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也许这三位郎君长得都还不错吧,可她眼里只看见了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以及一个高中生,顿时索然无趣。
    崔家也真是心大,派三个未成年人过来有意思吗。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看来大家都想看修仙的故事,那么就写肝帝修仙记好了。
    唔,大纲已经写了不少,人设也做得差不多,现在在修订设定和细节。
    不是啥高深正经的修仙文,就是个保护头发的沙雕故事。男主……男主我还没想好到底弄个什么身份。但我绝对不会设定是女主的师傅师兄师弟师叔。看了那么多修仙文,女主总是和师傅纠缠不清,已经腻味了。
    而且我也不打算走门派路线,女主全程放羊,自给自足,说好了是肝帝嘛,当然要疯狂的肝了。
    我们修仙不看根骨不看道心,一个字,肝。只要肝满了经验条啥境界都理所当然,稳稳当当。
    后遗症大概是头发日渐稀疏……而且无法靠人力抢救……谁敢说一个秃字就瞬间翻脸。
    当然我不会那么魔鬼真的把女主写成秃子,现实里你们应该也没见过几个女性秃子吧。
    今天也是为了拯救发际线而努力的一天呢!
    第163章
    王微一边点头示意, 一边偷偷瞄了几眼身边的侍女们,想看看她们是不是对这三个未成年人感到失望。结果出乎意料,她们却一个个小脸绯红,仿佛真的觉得面前这三个小p孩很帅气一样。
    王微深深的感到了审美和观念的巨大代沟。
    不过因为健康和医疗问题, 本世代的人确实普遍都活不太长, 六十岁就能称为高寿, 七十岁简直稀奇, 不像现代社会,一群七十多的大爷大妈依旧精神抖擞的到处旅游跳广场舞呢。年轻人一般十七八岁的时候都成亲生子,三十多岁当祖父祖母比比皆是。十五六岁在王微的观念里还是小孩子,可是这里的普遍看法,却已经算是个可以成家立业的“大人”了。
    王微并不是没有和这种十来岁的小郎君打过交道, 其中不乏有超越年龄非常成熟之人,足以让她这个货真价实的老阿姨感到汗颜。毕竟, 她十五六岁的时候还处于中二期, 天天抱着各种狗血言情看得如痴如醉,哪有什么心情去思考搞事业。
    可眼前的三位崔家郎君,除开那个真.小孩——王微目测他大概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 其余两个半大少年就显得特别的稚气。即便是努力的想要表现得成熟稳重, 却只会让她想到毛茸茸的小鸡仔, 一看就是那种养在温室里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的娇嫩花朵。
    “崔家到底在想什么, 派这么几个小孩子来是打算拿我开心吗。”
    心里嘀咕着,王微和他们三人一一见礼,从他们的自我介绍得知他们三人是崔家本家嫡系三房的子弟, 分别叫做崔敬,崔贤,以及崔让。
    王微在打量他们, 他们也在默默的打量王微,并且自以为不被注意的交换了几个眼神,仿佛显得很惊奇。王微不禁好笑,难不成他们三个还听信了外面的谣言,真的把她想象成母夜叉的形象了吗。
    三位崔家的郎君客客气气的和王微寒暄了一番,王微发现他们一直称呼自己为夫人而不是公主,便觉得他们有点来意不善。哪怕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公主封号几百年前就被皇帝给废了,可谁不是见面后恭恭敬敬称呼一声殿下。说到底王微又不是那种没权没势的小透明,就靠她现在手上掌握的实力,分分钟就能重新要回公主的头衔,还能往上升一级。
    本朝的制度,公主也分等级,王微之前长乐公主的封号只是正二品,正一品的公主一般都是冠以某国前缀,并且货真价实的附送封地以及大量户籍人口。比如前朝一位备受皇帝宠爱的公主就册封“秦国公主”,封地两千,户三千。
    这么看来,她那个渣爹皇帝对膝下唯一的女儿也谈不上多么的喜爱嘛,不过挂个空头衔罢了。倒是那个独苗儿子一出生就封了英王,还把一大块富饶的城池给他当封地,充分展现了重男轻女的可恶思想。
    王微估摸着她要是接下长安那边送来的橄榄枝,至少也要封她一个燕国公主吧。
    好久没有和这种文质彬彬的世家子弟打交道,王微耐着性子跟他们不冷不热的扯了一阵,终于不想再绕圈子了,直接把手里的茶盏端起来,便看见几个小郎君表情微妙,可能以为她要端茶送客。但王微只是把茶盏轻轻的放在了一边的茶几上。
    “几位郎君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还有不少事情要做,恕不远送了。”
    崔家三人组没料到王微这么快就要送客,有点慌了神,勉强维持住的几分气定神闲再也装不下去,显出了几分慌乱。还是年长的崔敬为了掩饰紧张握拳抵在嘴边咳嗽了一声,尴尬的道:“吾等今日冒昧前来拜访,不为其他,只是想请夫人透露一二,关于冀州刺史以及节度使的职务……郑大人是如何安排的?”
