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9章 固所愿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次感谢暗极星夜的推荐票,谢谢啦
    朱由检收回了思绪,再次批阅起奏章。耳际听着传来的更鼓声,已经是子夜时分了。朱由检放下手中的朱笔,用两只手揉了揉酸胀的眼珠子,说嘴里道:“王大伴,朕要休息了!”
    一个长着胖嘟嘟圆脸的中年太监,小步跑了进来,施礼说道:“皇上,这么晚了,要不要吃点东西再睡?皇上您可得多注意身体,每天都这么晚才睡,时间长了那可怎么行!另外皇上今晚准备去哪个宫休息?”
    朱由检看着眼前啰里啰嗦的太监,笑骂道:“你个老货,最近越来越碎嘴了,这才多大的人啊!”
    “该打,瞧奴才这张嘴!捡了皇上就停不下来!”王承恩也笑着说道,装模作样的扇了自己两个耳刮子。
    “得了吧!别做那样子了!不过被你这么一说,肚子还真有点饿了,给朕弄碗糙米粥,加个素包子和咸菜,吃完之后朕就在这的暖阁子睡了,还省的去折腾别人!”朱由检挥挥手,说道。
    “好的,皇上你稍等,奴才这就去!”王晨根利索的跪了下,快步退了出去。
    时间不大,王承恩带着两个宫女走了进来,一个宫女手捧着朱红色的托盘,托盘里摆着糙米粥、两个包子,外加一碟子咸萝卜和一碟切得纸片样的火腿片,后面一个宫女手里端着金盆等。
    王承恩让宫女们把东西放下,然后把她们赶了出去,说道:“皇上,请用膳,这是我盯着她们做的!”
    朱由检点点头,净过手之后,坐了下来,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拿了一个包子,细嚼慢咽的开始吃了起来。
    吃得差不多之后,朱由检放下了碗,满足的说道:“一碗热粥下肚,真是舒服多了!”
    “皇上您就是太辛苦了!”王承恩在旁边陪着笑说道。
    “辛苦?谈不上!再苦还能比得上祖宗们打江山时候更苦吗!差的远了呢!”吃饱饭的朱由检兴致似乎精神了很多,接着说道,“记得《资治通鉴》里说道有一天唐太宗问了房玄龄和魏征一个问题‘创业与收成孰难’?你知道房玄龄和魏征是怎么回答的吗?”
    “皇上您博古通今,奴才哪知道哩!”王承恩赶忙跪下来磕头。
    “你个老货,事业该好好读读书了,记住没!趁着这会没什么困意,我就跟你说道说道!”朱由检连‘朕’的称呼都不用了。
    “房玄龄是唐太宗的宰相吧,和现在的内阁首辅差不多,魏征呢相当于御史的头头,大体情况差不多了吧!房玄龄回答说创业难,而魏征却说守业更难,大伴,你觉得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王承恩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再加上跟了朱由检这么长的时间,早已把朱由检的性格摸透了。
    仍是装作不懂的样子,说道:“奴才觉得吧,他们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创业难啊,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而守业也不容易啊,天天得辛辛苦苦的看着自己的家业,皇上您说是吧!”
    朱由检望着柱子上的云纹,出神了半天,方才说道:“大伴你说的有道理,创业也罢,收成也罢,都是知难更难!就说这大明朝吧,传到朕这里已经两百五十九年了,老大帝国啊,想守住这份基业,对得起祖宗,谈何容易!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家贼肆意妄为,真是困难重重,路路险阻!承恩,你跟在我身边很久了,以后切莫学那人,一定要学魏征,千万别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好意,咱们君臣必定有始有终,名流千古!”
    王承恩心里知道朱由检说的‘那人’是谁,但是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漏出来,说道:“皇上放心,奴才对你,对大明绝对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大伴,你觉得徐应元、王体乾这两个人怎么样?”
    “皇上,奴才不敢说!”
    “老货,刚还说让你学魏征多说实话的!”
    “额,皇上,徐应元虽说是咱们信王府的人,但是和魏忠贤从小就认识;王体乾这家伙是个软骨头,谁强他就跟谁!”王承恩说道。
    “唔,这样啊!你好好看看司礼监那边的事情,多留点心!”朱由检突然冒出了一句。
    王承恩内心一阵狂喜,他知道自家这个主子,说话从来不喜欢直截了当,总是弯弯绕绕的,但是齐总提拔自己的意思自己是听出来了。
    “多谢皇上栽培!”
    “不要拍马了,朕该休息了,明天记得早点叫朕起来!”朱由检打了个呵欠,说道。
    王承恩连忙伺候朱由检洗漱,然后熄灯,夜已经能很深了。
    徐铮仍有些头疼苏州加派的事情,直到现在也没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余小娟的相公,李长青,已经来到黄金山有几天了,由于拥有着员工家属的身份,所以黄金山上下对他都很热情。
    除了几处保密的地方不对外开放,其余的地方都被他转了个遍。新鲜、奇特这是他最最直接的感受。
    被各种新奇玩意差点亮花了眼睛的他,最后竟然钻进了学堂,做起了旁听生。
    恰好这节是化学课,主讲的正是徐铮。
    如同往常一样,徐铮进了教室之后,先是扫了眼整个教室,发现后排竟然多了一张面孔,再看了下,还是个成年人,旁听的?徐铮没过多计较,因为黄金山学堂经常有旁听的,有时候就连在这里工作的工匠也会跑过来凑热闹。
    这节课徐铮讲的是硝酸钾的制取和提纯,由于黄金山目前硝酸钾的用量很大,既要供应武器装备,又要配置农肥,因此徐铮把这作为了重点。
    李长青发现这节课竟然是徐铮主讲,内心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本想过段时间再去拜会这位年轻俊杰,没想到现在却提前接触了。
    徐铮所讲的算不上多高深,好在李长青读的书不少,涉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听起来也不算太吃力,只不过徐铮嘴里的新名词太多,一时间难以接受。
    趁着课间休息,李长青走了过来,施礼拜见。徐铮这才想起来,自己以前见过,竟是余小娟的相公,当下内心好奇,笑着说道:“李兄怎么会来黄金山了?”
    李长青没打算隐藏自己的想法,虽然余小娟一再要求自己好读书,苦读书,一定要在科举的路上闯出名堂,但是谁说每个人都必须走科举这条路的!李长青的眼光甚至超越了额同时代的大部分人,因为李长青觉得科举无非也就是职业的敲门砖而已,不能代表什么,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家、书法家、诗人都没进过科举,不也照样名垂千古!
    李长青说道:“上次在苏州见识了公子的诸多奇思妙想,一直觉得很神奇,真是想不到这世间竟然是如此之奇妙!偶然间听闻内人说公子是从黄金山这里发迹的,因此想过来一探究竟,同时也想出来做些事情,免得读书把脑壳都读傻了!”
    “哈哈,李兄真乃妙谈!你看这样如何,不如课后随我去寻一去处,然后我们做一番长谈如何?”徐铮饶有兴趣的发出邀请。
    “敢不从命?哈哈,固所愿而!”李长青也很兴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