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村长今日叫夏曦回来就是询问夫子的事,听她应了,便没有什么话说了,领着她去了红薯地里转了一圈,红薯秧子已经长出来了,绿油油的,满地都是。
    “今年雨水充足,红薯长势很好,不出意外的话是个丰收年,我们的作坊这下不愁没红薯了。”
    作坊开的着那几个月,村里人的生活明显有了改善,时不时的就有人家飘出肉香味。
    这几个月没工做,又被打回了原形,家家户户都过起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村里人比夏曦还着急,每日恨不得去红薯地里磕头,求它们快点长,长成了他们便有工上了。
    “您得让人多挖几个地窖,等红薯大批量下来的时候,我们再寻一些,再加上我们自己种的,争取明年一年不停工。”
    “我也是这样打算的,正好这些时日村里人闲着无事,我召集他们挖一些出来。”
    “给他们开工钱,一天还是二十文。”
    “这个再说。”
    村长并没有应,夏曦免费给村里盖了学堂,挖了个红薯窖再开工钱,有些说不过去了。
    “对了,盖学堂还剩了不少银子,你跟我回家,我让钱儿拿给你。”
    “先放魏大哥那里,等夫子来了,给他置办一应的东西。”
    “那行。”
    “咣咣咣!”
    铜锣声从村内传出来。
    夏曦蹙眉。
    “是收赋税的,走吧,咱们回去。”
    ……
    村内,孟林带着两名衙役,敲着铜锣在路上走,村里人听到动静,纷纷从家里出来,询问交多少赋税。
    “按人头算,每人五十斤小麦。”
    众人倒抽了一口气,一亩地才落二百斤,每人五十斤,要是人口多的,一亩多地的出去了。
    “也可以用银子顶,按市面上的价格抵。”
    若是搁在上工的那几个月可能还行,可现在……
    对着这些人,孟林态度很横,“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村里有作坊,家家户户都有人在上工,这些对你们来说可是不多。”
    “官爷。”
    魏财上前了一步,以前若是碰到这样的情况,他是决计不会第一个上前的,可如今不同了,夏娘子跟他家里走的近,他这腰杆也跟着硬。
    “您有所不知,我们村里这作坊早就停了,得等到红薯下来以后才能再开工。”
    “有什么区别吗?现在你们交了银子,等过几个月去作坊做工,不就挣出来了。”
    理是这么个理,可村里人手头就算有个几两银子,也不敢交出去啊,万一家里有事需要花销,上哪里去弄去。
    “赶紧的啊,都回去准备,老规矩,还是在你们魏村长家门口收粮,今日若是交不上来的,明日每人多交十斤啊。”
    他这话落,众人正要快步散去。
    夏曦的马车进了村,村长坐在前面,老远的给孟林打招呼,“孟衙头。”
    孟林的锣槌已经举起来了,听到他的声音又放了下去,“魏村长啊,你回来的正好,赶紧的,招呼村里人把赋税交上。”
    今年收成好,家家户户都落了一些小麦,村长还以为和往年一样,一人三十斤,笑着道,“您把铜锣交给他们,去我家里坐着喝茶,用不了一天,我保证您能收齐了。”
    魏财迎上前,等着马车停下,道,“爹,今年赋税长了,每人五十斤小麦。”
    “什么?”
    村长从马车上跳下来,快步来到孟林面前,“孟衙头,怎么回事,今年怎么会交这么多?”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是上面下来的命令,我们……”
    话声在看到夏曦从马车上下来时顿了一下,“……”
    第586章 大赚(2更)
    话出口,想起了县太爷的命令,赶紧又咽了回去,“夏娘子,您怎么在这?”
    这话出口,孟林更后悔了,整个平阳县都知道粉条作坊是夏曦开的,他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赶紧给自己找补,“我是说,夏娘子今日怎么会过来?”
    “来看看红薯长势如何了,没想到能碰上孟衙头。”
    孟林打着哈哈,“是啊,可真是太巧了。”
    见孟林和夏曦也认识,村长动了心思,“正好,都去家里坐吧,我那里有上好的茶叶。”
    村长从夏曦的马车上跳下来,孟林看的清清楚楚。
    知道他和夏曦的关系不一般,孟林就是想去也不敢去了,“不了,今天任务重,除了你们村,别的村也也要催收上来,我们得过去催催。”
    村长本想着把他叫家里去,打听一下,为什么今年交的赋税多,听他这样回话,看向夏曦,示意她帮着说句话。
    夏曦明白了他的意思,道,“走吧,去叔家里坐坐,他那茶叶还是从我家里拿来的,上等的,我家的茶楼里也很少。”
    她开口,孟林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把铜锣交给身后的衙役,“夏娘子先请。”
    夏曦在前,村长陪着孟林在后,魏财颠颠的在最后面。
    村里人看孟林对夏曦如此恭敬,顿时引论纷纷。
    拿着铜锣的衙役猛的敲了一下,震的众人耳膜一阵生疼,“看什么看,还不赶快回家去背粮食过来!”
