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开国女帝记事 第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姚母看了看姚香一眼,经过锦衣玉食地一年调养,姚香已经渐渐有了血色,脸也白嫩些,她本身就是清秀耐看的容貌,现在看来,也有了姿色。
    “你阿姐终究出身农户,虽说有你护着,可是这嫁了人,到底是她自己过日子,在高门大户中未免不如意……”
    姚静微微一笑,姚母虽然不识字,但是的确是个看得清又本分的人,只是有时候本分得让人觉得她怒其不争。
    现在……经过小弟小妹差点夭折的事上,姚母已经变了,据管事说,姚母现在已经学会认字学会管家等各项事务了。
    加上,姚母对大母的态度,姚静更是对她放心些。
    “阿姐呢?”姚静自然是同意姚母的话的。
    士族士族,嫁过去的确过着光鲜,可到底在里面过日子,是冷暖自知。
    姚香低声说道:“阿母决定就好。”
    姚静叹了一声,阿姐虽然变了一些,不过根本的性格没有改变。
    姚静又看向姚母。
    姚母说道:“冯言简,阿静可有印象?”
    姚静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
    “是贵县冯县令的长子?”
    姚母点点头,说道:“就是他!”
    “阿母见过他?”
    姚母说道:“在贵县的时候,他帮过我和阿香一回,心底不错,又老实!”
    姚静便问具体。
    原来是当初姚母和姚香被贼人赶入县城,在姚母有些疯疯癫癫的时候撞倒了这位冯言简,这位冯言简不但没怪罪,反而让大夫去瞧了姚母一回,留了几贴药。
    “他还有近两年的孝。”
    姚静说道。
    冯县令的气节姚静是肯定地,有这样一个父亲,其儿子言传身教,应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初将冯县令的家人接去了成县,姚静那会儿缺人,想着冯言简识文断字,有才华,想让他帮忙,不过被他用守孝推却了。
    那时候姚静看得出来,这位冯言简是真的悲痛要守孝,而不是其他,所以姚静也没再打扰他,只是嘱咐不短他吃用而已。
    不过,如果姚母和姚香真的看重他了,姚静还是要好好查查。
    “这也无妨。”
    “先定亲。”
    姚静这下子稀奇了,明明之前姚母和她说阿姐的年纪大了,现在又不急了。
    “阿母且和我实说,你们未曾见过他,怎么突然看上他了?”
    姚母也没隐瞒,说道:“文先生介绍的,你阿姐也满意。”
    姚静这下子明白了。
    文先仪介绍,大概还是念着冯县令,如果冯言简做了姚静的姐夫,将来冯言简出孝后也能得到重用。
    至于阿姐,姚静只需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救命恩人又长得好看……的确很容易挑动芳心的。
    “我去查查他的为人。”
    姚母同意地点点头。
    “尽快!”
    姚静取笑道:“不必心急,他若是个好的,也跑不了。”
    姚母却眼带忧虑,说道:“阿静你派人南下接你阿父去了大半月了吧!”
    姚静点点头,自从常太公走了,姚静就派人去荆州准备将阿父和二姐接回来。
    姚静败冀州叛军名传钦州,其他各地也出了点名,这时候,再将姚父和二姐留在荆州就不适合了。
    “你大伯母这些日子曾和我诉苦,你大母……”边说,姚母边摇头。
    姚静皱眉。
    “大母又怎么了?”
    姚母说道:“逼着你大伯出去寻你小叔,你大伯不敢和你说,现在准备动身了。”
    姚静当下就将手中的茶杯放下!
    敲出了声响让姚母和姚香心一跳,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阿母和阿姐不必操心此事,我有分寸。”
    姚母和姚香顿时有些不敢说话了。
    姚静看向姚母,神情放松,说道:“无事,阿父回来,静也不会让他顺着大母,阿姐的婚事,阿母莫要担心。”
    但是自古以来……儿女亲事都是父母做主……
    姚静看出了姚母的忧虑,这是担心阿父回来受大母影响,坏了姚香的事。
    姚母有此忧虑,那是因为姚父有前科的,而且姚静也发现了,自从因为那件事,姚母除了对姚香和姚静,其实她对谁都不大相信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这样的心态,也不知还能不能阿父处得来。
    阿父的性子,的确愚孝,姚静也明白的很。
    再说吧!
