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豪门假少爷的古玩铺子 第1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特别是坐他旁边的蔺向禹,也不知道他今天怎么骚话这么多,还都是凑到他耳边说。
    那温热的呼吸散落在脖颈,这谁能受得了?他感觉自己半个身子都麻了。
    他几乎是面红耳赤的熬到了纪录片结束。
    送走了苏家,瞿秋离跟着爸妈一起回了蔺家。
    晚上,那刚开荤的蔺向禹就抱着枕头来敲门了,结果被瞿秋离撵出去了。
    路过的蔺爸爸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悠哉悠哉的回了房间。
    蔺向禹在门口等了半天,阿离都没给他开门,他就知道肯定是自己在电影院逗得太狠了。
    不过,这能有什么办法?
    一身古装的阿离,举手投足,实在是太迷人了,根本忍不住。
    既然阿离不给他开门,他也只能抱着枕头回了自己的房间。
    不过,他还是在考虑一个问题。
    这纪录片挤着贺岁档上映,票房指定被打压得狠惨。
    这是阿离努力了这么就的纪录片,他也知道阿离想要更多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他不想纪录片到下线都一点水花都没有。
    或许,明天想个办法操作一下。
    娱乐圈不是有炒作那一套吗?他不了解,但有的是专业人士。
    可是还没等到他行动。
    纪录片第二天就火了。
    只不过火的方向不同,网络上一片骂声。
    蔺氏公关部值班的员工一早就发现了这个事情,毕竟瞿秋离也是他们蔺氏的股东。
    他就赶紧联系了小蔺总的助理常安。
    放假嘛,蔺向禹昨晚又在琢磨给纪录片炒作的事情,又独守空房,很晚才睡着,一觉醒来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手机静音了,他迷迷糊糊拿起手机过来看了一眼,瞌睡顿时就清醒了。
    连忙上网查了一下事情经过。
    原来,昨天晚上半夜,微博上有一个大v,带着纪录片的话题开嘲讽。
    说这电影的班底是如何如何的烂,演员没有名气,演技脸谱化,服化道劣质等等等等。
    甚至最后还嘲讽,说这电影哪来这么大的勇气敢在贺岁档上映。
    贺岁档,每年都不乏好的商业片,喜剧片,也是每年票房最火爆的时候。
    严肃的纪录片本身就没什么市场,平时就凉,更别说是过年了。
    但是,奇怪的是什么,那位大v的微博很快就被无数的‘路人’转载,然后就是各种叫骂,直接骂上了热搜。
    蔺向禹皱着眉头,翻看了一些叫骂的留言和转发。
    “这么烂的片,简直是浪费我的钱。”
    “我跟女朋友没买到xxx的电影,场次满了,想着既然都到电影院了,过年的片子都不会太差,就随便买了一场,结果女朋友跟我吵架了,完全看不下去。”
    “这片子到底是怎么过审的啊?”
    “我本来是冲着海报上的小哥哥才买的票,结果海报上的演员跟正片完全就是两码事,丑到我了,赔钱。”
    “真是无语,我看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完全是浪费我时间和金钱。”
    “画面都灰扑扑的,也不知道这片子的美术指导是不是盲人学院毕业的。”
    “演员也都是些生面孔,难怪这片子这么烂了。”
    “我他妈!@#?%”
    ……
    蔺向禹越来,眼神越是冰冷。
    纪录片他们昨晚一家人一起去看的,排除对阿离的亲人滤镜,纪录片确实严肃正经了一些,在贺岁档不讨好,能够想象到有人不喜欢。
    但也绝对不至于到全网差评的地步。
    这明显就是有水军下场了,只不过,这水军是谁买的?
