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豪门假少爷的古玩铺子 第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研究室这段时间进展还不错,分批养了三批蚕都成功结茧了,如今正在进行抽丝剥茧的工作。
    为此,工作室的两个小伙伴前段时间还特意去了蚕丝厂交了一笔学费学习。
    只不过,这批蚕茧与正常的蚕茧都不一样,要细很多,轻柔很多,甚至还要脆弱很多,稍有不注意就扯坏了。
    蚕种难得,他们不敢轻易浪费。
    “不急,现在已经有方向了,就算这次失败了,我们再从头来过就是。”瞿秋离看了一眼现在的进度,他已经非常满意了,又问,“纺织工具现在怎么样了?”
    赵颐年明显很激动,“真不知道你在哪里找的资料,这纺织机订做一次就成功了。”
    他们用别的蚕丝试过了,能用,使用起来还挺简单,就是织布速度很慢而已。
    赵颐年也查了不少的文献资料,这纺织机几乎完完全全是古代技术,虽然非常落后,但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总之这也是一种失传工艺。
    赵颐年已经先把纺织机报上去了,说不一定这个纺织机也能成功申报复原。
    瞿秋离没有正面回答纺织机的图纸来历,赵颐年也没有追问。
    大家心照不宣,十分地有默契。
    “那抽丝剥茧后续,你们有谁研究过织布了吗?”瞿秋离问,“或者,我们直接去请一个外聘。”
    或者直接让别人把补织好,他们再根据形制,一比一制衣还原就是了。
    豆哥冒出来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你放心,我们前段时间去学习了,只是基础织布,再加上这台织布机,应该没有问题。”
    豆哥敢这么说,那就基本上妥当了。
    瞿秋离知道,他们是想亲自参与,不想假手于人。
    纱衣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织布方式并不困难,甚至还有简陋,能织成成品就行了。
    其余的,之后再一步步慢慢完善吧。
    一直没说话的蔺向禹此刻是一脸的钦佩,“你们这研究室简直是藏龙卧虎,各个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
    瞿秋离笑了笑,“其实以前是为了节省经费,避免不必要的外聘开销,所以他们干脆都自己学,曾经还有人为了学陶艺,跑到陶艺厂做学徒打了两个月的工。”
    那时候,他基本上都是靠爸妈的支持,自然是能省则省。
    到现在,虽然不缺经费了,但是大家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蔺向禹点点头,“还是很了不起的。”
    他看了一圈,都是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从事这个行业,多半都还是有些情怀在里面的。
    纱衣这边参观差不多了,瞿秋离又带着蔺向禹去了秘色瓷研究那边。
    年前,瞿秋离提议他们自己建一个小窑厂,前段时间刚好完工,所以负责秘色瓷的那些小伙伴们就干脆搬到厂子里去住了。
    离这里不远,走路过去十来分钟。
    他们到的时候,一帮的小伙子正围着一个老大爷。
    老大爷就是他们请的烧窑师傅,以前是景德镇那边窑厂的老师傅,后来退休了,被儿子接到了安市养老。
    但是他觉得自己还不算老,也闲不住,前段时间无意间在网上刷到这个招聘消息,他就来了。
    这虽然是个窑厂,但一个月也就开几次窑,不忙,工作内容也不累。
    一帮年轻人也非常好相处,而且也很好学。
    他从事烧窑这个工作四十余年,工作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瞿秋离走近了才听到他们讨论的内容。
    原来是前两天刚烧一批瓷器,今天早上才开窑,明明用的都是以前的老方法,只是想热热窑,试着烧一回。
    但这老大爷烧出来的就跟他们以前租用的窑厂不一样。
    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制作工艺,但老师傅却给他们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完全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把这些瓷器每件都烧成了精品。
    普通人可能看不出差距,普通人可能会觉得十块钱一个陶瓷碗,和一万块钱的陶瓷碗,看起来没什么差别。
    无法是一万块钱的更华丽,或精致一些,不都是用土烧出来的吗。
    但其中差别可大了。
    有了这老大爷的加持,小伙伴们似乎茅塞顿开,以前许多得不到解释的东西,现在似乎都能够找到答案了。
    “哟,老大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你不是挖古墓去了吗?”
