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答应过郑桀要护住他的儿子,假如以后有什么事,凭这个令牌,我可以帮你们一次。”
    她转过身迈开大步朝外走去,而她的部下们愣了一会儿后赶紧紧随其后。有几个脑子不太灵光的没太听懂她的话,小声的询问同伴,换来的是在脑袋上狠狠一巴掌,以及小声的训斥。
    “蠢货,咱们主公这是要杀回长安啊。”
    “哦?哦哦。”
    听到这话,众人都兴奋起来。他们在桃源县翻来覆去的操练,还被金怀冕这面甜心黑的家伙动不动拉出去搞什么实战演练,苦不堪言。听着其他两军在外面开疆辟土大杀特杀,他们早就饥/渴难耐了。
    主公可是许诺过,但凡杀敌立功者,都可以获得田地还免除三年赋税,他们当然也想立功啊!
    郑钟望着他们一干人远去的背影,有些发愣,他想了很多,却偏偏没想到王微会这么干净利落的离开。难道她真的对冀州一点都没动过心?
    “还发什么楞,不能这么让她带着人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文鸾对着郑钟比了个斩首的手势,郑钟脸色一凛,摇头道:“你在想什么,无论如何她都是咱们的主母。若是她有什么异动还好,可她什么都没做,你是想要全天下都辱骂都督卑鄙无耻吗。”
    “哎呀,那个女人肯定会给冀州带来麻烦,不能放她走!”
    文鸾见郑钟不愿意,气得直跺脚。
    郑钟忽然浑身一震,叫了声不好,迈开脚步朝外追去。他紧赶慢赶终于在大门处追上了王微一行人,见她已经被严密的包围在人群里,不敢随便靠近,只能喊道:“夫人,即便是要走,至少也要等都督的事情了解再说啊!你是他的夫人,郑家现在的主母,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王微已经搭着金怀冕的手翻身上马,闻言头也不回的道:“我对郑桀已经仁至义尽。放心好了,只要你们别先翻脸,郑家未亡人以及嫡母的名头我还是认的。待到那一日,替我在郑桀灵前上柱香,告诉他,他的血海深仇,我自然会替他一起报了!”
    说完她便双腿一夹,驱使着马匹带着一干下属狂风卷云般呼啦啦的离去。
    郑钟追赶几步出了大门,只看见了他们越来越远的背影,虽然不太明白王微最后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但他却忍不住苦笑,莫非一开始他们全都想错了?
    正在远望发呆,却听得府中忽然哭声大作,几个侍女跌跌撞撞的冲过来哭喊道:“不好了,都督他……他……”
    郑钟慨然长叹,疲惫的抹了一把脸,低声道:“也好,他总算是解脱,再也不必熬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唔,因为这几章间隔时间太久了我担心也许会有读者看不太明白,稍微解释一下前因后果。
    首先女主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着郑桀好好打理冀州给他带儿子的,但是郑桀的下属们很排斥她,觉得她不安分,想把冀州占为己有。可是现在却又需要她,就各种玩恶心小花样,女主都看在郑桀面子上忍了,打算等他走了再说。
    后面发生了不少事又遇到李淮,加上时局变化,女主就不想再忍了。她反正也没想要收服冀州军队给自己打仗,借个名头传出去让其他势力以为冀州站在她这边就够了。
    哦,最后补充一下,她没忘掉李淮,肯定带走了啊,只是我觉得没必要在本章里提到罢了。
    第170章
    当王微带着一群人呼啦啦走到冀州城的大门之时, 远远便看见了郑桀所收义子里的一人带着几十车粮草等候在那里,见她过来,躬身行礼。
    陈玉驱马上前,附在她耳边轻声道:“看来他们早就打点好了, 这是迫不及待的要送瘟神呢。”
    “行了, 就这样吧。”
    既然已经做出的最后的选择, 王微便不会再因为过去的事情而动怒, 她骑在马上对着来人微微点了点头,便示意手下们去清点接收那些粮草,反正聊胜于无,不要白不要。
    押送粮草的义子有些踌躇,准备上前和王微说几句话, 王微却不想理睬,挥鞭抽在马臀上, 径自走了。不过她可以这般任性, 陈玉还是尽职尽责的为她善后,挡在前面说了几句场面话,免得太过难看。
    一路出城不免遇到许多当地的百姓, 见王微一行人策马而过, 又是担心又是惊慌的躲闪在道路两边, 议论纷纷。冀州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 稍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以前能平平安安,那是有郑桀坐镇于此才让周围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现在郑桀多半是撑不了几天, 城外又来了一大群不认识的士兵。百姓们都很害怕被战火波及,一时间乱成一团。
    对此王微只能视而不见,她虽然有着救济天下的志向, 但现在还力所不逮,只能先顾着更要紧的事情了。既然郑钟和文鸾敢跟她公然撕破脸,那就要承受失败的后果。她相信自己离开后,凭着冀州的实力还有之前做的各种部署,勉强支撑个半年还是可以的。
