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9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最初的太乙宗,其实很弱,和天下第一扯不上一点关系。
    重伤的重伤,垂死的垂死。
    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悲哀,仙门没有再追杀,与空桑签署了监天之约后便各自投身,与荒瘴相抗大家都以为护棺远走的太乙过不了百年千年就要被历史淹没了。谁也没想到,一群老弱病残,摸打滚爬,以无弃徒,无叛徒在三千年的晦暗中活下来了。
    不仅活下来了,还以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疯劲狠劲,生生拼杀到了诸多仙门的第一。
    太乙宗就是另一个云中城
    左月生一下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太乙宗一定要牢牢守住第一的位置。
    因为他们叫做太乙。
    因为太乙隐喻当初的白衣神君。
    所以,他们要做天下第一的宗门。
    他们要供奉当初最尊贵的神君,哪怕不能付诸言表,哪怕无法宣书,也要以这种方式为神君留存最后的一份荣光。
    万载仙门,太乙第一。
    太乙第一,神君第一。
    如今仙门会纷争成这个样子,源头就在这里,有些人后悔,有些人推诿,有些人愧疚,有些人怨怼三千年晦暗,三千年苦战,没人说得清对错了,太多东西太多事情被埋葬了。可如果传道授业的神君都坠为妖邪,仙门又该以什么理由,要求天下修士身向清明以命护道?所以最后古石碑记上抹去了祂的名字,只剩下一句话
    陶容长老于尘埃中捡起一份《典藏》,翻到尾页。
    尾页踏遍十二洲归来的左梁诗以小楷写着:
    神授圣贤以道,圣贤传道天下,是以我辈修士当以护苍生为己任。
    余下的,只能尘封,只能沉默。
    第104章 谁愿意赌?谁敢赌?
    踏遍十二洲寻之未果, 人间把诸事葬了太多
    一老道持一拂尘,拂尘一分, 自晦暗中分出徐徐一线丈许来长的光路,随走随熄,随熄随分。他就这么一路披拂,一路前行,足下麻鞋残破,身上衣衫褴褛,也不知走过多少路, 经过多少搏杀,唯独手中拂尘,始终洁白如雪。
    若半算子在这,便会认得, 这形容枯槁的老道是谁。
    他师父。
    鬼谷谷主。
    世人惯称他为鬼谷子,却不知道他就任鬼谷谷主之前, 用过一化名叫鹿寻,曾与行将返回清洲的左梁诗有一面之缘。当时一准阁主与一准谷主在茶楼对坐,左梁诗偶然言道踏遍十二洲寻之未果, 人间把诸事葬了太多。那时同样追查无果的鹿寻未作回答, 尔后两人各自散去。
    一者向东, 韬晦待时六百载。
    一者向西, 揲筮卜卦三千回。
    既然人间寻不得,便到幽冥来寻嘛。若幽冥再寻不得, 便想法子到天上去寻。鬼谷子口中喃喃, 拂尘一点, 再次于大荒中辟出一截路来,做人不能太死板三百十六条道都走一走, 总走得到的。
    这一次,他走的是幽冥。
    是大荒。
    大荒环绕在人间之外,虽然时时刻刻有瘴雾不断汹涌而出,但若要细论的话,洲屿同真正的大荒间的距离各不相同。《三界堪舆图》上,人间被绘画成两重,一重是圆形的青庐,也就是天穹,一重是青庐覆盖下的厚方,也就是总体像一个四角展开的矩形的十二洲。因此才有耳熟能详的天圆地方之说。方地的四个角,抵在圆天的边陲,就像是系住庐盖的四角钉子。
    以清洲烛南为例。
    烛南东去一万里,便是三十六岛之一的狄山,狄山再东去二万里,便为沧溟的尽头,是清洲之月所能照到的最远极限。曾经有修士跋涉三万里,抵达这人间与大荒的交界,但见冥昭瞢闇,幽晦未形,四象混沌,鬼魅幢幢,骇然大观。
    但如果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角出发,这一步便可以踏进大荒。
    鬼谷子便是从东北隅的凶犁土丘进的大荒,迄今为止,一刻不停地走了近半年。
    在拂尘辟出的光路之外,无数狰狞古怪的影子晃动,徘徊,垂涎着正中间的活人血肉。隐隐约约有鳞甲声,有窃窃私语声,有吃吃发笑声嘈杂怨毒,阴冷奸诡,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一旦道心失守,便会被立刻吞噬,坠为邪祟,化作大荒的一部分。
