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笑着摇头。
    张爷走了几步,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疑惑的回头,看她还愣在原地,不解,“不是要定制菜单吗,怎么还不走?”
    夏曦抬下巴,示意他手里还拎着菜。
    张爷一向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的脸,腾下红了,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这么丢人的时候。
    掩饰性的喊人,“宋明!”
    他这一声极大,正在来回溜达,维持秩序的宋明听到,心里一个激灵,急忙小跑着过来,“大哥。”
    张爷把菜递给他,“把这些给我娘送去。”
    宋明立刻松了口气,“好咧,我马上就去。”
    张爷走向马车,正准备解开缰绳,夏曦带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还是坐我的马车吧,我怕路上出个什么事。”
    张爷,……
    面无表情的转身,面无表情的走去她坐的马车边,面部表情的坐了上去,“前面路口调头,去城南。”
    还没上马车的夏曦,……
    ……
    马车在城南一个铺子前停下。
    张爷先跳下马车,回转身去掀车帘,“到了,下来吧。”
    夏曦从马车上下来,抬头看了看门头上并不起眼的招牌,跟着张爷走进去。
    屋内,只有一个老者,头发花白,腰背佝偻,听到脚步声看过来,“两位,要做点什么?”
    张爷走去他面前,声音微微有提高,“想要做几本精致的菜单。”
    菜单?
    老者仔细的看了看两人,“做什么样的?”
    “您这有样本吗?我们看一下。”
    “没有。”
    老者说的干净利索。
    夏曦微愣,询问的看向张爷。
    “麻烦你把做的请柬拿出来,让我们看一下。”
    老者慢慢的起身,去了身后的一个屋子里。
    张爷小声解释,“这铺子是专门做请柬的,这个平阳县也只有这一家。”
    说着话,老者走出来,把手里的三个请柬一一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左边是最便宜的,右边是最贵的。”
    平阳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寻常人家娶媳妇,宴请宾客用请柬的不多,大多数是那些富贵人家,所以,老者的生意不是怎么好,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夏曦一一看过去,拿起最好的请柬看了看,“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老者没说话,又慢腾腾的回了屋内,这次抱了一个匣子出来,放在桌子上,打开,把匣子转过去,让两人看到里面的一张请柬,“这是本店最好的了,一两银子一张。”
    这种请柬,他这一生,也只做过一次,还是几十年以前,当时他特意多做了一张,留下来做个纪念。
    大红色的请柬,十分的耀人眼睛,夏曦小心的上手摸了下,眼睛顿时一亮,“就是它了。”
    老者反倒是一愣,眯起眼睛,仔仔细细的打量她。
    夏曦给他细说,“我的菜比较多,一张不够用,您最少得做三张,然后把他们想法粘在一起。这样的菜单最少得要……”
    核算了一下,夏曦给出准确的数字,“二十套。”
    老者的手有些抖,颤颤巍巍的把匣子合上,抱回了自己面前,借以掩饰自己微微有些发抖的身体,“二十套就是六十张,也就是六十两银子。”
    “没问题。”
    夏曦应的爽快。
    老者的腿及不可见的弯了一下,很快又站好。
    “不过,我要的比较急,您三天之内得给我做出来。”
    “不可能!”
    老者拒绝的也快,“做这种材质的请柬,要的就是细活,我一天能做个五张就不错了,六十张……”
    老者摇头,“我做不出来。”
    他吃了一辈子这个手艺,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能做到的事绝对会答应,不能做到的事也不会昧着良心应下,耽误了别人的大事。
    “那您能做多少?”