    而且郑钟只要还没忽然失智,自然不会把跟王微闹翻的事情公之于众,对外会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假象。王微需要的就是这种假象,能让她借来威慑住其他人就够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样也好,不然的话把郑桀的下属归入麾下,光是如何调度和融合就够烦人了,毕竟王微手下的几派势力已经很复杂,勉强被她压着没有大规模的爆发而已。因为他们现在还处于“创业”阶段,一切矛盾都能为“事业”让步。头痛的应该是创业成功后瓜分果实……
    军队暂时驻扎的地方并不算远,没花多少时间就到了临时搭建的营地,王微一行人被毕恭毕敬的迎了进去。
    由于时间紧迫,加上王微不想遇到变故,只是简单的见过了军中比较重要的人员,大致交换了一下看法,说明了打算,便下令拔营出发。
    传令下去后,全军立刻有条不紊的行动起来,而冀州送来的粮草也到了营地外,被接收清点好后放了那些赶车的军士回去。但是他们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得远远的,明显是在偷窥他们的动作,对此王微接到了下属的禀告却没有理睬。
    “让他们看好了,看也看不出什么一二三。”
    金怀冕是按照王微制定的计划练兵的,其中就包括了各种突发情况模拟,比如临时拔营,所以一干将士们都很熟练,不到半个时辰,营地已经被拆得干干净净,一切不好带走的东西都付之一炬销毁赶紧,列好了队伍随时准备出发。王微倒也没有出来发表演讲,翻身上马,在沉默中军队以不慢不快的速度开始了转移。
    在此过程中金怀冕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几支侦查情况的骑兵前前后后绕着队伍不断巡视,注意着周遭的动静,而且的确有一支骑兵不近不远的跟在后面,不必想也知道肯定是冀州那边派来的人。
    王微只下令无需理睬,只要他们没有动手的迹象,就当他们不存在。
    一直到他们彻底离开冀州地界,那支骑兵才停下,站在一个山头上远远注视着他们,直到他们彻底的消失在了山路的转弯处。
    “哼,不知所谓。”
    陈玉不满的低声道。
    “算啦,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戒备,没有了郑都督,他们未来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金怀冕宽慰般的道。
    “别在这儿装好人了,谁不知道你似的,为那群忘恩负义的人说话有意思吗。”
    陈玉不屑的道。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堂堂的公主愿意下嫁给一个将死之人,还愿意帮他们度过难关,他们就是这般无礼狂妄的。主公,以后万万不可放过他们,务必得让他们吃够苦头。”
    闻言王微不禁轻笑:“这原本也不算什么,难道没有冀州的支持我们就不去长安了?其他人可以观望不前,唯独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父皇和英王身陷囹圄不管。”
    陈玉没好气的道:“我只是气主公一片好心却喂了狗,还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在冀州。”
    “浪费倒不至于,起码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冀州已经站在我们这一边了,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多掂量几分。”
    王微淡淡的道。
    陈玉还有许多话想说,在他看来,王微这次太过心软了,不太符合她以往的风格。她就应该把郑桀的儿子扣在手中当做人质,再利用各种挑拨和收买将郑桀的旧部分化,最终彻底的吞并冀州。但他也清楚如今的王微早已不再是当年大明宫中的小公主,她做出的决定自己不能违抗。于是他把这些话都默默的吞回了肚子里。
    “说得也是,反正冀州名义上已经算在公主一派,他们想翻脸否认也不行。日后等到公主手握大权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跑来跪舔。”
    陈玉心里如此想着,跪舔二字还是他从王微那里学到的新名词。
    相对于陈玉,金怀冕思考的重点却不在冀州,他觉得王微做得没错,强行收服一群不情愿的人不但起不到任何帮助,反而会埋下隐患。他更关注的,是李淮这个人。
