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牛肚的香味,却是让她记忆到了心里。
    等以后分锅分灶了,她也要自己做一大锅,就她自己吃,吃个够,吃到喉咙管子里面咽不下去了就不吃了。
    王桂花尝完了,把锅里面的猪头也捞了出来。
    猪头、口条、猪耳朵、猪尾巴
    热气腾腾,腊香味满满散发在屋子里面。
    猪头一捞出来,锅里面就空了一大截,王桂花划拉一下,就把一整桶的萝卜倒下去,锅里面瞬间被填的满满当当的。
    韩景瑜饶有兴致的看着猪头,嘴已经开始犯馋了,想起小的时候偷里面最嫩最好的那一块瘦肉,偷偷的拿了一小块放在赵曼的嘴边:“张嘴。”
    赵曼张开嘴,嘴里尝到了一点点肉味。
    哇好好吃啊,她好想尖叫出声。
    “嘘。”韩景瑜拉拉她的手,看见她开心咀嚼起来的样子,就很开心。
    那一小块是猪头肉里面最嫩的瘦肉,肉的质感滑滑的,不知道用什么感觉来形容。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这块肉。”韩景瑜凑在她耳朵边邀功:“我让娘都留给我,明天你带回去自己偷偷吃。”
    赵曼笑出了姨母叫:“这样不太好吧。”
    韩景瑜说:“娘也没说不好。”反正猪头上面的好东西多着呢,他不过要了一块瘦肉而已。
    当着众人的面,王桂花把猪尾巴分成了四份,四个孩子一人一份,当地有猪尾巴只给孩子吃的风俗。
    四个孩子一人领到了一截猪尾巴,欢呼一声,都顾不上猪尾巴的烫,就蹦蹦跳跳的跑出去玩。
    过年时候整个新区都格外有年味,这要是在家属区里,好多人家都点起来电灯笼,而桃花村的老韩家,作为整个桃花村最最富庶的人家,也开始挂起来灯笼。
    刚白天的时候,韩景瑜把电线分出去了一条,给外面装上了两个灯泡,然后在上面套上两个红灯笼。
    现韩景林在外面挂灯笼呢。
    孩子们可从没有见过红灯笼这么洋气的东西,一个个都跑出来了看热闹,就连周遭住着的孩子,也一个个的跑过来,叽叽喳喳的。
    “这是青军家里在挂灯笼呢。”
    “这灯笼挂上去了怎么这么好看。”
    “这可是城里的风俗呢,我娘说唐城的人才挂灯笼,城里人才挂。”
    青军他们几个挥挥手,让小伙伴进来院子来玩。
    整个村子,也只有韩家才点起来灯笼,格外亮堂,孩子们格外高兴的跑进来
    。
    有了孩子们的吵闹声,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
    王桂花喜欢孩子们到院子里来玩,让韩景林别关灯,等孩子们玩好了再关。
    这群孩子们也特别高兴,开始玩起来老鹰抓小鸡来。
    胆子小的青雨也跟着哥哥们出去,因为大家都羡慕她家里能点上红灯笼,对她也格外的包容一些,有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会带着她一起玩。
    叽叽喳喳的声音传到了隔壁家,格外的吵闹。
    本来明天是过年,今天应该是最最开心的时候,方秀丽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看着冷冷清清,家徒四壁的房子,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日子就过成这个样子了。
    看着隔壁家的热闹,方秀丽家里就只有一只猪耳朵,还是赵自立带来的。
    同样日子越过越差的赵自立,没有地方去过年,就跟方秀丽一家两口凑成了一堆儿。
    现在苏爱华跑了,家里面就只剩下来母子两个,其实家里没有小孩,只要两大人勤快一点,不怕吃不饱饭。
    可有人就是勤快不起来,苏爱国被队里面赶到地里开荒开了半个月,手都磨起泡了。
    他把手里的血泡展示给赵自立看:“自立哥,你看看我这手,这才半个月啊,怎么就成这样了,你说说你一个大学生,怎么也混成这样了?”
    赵自立没好意思说,他这个大学生水的很,当时是纺织厂内部推荐的。
    每学期期末考他都不能及格,简直是痛不欲生。
    最后他自己要求休学,不读了,现在也不过是个大学肄业。
    大学没有毕业加上摊上一个当特务的娘,他现在不也是前途尽毁,啥也干不成吗。
    幸好他还重活了一世,知道能做点小生意赚点钱。
    但这种事儿他一个人可干不了,所以准备找这个傻表弟一起合伙,万一出了点事情,到时候直接让傻表弟给顶包就好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赵自立把自己想的事情跟苏爱国说了一遍。
    “做生意?”
    “对,咱们要搞就搞一宗大的,我知道有渠道,从老毛子那里弄收音机,你敢不敢弄!”
    “这收音机要花不少钱进货吧?”