    小弟和小妹受得罪,如果阿父待大母还是胜过他们,姚静也不指望他和阿母过好日子了。
    姚静派人去调查冯言简,冯言简呢,说不上什么才子,只能算是普通的读书人,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后台,想出人头地,其才学是不足够的。
    而且,此人还挺内向,不善言谈,更会绝了他的青云路。
    姚静这下子明白文先仪为何急了,无家世,才学武功中庸,不善言谈,若是想混官途,实在困难,尤其是在这种乱世之季,更加难以出头了。
    不过好在,冯言简人品很不错,是个君子,也不好色,而且颇重情义。
    姚静再查到,文先仪是得知姚香派人给冯夫人送东西,文先仪刚好去看望旧主察觉到后,这才向姚母递话的。
    姚母知晓女儿的心意,文先仪这才出了这主意。
    这样,姚静心里头对于文先仪的怒气消散了些。
    将调查结果告诉姚母和姚香后,两人在姚静预料之中不改心意,于是,姚静示意冯家拿信物前来定亲。
    就在双方交换了信物,姚静派去接姚父和姚燕的人队伍平安回来了。
    姚静很低调地带着姚母和姚香前去郡城外接他们。
    第74章 .使者来临晋江
    姚静这个名字在天下间已经小有名气,不是因为她夺回石涧郡城,而是她灭了三千兴汉铁骑的缘故。
    随着姚静的名气渐渐传出去,她的资料也已经开始摆设到诸多势力的案桌上。
    姚静是不及笄的女流之辈更是被大多数所知,但是要将她的事查个底朝天,在这样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因为姚静之前的地位太小了,小的就是普通县镇的小士族奴仆都不会去关注的人,他们能得到的消息也不过是姚静具体的身世,还有被姚静刻意营造出来,为仙人收为弟子的事实。
    姚静之前和姚父南下去寻二姐姚燕,为了避免大母寻怀孕的姚母麻烦,两人是对其宣称去送姚静前去州城拜师,而且还说她师父会给姚父在州城介绍做工,当时还让村里人好生羡慕了一把。
    后来姚静做男孩打扮,路上也没遇见认识的人,这导致没有人知道姚静和姚父去了荆州。
    而到了荆州赎二姐姚燕,姚燕到底是跟着丁夫人被刘家转送出去的,而且是死契,谁会在意一个小丫头之前事做什么的,于是姚静将人赎出来,也没人知道叫杏儿的小丫头是姚燕,更甚至是如今姚郡守的姐姐。
    此外,姚静的名字虽然传了出去,可到底石涧郡是个小地方,败了三千兴汉铁骑的确扬名,但是认真计较起来,不过三千人而已,算不得大胜。
    除了钦州本地的百姓对姚静这个名字非常熟悉,十万八千里的荆州百姓是没有多少机会听说了。
    姚父和姚燕在荆州安分过日子,姚燕听从姚静的和当地士族袁家的下人有过接触,哪怕她们是外来的,本地人也不敢欺负,日子也过得很平顺。
    等到姚静的亲兵姚冶带着人偷偷前来接他们回钦州,姚父认识同村的姚冶,自是没有多话,一家子收拾东西顺利赶了回来。
    姚父和姚燕再见姚静等人时,姚静等人已经变了大样了。
    姚静自是不用说,束冠儒袍,分明就是士族中人,而姚母和姚香,锦衣玉翠和渐渐调养回来的肤色和气质,根本已经脱胎换骨,成了姚父不敢多看一眼的士族女眷。
    姚冶在去接姚父和姚燕的时候,就被姚静嘱咐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泄露身份,哪怕是面对姚父和姚燕,也不能让他们提前知道。
    姚静之所以这么放心让姚冶去接人,就是料定没有什么人知道姚父在荆州。
    提前泄露身份,并不一定是好处。
    一路上,姚父只发觉姚冶不多话了,而且变得格外慑人,加上他身后跟上也不多话的十来个手下,个个寒气逼人。
    顿时让他也不敢多和姚冶说几句话,于是,这一路上,姚父在问了姚静和姚母等人如何后,得到姚冶说的“甚好”两个字,就再也没敢主动和姚冶说话。
    姚冶怎么安排,姚父就听从着。
    但是姚燕不同,一开始她也有些悚这姚冶,比起袁家的护卫还让她感觉迫人得紧。
    可随时一路上行走,向来细心的姚燕发现这姚冶对她和阿父似乎是恭敬?
    姚燕有些不敢相信,再仔细观察两天,她已经肯定不是错觉,随后她主动帮姚冶的手下递东西,发现他的手下挺恭敬地接下来,还给她行了一礼……
    这个认知让姚燕心中惊奇,不过她看人眼色的本事很不错,知晓姚冶是不会说的,所以她发现了也都按捺住,没和姚父说。
    随后的日子,她越发肯定,姚冶这等比袁家养的私兵还要厉害的人真的对他们以下人的姿态自居。
    姚燕得知这个事实,还是没有任何显露,在不知道真相前,姚燕还是守着本分为好。
    越来越接近钦州,姚燕的心就跳得越快,随着进入钦州地界,听到有关姚静的事情……姚父只以为是同名音的人,没怎么放在心上,可是姚燕不会!
    哪有这么凑巧……
    这一路上,姚冶带着人的彪悍形象早就表明他们是训练有素的私兵事实。
    姚燕再不着痕迹借由买东西时悄悄打听,姚静是女流之辈和仙人之徒的事情,钦州寻常百姓都知道。
    这一下,姚燕完全明白姚冶为何对她和阿父这般恭敬地事实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