    王微一听这话,顿时忍不住露出了一个有点可怕的微笑,语气低沉的道:“什么?”
    她已经有点恼怒了,但崔家这三个孩子不知道是真的没想到还是自我中心惯了,仿佛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那个问题多么的无礼,面面相觑一番后,还是崔敬壮着胆子重复了一遍问题。
    “我是想说,事关重大,身为朝廷命官,好歹也要做一番安排,选出几个后补人选来接替……”
    说到一半,在王微杀气腾腾的视线下,崔敬终于察觉到了异样,闭上了嘴。
    王微简直都不知道崔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把这样的孩子放出来,也不怕他们活不过三天。
    在长安的时候她接触过很多世家子弟,大部分就是这种德性,自以为是,满嘴空谈,高高在上,一说到钱啦权啦就顿时皱起眉头仿佛那是多么污秽的存在,占着朝廷的各种官位爵位,却基本不干正事。
    不过王微也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养成这样的德行,谁叫士族子弟出生起就不必担心前程呢,到了年龄不需要任何考试或者选拔,自然就有官职挑选,轻轻松松成为人生赢家。一般人拼死都触碰不到的天梯,对他们而言完全不存在。下品寒族庶族努力一辈子,可能只能当个七品小官,但高门大姓的子弟封官拜相司空见惯。至少本朝开国以来,一品高官基本全是出身士族,可见世家势力之大。
    但这种畸形的制度显然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而且也极大的伤害了皇帝的权力和威信,也不怪历代皇帝一门心思的想把世家给弄下舞台,赶尽杀绝了。
    相爱相杀了一百多年,当年的十二大姓现在也就只剩下了王郑卢崔四家,不过李姓江山也在各种内耗和党争中耗干了元气,摇摇欲坠。更别说现今的皇帝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庸之君。运气更糟糕的是正好遇到西边一个新兴庞大帝国的崛起疯狂对外扩张,搞得周边国家跟着动荡不安,也积极的想要打开一片新大陆当做后备之选。唉,这才真叫时也,命也。
    想到这些,王微更加感到荒唐,她大概猜出了崔家的想法,但即便是试探,起码也派个比较清醒的人来吧,搞三个啥都不知道的小孩子,怪不得崔家山河日下,一直被王家压着翻不了身,这叫干的什么事儿。
    假如王微要是能知道本地主事的崔家人心里的想法,肯定两个大大的白眼就翻了起来。因为那人听了不少传言,又知道王微曾经和王雁有过一段不清不楚的过去,便断定公主大概就是喜欢世家子弟那一口。派出几个现在能找到最俊俏的小郎君,崔家主事人心里是盘算着一些不可言说念头的。
    崔敬察觉到了王微的不快,犹豫着沉默了,但他的弟弟崔贤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之原本郑桀在世家圈子里就是长期被鄙视嘲弄的对象,他连带着对王微这个居然屈身下嫁的废黜公主都产生了看不起的想法——既然如此,当初假惺惺的闹出那么大动静又是在装什么呢,到头来还不是一样乖乖的认了,还要捏着鼻子守寡,养便宜儿子,果然是愚蠢的妇人。
    他貌似恭敬实则不驯的站了出来,嘲弄般的道:“夫人,我们也是一片好心,谁不知道郑大人膝下唯有一子,况且还尚在襁褓嗷嗷待哺,又是庶孽出身,如何担当得起一州刺史的重任。夫人想必也清楚冀州的重要,岂可没有主事之人。并非小侄妄自尊大,在这冀州地界,还有何人能比得过我崔家?夫人若是识大体,便应该主动上书,请下朝廷的旨意,推举我崔家之人接任刺史一职,也可保夫人和公子的平安。”
    他一开口崔敬就脸色大变,急忙拉扯他的衣袖示意他住嘴,可崔贤从小就被宠坏了,养成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爷脾气,哪里会把他的阻止放在眼里,酣畅淋漓的说了一番,还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发表了一番深明大义的言论,足以让王微羞愧难当。
    然而王微听了,连发火都懒得发,只是挥了挥手,便有一群侍卫从外面进来,毫不客气的将崔家三人一起给扭了出去,一点面子不给的直接赶到了门外的大街上。