    “也不用,就是要咱们去唐城卖,你放心好了我对唐城那么熟
    悉,有啥事情有我兜底,我还能坑了你不成,咱们现在可就是亲兄弟了。”赵自立拍拍亲兄弟的肩膀,鼓励他。
    苏爱国是真的心动了,他真的一点都不想在地里干活。
    也一点都不羡慕那些因为多挣了几块钱就兴高采烈的老农民。
    他要干,就干点大事情。
    另一头韩家煮好了萝卜,一人装了一碗萝卜给大家解解馋,另外一人切了点猪头肉,烫烫的牛肚。
    今天的萝卜煮得就特别入味,肉味也比往年的香浓。
    以前都是切成片,今年王桂花给切成了块,吃起来口感也更好更耐煮。
    这是韩家的老规矩,没有理由让所有人闻着味道吃不到,萝卜可以来一碗,猪头肉可以一人切两片。
    往年的猪头肉,家里只有半个,另外一半要跟韩大伯那边分来买,毕竟能找到的猪头不多。
    今年的猪头是赵曼找人弄来的,也就没有跟韩大伯那边分着猪头吃了。
    王桂花心疼大儿子,给韩景瑜给的尤其多了点,他碗里的肥肉是最肥最厚的那一边,所有人都不敢有意见。
    韩景瑜是好些年没吃过老家的猪骨头炖萝卜啦,这可是他少年时代美好的回忆。
    以前韩家比早几年更穷,过年连半个猪头都没有,但王桂花跟韩石头心疼孩子,猪耳朵也要给孩子们买一只,就挂在家里烧火做饭的火坑上面,烧火做饭的时候就熏着。
    那会儿几兄弟还小不懂事,日夜盼望着娘能把那只猪耳朵给煮了。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过年的前一天,三兄弟拿着那只猪耳朵出去,没成想刷猪耳朵的时候,竟然让人给骗了去。
    王桂花给气的啊,拿着平常赶鸡的响棍就要揍几个孩子。
    当时韩景瑜是大哥,还知道给弟弟们档棍子。
    王桂花打着打着,自己就哭了,哭自己穷没出息,过年只能给孩子们买一个猪耳朵。
    当时苏老实还在,看见韩家闹得鸡飞狗跳的,背着新媳妇就从自己家半碴子猪头上面割了个耳朵下来给他们。
    为了一只猪耳朵,韩石头就觉得苏老实真是个好人,虽然第二年有钱了,也还了苏家二两猪肉,但这个恩情他也就记下来了,
    后面就因为一只猪耳朵的恩情,韩石头
    还跟苏老实定了亲,就是韩景瑜跟苏爱华的这桩亲事。
    本来从年龄上来讲,景林跟景柏的年纪都比韩景瑜合适一些。
    但方秀丽是那种精与计算的性子,见韩景瑜是个当兵的,觉得有出息,非要跟韩景瑜定。
    谁能想到,他跟苏家的那一桩亲事,是因为一只猪耳朵产生的呢?
    当然了嘛,韩景瑜是不相信自己会败给一只猪耳朵,这婚事又不是他要定的,自然后来也就顺理成章的退掉了。
    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萝卜,还没等歇下来,就听见一个尖锐的声音擦响了夜空。
    “天杀的,死老头明天就要过年了,今天你给我上吊,你是不是存心要我好看,你上吊啊,你倒是上吊啊,别说我让你死的,有本事就把头套进去啊,不套你就是我孙子。”
    “谁他妈还怕你上吊去死了,看你就是没事找事存心找茬,看见你大侄子回来了,要找人给你伸张正义不成!”
    “卧槽,出事了!”韩景林本来都快躺下了,听到外面的声响,一咕噜就从被窝里面爬了起来赶紧穿衣裳。
    一边穿一边跟韩景瑜说:“大哥咱们去看看,嫂子又开始了!”
    韩景瑜刚躺下,还没明白过来是咋回事,一般农村吵架都是鸡飞狗跳的,他听不出来这声音有什么特别的。
    “穿好衣服跟我走。”韩景林说。
    第170章
    韩景瑜无动于衷不是他麻木, 而是已经习惯了吵吵闹闹的。
    家属区也好,村里也罢,一天到晚的都没个安静的。
    韩景林是听出来声音是他堂嫂陈巧梅的声音, 兄弟三个到韩景山家里的时候,韩大伯刚把脑袋套进去, 腿刚蹬掉了凳子。
    陈巧梅叉着腰站在下面看着, 嘴里还在骂人 。
    大意是说老头没事找事,嘴里没个干净的。
    也是这晚上太安静,没想到把二叔家里的儿子们给惊动了,陈巧梅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色出来:“看我干嘛,又不是我拿着绳子套他脖子上的。”
    韩大伯被放下来以后, 捶足顿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被气的恨呐, 一口气憋在心口。
    韩景瑜掐着他的几个穴道给他顺了气, 韩大伯才哭出声来。
    这会儿韩景瑜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他觉得白天也算是威逼, 也算是利诱, 算的上好好跟陈巧梅讲了, 没想到这才到晚上, 就能闹成这个样子,而且看韩景林熟练工一样起床全家的速度,想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嫂, 我觉得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别说大伯是我大哥的父亲,就是当着青峰青柱和敏子几个孩子的面,你该不该这样对老人, 也不怕自己有报应。”
    当然嘛,一般人都是这样,仗着现在孩子们还小听话,总觉得这事儿报应不到自己头上。
    可真到了那一天,后悔都来不及。
    韩景山不在家,看样子应该是出去了,这陈巧梅性子也很奸猾,知道韩景山在家,就绝对不敢对他爹这样。
    陈巧梅双手环胸,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等我活到了那一天再说,别说我没有提醒你,这是我们家务事,我也没有拿着绳子往老头身上套,也没有帮他踢凳子,我骂骂人你还能管得着了?”
    她可是打听清楚了,韩景瑜现在都不当武装部长了,也就管不着他家的事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