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皇后她又美又作又矫情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扶姣唔一声,移了移位子,自觉戴得工整。
    渥丹再次见识到李都统的细微周到,不由侧目,心道论照料郡主,都统比谁都有经验,得多向他取取经才是。
    她内心的想法,李承度不得而知,因顾忌扶姣的脚程,他放慢了步子,往常用不了一刻的路程,硬是走了两刻钟。
    管事大早守在门前,见到他们忙迎上前,先唤都统,然后就是呼啦啦一群仆婢涌上来,拥着扶姣往后院去。
    住处已经从月舍换成了倚阳居,布置倒同先前无异,只是院内景致略有变化,扶姣此时无心打量,被仆婢们伺候着梳洗一同,换上柔软的寝衣,便直接往睡榻上一趟,任它天昏地暗。
    她这一觉睡得沉,直到近午时的时辰才勉强清醒,彼时渥丹正守在内室,见她睁眼坐起身,忙上前扶着靠在引枕上,问是否要传午饭。
    扶姣还没答,门外有仆役报,“郡主,侯爷来了。”
    这个时候来,应该是安抚她的。扶姣很想关门不理,可是想想,同一个屋檐下,躲也躲不了多久。
    于是收拾好自己,懒散地靠着梳背椅,视线穿过卷帘,望向门前那道徐徐迈入的熟悉身影,再跟着一转,移到他身侧的小男孩儿身上。
    第二十八章 · ?
    红漆梳背椅上倚坐的小娘子视线仅往门边扫了圈, 很快转向窗边,露出姣美侧颜,下颌微微抬起, 把骄矜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放在往日,她敢这样摆脸色给父亲, 定会被训斥一顿。但扶侯昨夜一时怒火上头把人赶走, 回头细思,知道自己反应过激, 也有些惭愧, 便没把这小小的脾气放在心上, 脚步略一顿,神色不大自然地迈进屋子。
    倚阳居的陈设焕然一新,但布局仍同婉姨娘居住时一致, 有些小玩意也不曾撤去。譬如这窗边悬的青竹风铃, 片片青竹随风微荡, 上面的几行小字乃是扶侯亲笔所书。当时他不过兴致一起在竹片上练字,练过后本要丢弃, 却被婉姨娘拾去, 精心制了这风铃。
    在讨扶侯欢心一事上, 婉姨娘着实是下了大功夫的, 总能出其不意地表衷心。见得多了, 她深深仰慕自己的印象留在扶侯心中,所以才不信她会背着自己去做什么。
    晌午时,他犹豫之下去看了婉姨娘, 才短短不到一日的时间, 往日柔美纤弱的人就消瘦了一圈,脸色苍白得不可思议, 见了他强撑起身子跪地,流泪道:“侯爷还能来看妾,妾万分感激。夜里仔细反思,总算明白错处在哪儿,欺瞒侯爷就是头一桩大罪。也是妾不经事,见了那信里的胡说八道就心慌,生怕侯爷信那小人所言,就……侯爷,妾身不敢再辩解,如今这身子恐也是报应,总算服侍侯爷这一场,等入了黄泉还能继续服侍殿下。只可惜循念……还望侯爷能不介怀,千错万错只在妾身,他甚么都不知道。”
    扶侯不知,女人能流的泪水竟这么多,顺着眼眶下落,滴滴答答几乎能接一盆子水。长公主生性骄傲,即便服软也从不会如此低声下气。他欣赏那样的傲骨,但此时也不免为婉姨娘的楚楚可怜所动,冰冷的眼神慢慢软化,最后道:“罢了,事实如何我已查清,确实与你无关,只是你确实不该骗我,若一开始就承认那封信,我也不会如此动怒。”
    婉姨娘自然又是认错,柔顺地伏在地上,脊背弯出清瘦的弧度。想起大夫说她时日无多,扶侯最后那点气也没了,将她放出柴房,还陪着用了顿饭,恰时循念又去看望她,一家三口聚在一块儿说了些话,令他想起是该把循念让女儿认识了。
    顺道,也要为昨夜的事哄哄她。
    众多仆婢紧随扶侯而来,手捧锦盒接连入室,粗略看过去,敞开的锦盒里放的都是时下小娘子们喜爱的首饰衣裳和点心,长须管事殷勤笑道:“侯爷昨日就令小人按郡主喜好去搜罗这些物什,今日才收齐整,郡主看看觉得怎样,若有什么不满意的,立即就换。”
    扶姣一时不解,看向扶侯。
    阿父素来嫌她娇气,甚少哄她,父女俩闹不快后多是等她自己慢慢消气,这次她本以为也会如此,没想到阿父竟会主动服软。
    扶侯咳了声,“喜欢么?还有什么想要的,和徐管事说,他自有办法。”
    “……先放着罢。”扶姣低低说了这么声,不知该露出什么神色,便别过脸。
    扶侯带循念落座,遣退下人,“昨夜是爹爹不对,没同你解释清楚便发脾气,纨纨,原谅爹爹这次可好?”
