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韩大伯这会儿刚给地里浇完水,躺在摇椅上面,跟附近路过的老爷爷聊天儿呢。
    虽说现在不住村里,老伙计们也时常见不到,可韩大伯从心底里觉得日子要比以前舒坦多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家里的事情,一说起儿子那个老人也是叹气。
    韩大伯以为自己挺惨的,没想到那老人更惨,明明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还要把他往外面赶。
    当初执著在没有儿子送终这回事上头了,没有考虑儿子会不会孝顺的问题。
    再说现在都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了,以前要是孩子们不孝顺有宗族管,现在谁能管得着?
    韩大伯是不打算回去了,他住在学校挺好。
    还有工资可以拿,说出来不怕人笑话,他活到了六十岁,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了。
    骄傲!
    送走了老人家,韩大伯又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就看见远远的过来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
    韩大伯以为是哪个老师回来了,马上起来准备给人开大门。
    等那人走近了一看,是赵曼,她从车上跳下来,拿出来一个搪瓷的杯子出来:“大伯,我卤了点猪头肉,给您送一点来。”
    韩大伯见到她乐呵呵的了:“快来坐坐。”
    人好像就是这样,经常跟朝气蓬勃的人打交道,人也看起来精神很多。
    韩大伯自己没有孩子,就特别喜欢这些小孩子。
    赵曼叫了一声大伯,直接走到传达室里面找到了大伯的碗筷,把切好的那一份肉给扒拉过去,又看了看大伯这里缺不缺什么。
    从韩景瑜安顿好大伯以后,他们两口子时常来这里看看他。
    韩景瑜很忙,有时候还能碰到韩景林或者韩景柏兄弟两个放工以后绕路经过这里,专门陪大伯说说话。
    就韩大伯现在用的躺椅,也是韩景林叫人给做的。
    赵曼怕老人家记性差,放哪不记得了,专门把肉放在显眼一些的地方:“大伯今天我就不坐了,我还要去趟爹娘那里,他们的还没送过去。”
    韩大伯
    乐呵呵的:“这天都要黑了,晚上回来不安全,赶着天黑前快点去快点回,我这个老头子现在过得很好很好,你们也别总顾着我们。”
    比起自己养大了的儿子,石头家的几个孩子都好。
    景林景柏虽然很少往这里拿东西,但是没少陪他,景瑜忙归忙,家里只要是吃上肉,都会送他这里让他老头子尝尝,他现在又有工资,这日子简直是快活似神仙了!
    赵曼笑着跟老人到了个别,从新区学校到桃花村还有十几里路,骑车快一点也要半个小时。
    赵曼赶紧骑着车从新区学校往老家赶,送完了肉赶紧要回来。
    ——————
    到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去年种的菜过了一个冬天都冻死掉了,现在整片的土都要翻了出来,准备种夏天的。
    赵曼可真不喜欢干这些农活,无奈就算当了场长,农活也还是要干的。
    从五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整整有半年的时间,用不上暖棚。
    赵曼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膜收了,今年要给蔬菜地里埋管道,等到集中供暖的时候,留个小口子过来,到了晚上集中供暖的时候跑过来一点热气就行,植物没有人娇气,也不要太高的温度,这样即便是到了最冷的时候,蔬菜棚子里面的菜也不会冻死。
    活不少,好在家里的几个孩子们除了吃饭还能干活了,大娃二娃现在八岁大,能拎得动锄头,因为有盼头干的就特别起劲。
    翻地、施肥、撒种子,这些孩子们一样样的都会。
    赵曼准备种上长豆角、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和苦瓜这几样。
    长豆角、黄瓜、西红柿跟苦瓜都是要搭架子爬藤的,种在离周升家近的那面墙。
    离孙来娣家近的那面墙给种上了茄子跟辣椒。
    门口两小块地,种上了小菠菜跟上海青,韭菜跟小香葱搞了两个小破木盆子,就放在院子外头,能晒到太阳淋到雨水的地方都行。
    在新区不用担心挨饿,但是长达几个月的冬季,只有白菜洋葱萝卜大葱这几样,整个冬天的饭桌上面就很无趣。
    而北方人也不晒菜干,所以赵曼准备种上产量比较大的豆角跟茄子,是拿来晒菜干的。
    辣椒可以晒干了做干辣椒用,还能磨成粉,还能做成剁辣椒,还能做一些渣辣椒,用途多广。
    到了三月份以后,上工的上工,下地的下地,所有的劳力几乎都往地里跟工地去了。
    第177章
    新区的大马路也开始建, 房子也开始盖了起来。
    刚开始不太习惯这边生活的南方人,现在也渐渐习惯了这边的节奏,就拿韩家那一大家子来说, 韩景林跟韩景柏从开春以后一直都在工地,而且工地给加了一次工资。
    现在大工一个月三十, 小工一个月二十五, 能赶上城里正规工人的收入了。
    在地里上工干活也不差,新区农村不比以前桃花村地少人多的,这边有开不完的地,每个村都配了水泵跟耕地机,种植面积也比以前在桃花村的时候大了数倍不止。
    村长方满仓干劲十足, 发誓要让全村人都吃饱饭。
    吃饱饭就要好好种地嘛,全村人都拉到地里耕种。
    奖励政策多, 差异化就出现了。
    以前混饭吃的那些人直接懵逼, 比如说陈巧梅这种, 记工分的时候, 她就比别人足足少了四个工分。
    北方的地平平直直的, 连挖地都能量化了, 也方便记分员分出来个好歹。
    陈巧梅就要跟记分员说个好歹, 以前怎么干, 大家记的分都是一样的。
    “你看看你,好意思要跟人家一样要八个工分,我就是故意让你们一起挖地, 一起比的,你要是不服气,咱们可以拿尺子量。”记分员说。
    记分员是村里的小知青,去年来的, 个子跟力气都不大,方满仓才给安排个记分员给她当。
    要说桃花村的记分员,收入也没有多高,村里人都不稀罕干这个。
    小知青的父母是工厂的管理层,每个月都给她寄了钱的,她也不在乎钱,就想要轻松一点。
    陈巧梅一张嘴就成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队里哪些个人不清不楚的有关系,不然记分员这活儿有你干的份呢,你们这些知青,仗着自己是城里来的,一点都不拿农村人当人看,看人还要分个三六九等,狗眼睛长在天上呢。”
    魏敏听见这边吵起来,也赶过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她哪里知道陈巧梅这火是烧到韩景瑜跟赵曼身上的呢。
    反正赵曼这个骚蹄子以前就是队里的知青,要不是仗着自己嫁给了韩景瑜,现在能过的这么舒服?