    崔贤哪里受过这种气,顿时大发雷霆气得直跳脚,最小的弟弟崔让本就是因为无聊和好奇吵着要跟着一起来,现在一脸懵逼。崔敬无奈的看着弟弟,叹息道:“你怎能当着夫人的面说这种无礼的话,忘了前来之际叔叔是怎么交代的吗。”
    崔贤不屑的一甩头:“呸,就她这样一个粗俗的妇人,放浪形骸,身为女子却不知羞耻的混迹在男子里面,简直丢光了皇家的脸。呵呵,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们崔家的支持,郑桀那厮一旦咽气,她要如何镇压得住冀州这莽荒之地。识相的话,她就该早早的认清局势,和我们崔家联手。不然的话她莫非还想翻天吗。”
    崔敬急忙拉了一下他,示意他不要在别人大门口胡说八道,几人一起上了马车,崔贤还在不满的抱怨,觉得王微不识相,幸灾乐祸的等着看她的笑话。崔敬实在是有点听不下去,虽然他也对叔叔的打算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屈辱,觉得这等于是在变相的侮辱他们兄弟,却不想再继续听弟弟诋毁王微。
    “别那么说,至少这位殿下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当年她靠着一己之力……”
    崔贤一听就翻了个白眼:“得了吧,这种话你也信,刚才你看见了,那妇人除了长得高了点,哪里像是传言里威武雄壮的样子。就她那小胳膊小腿能提刀上马吗?简直笑死人了。你没听人说那些都是假的,全是她的面首男宠的功绩,只是被她据为己有,硬是安到了自己身上,也不怕丢人笑话。呵呵,这种妇人,难怪和郑桀那卑贱之人厮混,确实是天作之合。”
    崔敬皱起了眉:“背后这般诋毁他人,可不是君子所为。”
    崔贤轻蔑一笑:“那也要看她配不配,她算什么君子,就是个声名狼藉的妇人。就这样的女子,叔叔居然还命令你我二人讨好于她,真是荒谬之极。”
    崔敬一听这话便不再啃声,再怎么样他也有着身为崔家嫡系子弟的骄傲,对于叔叔的安排,他心里是不满的。尤其是这一两年随着王微在西域搅风搅雨声名大噪,她昔年的一些陈年往事也不断被人翻出来八卦个没完。其中自然就会提到她和崔思的暧昧。而根据崔敬不小心在崔家听到的只言片语,貌似家族中的长辈还挺后悔的,这实在是伤害了他骄傲的心灵。
    堂堂崔家男儿,怎可如同女子一般对人卑躬屈膝,博取宠爱呢。
    所以他对弟弟阳奉阴违的举动也没有真的大力劝阻,保持了沉默。
    满门心思想着要玩美男计的崔家主事人要是知道这事儿,肯定会气得鼻子都歪掉。也是因为他长期远离崔家本家一直在冀州活动,不太清楚长安城对王微的评价议论,更加低估了侄儿的叛逆心。
    王微不知道崔家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莫名其妙的被个小孩子嘲讽了一顿,她还觉得没头没脑呢。不过这种自以为是趾高气扬的小孩让她想到了当年还没遭遇社会毒打的王大公子,所以她懒得跟个不懂事的小孩计较。看这局势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情,他总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象牙塔里做着生而高贵的美梦,迟早有一天现实会教他做人。
    不过崔家的意图她倒是看出来了,这是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冀州刺史的官职,甚至都等不及郑桀咽气下葬了啊。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她,她确实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顺理成章的觉得自然是由郑桀的儿子来担任这个职位,反正节度使称王称霸后就跟王位一样子承父业,大家都习惯了。
    但那孩子确实太小了,王微又不敢完全相信郑桀留下的原班人马个个忠心不二,会一直忠于这个目前还在吃奶的少主人。万一发生点什么事情,岂不是糟糕之极。
    她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为什么她就不能伸手把这个职位给拿到手里呢?