    他说道:“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身处其位,自有不得已之事,眼下和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等日后自有分晓。”
    什么不得已,扶姣不清楚,但她也不是真的傻乎乎的小孩儿,任凭糊弄。只是经过昨夜李承度那几句话,也学会了一点沉住气的功夫,唔一声,就作知道了。
    扶侯也不在意她的冷淡,把循念牵到身前,温声介绍,“这是循念,大名扶琅,是你族中伯伯的子嗣。他们夫妻远在荆州,便暂把循念托付给了我。”
    说着一笑,“爹爹平日忙碌无暇陪你,你初到雍州,没什么熟人,可以叫他陪着。循念乖巧懂事,出门玩也能认些路。”
    他对循念道:“叫阿姐。”
    “阿姐——”循念恭恭敬敬地喊,躬身作揖,礼节十分到位,通身从头发丝儿到脚尖都透出一丝不苟的味道,很是老成。
    其实关于如何让儿女相处一事,扶侯仔细思索,觉得直接道明身份也未尝不可,不用牵扯出婉姨娘,就说循念是意外所得,生母并未留在身边。
    但婉姨娘听了大惊失色,切切道:“侯爷忘了,当初你只玩笑说了句要让殿下再生个弟弟,郡主就大发脾气,闹了好一场。殿下所出尚且如此,何况循念……妾怕到时侯爷左右为难,不好收场。”
    确实,经她提醒扶侯也想起女儿的霸道,兴许是不想有人分享父母的宠爱,她似乎很抵触兄弟姊妹,“那该如何?我当父亲的,难道还要因有了个儿子而对女儿心虚不成?”
    “既然避不开,侯爷不如先用别的身份给循念顶着,他懂事知趣,讨郡主喜欢应当不难。到底是姐弟,血脉里天然会亲近,等二人有了感情再说出身份,郡主也更容易接受些,侯爷以为呢?”
    婉姨娘的建议,其实就是扶侯最初的想法,几乎没有过多犹豫就接受了,因此就有了眼下的场景。
    扶姣不喜欢小孩儿,更不需要他陪,都没怎么看循念,硬邦邦道:“我不需要,有事我会找李承度。”
    瞧瞧,有事找的不是父亲,而是个外人。扶侯没生气,一怔,若有所思,随即道:“悯之事务也多,莫总是打搅,如今他已经不是府里的侍卫了,怎好随意使唤。”
    “不是使唤。”扶姣不满,却也找不出更好的词,想了半天道,“反正他很愿意。”
    扶侯长应一声,又笑,“行,他比爹爹要好得多,但总不能十二个时辰随传随到,你在这儿,还是需人领一领路才行。”
    不容分说地把循念推来,打定主意要让姐弟二人培养感情,道:“又不是要你带孩子,只把循念当成个跑腿的差遣也行,是也不是?”
    循念当即应声,“任凭阿姐差遣。”
    左一声右一声,看起来已经把阿姐这个名分定下了,扶姣很不习惯,这种疑似强买强卖的感觉令她感觉十分不好,站起身道:“我说不要,就是不要,让他自己玩儿去。”
    没想到她如此抵触,循念无措拢手,终于有些拘谨,茫然地看向扶侯。
    第二十九章 · ?
    扶侯打算落空, 无论他怎么劝说,女儿一律摇头,让他怀疑她是不是因为仍在生气而故意对着干, 于是佯作发怒,“你就是诚心逆我是不是?多一个听话的弟弟难道不好?”
    扶姣眼神更奇怪了, 指向循念, “他是我哪门子的弟弟,阿娘早就不在人世了, 还能从地下给我变出一个不成?”
    说着, 狐疑地打量这二人, 莫名觉得爹爹和这个小郎君容貌当真很有些相似,“他不会真是你背着阿娘有的罢?”