    众人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去准备。
    ……
    到了家中,村长让自己媳妇去烧水,他拿了几个杯盏放在桌子上,然后拿出保存的茶叶,放在了茶壶中,拿去了厨房。
    茶桌摆在屋外阴凉处,孟林还是第一次离夏曦这么近,有些局促。
    想要找话说,偏偏脑中是空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村长回来,他才松了一口气,说话也客气了几分,“魏村长,别忙活了,坐吧。”
    村长坐下,先倒了一杯水给他,孟林哪里敢接,急忙道,“夏娘子先请。”
    “您先喝,这杯就给她。”
    话落,已经倒好,村长递到了夏曦面前。
    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孟衙头,今年怎赋税突然提高了,我记得好多年没有这么高了。”
    孟林小心翼翼的瞅了夏曦一眼,才回答,“这是上面的命令,我们也不知道。”
    村长叹口气,“本以为今年风调雨顺,多落些粮食,村里人日子好过了,赋税却又提高了。”
    “谁说不是呢。”
    魏财在一边搭话,手里捧着一个陶碗,碗里是茶水,“自从战王爷那一场仗后,这还是第一次交这么高的赋税。”
    夏曦心里微动。
    孟林小心的观察她的脸色,见她神情如常,似乎没把魏财说的话听到心里去,暗暗松了一口气。
    喝了一盏茶,夏曦便坐着马车回了县城,刚下马车,还没走进店里,便听到有人喊,“大小姐。”
    夏曦回头,一名首饰铺的伙计满头是汗的跑来,“大小姐,上次买头面的那个夫人又来了,刘掌柜让您过去一趟。”
    虽不知县太爷夫人的身份,刘掌柜也看出了她并非一般的身份,亲自过去招呼,可县太爷夫人开口就要见夏曦,刘掌柜还以为上次的首饰出了什么问题,忐忑着心让伙计来喊夏曦。
    首饰铺内,刘掌柜一直焦急的看着外面,见夏曦过来,急忙迎出去,“大小姐。”
    “人呢?”
    “在屋内。”
    夏曦过去,县太爷夫人的两个丫鬟一边一个守在门口,见她过来,掀开门帘,让了进去。
    “夫人。”
    夏曦笑吟吟的喊人。
    县太爷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也露出笑意,“还劳烦夏娘子跑一趟。”
    “应该的,以后夫人要是过来,提前让人给我打个招呼,省的您白跑一趟。”
    “也没有别的事,就是来看看,店里还有没有好的首饰,上次我买的那套头面,被我一个亲戚相中了,说什么也得要过去,我这就没有了。”
    “倒是有几套,都是刚做出来的,还没有往柜台里摆,夫人可否要看看。”
    “多谢了。”
    “夫人客气了。”
    夏曦喊了刘掌柜的过来,让他去拿,刘掌柜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回去,去了屋中,把做好的首饰小心翼翼的拿来,其中有一套头面比上次更全一些,不但有簪子,梳背儿,挑心,坠子,箍儿,还有顶簪,掩鬓,分心,满冠等等,上面镶嵌的玛瑙不但个个晶莹剔透,花纹也几乎一模一样,颜色由浅到深的排列着,十分的耀眼。
    县太爷夫人差点失态,生音带着不可抑制的激动,“这套多少银子?”
    刘掌柜不敢答,看向夏曦。
    夏曦伸出三个手指头,刘掌柜直觉的自己的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腿不自觉的软了软。
    “我给夫人这样说,这套首饰绝无仅有,三万两银子,我只赚了你三千两,不多。”
    她这话说的坦坦荡荡,面无异色,要不是事先知道这些玛瑙是花多少银子买来的,刘掌柜的都差点信了。
    “好,我要了。”
    县太爷夫人这句话落,刘掌柜的真的有些站不住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套头面,想再仔细看看,它到底哪里值三万两?
    将他神情看在眼里,夏曦笑着安慰,“刘掌柜,别心疼,我和夫人交情很深,赚她三千两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刘掌柜,……
    县太爷夫人看过来,也看到了刘掌柜满脸舍不得的模样,心里愈发对夏曦有了好感,“这样吧,我也不白沾你的光,这几套头面总多少银子,我全要了。”
    刘掌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