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到窗边的响动,少年终于从书中抬起头来。
    看到窗边立着一位俏生生的女子,面如傅粉、唇如涂朱,美得扣人心魄,刘昕不由得面色一红,忙不迭搁下手中的书册,站起身来行礼:“儿臣,拜见皇后娘娘。”
    顿了顿,刘昕又红着脸道:“请皇后娘娘恕罪,儿臣看书看得太过入迷,所以才没有察觉您的到来……”
    “无妨。”顾舒窈应了刘昕一声,径自走进书房里来,“你好学,哀家心里自然是欣慰的。”
    说着,顾舒窈走到了书桌边上,顺手拿起了刘昕方才在看的那本书:“看什么书呢,看这么入迷?”
    “不过是些杂书……入不得皇后娘娘的眼……”
    刘昕答道,颇是有些羞愧。
    可此时顾舒窈已经看到了书的封页。
    《世说新语》。
    顾舒窈不由得笑了:“这又怎么说得上是杂书?这书,哀家也喜欢看的。”
    闻言,刘昕的眼睛猛地一亮:“真的?!”
    “可不是真的?不信,回头你可以去哀家的书房看看,看看哀家书房里都放着什么书。”
    顾舒窈说着,又信手翻了翻刘昕的书桌。
    除开这本《世说新语》,其他的都是《资治通鉴》、《资政要览》等皇子们日常学习的数目了。
    顾舒窈搁下《世说新语》,随手捡了本《帝范》翻了翻,随便考了刘昕几题,发现他都能迅速且工整地回答上来。
    看到刘昕的确如传闻那般聪慧机敏,顾舒窈不由得放了大半的心。
    不怕神一样的刘越,就怕猪一样的刘昕啊!
    只要刘昕的智商在正常人之上,再加上她顾舒窈,二对一还不信干不过吴王刘越!
    ————
    考完了刘昕的专业课,顾舒窈又随口和他聊了些日常起居,看着铺垫得差不多了,这才命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下,让自己的心腹大宫女爱玉在门口望风。
    看到顾舒窈这番大的阵仗,刘昕微微一怔,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神情凝重起来。
    看到刘昕变了脸色,顾舒窈暗中赞叹着这小孩的机灵,也开始思考起要培养他喜怒不形于色的问题来。
    略一沉吟,顾舒窈决定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想来朝堂上的那些风声风语,你也有所耳闻了。我也兜圈子了,我们王家有意助你登基称帝,你意下如何?”
    顾舒窈话音方落,刘昕便后退一步,对着她干脆利落地行了个大礼:“如得皇后娘娘扶持,儿臣定当不负所望,爱民如子,贤明治世!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刘昕第一时间是向自己作保证一定会成为明君,而不是答谢王家的提携之恩,顾舒窈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少年高看了两眼。
    王丞相果然没有看错人,这的确是个心怀天下的正直少年。
    顾舒窈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立刘昕为新帝的信念。
    稍作思索,顾舒窈又同刘昕道:“现在,朝堂上那些反对你的人,是在拿你的出身做文章……所以,哀家打算将你认到名下来,让你以中宫皇后之子的名义登基,你看如何?”
    听到顾舒窈这番话,刘昕的脸白了一白。
    只思考了一会儿,刘昕便躬身长揖至地,答顾舒窈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儿臣……不愿意。”
    第171章 太后【三】
    听到刘昕的这个回答,顾舒窈微微一怔, 问他道:“你为何不愿意?”
    刘昕扬起了长长的睫毛, 拿一双黑莹莹的眼睛瞧着顾舒窈, 反问:“皇后娘娘想听真话, 还是假话?”
    这破小孩怎么这么多事儿。
    顾舒窈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寻思着这样的小孩不能惯着,便直接把这个话题掐死在萌芽状态:“你爱说不说吧。反正我认你做儿子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你身后站着的是我王家。就算没这一层母子关系,我王家想要扶你,也没人拦得住。”
    顿了顿, 顾舒窈瞥向刘昕, 补充:“我也不希冀你日后能给王家带来什么荣华富贵, 只希望你能记得你今天当着我的面说过的这些话, 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顾舒窈又深深地看了刘昕一眼,转身便走了。
    刘昕默默地跟在顾舒窈身后, 将她送到了院门外, 看着她上了凤辇, 这才对着她长身行了一礼:“儿臣, 恭送皇后娘娘。”
    ————
    虽说王珝入宫也有两年多了, 但是皇子皇女们却是不怎么亲近。说起来,这还是她头一回同大皇子刘昕面对面地说话。
    回到皇后居住的坤宁宫,顾舒窈直奔书房。
    她书房的书桌上堆着许多书卷和文章, 都是这些年来已经入学的皇子们写的课业。
    顾舒窈是在看过诸位皇子的策论、文章和诗词歌赋之后,才决定选大皇子刘昕作为继位者的。
    若是那些策论都是刘昕亲自写的,无人为他捉刀,那他的确是个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少年。
    顾舒窈怕只怕,刘昕这些作业都是他作弊作出来的。
    可今日在西五所的书房同刘昕见了这么一面,顾舒窈原本还悬着的心,安安稳稳地落在了实处。
    她考他的那些题目,他都能迅速地答上来。而他写在书本上的那些笔记,笔迹也和他做的课业相同。可见,那些令顾舒窈惊艳的策论,的确是刘昕写的。
    刘昕确实如传闻那般,性子沉稳,勤学有礼。
    如他能登基,将是国之幸事。
    不过……
    想到这儿,顾舒窈又想起了方才刘昕在书房里瞧着她的眼神。
    明净、深邃……
    还有几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儿臣……不愿意。”
    顾舒窈的脑海之中又浮现起刘昕说过的这句话来。
    他不愿意……是为什么呢?
