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替他们想,谁替我想想,这大热天的要掰包谷,大冬天的要收麦子,我可干不了。”
    陈巧梅叫青敏给她揉腰,才五岁大的青敏用小小的手给她在腰上按着,稍微轻一点少不得又要挨一顿骂,小心翼翼的。
    韩景山看着她那个样子就来气:“你还要按摩,你这是什么地主家阔太太的臭脾气,青敏你给我出去。”
    青敏看了爹一眼,又看了娘一眼,小心翼翼的往外面挪
    陈巧梅眼睛一亮:“要不,咱们把你爹叫回来吧?”
    韩景山:
    你好意思,你好意思自己去叫啊。
    殊不知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让陈巧梅茅塞顿开。
    要说老头子的那份工作才好呐,一个月二十块钱不说,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一天到晚就守在那里,又不用干什么体力活。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在她脑海里面打了个转,其实她也没有那么厚脸皮去找老头子回来。
    算了先顶顶,万一地里面没有那么多活呢。
    从七月份开始,地里开始要摘玉米,大热天的干活当然累,陈巧梅就带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们捡早上和傍晚的时候摘,中午她照旧在家里躲懒。
    摘下来的玉米要先拖回家去,剥出来,然后交给公家八成的玉米棒子。
    尽管这样,韩景山家里有五亩地的玉米地,摘下来也足足有五千斤,分到手里头就能有上
    千斤!
    一想到这里韩景山就干净十足了,每天不分昼夜的就耗在地里。
    家里的青峰跟柱子早上上学之前就起来在地里打着呵欠掰玉米棒子,孩子们都知道摘到旁边放着,然后等大人来收。
    刚开始两天,陈巧梅借口要做饭,等日头上来了就躲家里去了,韩景山一个人来。
    可后面就听见有妇女在嘀咕:“景山啊,你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你媳妇可在家里困大觉呢。”
    “景山,今年你爹怎么没来帮忙啊?”
    “都忘了,景山他爹现在在学校看大门呢,比工人都强,我家孙子在学校读书经常看见景山他爹,每天早晚种种菜打扫打扫卫生,一个月就有几十块钱,学校里面还管饭。”
    韩景山听到了也不说话,他是给羞的。
    赵曼有时候也会带着孩子们来给家里帮帮忙,不过一般都找早晚不晒太阳的时候,她可是对农村生活的八卦片段深恶痛绝,坚决不当让人家能说的出来是非的媳妇,不争馒头争口气,好歹也给韩景瑜做做面子。
    韩景瑜不忙的时候也会过来。
    听见人家都这样讲,大娃跟二娃咬耳朵:“那个是咱们大伯吗?”
    “真是活该,听说他把大爷爷给赶出去了,可惨他有这样的下场。”
    赵曼趁机教育他们:“看看,这就是没有良心的人的下场,你大爷爷养大了你大伯,结果你大伯长大了要赶走大爷爷,现在得报应了吧。”
    大娃浑身上下一个哆嗦,讨好般跟赵曼说:“妈妈我孝顺你,你老了我养你。”
    “大娃真棒。”赵曼一边掰棒子一边给孩子们比了个大拇指:“妈妈养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孝顺我养我,可对长辈要有适当的尊重,这是为人的基本品德,你大伯就是看你大爷爷老了不能干活了,就不希望他住在家里,可你看看大爷爷走了大伯讨着好了吗?”
