    等李姨娘看过捷报后,报喜人递上诰封,徐铮示意李姨娘接诰封。
    李姨娘涨红着脸,走向前一步,双手接过诰封,郑重的放在摆好的香案正中,然后报喜人提示众人面朝北,叩谢皇恩,众人一一照办。
    由于秀才上无老人,所以开启诰封的差事自然就落在了李姨娘身上。
    起身之后逇李姨娘端详了几眼诰封,大红颜色的包纸把诰封裹了起来,然后巧妙的折了一个活扣在上面。
    李姨娘有点不知所措,难道要自己用手解开活扣?思来想去,犹豫了有半分钟。
    徐铮赶忙抬起手,用手指了指头上,李姨娘顿时会意过来,伸手从发髻抽了一直凤点头金簪,用细长的尾部,把活扣挑开,然后一咬牙,把簪子扔给了报喜人。
    报喜人龇牙咧嘴的接过金簪,虽然这次路程是远了些,但还是值得啊!要是扔过来的是小娘子脖子上的金链子就更好了!
    徐铮见李姨娘开了诰封,于是第一个带头鼓掌起来,旁边众人顿时一阵盲从。
    李姨娘开了诰封之后,刚要转身下去,报喜人赶紧制止,道:“您可不能下去,还要簪金花呢!”
    徐铮也是莞尔,自己可没听说过还有这一段的。
    李姨娘在报喜人的指导下,打开诰封,里面有一朵金箔丝掐成的花朵,然后戴到发髻上,这才算礼成。
    眼看着快响午了,徐铮命人准备酒席,好好的招待了一番报喜人和吹鼓手等人,然后其余人等散去,两个报喜人留了下来。
    按照风俗,徐家得准备贺宴,大吃三天,表示庆祝。和李姨娘商量了以后,徐铮决定回金坛县城设宴,这样一来,不管是李姨娘那边的亲戚,还是徐秀才的街坊邻居,也更方便些。
    于是徐铮让小道士带了几个学员,先回县城“正心馆”打理卫生,两个报喜人则开始写喜报单,这可是巨大的荣誉。不仅家里要悬挂而且要挂四副,就连亲戚家里也要悬挂两幅的。
    剩下的事情则是等徐秀才回来,再正式设宴,款待四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