    ————
    顾舒窈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所以对于刘昕这没说完的话,她直接就抛到了脑后。
    她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在顾舒窈和王丞相的多番周旋之下,王家同吴王的博弈,胜了。
    大皇子获得更多臣子的支持,得到了那把龙椅。
    在博弈期间,吴王多次要求和顾舒窈碰面,都让她毅然地拒绝了。
    横竖她和吴王已经撕破了脸,就更懒得去维护这表面的和平了。
    但是,顾舒窈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在新帝登基的前一天晚上,让吴王找上了门。
    那时候,天已经黑了。
    顾舒窈才和刘昕对完次日登基的流程,从他暂时居住的景阳宫里出来。
    皇后的凤辇才拐了个弯,就让吴王的仪仗给拦住了。
    “皇后娘娘原来在这,可让本王一阵好找。”吴王冷笑着,语气之中满是讥讽,“哦不对,现在应当称您为太后娘娘了。”
    顾舒窈没让奴才把凤辇落下,只高高在上地坐着,睥睨站在自己正前方的吴王:“吴王殿下此言差矣。新帝尚未登基,哀家还当不得这’太后’二字,还请吴王收回。”
    阴阳怪气的寒暄过后,吴王直接就质问起顾舒窈来:“皇后,你为何背信弃义!违背了我二人之间的约定?!”
    顾舒窈知道吴王说的是什么约定,当即便嫣然一笑,伶牙俐齿地反驳起吴王来:“吴王这般轻信于哀家,是不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说起来,哀家与吴王之前也不怎么熟罢?若是前些日子吴王你要与之合作的人是个男子,你可会像待哀家这般,如此信任他?!要不是你刘越看不起我王珝,以为我是个女人能任你摆布,你会找我?!”
    说到这儿,顾舒窈冷哼一声,道:“你刘越也有脸说我背信弃义?!要是真的是七皇子登基,日后你刘越有的是背信弃义的机会!可莫说我了!”
    顾舒窈一番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吴王心中有鬼,只觉得她言语之中,处处都在暗示着自己想夺取侄儿皇位的阴谋,顿时恼羞成怒。
    也顾不上自己这会儿还在皇宫,吴王直呼皇后其名道:“王珝!你也别得意太久!你爹王客洲年事已高,难道我还熬不过他?!咱们就走着瞧!”
    顾舒窈目光森冷地看着吴王,铿然答他:“走着瞧就……走着瞧!”
    ————
    吴王气呼呼地走了。
    目送着吴王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顾舒窈忍不住揉了揉自己有些胀痛的太阳穴。
    虽然这次是她暂时赢了,但是吴王刚刚搁的狠话也是事实。
    王珝的父亲王客洲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身子一向不大好。而王家后辈人才凋零,还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
    上辈子的王珝也有在发展自己的势力,可皇宫这一片天地困住了她的脚步,没有得用的人帮手便罢,还错信吴王,所以最后落了下风……
    就在顾舒窈将今生前世的事情又翻出来复习一遍的时候,她的心腹大宫女爱玉突然凑过来,低声同她说到:“娘娘,有人禀报说,方才您同吴王殿下说话的时候,大皇子就站在景阳宫门后……您同吴王殿下说的话,大皇子当是都听到了。”
    这个消息让顾舒窈有些意外。
    可迟疑了一下,她还是没有回头去看。
    “听到就听到罢。”顾舒窈淡然地对爱玉说到,“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罢,明儿还要早起呢。”
    ————
    这辈子,顾舒窈并没有现场亲临刘昕的登基大典。
    她就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远远地看着那十四岁的少年站在太和殿的至高之处,接受来自百官的朝拜。
    钟磬齐鸣,万岁山呼,一派浩然盛世模样。
    在刘昕对着朝臣们抬手示意平身时,顾舒窈看到,他往自己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然后,折身走进了太和殿。
    这一眼,让顾舒窈心里莫名地有些……异样。
    直觉告诉她,刘昕的这一眼,并不寻常。
    可是两人隔了太远的距离,刘昕又是匆匆一瞥,顾舒窈倒是无从计较了。
    ————
    刘昕登基后,改年号为盛元,大赦天下。
    虽然吴王打不过王家,但是他的身份和根基在那,还是在新帝登基之后,得了个摄政王的地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