    二娃深以为然:“可不是,那个大伯娘看人的眼睛好吓人。”
    赵曼:“怎么吓人。”
    二娃浑身上下一个哆嗦:“我也说不上来,总之很吓人,其实二叔三叔家的婶子也经常这样看我们。”
    “那你别管他们,咱们又不是为了他们活着的,人家那样看你其实是嫉妒你。”
    说说
    笑笑的,几个小时也就过去了。
    赵曼能来干活,王桂花都觉得面子上带着光了,毕竟之前也跟老大说了能来就来,谁知道儿子没来儿媳妇倒经常过来帮忙。
    不过时不时的也有人在王桂花面前吹耳旁风,要她别这样惯着大儿媳妇的,还拿赵曼跟陈巧梅比:“你那个大儿媳妇,每天走的比陈巧梅还早,到的比陈巧梅还晚呢。”
    那人估计寻思着,王桂花这样的婆婆,怎么都会想要整治整治一下儿媳妇,尤其儿媳妇是个干部。
    就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看人家家宅不安的。
    也总有那么一些老人,总喜欢折腾孩子们,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王桂花听见,大声说:“呸,你拿我大儿媳妇跟陈巧梅那种人比,你眼睛是长在屁股眼上面了是吧,陈巧梅是什么人我大儿媳妇是什么人,人家是国家干部,是那个什么处长,她来给我干活我一百八十个欢迎,不来我也挑不出毛病来,别给我酸了。”
    她这样一说,别人能说啥,那确实陈巧梅不能跟赵曼比。
    一个是国家干部,一个是农村妇女。
    一个能来干干是情分,一个那本来就是她家的地,这地里的活就是她的。
    韩景山听到了也越发不是滋味。
    恰好这个时候方福江喊了他一声:“景山,你不是说要找我借板车吗,刚好我这会儿不用,你现在要用就赶紧拖几车,下午太阳下去之前还我就行。”
    韩景山家里没有板车,就得找人借,早晨跟下午的时间太阳不大,人家就要紧着自己用,中午的时候能借给他一会儿。
    他琢磨着这会儿往回拖几车也算赚到了,于是高高兴兴的应下来:“那好,我赶紧用,到时候还你。”
    这时候快要中午,韩景山拉着几车玉米回家,一路上都没人能帮他扶上一把,推上一把,拉扯一车几百斤重的玉米回到家,累的坐在地上喘,心里难免会有些怨气。
    刚到门口准备叫陈巧梅出门帮忙抬玉米棒子,就看见一个人影鬼鬼祟祟的钻进厨房,他疑心家里是不是进贼了。
    跟进去一看,差点没把自己给气死。
    这会儿也到了中午了陈巧梅煮了一碗挂面,滴上一大坨子猪油,上面还打了个荷包蛋
    ,一口一口的吃着,那挂面香味伴着油煎熟的荷包蛋的味道,香得味道直窜。
    早上全家人可都是喝着稀粥,韩景山到了地里就已经尿了好几泡了,看见陈巧梅美滋滋的享受着挂面,差点一口气没喘匀。
    以前家里的鸡蛋总少,陈巧梅跟他说疑心是他爹偷偷在家吃蛋,结果呢
    “陈巧梅,你在干啥?”
    陈巧梅一抬眼,恰好看见男人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看,她的手一哆嗦,一碗面直接给打翻到了地上。
    她给心疼的啊,冲着韩景山就发脾气:“你干嘛吓我,我的鸡蛋啊,我的鸡蛋,呜呜呜。”
    她哭她的鸡蛋!
