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14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后他又找到了曹嵩,劝他将曹瞒所写报告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曹节对曹嵩道:“我们阿瞒性子轴,拐不过弯来,朝堂中多少利益纠葛他分不清,学习了满脑子的圣人之言,正直又天真,这是兄长保护太过的缘故,此番去往外面,看到外头的穷苦,以他善良的心性,必定会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情捅破到陛下面前。”
    曹嵩也万分头疼,自己儿子什么性格他还能不知道吗?
    “等他回来,我必将严格盯着他的报告,让他写别的东西!”
    曹节摇了摇头,不赞同道:“教育孩子,就像是疏通河道,堵不如疏,兄长与其遏制他,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不如耐下心来与他好好聊,用情来聊。”
    曹嵩:“用情?”
    “阿瞒是性情中人,他重情,你与他讲道理他或许不会听进去,但你以情动人,定能获得好效果,”曹节眼光不可谓不毒辣,他对于曹瞒的了解,或许比他本人还要透彻!
    曹嵩也没有想到,曹瞒得了郭嘉点播,脑子里的一根筋似乎开窍了一些,懂得迂回了。
    只需要将民怨的过错推卸给荥阳太守,其他处于利益中心的官宦们反应也不会那么大了。
    “断尾求存,抛弃棋子,总比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串牵扯到整个朝堂要好吧!”曹节淡淡说道:“阿瞒啊,到底经历的太少,有些过于天真了,与其让他在日后摔个大跟头,不如由兄长提前对他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更好一些不是吗?涉及到自身安全的时候,朝臣高官、宫中的宦官们会断尾求存,陛下也会不是吗?”
    曹节轻飘飘的话,给了曹嵩莫大的压力。
    是啊!若是民怨之事牵扯到了整个朝堂,一旦彻查将会引起剧烈动荡,甚至威胁到陛下的皇位,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陛下“断尾求存”的时候了!
    曹嵩被曹节那么一吓唬,后背汗毛倒竖,冷汗哗哗地流。
    曹节温声道:“兄长莫怕,我会帮你们的,只要将过错都推给荥阳当地人,那就不会有什么事了,您可千万要把关好阿瞒的报告,过审了再交上来,我也会帮忙看着的。”
    搞定了曹嵩,曹节回到了宫中,当他坐在没有其他人的马车上,这才放松下来抹了一把汗。
    曹瞒在曹节这,成了一颗需要严阵以待的□□,好在以他对曹家一家人的了解,能通过拿捏曹嵩来遏制曹瞒。
    曹节盯准曹瞒研究了好久,自认一眼能看穿曹瞒,他觉得自己就是阿瞒肚子里的蛔虫,对他想什么都知道个一清二楚。
    夜里,系统为曹瞒的授课内容开始出现了属于成年人的权谋课,成年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逐渐展现在曹瞒眼前,更深一步的朝堂派系斗争,更全面的宫廷权谋,且看久千岁曹节的升迁之路!
    教育模版曹节,用他一生的阴谋诡计、血泪教训,绘成了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前朝,他是手握生杀大权,令无数士大夫恨不得吞噬其血肉的当朝权宦。后宫,他是手捏小皇帝,宦官之中的第一人。
    “就他游走于前朝与后宫,权利到了顶峰,爬到山顶下,脚底下万丈深渊,”男修反复播放曹节的眼神,曹节的会心一笑,曹节的兰花指,曹节生气时候抿紧的唇,曹节错愕一瞬间一脸意外的表情,还有他着急时滴汗抹汗的模样。
    这位温文尔雅,整个人都在诠释着春风拂面之感觉的大宦官,
    男修哈哈笑道:“到底是说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该说他太疯狂?一点后路都没有给自己留,要么走到最高处,享受最高权势的滋味,要么跌落悬崖,死个痛快!”
    从选择皇位继承人,到为了培养棋子招来曹瞒,到悔棋懊恼,再到新的布局,还有在曹瞒即将回洛阳时,曹节对曹嵩给个甜枣再敲一棒子的对话。
    曹瞒在男修的教育下,已是能够撇开个人情绪来分析形势,站在曹节的立场而言,他会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理解是一回事,他吓唬我爹,就别怪我给他找麻烦。”
    “先生,我真的不能写天下疾苦吗?”曹瞒再问男修。
    “没有皇帝爱听百姓们疾苦,”男修道:“疯子除外,不过你可以想更迂回的法子来告诉他的统治地位不保。”
    想个迂回的法子?
    曹瞒若有所思。
    男修给他划重点:“记得要站在帝王的角度来问他分忧,你要说的不是天下朝臣、天下万民该如何如何,而是应该说陛下的权利,陛下的钱袋子,陛下的名声如何如何……”
    男修教导曹瞒的时候,还特意给了他一本《厚黑学》,他一脸期待地拍了拍曹瞒:“好好在梦里读更多的书,你会受益匪浅,《三字经》上说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活到老学到老,你可以成为更好的那个人!”
    每次上课,男修都喜欢给曹瞒灌心灵鸡汤,将少年人说得热血沸腾。
    曹瞒稀里糊涂地从梦里醒来,似乎学到了很多东西,到头来满脑子都是曹节的表情包。
    他推开窗,见外头天气晴朗,寒风细细吹来,天空中似乎有雪花飘落,若是在以往,看到白雪他心情会非常好,如今的曹瞒却心情沉重,思及洛阳外衣不遮体的贫困乞民,立即回到自己书案上,奋笔疾书起来。
    他在报告中写道:
    学子至荥阳,见路边荒凉之象,知之矣此百姓困。闻荥阳前数年饥,官府之粮不足士卒食,大汉之兵无人供养,战而皆无力。
    荥阳之豪绅富,有宦官亲属私造大宅,侵占良田,其以陛下之号,朘民膏,而且贪得之宝藏入己橐。
    荥阳太守亦阉党扶之,吾不知是何人扶之,仅知其无能为太守矣,比之大学一年级生都不如,此太守真能治荥阳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