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苏梅拿勺子舀了几粒,味道还好,就是吃着有点凉。
    “来再尝尝这道红烧大马哈鱼,还有这道小鸡炖蘑菇。”宋大娘很是热情地给苏梅夹了一块鱼腹,然后又夹了个鸡腿。
    每一道菜,份量都好大,一顿饭下来,苏梅成功地吃撑了。
    又略坐了会儿,苏梅和保姆便带着从另一桌下来的小瑜儿,提出了告辞。
    宋大娘:“不等小赵他们了吗?”
    “让他们喝吧,”苏梅摆摆手,“我们先回去整理一下东西。”
    “那行,改天有空了,过来玩啊。”
    “好。”
    ……
    到了家,两人拿抹布擦了擦炕上的席子和窗格,保姆舀了点面粉就着热锅搅了点面糊,苏梅找出一大捆旧报纸,两人沿着炕的三面贴了一圈,然后又找出苏梅以前画的画和剪的窗花,或贴在墙上或贴在窗户上。
    做完这一切,赵恪扶着顾老,带着汪师傅、师长明和杨场长三人也回来了。
    保姆取出杯子上茶,杨场长和师长明直接摆了摆手,他们是来告辞的。
    “刚喝了酒,”苏梅拦道,“上炕睡会儿再走。”
    “我们四个没怎么喝,弟妹放心吧,”师长明道,“这边下午四点天就黑了,再不走,就得摸黑到农场了。”
    “这么早?”苏梅惊讶道。
    “嗯,”赵恪扶着顾老在炕上坐下,“早上四点多太阳升起,明天要不要早起看日出?”
    苏梅双眸亮了亮:“好啊。”
    赵恪笑笑,接过汪师傅提出来的三个礼盒,递给杨场长和跟着他来的两人,“一点心意。”
    杨场长有心不要,看了眼身后跟着来的两人,不好意思地接下了:“有什么需要打电话,我要是有事来不了,就托人给你捎来。”
    “好。”赵恪牵着苏梅的手,将四人一直送到山下,看着他们坐着马拉的雪撬走远,才回家继续收拾。
    一家人都以为师长明在农场住一宿,第二天就回冰城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他又赶着马,带着两人,给一家人送来了各式家具和生活用品。
    炕桌、炕柜、衣柜、书桌、书柜、椅子、厨柜,牙刷、牙膏等物。
    “农场不缺木料,又有几个冬天闲不住的,家家或多或少都能均出一两件家具。我一问,这家卖个柜子,那家卖个桌子,这一凑不就有了。就是不成套,除了结实,不怎么好看。弟妹别嫌弃就行。”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iao猫miao猫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雨墨200瓶;cjf100瓶;紫乐蓉30瓶;玉致20瓶;春乏秋困爱发呆15瓶;皮皮、春天、悦微、越元月、清水鱼、112233myc、犹瀅、爱恨嗔痴10瓶;337瓶;雨中的鱼、希酷希暴、蓅蒗寳寶づ5瓶;小妮2瓶;靓仔、鱼找水、刻在米上的愛、丛榕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17、第 217 章
    217、第  217  章
    苏梅摸摸桌面,很墩实:“这么好的家具,让我们买,还不知道去哪买呢,谢了。快,屋里请。”
    师长明心下舒了口气,笑笑:“你看怎么摆放,我们趁手给抬进去。”
    苏梅看向赵恪。
    赵恪脱下外面的大衣,一边指挥,一边拎起了两个小炕桌。
    夫妻多年,苏梅放东西的习惯,他都摸透了。
    东西一样样抬进屋,保姆兑了温水拿抹布挨件给擦拭了一遍,苏梅用干布跟着抹了一遍。
    晾上一会儿,衣物被子、书本、药材、粮食、锅碗瓢盆等,往箱子、柜子里一收,屋里立马利落了。
    两间卧室,如今为了方便,苏梅和保姆住西厢,赵恪带着小瑜儿跟顾老、汪师傅住东厢。
    来了客,也是往那边让。
    几人抬好家具,便被请上了炕。
    汪师傅炖了锅大马哈鱼,沿锅贴了圈玉米饼子。
    现杀的鱼,吃起来特别鲜。
    苏梅跟保姆在西厢吃,盛了一小盆,切了盘海鸭蛋。
    东厢那边除了炖鱼和海鸭蛋,汪师傅还蒸了盘火腿,拌了个海带丝。
    饭桌上,师长明不由问起赵恪第一天上班的情景。
    “全镇总共17家,157人,别说什么刑事案件,老街访老邻居的平常拌嘴都少。我这个位置啊,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大家的生活。预报里不是说大后天有暴风雪吗,”赵恪拿起酒瓶,给他倒了杯米酒,“上午,我就带着人挨个去这17户人家看了看,有两家的房子得帮着加固一下,还有一户,老的老,小的小,得帮着弄些柴,下网捞些鱼,不然大雪封门,没东西吃。”
    “赵副师长,”师长明抽了抽嘴角,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你倒底得罪什么人?”