    王微早就做好了安排,在她和郑钟他们扯皮的时候,李淮已经被人带走,现在正骑着马跟在队伍里,专门的好几个人盯着他,免得他逃跑或者有什么不测。金怀冕跟着王微的时间不算短,基本是被她一点一点亲自教导出来的,除了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前所未闻的理论,基本上对王微的处境以及情况很了解。他可不觉得王微单纯是为了故人的那点情分才把李淮扣下。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起码要等到进入长安,彻底拿下皇宫再说。
    金怀冕叹了口气,他早知道自己的这位主人所谋甚大,却没想到,她的志向,比自己以为的还要高远。看来她绝对不会满足于区区一个公主的位置了。
    离开冀州城后距离长安也就不到十天的路程,虽然时局混乱到处都是强盗劫匪,但没人不长眼的惹到这支军队头上,所以姑且算是平顺。只是他们这声势浩大的,肯定会引起多方注意,王微没有刻意的掩饰行踪,不如说她就是要大张旗鼓的宣告天下。
    虽然已经离开了冀州城,但他们还处于郑桀的势力范围之内。王微之所以把军队叫道冀州也不单纯为了震慑或者炫耀武力,因为想要从桃源县去长安,势必要从从相隔的郡县取道。比起从萧弗管辖的云州过路,她宁可绕远路从冀州出发。
    反正她是不想和萧弗再扯上什么关系了。
    她这般行为自然惊动了不少周围的地方势力,一路上没少遇到窥探尾随的探子,但只要没有流露出不良的意图,王微都置之不理。不过和她预想的差不多,路上遇到的势力一听说来者是长乐公主,基本都没有直接翻脸的,最坏不过装作不知道,悄悄的让路放行。所以说正统名号的意义就在于此,加上王微近年来势力壮大,一般人也不想得罪她。
    毕竟,地方势力之间互相攻伐,还能找借口敷衍过去。出手对付皇室公主,那还不立刻被扣上一顶乱臣贼子的罪名。加上现在皇帝又不管事,王微直接把来犯者格杀当场也不会有人跳出来为他们出头。
    至于几股大势力也不会傻到第一个站出来试探,接到消息后不约而同选择了冷眼旁观。虽然各个节度使心里各有打算,可眼下还没到彻底天下大乱的时节,真的要拿出全部身家堵上性命冒天下大不违去造反……这样的决心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下的。
    而其中王微的存在毫无疑问是关键。假如没有她这个手握重兵的公主,其他节度使早就按捺不住了。但自从王微正式“嫁”入郑家,还摆着冀州代言人的身份在冀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各大势力便更加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不小心就会同时遭到两边军队的夹击。
    冀州的士兵向来以作战凶悍不畏死而著称,几个带兵的大将更是不要命的疯子。而王微就不必说了,且不谈当年她以少胜多,带着数千骑兵赶走了肆虐中原的胡人。光她手握整个西域以及关外,垄断了好几条商路赚得盆满钵满,就更加让人忌惮。
    于是一路上王微的军队不光没有遭到偷袭,反倒是有不少小股势力闻风而动,拖家带口的前来投奔,希望能借着这股东风混个躺赢。王微倒也没有拒绝,来者不拒。只是她把这些人都集中起来,压在最前方,并且严密的监视,禁止他们和自己麾下的士兵将领多做接触。
    她就没想过要让这些人到时候站出来帮忙什么的,单纯凑个人数,好让声势显得更加浩大一些。等到了长安真的打起来,他们在一边摇旗呐喊就足够了。
    其实王微带上了骑兵都不是为了去真刀真枪的打仗,还是为了显示君威炫耀武力。她感觉届时估计是打不起来的,不管是江流还是其他浑水摸鱼躲藏在背后的势力都没有正面开战的胆量和决心。
    况且长安城里还有那么多世家,他们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想必他们应该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深恶痛绝,巴不得早点结束了吧。毕竟世家那一套只有在和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混战之中谁管你什么家世身份,谁拳头更大更凶猛,谁说了算。
    日夜兼程之下,只花了九天时间,王微的军队就到达了距离长安城只有几百里不到的一个小县城,准备在此扎营休整。不过王微也没闲着,她亲手写了一封书信,交由信使,让他带着书信先奔赴长安,要求面见皇帝,亲自送上书信。
    这算是一个宣告,宣告她已经回来了。同时也算一个试探,看看长安里的人对此作何反应。
    果然,随着信使骑马在长安城已经紧闭许久的城门前喊出长乐公主的名号,整个长安城瞬间就为此动荡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状况不太好,暂且先写这么多,我酝酿酝酿,明天夺回长安,正式入城。
    第171章
    王微回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因为派去的使者公然在城门就喊出了她的名号,还光明正大的要求面见皇帝呈上书信。换做以前大概还能勉强掩饰一二,但现在长安城乱作一团,很多官员都因为不想被卷进麻烦以抱病为理由躲在家里, 导致行政体系无法运转, 所以立刻就走漏了风声, 引来了不少势力的关注。