    “最少给你做六套,再多便做不出来了。”
    第309章 土炕催芽(3更)
    “太少了。”
    “这样,每套我给你多加一点银子,您加紧帮我做出来。”
    老者还是摇头,“最多六套,我不能毁了我一辈子的手艺。”
    “十套。”
    夏曦不死心的讨价还价,她二楼十几个房间,只有六本菜谱,怎么都用不过来。
    老者还是摇头,“实话告诉你,就是这六套,也得我日夜不眠不休的做出来。”
    有银子赚固然是好,但确实他现在手脚没有以前快了,三天,六套,十八张已经是他的极限。
    夏曦有些犹豫,菜单不够,难不成一个楼上用两样菜单。
    张爷低声,“整个平阳县,也只有这里能做的出来。”
    “那好吧。”
    有总比没有好。
    老者面上明显的一喜,“六套十八张,十八两银子,你们先交十两银子的定金。”
    夏曦身上只有银票,最少的一张二十两的,递给老者,“算是二十套的定金。”
    老者没犹豫,收下,直接撵人,“你们三日后这个时辰来拿。”
    说完,抱着匣子慢腾腾的去了屋内。
    两人从屋内出来,坐上马车,回了快餐店,夏曦没有下马车,给张爷说,“我回魏家村一趟。”
    ……
    魏莲几人,一天便把所有的炕洞烧干了,一大早便等着夏曦过来,天快晌午,夏曦才到,解释,“店里有点事,我来晚了。”
    说着话,上手去摸炕洞,感觉全干了,热度也刚刚好,让魏莲去喊村长。
    村长很快过来,“夏娘子,什么事?”
    “叔,您还得帮我找一些土肥和草帘子过来。”
    这个好说,村长立刻回去了村中,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吆喝了几声,一听是夏曦需要,村里人的人把自己家沤的土肥和草帘子送了过来。
    为防有的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村长告诉众人,“大家听好啊,这个可是没有银子给的。”
    “瞧村长您说的,这点土肥还要什么银子。”
    “是啊,夏娘子让我们家里的人天天都有工钱挣,再说,草帘子也不值什么钱,我们要是要银子,那岂不是坏了良心?”
    村长听的满意,“你们说的不错,没有夏娘子,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吃不上饭了。”
    村长这话没错,每年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有好多人家饿着肚皮。
    “叔,您再出找辆牛车,把婶子她们捡好的红薯拉过来。”
    村长应声而去。
    夏曦爬上一个土炕,拿着铁锨,把土肥均匀的洒在上面。
    魏莲和烧炕洞的妇人一看,也跟着爬上另外的土炕,把土肥撒均匀。
    拉红薯的牛车过来,夏曦让众人把红薯小心的递给她,她一个个的排在土炕上,红薯挨的很密,几乎没有空隙。
    村长和众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炕洞很大,一牛车的红薯竟然没有排满,有那心眼多的村里人立刻转身去帮忙。
    有一就有二,很快前来送土肥和草帘子的村里人都去了作坊,帮着运了不少的红薯过来,众人皆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红薯的皮。
    一个炕洞排满,夏曦累的满头大汗,顾不得擦额头的喊,说魏莲几人,“去把一边的干土弄来。”
    妇人们提着框,把夏曦吩咐预先留出来的沙土运来,夏曦均匀的搭在这些红薯上,直到沙土完全把红薯埋了起来,才停下,又让把草帘子拿来,盖在上面,这才直起腰,擦了一把汗。
    从炕洞上跳下来,“谁家里有多余的陶罐,麻烦给我拿一个过来。”
    众人一听,纷纷转身往家里跑,不一会儿,便拿了不少的陶罐出来。
    夏曦挑出一个,放在炕洞一边,她专门留出来的地方,又让人打了一桶水过来,把陶罐灌了七分满。
    “魏莲姐,烧火。”
    火本来就没灭,星星点点的,魏莲添了几把柴,立刻燃烧了起来。
    “不行,火太大了,这样会把红薯烤熟了。”
    夏曦上前,把干柴挑开,整个炕洞里都是。
    “红薯育苗,全在火候,火太大了,红薯都熟了,火小了,育不出苗来,所以烧火是关键,你们切记,不要操之过急。”
    妇人们连连点头。
    等炕洞里的火烧的差不多了,夏曦又加了几根柴,火势和刚才一样,不是很大,但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
    添好柴,夏曦起身把手伸进陶罐里,感受着水的温度,又伸出手去摸炕洞的温度。
    如此反复了十几次以后,夏曦才让开身体,让少烧洞的妇人们一一感受陶罐里的水温,“就是这个温度,一定要保持好,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