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开国女帝记事 第10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姚燕对此烦不胜烦,整日忙着织室的事,竟然都不归州牧府了。
    让姚静不由地一笑。
    她之前弄出织室的法子着实不错。
    ***
    “主公,刘赦连派六道求盟,显然是快到了准备出兵中州的关口。”
    姚静将六道密信全部摊开在书桌上。
    “这最后一道,他竟然愿意将嫡长子送来为质,这手笔也算大了。”
    陈足道笑道:“可惜他还是不愿还回定安。”
    姚静继续说道:“若我是他,也不会将定安拱手相让的。”
    定安是钦州的门户,又何处不是冀州遏制姚静进攻冀州的雄关?
    嫡长子的确重要,但是刘赦可是有六个儿子,少一个算什么。
    “不过结盟可以兵不血刃得出云、章台二郡,倒是可惜了。”
    姚静叹了一口气。
    陈足道说道:“刘赦此次对中州志在必得,如今延州叛乱已定,中都天子是延州牧桓青的嫡子,刘赦一旦攻中州,除了中州本地兵力,延州也会出兵。刘赦为了保证拿下中州,在钦州必不会再多调兵马,更何况出云章台二郡非雄郡,我料到这二郡守卫并不多,将其夺回只是时间问题。”
    姚静点点头。
    “定安……是个大问题。”
    事情又回到原点,该如何拿到定安郡。
    “主公不必烦扰,真到那时,刘赦只会比主公更忧心,他想取中州,就得面临中州、延州、钦州三州攻击压力。”卫云思考说道。
    陈足道同意卫云的说法,补充说道:“辽州匈奴和幽州胡虏已退,两州又是朝廷大将军在两州节制,主公若愿放辽州兵马一起增援,刘赦得中州希望更加渺茫。刘赦之所以再三请求与主公盟约,除了顾忌我钦州,也是在担忧主公和辽州兵马集合攻冀!”
    此言说得众文武都不由地点头。
    “先生和叔直这么说,岂不是刘赦很害怕我们?”张豹笑说道。
    这话说得直白,但是事实确实是这个理。
    在场的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面带微笑。
    只有一个人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说任何话,那就是许善之。
    姚静目光扫向他,问道:“善之先生似有顾虑?”
    许善之抬起头来,看向在场中人,每个人都是姚静的心腹文武了。
    他叹了一口气,暂时放下心中一些坚持,而是将顾虑说出来。
    “刘赦攻中州,主公可真确定了?”
    此言一出,整个会场都安静下来。
    姚静目光一闪,说道:“将地图铺陈下来。”
    当下,姚静身后的亲兵将地图搬移过来。
    冀州所在,除了临钦州、中州,也和胡虏草原、以及幽州接壤。
    姚静不由地想,他若是不攻中州,那会是哪里?
    她的钦州?
    不可能,若是钦州,他岂会放开出云郡和章台郡?毕竟他们再攻下来,也需要花费莫大的兵力。
    “那么是幽州?”
    许善之说道:“却有可能。”
    幽州虽然苦寒,却也是培养骑兵最好的地方。
    “还有一个可能。”
    许善之指向一处。
    姚静顿时恍然大悟。
    许善之指出的一处是中州东南所在,就是定安郡和延州西阳郡。
    “从定安往西阳郡也不易行军。”全武惫马上提出了异议。
    “不易行军,并不代表不能行军,刘赦佯攻中州,延州定然紧张,会大派兵马从和宁郡进入中州,两方一东一西,军队分开最远,刘赦大军一到西阳郡,定会是势不可挡!再取调走半边兵力的延州就容易了。”
    “拿到延州,就是半包围中州和钦州……”
    姚静和陈足道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可能之意。
    “能让刘赦愿意将嫡长子换来做质子,所图中州未免太过在于明面上,而且,他若真想要中州,主公如此不加以理会,他那枭雄,放弃定安郡也是能取舍的。他不愿放弃定安,只能说,他拿定安有巨大的作用。”
    许善之越说越确定。
    从定安到延州,简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定安不宜向石涧郡和延州西阳郡出兵,大家便都忽略了过去。
    姚静和陈足道也是多谋多虑之人,也未曾怀疑刘赦要中州是个幌子。
    如果刘赦的目的真的在于延州,姚静此次若是应对错了,以后势必就难做了。
    因为,得了延州的刘赦定不会急着攻中州,而是处理钦州。
    毕竟,中州之地广阔,而且实力也比姚静强,掐断钦州,再攻中州会更稳当,符合战略需要。
    在场中人被许善之这么一说,目光全部扫向地图。
    “主公可再对刘赦试探一番!”