    一步、两步、三步
    一万里。
    鬼谷子停下脚步,回首来时的路。
    九千九百里处的灯光已然缥缈,彻底看不见了。
    一百里一枯骨,一枯骨一余灯,这是一代又一代入荒求索的修士大能点燃自身所化的引路之灯。九千九百里处的灯,是前人留下的最后一盏,化灯者是上一任太乙掌门,三千年前提剑伐空桑的颜如卿。
    人非天神,上不能效神君辟四极,下不能效夸父化邓林。
    只能这样,一代又一代,一百里又一百里地向前。
    愚蠢,笨拙。
    谢先辈为后来者开道。
    鬼谷子朝来路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他起身取出一个背刻生辰八字的木人,立在幽晦间,又取出七枚桃木钉,刺破自己的七窍,各沾一点精血,后钉进木人对应的七窍所在位置。当他继续向前,身死之后,这七枚桃木钉就会牵引他的魂魄依附到木人上,燃成一盏新的引路灯。
    做完这一切,鬼谷子继续向前,不再回头。
    一万里幽冥路。
    一百盏命魂灯。
    只剩下骨头的云鲸载着嶙峋枯峰在黑暗中缓缓游动。
    骨鲸巨大的眼窝向外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暗沉粘稠的血,血水蜿蜒成两条长长的河。骷髅与腐肉淤积成壤,白骨与恶念堆砌成墙与《古石碑记》所载的太古大荒不同,而今的大荒的深处隐隐已经衍化出了自己的幽冥之城。
    怀宁君盘膝坐在云鲸的头骨处,自斟自饮。
    鬼谷子定下七根桃木钉的时候,酒盅于半空中停顿了一下,片刻,他笑道:终于又多了一盏啊。
    慢慢地将杯中酒饮尽,怀宁君垂眼俯瞰为鲸骨盘绕的幽冥之城。
    城中往来者,多死魂魑魅之属,间以戾妖鬼祟,次之的则是
    人。
    又或者说,应该称他们为荒侍。
    他们原先也算是修士的一员。
    只是大道难求,而就算修炼有成,面对吞噬万物的大荒仍然微弱蝼蚁。是以一直以来不断有修士坠邪,以屠杀生灵为祸人间的方法,转修业障。业障缠身者,便成了另类的魑魅魍魉,也就无所谓道心之崩塌与不崩塌了,便可入大荒。
    怀宁君提起白玉壶,慢慢地给往酒盅中斟酒,浅碧的酒液一点一点涨高,在暗红的血火下色泽有些诡异。
    仅鲸骨一城,就有荒侍不下万人,怀宁君语调不紧不缓,像是有意说给谁听,整个大荒中,叛离人间的邪修,你觉得大概有多少人?
    他是在同一缕鬼城中心的神火说话。
    这一缕神火比颜掌门之流在大荒中留下的命魂灯还要微弱,它从太古一直燃到今日,燃了太漫长的岁月,更何况大荒又特地在此处造起一座朽骨腐肉之城,以阴寒晦气不断冲击,侵蚀它。
    按道理来说,早在一百年前,它就到了枯尽的时间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残魂之火虽凄凄如缕,却摇摇不灭。
    残魂没有回答。
    与数万数十万的荒侍相比,百盏命魂灯怀宁君笑了一下,又算什么?
    残魂寂寂。
    不言不语。
    怀宁君也不说话了,沉默地望着城中的那一点神魂。
    云中之战后,神君身陨,破碎的神骨落满十二洲的河山,而燃起的神魂则落进大荒。其中一部分残魂,由巫族召回人间。剩下的,则散落在大荒的各个地方,承载着他生前瘴去风来,漫天繁星的执念,日夜燃烧。
    共计三十三道。
    其中十一道,师巫洛九次入大荒取走。
    其中八道,炼化邪兵时自行焚尽。
    其中六道,燃烧殆尽。
    其中一道,月母经女取走。
    又有一道,牧狄取走。
    零零总总,如今还剩下六道残魂。
    还是炼化不了?
    一道蒙蒙的似有形似无形的黑影出现在怀宁君身边,问道。
    怀宁君慢慢将盅中酒饮酒,尔后才反问:你不是试过很多次了吗?何必问我。
    可我怀疑你在顾恋旧情,黑影冷冷回答,你莫忘了,就算你留情,他也不见得会对你留情。稍顿,黑影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初仙门和空桑召他回魂时,你既然能够在他的残魂里种下傀丝,怎么如今连缕行将枯尽的余魄都炼化不了?
    不。
    出乎意料,怀宁君摇了摇头。
    你错了。
    黑影冷然看他。
    我什么都没做,怀宁君望着城中的余火,语气古怪,我从头到尾,什么都没做。
    黑影听出他语气里混杂一丝怜悯的讥讽,困惑地问:你没有种下傀丝,那他是怎么疯的?