    这工作随便派个人都能做好吧。
    赵恪在这儿,真的太屈才了。
    “我觉得挺好的,身上的担子陡然一轻,心无负担,睡觉都踏实了。”前半生,他一心向前,双脚走得又快又急,从没有停下欣赏过路边的风景。,结婚多年,陪小梅的时间,还不如顾老他们呢,现在……赵恪真的觉得挺好的。
    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牵着小梅的手看日出日落,陪她体会生活的烟火气,品尝每一道食物的特色。
    师长明听得咋舌:“要不是你还是那张脸,我都怀疑你被人调包了。相当年,军中大比,我们在边境参加实战,你知道多少人被你身上勃发的战意,凌厉的气质,近乎于鬼才的谋略折服吗?哎……”
    师长明带着惋惜和说不清的遗憾走了。
    苏梅望着远去的马拉雪撬,偏头看向身边的人:“赵恪,调过来……你真不觉得委屈吗?”
    赵恪摩挲着掌心的小手,看着她笑道:“别听他胡说,真要说委屈,也是我们小梅。”
    苏梅抿嘴笑道:“我有什么好委屈的。”
    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曾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啊!
    “我好喜欢这里。”苏梅仰头看着他笑道,“除了太冷了,洗澡上厕所不方便,其他的在我看来,哪哪都好。”
    赵恪头微微一低,与她额头相抵:“还有房子。”结婚几年了,猛然分开睡,他真有些不习惯。
    “开春了,再建几间屋子。”
    苏梅点点头:“在那之前,先搭个棚子吧,洗衣机粮食都堆在东厢,就留那么一条小道,晚上起夜,很容易磕着碰着。”
    “好,我明天带人进山锯几棵树,跟人换几根檩和几车甸子草。”
    “锯了哪里的树,你记着,来年开春,我们补种上。”
    “嗯。”赵恪抬腕看了看表,到上班时间了,“走吧,我送你回家。”
    把苏梅送回家,赵恪转身进了公安局,随之拿上工具,带着人去给人加固房子了。
    家里几人也没闲着,汪师傅清理了院里的积雪,拿着斧头在劈材。
    顾老带着小瑜儿睡了会儿,起来在给他讲古文。
    因为烧着炕,锅里的热水就没断过,不用保姆嫌浪费,就抱了换下来的脏衣服和床单被罩塞进洗衣机,在门口洗涤了几来。
    一缸水很快就见了底,汪师傅拎着斧头,提起四个桶往推拉洗衣机的四轮架子上一放,推着出了门。
    苏梅不放心,忙跟了上去。
    “哎,小梅,我去……”
    苏梅回头冲保姆摆了摆手:“没事,我心里有数。”
    江边的风好大,无遮无挡的吹得人脸生疼,苏梅重新系了下棉帽的系带,扯起脖子上的围巾往上拉了拉,盖住口鼻。
    汪师傅找到早上取水的地方,拿斧头将又冻上的冰层砸开,刚拎起一个水桶要取水,“啪”一条肥美的鱼儿跃了上来。
    有了早上的惊奇,汪师傅已经适应良好地捡起冰上的鱼儿,往推拉车上一丢,手一晃打了满桶水上来。
    “啪啪……”大大小小的鱼儿,一条接一条地跃出水面,或落了回去,或落在一旁的冰面上。
    苏梅“哦”的一声,瞪大了双眼。
    汪师傅好笑地从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网兜,弯腰将一个个鱼儿捡进去。
    然后又扒开凸起的积雪,捡出十几条冻死的鱼:“这是早上砸开冰层跳出来的。”
    看到的捡走了,这些应该是在他们走后,冰还没结上之前蹦上来的。
    “真是一个好地方!”苏梅忍不住感概道。
    “什么多了都不值钱,早上听他们说,一大车一米来长的大鱼拉到一百多公里外的镇上,还换不来两袋粮食。”
    “一百多公里还没出草甸子呢,人家虽没有一米多长的大鱼,几十斤的便地都是,谁愿意拿粮食换啊。”宋大娘推着架子车过来打水道。
    “宋大娘,”苏梅招呼了一声,问道,“往外运呢?”
    “往哪?冰城吗?冰城离江也近啊。再远,”宋大娘道,“卖的钱还不够路费呢。”
    苏梅想想他们一路过来,那些曲折的土路,还有从前进农场到这儿,冻得僵硬的四肢,默然。
    拉着水回去,经过门口,宋大娘看了眼门口嗡鸣的洗衣机,好奇道:“这是什么机器?”
    “洗衣机,”苏梅解释道,“用来洗衣服的。”
    “还有洗衣服的机器?!”
    苏梅点点头:“你要不要进去看看?”
    “行,看看去。”放下架子车,宋大娘跟苏梅进院,围着转了一圈,待知道要用电,那个心疼啊,“你们这也太费了。”
    “衣服脏了,往雪地里来回那么一甩,擦的那个干净哦,可比这费电费水的玩意儿强。哎!真不会过日子。”
    苏梅跟保姆看着人走远,面面相觑了片刻,噗嗤乐了。
    “行吧,入乡随俗,”保姆笑道,“改天再有脏衣服,我就往雪地里甩甩。”
    “能甩干净吗?”苏梅怀疑道。
    “试试,哪儿不干净了,我再用手搓搓。”
    汪师傅把一桶桶水倒进涤衣物的大盆里,一边往外走,一边道:“还是回头让赵恪装一个电闸吧,用多少电,咱们交。”
    他们现在用的电,是直接从旁边的公安局牵过来的,没电闸,交费是不方便。
    苏梅进屋拎了个竹篓,跟着汪师傅又出了门。如此运了四五趟,一家人换下的衣物等才算清洗干净,水缸里也添满了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