    姚静看向许善之。
    许善之平静地说道:“主公可去信一封,使得延州州牧桓青在西阳郡增兵,刘赦当再不会割让章台郡和出云郡了。”
    姚静不由地点头,说道:“就依善之先生所言。”
    许善之行了一礼,重新坐下来,姚静和诸位再商量攻防定安一事。
    许善之也再也没有说话,他眼睛中有着些许忧虑和迷茫。
    自从四个皇帝出来,许善之听到姚静支持中都天子还颇为欣慰,但是今日姚静和其心腹文武商谈刘赦求和一事,无不昭示着他之前想岔了。
    姚静支持中都天子,不是忠君,而是更符合钦州的利益。
    想到付玉临去中州前和他说的话。
    已经没有大齐了,切勿三心二意。
    第114章 .0114州府发展
    日中,姚静入了军营查看军队排演。
    立足于钦州,三郡之地,加上从军光荣逐渐深入人心,姚静已有当初四万兵马,到如今州府十万。
    距离攻下州城,已经经过快半年的休养生息时间。
    石涧军改名为钦州军,有三万,校尉全武惫。
    破阵军也有三万,有两大校尉,姚大山和严奎安。
    虎豹军同样三万,校尉张豹和原州城偏将军刘鸿担任,柯宏有将才,赵信跑路前,断后的就是他,他不仅给赵信带走近两个时辰的跑路时间,而且还带着残兵退走了,后面和宁汇郡郡守钟期汇合。
    埋伏撤出州城的叛军残兵,这刘鸿在钟期手下也出了一分力。
    姚静继任州牧,当然不可能不用州城本地人,否则对她收拢州城士庶之心没有好处。
    刘鸿有才干有武勇,也非当初赵信最信任的将军,姚静就将他提拔了上来。
    姚静的军队并非一个来了将领,就能完全代替的人。
    军中是自有一套规矩,长官在战场上死,或者出了什么事,都是自动又下一层的士官代替,而有背叛钦州背叛姚静或犯了军规的,随着军队识字渐渐普及,已经有了匿名举报系统给予姚静设立的监察处,一经查实,军法立即执行。
    可以说,士兵们心中的信念只是效忠姚静,而不是上面将军校尉的私军。
    剩下的一万,三千陌刀手,五千轻骑,两千重骑。
    陌刀手校尉是陌刀手队长方平,五千轻骑校尉是卫云,姚静给五千轻骑赐名为飞翼骑。
    两千重骑校尉是姚银书,姚静赐名黑甲骑。
    另外,姚静的亲兵也有三千,却是姚静私有,并不算入州府总数。
    随着姚静成为正式的钦州牧,州城的万匹良马自是姚静的,而且因为辽州的匈奴之战已经结束,钦州的丹平郡和辽州相邻,丹平郡郡守黄久新就亲自来了州城拜见姚静,做足了下官应该有的礼数。
    姚静也没为难他,更没想要他交出兵权,毕竟这黄久新和在辽州的大将军上官木有关系。
    现在大齐的四位皇帝,若是上官木在中都,这个大齐大将军也挺不值钱,但是他却是在辽州,而且还带着七万兵马在辽州没有回去中都,辽州原来的州牧也在他手下效力,可以说,现在的辽州之主不是辽州牧,而是上官木。
    姚静没有为难黄久新,黄久新很知趣地凑上来,听闻姚静要练骑兵,主动前去辽州给姚静带来了三千良马。
    到了税收之日,他也派税官前来交了足量的税,完全是将姚静当做上官来看。
    这样的人进退有礼,在丹平和幽州也挺得老百姓之心的,姚静还真不能为难他。
    好在此人知趣,会来事,到也可以让姚静很省心。
    跟随在姚静身后的钦州文官第一次踏入自姚静即位以来最神秘的军营。
    一路跟进,关哨多处,而且非常严密,就是姚静亲自前来,也得进行一两次严查,而他们就更多。
    姚静在钦州半年积威甚厚,而关哨处的士卒们个个目不斜视、严阵以待,更透露出一股莫大的彪悍之气,加上自从姚静成为州牧,整个州城,除了姚静,再无士族和官员有私兵在手,顶多养上百来守卫,一旦超出,姚静会论罪处置。
    可以说,他们现在除了乖乖听姚静的,没有什么本事让姚静顾忌他们。
    所以,平时在如何养尊处优的他们,也得按照规矩来通过审查才能随姚静进去。
    进得军营来,更让他们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他们有一部分作为州府官员,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一两只军队严谨彪悍,他们当然见过。
    可就是没见过一个五万军营、包括火头兵都这么严谨彪悍的军队。
    回想当初姚静带兵破叛军时的军队战力,心中对姚静不免敬畏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