    是谁买的都不重要。
    蔺向禹衣服都没穿,他站在窗前,给常安打了电话过去。
    让常安查纪录片昨天的票房,找一个有影响力的大v把票房公布出去。
    网上骂的人,数以万计,无数的吃瓜群众都找不到头脑,有的也跟风转发骂两句。
    反正自己不痛不痒的。
    直到,另一个大v下场了,大v带着话题,放了一张贺岁档所有电影,昨天总票房的统计图,配了一句话:脑子既然不用不如拿去烤脑花儿。
    妥妥的嘲讽。
    不嫌事大的网友就点了进去,还没开骂,就看到票房不太对劲了。
    画面中,其他贺岁档电影,昨天的票房多则几千万,少则也有几百万。
    但纪录片,昨天的总票房才一万多。
    这就不对劲了。
    总票房一万多,那网上骂的那些人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不乏跟风骂的,但就算是除掉这一部分,另外那些信誓旦旦说片子太烂,说演员丑的,那些人是怎么来的?
    看都没看就发影评,还是以看过的角度去发的。
    无数稍微有脑子的网友反应过来了,他们这是被人当木仓使了啊。
    也怪他们自己跟风,还以为真的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烂片出现呢。
    很快,纪录片的骂声触底反弹。
    水军被反扑的热心网友骂得销号。
    这片子,是真火了啊,是还没去看就火了。
    能让人买这么多水军泼黑水,那怕是有点名堂哦,有的比较闲的网友就已经在查电影票了,准备去看看。
    这下,票房也触底反弹了。
    无数的影院都小幅度的增加了纪录片的场次。
    就在这时候,纪录片导演出来了。
    导演的大金v差点闪瞎了眼,但人家语气十分平淡的说了,“这是一部纪录片,十分有教育意义与研究意义,比较严肃,希望网友们理智购票。”
    导演不出名,但金v不是假的。
    聪明的网友又去查了导演,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人家导演是国家台的金牌导演,专门拍纪录片的,曾经国内外获奖无数。
    然后他们又去查了纪录片的简介,是以古墓为原型的文物考古纪录片。
    这考古啊,对于传统和历史,是华夏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算是不研究历史,也都能说上几句。
    事情闹得这么大,蔺爸爸和蔺妈妈也知道了,蔺妈妈气得不行。
    蔺爸爸也不淡定,非得要查出是谁买的水军来抹黑阿离。
    瞿秋离这个当事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应,黑的说不成白的。
    这事情过犹不及,哪怕没有蔺向禹叫人公布昨天的票房成绩,全网骂声,也是变相性的给纪录片做宣传了。
    不过家人们心疼他,他也不会不知好歹。
    有些人确实欠教训了。
    就在这时候,导演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一场采访,问瞿秋离要不要参加。
    纪录片嘛,上映前也没搞什么首映礼,也没有多少宣传。
    现在片子被人骂火了,媒体自然也就关注到了。
    他想了想,答应了采访。
    最初,他同意参演纪录片,一个是因为那是他的衣冠冢,另一个是因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
    考古,历史,文物研究与保护,实在是太需要传承了。
    采访定在了初五,到这天,网上依旧是沸沸扬扬的讨论。
    有不少的网友都去看了纪录片,网上现在好评率是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那些也都基本上是不喜欢这个题材的。
    也有专业人士出来分析了,从服装道具的考究,到演员妆容的复原……无论从哪个角度,这纪录片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也导致了,纪录片的票房持续稳步上升。
    采访现场,来了不少的媒体记者。
    瞿秋离,导演,还有三个参演的演员,以及考古学家尹老,和帮孙子站台的苏延卿都到场了。
    采访从尹老开始,尹老又从古墓开始说起,古墓之前因为挖掘出许多青铜器,也被网络关注过一段时间。
    现在尹老这么一说,大家就想起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尹老是考古界的大佬,他从古墓的挖掘到纪录片的计划,以及提到瞿秋离与古墓挖掘出来的古画十分相似等等。
    尹老发言完毕,这又到了苏延卿。
    苏延卿致力于文物修复和历史研究,虽然退休多年了,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传说。
    只是媒体们都不知道苏延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苏延卿退休了,但他被反聘参与文物修复,这不稀奇,但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媒体面前。
    苏延卿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在岁月的沉淀下,儒雅的学术气质却更加浓厚了。
    尹老刚才讲了古墓,苏延卿讲的就是文物修复,修复出来的那些甲骨,翻译出来的甲骨文,跟他们讲讲古人的历史与智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