    且不谈那些高门勋贵, 他们历来都是站在朝廷这一边的,就世家派系也不想一直处于这种混沌的局面里。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旧时光,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世家的巅峰早就过去了。想要靠着手上的这点底牌重新洗牌,他们根本做不到。
    假如几个大世家联合起来, 也许还有那么一丝可能。无奈他们要是能这么做的话早就做了,哪里用得着等到今天。谁都想想做领头人, 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大家又不存在什么高低贵贱,凭什么要给别人打下手俯首称臣。
    所以世家派系一直以来都很希望有人能主动站出来终结这一切。他们要是真的那么勇猛,当年夺取天下的就不是李氏一族了。世家惯用的手腕就是各种拉拢排挤, 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别的势力, 通过通婚的手段来慢慢夺得权力。他们最想要的, 就是把自家的女人送进宫, 生下带着自家血统的孩子,再以外戚的身份独揽大权。
    朝廷现在虽然疲软不堪,可伤及的只是皮毛, 根底却还在那里。之前胡人入侵的时候朝廷硬是按兵不动,主力部队还好好的保存着,并且由骠骑大将军李业以及英国公罗萧统帅。而这两人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保皇党。只要那三十万大军依旧掌控在李氏一族手中, 他们就轻易动弹不得。
    而现在长乐公主——是了,她的公主头衔早就被废黜了,但是面对她气势汹汹的来袭,没人不长眼睛的跳出来提及这件事——长乐公主公然打着旗号回来,这不禁让世家们思潮涌动。
    很显然的现实,他们绝对不能接受江流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压在头上,其他势力又不能做到一手遮天压服全场,皇帝明显是不顶用,哪怕活着也废了。英王年纪太小还是个孩子,勉强被扶上皇位也没办法亲政,肯定要找个摄政的人选。
    偏偏英王的生母养母都已经去世,其他的妃子更是地位卑微,一天都没养过他,不可能强行立为太后。大明宫里身份最高的两个宫妃,一个就是已经失宠许久的郑贵妃,一个则是江流献上的江昭仪。不管哪个世家和其他势力肯定都不会允许她们上位。
    这样一想的话,长乐公主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再怎么厉害,终究只是个女人,还死了丈夫没有亲生儿子。哪怕现在手上掌握着一大片地盘和军队,最后还不是要留给李家的人继承。
    况且她和王家大公子的一番纠缠众所周知,她要是真的再嫁到王家给王雁生下孩子,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白白让世家一派凭空得了便宜?
    世家之间虽然彼此防备竞争,但到底又互相联系,有着种种利益亲属关系,长乐公主的势力落到王家,总比落到其他人手里强吧。
    因此世家派系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谋划,想着如何跟王微拉近关系寻找机会了。至于那些勋贵高门倒是都喜闻乐见,他们的想法和世家派系差不多,宁可让其他人上位也绝对不给世家一点机会。
    王微本人还没到,长安城里却已经风云涌动,很有大开城门喜迎王师的架势了。
    可是目前已经升任至尚书省左仆射一职的江流对这个消息却完全高兴不起来。他在接到禀报后脸色十分阴沉,紧紧抿着嘴唇,眼里闪烁着凶光,不顾幕僚谋士们的焦虑,强行把他们都赶出了书房,一个人呆在里面,死活不肯开门。
    幕僚们都急得不行,围在书房外面团团转。一开始他们都是冲着荣华富贵和所谓的“从龙之功”奔着江流来的。况且江流这个人只看外表还是很能唬人,做足了礼贤下士的范儿,让不少人对他死心塌地。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到底江流还是吃了出身的亏,世家勋贵两边都不靠,谁都不肯支持他。偏偏他掌握的实力也不足以强硬到能靠武力征服天下。他现在还能勉强占着这个位置表面上把持着长安城,不过是之前他采取了一系列阴狠的手段,让世家和勋贵两边投鼠忌器罢了。说白了,就是穿鞋的怕了光脚的,不想跟他在这种时刻就开始死磕。
    人家的命可比江流的命宝贝得多,舍不得跟他同归于尽。
    但江流要是真的敢起了逼宫或者谋朝篡位的念头,不等驻扎在外的那三十万大军回援,光是长安城里的其他势力就是第一时间跳出来活活撕了他。
    所以才说江流现在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见他一直不肯开门也不出来赶紧给个办法,幕僚们急得团团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