    怀宁君放下酒盅,转头看它。
    第一次荒厄过后,所有天神都知道,想要真正遏制荒瘴,真正建立人间,只有让凡人踏上仙途,众生芸芸,众生为墙,城池万载,群星漫天,尔后才能瘴尽天清。可除了他,没有谁愿意授道,你不觉得奇怪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黑影诧异地反问,若我是天神,自然也不愿意凡人能与我并肩。
    的确,有这个原因,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怀宁君道,最重要的是因果。
    因果?
    黑影重复了一遍,似乎有些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一人修道为善,得一分功德。可一人修道作恶,造的却是十分、百分、甚至是千万分业障。
    谁传道天下,谁就要为天下担起这份因果。
    谁敢赌?
    一人为善,善微力薄。
    一人为恶,恶深罪重。
    谁愿意赌?
    谁敢赌?
    他说,他愿意赌。
    师巫洛一字一句,每一个字都像在向外拔一根钉在他心脏深处的骨刺。
    那是天地四极还差一极的时候。
    大荒苏醒,发动了第一次前所未有的暴烈反扑。瘴雾从还未建好的南辰极汹涌而入,城池一座接一座倾覆,还未完工的日轨月辙动荡,混乱。在一个午后,白衣的神君坐在云中沉默了许久。
    他做出了一个古往今来再没有第二位天神愿做敢做的决定。
    我愿意赌。
    我赌世人之善总能胜过世人之恶。
    我来赌。
    他那么说,就真的去做了。
    他赌了。
    师巫洛绯刀斜指,握刀的手关节森然泛白,他要替一个人将所有尘埃拂去,将一切雪洗。
    四下俱寂。
    只有师巫洛轻轻在问:
    可他得到了什么?
    第105章 半卷荒唐半卷笑谈
    可他得到了什么?
    简简单单七个字, 如巨石砸落,如惊雷炸开。
    半算子神色空白, 不渡和尚惨然闭目,陆净踉跄后退,踉跄弯腰,脊骨像被一节一节碾碎。他抓了一把泥沙俱下的水,眼前一会儿是枎城,红衣掠火三千丈,一会儿是寒潭血魂如朱砂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昏迷不醒也想救人的恶鬼啊。
    有的只是被苍生所累的神君。
    冤魂业果?
    师巫洛慢慢地重复笑脸弥勒先前的话。
    笑脸弥勒佛号无定, 此时不复欢喜,背后象征参悟禅意的紫金莲大朵大朵凋谢飘落,佛陀法相摇摇欲坠。面对师巫洛的话,无定禅师黯然合掌, 深深弯腰,涩声道:无定无定有惭。
    师巫洛极轻地笑了一声。
    你有愧?
    下一刻, 师巫洛的身影陡然出现在无定弥勒面前。
    你算什么!
    所有紫金莲刹那枯萎,佛陀法相刹那破碎。无定弥勒七窍同时震出血来,不躲不避。他不躲避, 陡然出现的师巫洛却没有任何收手的意思你们人人都有不得已, 人人都有推说, 说无知者无罪, 说心中有愧。
    心中有愧,无知无罪就够了吗?
    那他的神君呢?
    他本可以独善其身不染尘埃的神君呢?
    因为你们人人有愧, 人人无罪, 所以人人皆都可以用苍生为名忘恩负义?所以就该他的神君两次身死?就该他的神君活生生受那千刀万剐的罪?
    凭什么?!
    砰!
    无定禅师向后倒飞, 重重撞到一面拔地百仞的孤峰上,生生砸出一尊佛像般的大凹陷。佛宗所在之洲, 家家都有佛像,家家都供菩萨身,称之为佛陀相佑。师巫洛就要这号称佛宗三大禅师之一的无定禅师于佛像中千载修为废做流水。
    余下红袈僧人喊了一声无定大师,下意识地抢上前去。
    无定禅师自凹陷中摔落,被僧门同伴接住,面色苍白,气机衰落,比之凡人还不如。有红袈僧忿然向前,一步刚出,一道刀气盘旋而过,切下了他的头颅。僧首滚落到无定禅师脚下,无定禅师嘴唇嗡动一下,默默无言。
    太渊门下,白衣道人孟沉骇然失色。
    他自短暂的愕然中惊醒,看见无定禅师因冤魂业果四字招来这场横祸,瞬间惊出了一身涔涔冷汗师巫洛对仙门恨意如此之深,自己先前还当着他的面夸口,岂有活路?念头一闪而过,白衣道人孟沉就想舍下太渊门人,御剑而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