    作者有话要说:肝帝修仙记先挂个预收在隔壁,跪求各种收藏支持一波~
    我保证该文唯一的虐点就是女主的头发,全程轻松。
    第164章
    虽然心里有了这个想法, 王微却没有立刻轻举妄动,长安城那边烟雾重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搞不清楚,众说纷纭, 在没有确定具体局势前王微绝对不会跳出来当那只出头鸟。
    因为怀疑陆沉和萧弗都和众生门有牵扯, 而且王微已经查出来了, 玄风之前就是宫里给皇帝炼丹的国师, 就是她跟郑桀撕破脸那一年才忽然离开大明宫。所以她完全有理由相信,现在那个便宜渣爹皇帝还好好活着呢。
    不管是众生门想搞鬼,还是江流这类人想浑水摸鱼,目前还没有人可以拥有一统天下的实力,所以皇帝不会死, 也不能死。英王现在还不到十岁,没法成亲生子, 即便是有人想借助联姻来掌控权力, 时机太早了。哪怕盘算着卸磨杀驴,那也得等英王成了女婿,跟自己家族的女性生下儿子再说啊。
    估计大家对皇帝的生育能力已经不抱任何期待了, 从他继位开始这么多年, 不知道纳了多少妃子姬妾, 天天折腾, 最后依旧没能折腾出个蛋。现在都五十多了,更是希望渺茫。要王微说,他要是少弄点女人, 搞不好还能再生出个儿子来呢。
    真当自己是什么龙傲天,有着堪比种/马的能力啊。
    于是王微安安心心的苟着,暗地里不断派人向四面八方收集各种情报, 同时也没忘了跟桃源县的部队联系上。而另一边,她却真的在冀州刺史府像模像样的当起了郑夫人,除了照顾郑桀和他的儿女,也没忘记出手料理家务。本来郑桀就已经把自己治下经营得宛如铁筒一般密不透风,加上王微连几万人的军队都能管得,况且区区一个刺史府。因此一时间倒是打理得相当妥帖,自己更是做足了贤妻良母的风范,让一干人等都错愕不已。
    毕竟,在传闻里,王微这个公主虽说因为当年驱除胡人的事情刷了很高的声望,但后面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还是招致了诸多非议,风评很是不佳。现在看到她行事得体谈吐优雅,十足十的贵女范儿,郑桀的下属们倒是对她改变了看法。
    无论如何,人家堂堂一个公主,手里还捏着地盘和军队,居然愿意嫁给一个将死之人守活寡,还愿意养便宜儿子,算下来郑桀已经很占便宜了。当然,也有人担心王微不怀好意,万一养着养着把小公子害死,把郑桀的地盘和军队全都占到自己名下。不过这种担忧除了少数高层将领,大多数士兵是不在意的。
    在他们看来,反正都是打仗吃粮,跟谁不是一样的啊?况且冀州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绝大多数士兵都带着点外族人的血统,一向是被中原那些节度使看不起的。
    如果没有王微来接手郑桀死后的烂摊子,他们无非就是两种结局——要么被带队的将军拉出去单干,要么就被其他节度使打进来后强行收编。这两种结局不必细想,肯定都不会很好。如此乱世,真以为是个人带着几千人的兵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称王称霸了?而另外的几个节度使早就有了自己的心腹嫡系,他们这样的人被收编,绝对也是当炮灰的命。
    如此想来,还不如跟着王微呢,起码人家身份高贵,又是个有本事的。至于女人男人什么的……嘿,又不是他们的老婆,只要按时发下兵饷口粮,谁管那么多啊。
    这么一来,原本还气氛紧张的冀州,居然神奇的平定了下来,大家该干嘛干嘛,井井有条。
    只是郑桀的命确实太硬了,大夫已经下了确诊说他活不过五天,结果王微来了都快一个月,他虽然还是奄奄一息,看着随时都会咽气的模样,却依旧好端端的活着。府里丧事的一应准备都做好了,他就是不死,搞得王微都自我怀疑,觉得他是不是又在骗人。
    但看他越来越差的脸色,还有越来越久的昏迷时间,王微也明白,他就是在拖时间而已。老实说他现在活着就跟遭罪似的,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根本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全靠参汤吊命。而且郑桀基本已经失去了自控能力,时常大小便失禁,每天要换洗好多次。如果换做王微,好歹是曾经驰骋沙场的武将,眼下却沦落到这般悲惨的地步,她宁愿早死早解脱。真是不知道郑桀到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死活不肯吐出那最后一口气。
    到了这种地步,什么恩怨情仇都放下了,王微守在郑桀的床边握着他的手,赌咒发誓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儿子女儿,绝对不叫他大月氏断了传统香火。又殷切的询问郑桀是不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只要他说出来,一定竭力满足,好让他安心上路。
    但郑桀却带着一种王微看不懂的迷之微笑,死活不开口,弄得王微焦躁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她苦口婆心的劝道:“唉,老郑啊,现在我也不跟你说那些虚的了,不是我狠心想你早点死,实在是眼下你活着也是折磨,何必那么强撑着,早点解脱了不好吗,我看着你也不像是那种怕死的人啊。”
    用一块湿手帕沾了沾他开裂的嘴唇,王微无视了他身上传来的那股难闻的气味,继续劝说:“你的儿子女儿我会好好养着,你的那些姬妾我也问过了,有些愿意给你守着,有些想求个恩典出府。反正只要自愿留下的我还是好好养着,那些年轻想嫁人的……我觉得你应该不是那么小气,非要扣着她们守活寡吧?”