    “昨天才回来,那边尹老师在坐镇,我这个编外人员回来送个东西,之后应该不过去了,可以多过来看看了。”
    小伙们都很高兴,“那秘色瓷,你这边的研究有进展了吗?”
    这可就尴尬了。
    秘色瓷的工艺是真的难啊。
    他在古代经营了这么久,基本上完全没有探寻到一丁点秘色瓷的工艺。
    而且前段时间,都在山上,他都没有回古代,还不知道那边安排的人,如今进展如何了。
    众人看他脸色就知道了,但都没人气馁,
    研究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有的东西,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研究透彻,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为此奋斗过,为此挥洒过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又有人跟老大爷介绍,“这就是我们研究室的发起人,很厉害的一个年轻人,叫瞿秋离。”
    老大爷肃然起敬,“都是些有本事的年轻人啊。”
    老大爷其实也很感慨,既然来这里工作,自然是知道这里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一群年轻人,试图要复原那些失传的秘籍,真的很了不起。
    瞿秋离笑了笑,“大爷在这里还习惯吗?”
    “习惯,非常习惯。”老大爷显然很开心,一辈子都跟窑厂瓷器打交道,离了这里才真的是不习惯。
    而且这里包吃包住的,他空闲的时候还能打打太极。
    至于这年轻人想要问的问题,他都知无不言,算是贡献出自己有限的力量吧。
    “这位是?”瓷哥问蔺向禹,“这位同学也要加入我们吗?”
    “不是,这是我…朋友。”瞿秋离把到嘴边的哥哥吞了进去,“今天就是陪我过来看看。”
    瓷哥一脸的揶揄,拖着长音“哦”了一声,满眼的都是八卦气息。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他们之前就觉得瞿秋离这人太仙了,除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别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无法影响到他的情绪。
    他们常常都在想,这种性格的人,不会孤单吗?
    好在,现在总算是在他眼里看到了别样的情绪。
    瞿秋离红着耳朵尖尖,他其实没别的想法,大概就是如果他未来如果真的和蔺向禹在一起了,还得跟他们解释此哥哥非彼哥哥。
    不对,他为什么要考虑和蔺向禹在一起之后的事情?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瞿秋离问自己,难道就没有心动过吗?
    其实是有的。
    他这假大哥虽然有时候憨里憨气的,偶尔还有点土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很优秀,而且又很贴心真诚,再加上,这张脸就足够让许多青年男女折服了。
    只是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他无法确定一份感情是否会长久,就他和蔺向禹如今的关系,如果在一起了,以后万一分开了,反而是尴尬的。
    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跟爸妈解释呢。
    再则,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太过于感动,或者蔺向禹的各种体贴,从而让他产生了心动的错觉。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知道该怎么和爸妈交代。
    爸妈把他当亲儿子养大,自己要是拐了爸妈的亲儿子,他该要怎么面对爸妈?
    男人和男人在一起,注定了没有属于自己的血脉延续,除非是领养。
    也就是说,爸妈永远无法拥有自己亲孙子。
    他不敢想象,一想,心里就全是愧疚。
    蔺向禹不知道瞿秋离心里的想法,但他也有了自己的打算,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
    那些必然要面对的事情,他不可能让阿离去承受。
    自己肯定会提前交代清楚的。
    蔺向禹从小伙伴们的起哄声中,傻气的笑了笑,“阿离平时来这里的时间不多,辛苦你们了。”
    想了想,他决定改天给这些小伙伴们送点小礼物过来,改善改善小伙伴们的生活。
    研究室半日游,瞿秋离很满意,也很高兴,小伙伴们都在努力,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一直到回古玩铺子的路上,瞿秋离的嘴角都还挂着笑意。
    不是平时那种礼貌的浅笑,或者是十分随意的勾着嘴角,而是发自内心的笑意。
    连眼神里都是开心两个字。
    天生不怎么爱笑的人,一旦笑起来,太招人了。
    蔺向禹要不是在开车,他都要憋不住自己内心的想法了。
    古玩店这段时间算淡季,一天没几个人。
    刁小芸百无聊赖的坐在柜台里编织古钱币手绳,余光瞟见有人影,她抬起头,优先看到的是蔺向禹。
    “蔺先生又来了?”刁小芸又埋下头继续编制工作,“今天店里也没什么事,今天又打算买点什么?”
    蔺向禹一愣,背脊僵硬地转身看向旁边的瞿秋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