    要说别人怕韩景瑜,她可不怕,她可是韩景瑜的嫂子了。
    陈巧梅的下巴抬得极高,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以前怎么就不这样计分了,大家挖地都记一样的工分,可现在怎么就要按长度算了,谁让你这样干的,信不信我去大队举报你!”
    魏敏问:“到底怎么回事?”
    苏媛媛委委屈屈的说道:“队里现在要按长度计工分,别人都没有意见,就她说给她算少了。”
    当然嘛,以前十个工分是满的,就只分工种,比如说打猪草的一天多少个工分,挖地的一天多少个,播种的一天多少个,锄草的一天多少个。
    分出来了这些,自己去队里领活儿干,总有人想干一些辛苦点但是工分高的,也有人身体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愿意干轻松点的活儿,如果有争执的话,大队长负责调停。
    魏敏是这群知青里面的头,年龄也大一点,泼辣些,见到陈巧梅这样说:“你可真有意思,苏媛媛是按照咱们队里面的规定,给你计分的,干得多得的多有什么不妥?我看这样就很好,让你这种在地里偷懒的妖精,现出原形,你还真不好意思说,上次也说按长度计工分,你把珍贵的玉米种子胡乱撒一气,前头挖好了那么多坑,算是白挖了,这回你倒是老老实实的挖地了,可你比别人慢啊,别说我没有提醒你,现在早就不是混日子的人能过的时候了。”
    村里其他人本来也抹不开面子,现在看见有人起头骂陈巧梅,一个个也对她指指点点的。
    干得多,拿的多,得的多,你就挖了那么一小块地,还想跟别人拿一样的工分,谁惯的你。
    就有几个泼辣一点的,现场就跟陈巧梅对骂起来:“就是你这样的人拖集体的后腿,就想着自己的利益,再这样让队里别给你派活儿了,就在家呆着吧。”
    陈巧梅:“你们一个个的都被那狐狸精蒙住了眼!”
    苏媛媛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陈巧梅还嫌不够,拉着苏媛媛的耳朵就扯,这下知青们也不愿意了,魏敏冲过来就要跟陈巧梅干起来,然后陈巧梅跟她关系好的几个,瞬间打成了一团
    ————————
    方满仓的威严在正常人那里管用,可是碰到了陈巧梅这样的混不吝他也没招,最后谁把谁的头发扯下
    来了一缕,谁又跟谁干到飞起。
    他是老老实实的庄户人,按照以前的老一套来干就没有问题,可现在地多了,人还少了,好多人都跑到工地上去干活,他就有些适应不过来。
    他把这个问题跟主任周升给反应了一下,周升第一个就想到左右逢源,能干又泼辣的小绿茶赵曼。
    “据我所知,你可是很会临危受命呢,当初牧场里面出了点问题,就是你出面解决的嘛。”周升给她打起来马虎眼。
    “周主任,您这是说的什么话呢,我可干不好村民的调节工作。”赵曼的神经简直是受到了莫大的惊吓,村官嘛一点都不好干的,别想了她可不想趟这趟浑水:“而且牧区这边的工作,我确实也很喜欢干,周主任不如你另选贤能吧。”
    说完准备开溜。
    周升不让她走,关上了门,眼神幽幽的盯着她看。
    男人那一双眼睛深幽,看不到底似的,赵曼觉得浑身上下都不大舒服,要不是男女有别,她想选择尿遁。
    “周主任,我真的觉得我干不了,你想想我才多大点年纪,那些人压根不会听我的。”赵曼只推说不行嘛,她干不了嘛。
    反正认怂又不丢人。
    从前途上来讲,她现在是牧区的场长,以后她还有自己的宏图伟业,要在牧区完成的呢,可现在让她当回村官可还行?
    绝对不行,再说桃花村的人可是山穷水恶出刁民的地方,这些人很不服从管理。
    方满仓能在村里当大队长,也是因为方家从往日里以来,就是桃花村最大的宗族,也最牛逼。
    “赵曼,我在新区问了一圈,你这人缘确实也不错啊,就不说别的,今年年初在桃花村,大河村这几个村子打了水井,就是你的功劳,所以你也别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啥都不能干,你不是也是个很热心的人吗?”周升说。
    赵曼心说你对我的误解可真是太深太深了。
    她可真没想过那么多,来新区就是为了逃避劳动啊。
    周升只能祭出杀手锏出来:“你就没有一点想法,想要在新区大展拳脚,我可以在新区给你申请一个发展处处长的位子。”
    此处长非彼处长。
    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说,处长也是分级别的,从一级到二
    十七级,级别数字越高级别越低。
    像周升这种主任,属于初级副职,县级副职,行政级别是十一到八级,周升现在拿着是十一级的工资。
    而赵曼这个场长,属于科级副职,行政级别是十三级。
    按照周升说的这个发展处的处长,就能再升一级,到科级正职,行政级别能提1-2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