    郑桀的嘴唇轻轻牵动了一下,似乎是在微笑,干瘦的手指在王微手心里动了动,王微用力的反握了回去。
    “唉,不是我说你,你的姬妾实在是太多了,我估摸着你自己都记不清楚到底谁是谁,放了权当是给你积阴德,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她在床边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边守着的几个侍女面无表情,权当自己聋了。这些话要是换个男人,只怕是要立刻气得吐血死不瞑目,不过这些侍女多少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毛病,他哪里会把那些姬妾放在眼里,还真的就和夫人说的那样,连名字都记不住。他的后宅来来去去那么多年,又何曾有哪个女人特别得宠,不然的话又怎么会到了最后只有一子一女留下来呢。
    王微不明白郑桀为何拖着不肯咽气,倒是一边伺候的侍女心里有了几分明悟,恐怕都督是舍不得夫人,不想就这样撒手走人。身为伺候了郑桀好几年的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郑桀对这位夫人的喜爱,好不容易才让她松口承认了郑家媳妇的头衔,都督又如何愿意这般闭眼呢。
    可惜她只是一个下人,见都督没有任何吐露真相的意思,她只好闭上嘴,心里多少有些可怜病榻上的男人,哪怕他曾经高高在上,掌握着她的生死大权。
    王微说了半天说得口干舌燥,见郑桀又一次昏睡过去,只好放开他的手,吩咐侍女们好好照顾,有事情立刻来禀报,自己叹着气无奈的出了房间。
    外面早就布置了起来,到处都挂上白色布幔,灵堂寿衣棺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随时给郑桀操办起来,然而郑桀就是不肯死,大家总不可能去弄死他。只是狼来了的事情搞了好几回,上上下下的人不免有些疲惫。怎么说呢,有再多的悲伤,前后折腾了这么久,大家已经麻木了,就想着“赶紧把这事儿了结吧”。
    可见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是再真实不过了。
    王微回去喝了几碗茶,又挑挑拣拣回复了几封要紧的书信,其余那些请见的帖子她一概不理。最近这段时间冀州城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毕竟这里除了崔家,还有不少本土势力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世家分支。眼瞅着郑桀快死了,都憋着一肚子的算计毛焦火辣的想从王微这里下手,好接任冀州刺史的职务。
    为了说动王微,他们是各种舌绽莲花,说得天花乱坠,别说是拉纤保媒愿意将自家的女儿许配给还是个吃奶婴儿的郑桀之子,甚至有对王微各种暗示愿意在郑桀死后娶她为正妻的,实在是让王微叹为观止。
    呵呵,要她说,这些人想得还挺美的。她就算是个预定的寡妇,那也是眼下大唐独一无二的寡妇。没了公主身份,她手里捏着冀州和西域那么多地盘,麾下还有好几万精锐部队,都有实力去竞争当皇帝了,吃饱了撑的去嫁个空有名头的男人,扶贫吗?
    没好气的把那一堆厚厚的名帖丢到一边,王微忍不住对一边的侍女吐槽:“还自诩是什么名门子弟呢,我这里原配还活着,便迫不及待的跑来求娶,这要是传出去,几辈子的脸都丢光了,可见世家子弟不过如此。”
    侍女只是诚惶诚恐的听着,垂下头一声不吭,这样的反应顿时让王微觉得好生没趣,不禁深深的怀念起了还在桃源县的梅儿。唉,也不知道梅儿现在过得如何?还真的挺想她的。
    她这里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后宅妇人,想干嘛就干嘛,愿意骑马出城去浪也没人管,上头更是不存在什么婆婆需要伺候。可依旧让王微感到了无聊和枯燥,也不知道那些常年呆在深宅大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是怎么忍受的。
    王微无聊的想:“哪怕是抡着刀砍人也比现在这种日子有意思啊。”
    无奈她虽然有一堆事情想要去做,郑桀这边没有发丧下葬,她就没法脱身,只能强行忍耐做个样子出来撑场面——她总不能让郑桀真的连死都不安心吧。
    正在盯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外面忽然来了个侍女传话,说是崔家的郡公有急事求见。换做平时王微肯定懒得理睬崔家的人,但现在她确实太无聊了,想着打发时间,懒洋洋的答应了下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