    这农忙的时候是最消耗体力的事情,就算是家庭条件再差的,一天至少给弄两顿精细粮食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这几天家里做饭也就多了一点油星子,今天早上就更差了,煮个粥还舍不得放米,稀稀拉拉的几粒米花花,粥上面连米油都没有,韩景山让陈巧梅给把伙食搞好一点,谁知道陈巧梅说家里就这些东西,实在不行就让韩景山去找他爹,现在他爹可是个吃公家饭的人。
    韩景山哪有脸再去找韩大伯,心说自己就算再困难,也忍了。
    “旁人说你在家待着享福,我还不信,你这是干啥你这都是在干啥,挂面哪里来的,鸡蛋哪里来的,你可真是会吃,鸡蛋还是用油煎出来的。”这年月油很珍贵,家里炒菜有时候就用花生在锅底刮几下,出一点点可怜的油星子,还能炒出来一盘菜呢。
    陈巧梅这一碗里,可是货真价实的煎鸡蛋,油汪汪的,韩景山气得直哆嗦。
    她要是专门给孩子们开小灶就算了,偏生是给自己吃的,真是活了一辈子了,没见过这么自私的人。
    陈巧梅这才注意到事情败露了:“我这不是刚刚头晕嘛才回来吃点东西。”
    “呵,你头晕。”韩景山冷哼一声,看着她肚子上面凸出来的肥肉:“我看你对自己挺好嘛,陈巧梅我告诉你,你到底私藏了多少东西,趁早了给我拿出来,别让我翻出来了我跟你翻脸,以后老老实实给我在地里干活,别想方设法的大中午的跑回来,你看地里还有多少棒子没掰完,你好意思一个人躲在家里
    偷闲。”
    看热闹的孩子们在外面围观了半晌,在外面学陈巧梅偷吃东西的样子。
    二娃表演欲很强,端着碗蹲在厨房里面吃饭的模样学得惟妙惟肖。
    赵曼嗤了一嘴:“可真够给咱们女人长脸的,好歹打了个翻身仗了。”以前韩大伯在家的时候,肯定也没啥偷吃,看那身肥膘就知道,不过有老人在肯定要顾忌一些,陈巧梅都恨死他了。
    她对孩子们说:“咱们家人人平等,不管好的赖的,都不允许挑三拣四,全家吃啥咱吃啥。”
    她也不兴惯着孩子,也不兴惯着男人,农村里面还习惯补贴着男人吃,觉得男人累。
    女人会不累么!
    二娃看看里面闹得很热闹,一脸欣喜的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大哥你写进你的故事里面咋样。”
    赵曼:“……”难怪你写不出来童话故事,这童话故事里面能写在家偷挂面吃这事儿么?
    这会儿在韩家玩的三娃也瞧见了热闹,带着青雨两人一起过来,刚好看见了妈妈。
    三娃:“咋啦?”
    二娃冲他挤了挤眼睛:“有人偷吃东西被发现了,要闹肚子了。”
    赵曼小声说:“你还能说再大声一点吗?”
    三娃看了看里面,又看了看妈妈,见缝插针的要给妈妈表忠心,拉着妈妈的衣角抬着小脑袋说:“妈妈我可从不会偷东西吃,偷吃东西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二娃跟大娃两人在一起咬耳朵:“我真的很想看这个故事,大娃你写一个这样的故事好不好,就写一个懒婆娘在家挑拨离间,偷吃东西的故事。”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别人也听不见。
    赵曼嘴角抽了抽,看向大娃。
    谁知道大娃若有所思的说:“倒是也可以!”
    赵曼:“……”
    这事儿大家就当热闹看看就罢了,不过赵曼觉得韩景山真是自作自受,这事儿可以当做一个宣传素材。
    要不是他弃养了养大他的养父,家里也不会闹这样一出。
    这事儿一出,以后韩景山在大队也抬不起头来,陈巧梅烂成这样,馋成这样,以后稍微好一点人家的姑娘,都不敢往他家嫁过来,可真是恶有恶报。
    第182章
    收完玉米就到了七月中旬, 玉米晒干以后要脱粒、交公,后面的事儿也不少。
    赵曼前前后后带着孩子们过来帮了几次忙,都是大清早过来, 帮忙干点掰棒子这种轻省活儿,赶着快中午的时候, 就号称要回家做中午饭了, 就溜号了。
    刚开始唐彩云跟蔡秀敏两个还欲言又止的想让赵曼过来多帮几天,后来被王桂花无情的给修理了。
    最后赵曼干脆不来。
    反正我这辈子求你们的时候少之又少,你们求我的日子才多呢,按她的本意就是干几天意思意思就行,你还真指望我能够帮你们解决干农活的问题吗。
    想得美。
    至于韩景瑜, 也就是见缝插针的过来看了几次体力活,也就是要把玉米给运回家比较辛苦一般女人也搞不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