    其实只是顺口的一句话,没怎么当真, 但对上女儿那双乌黑清亮的眼, 扶侯心底就有点虚, 想起曾经的承诺,别过脸斥道:“胡说什么!这种话也能随便出口, 是不相信你阿娘, 还是不相信爹爹?他爹娘俱在, 哪有你这样编排人身世的。”
    相比于面前的扶侯, 自然是早早离世但记忆中大气美丽的阿娘更可信。扶姣没说出口, 眼神已经阐明一切,还有些失望,她以为爹爹此行是专程来解释昨夜的事, 没想到更主要的目的是“推销”这个什么弟弟。
    雍州再人生地不熟, 她也不会这么缺人陪,爹爹此举实在莫名其妙。
    扶姣不由再次仔细看了几眼循念, 毫无疑问,他是个很好看的小男孩儿,因年纪尚小,五官未舒展开,便有雌雄莫辩的精致。扶姣有爱美之心,身边无论人或物都首先以外貌为评判点,可是面对循念,她却怎么都生不出喜欢,甚至隐隐抵触。
    她也别过脸,语气不大好地说了句,“最好不是,不然爹爹可不知我会做出什么。”
    这话让刚想再说什么的扶侯一顿。
    在洛阳时,扶姣虽然以骄纵出名,可那都是小女孩儿式的耍脾气,下人做错了事,她也懒得亲自罚,多是交给管事或者长辈处理,因此扶侯不觉得女儿真能做出什么来。但她脾气确实大,在帝后那儿应当也见惯人命,万一真有什么想法……
    他脸色沉沉,拿起父亲的威严说教几句,最终还是没有再坚持让循念留下,带着他出了倚阳居。
    出门时,循念回头望了几眼,他应该唤阿姐的人仍坐在那儿,对爹的怒容不以为意,不像姨娘,爹稍微皱眉,就要心慌地认错。
    在她面前,爹甚至不愿承认他的身份。
    循念低首,小步跟在扶侯身后,面上神情无人能知。
    ……
    扶姣坐在原地出神,炉中袅袅白烟升起,泛出沉水香的气味,被细风一拂,散得满屋都是。
    渥丹小心翼翼进门,忽听她问道:“渥丹,你认识那个循念吗?”
    “啊”紧张应声,渥丹喉间不自觉滚动,咽了口口水,“我……我来得晚,只见过几面,也不大了解。”
    其实是知道的,以前管事们见到那位婉姨娘从来不会掩饰殷勤,有时私下还议论什么二夫人、小郎君的字眼。只是后来听说小郡主要到雍州,府里上下忽然传消息,说是不能在小郡主面前说漏嘴。
    渥丹不大明白,纳妾生子的事,为什么不能让郡主知道,可能这些贵人就是规矩多罢,她只能遵从。
    扶姣看了她一眼,把疑惑暂捺心中,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怪怪的。
    这种怪,从到了雍州后就一直存在,叫她很多时候都不自在,好像唯有在李承度身边才能最坦然。
    “郡主,侯爷送的那些东西预备怎么办?”
    “该放哪儿放哪儿。”扶姣一顿,“不要和我带来的东西混成一块,另备地方。”
    仆婢们忙应声,渥丹则伺候她更衣。
    小郡主讲究,一日少说要换两次衣裳,具体得视她外出或小憩的次数而定,衣裳一换,发髻和首饰就得随之相配。
    将金镶珍珠耳坠轻轻取下,渥丹见小郡主神色已经恢复如常,正用勺搅羹,视线久久停留在窗外,便也不由跟着看去,只瞧见天顶白云漫漫,高树枝丫延伸至檐角,恰形成一道极漂亮的圆,将明日笼在其中。
    真是极好的天。
    扶姣突然想起李承度和王六的话,奇怪道:“不是说很快就会下雪吗?”
    渥丹笑,“早着呢,少说还有一月多,有时候等到除夕也是可能的。张掖郡雪不多,整个冬日下那么两三场就顶天了,不过雍州其他地方倒是不同,尤其是再往北去些,听说雪下起来又大又干,和鹅毛一样能捧着玩儿。”
    “郡主喜欢雪吗?到时可以到附近的郡县去看,离得不远,一日足够来回。”
    扶姣没说是或不是,随意应了声,偏首继续看天。
    她不喜欢雍州,即便有雪,也吸引不了她了。
    …………
    连着十多日,扶侯都没再来看女儿,听府中人说大概是忙着哪处的战事。他如今掌管一州,不仅要处理政务,还要时刻注意其他州郡,之前看扶姣的那点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扶姣没在意,事实上,她这段时间安静得出奇,每日只在房中看书,或写写画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宛如娴静的深闺淑女。
    循念依照扶侯嘱咐,每日雷打不动地来倚阳居报到,如此恒心简直不像个七岁的小郎君,可惜扶姣不为所动,压根不理睬,往往连面都没见着,循念就被请出去了。
    慢慢的,他也有些气馁,觉得阿姐实在不容易讨好,回去和姨娘一说,姨娘却反倒乐见其成的模样,对他道:“见不着就见不着,反正你每日就去点个卯,让侯爷知道就行。”
    毕竟只是个七岁的孩子,姨娘都这么说了,循念便听她的,不再做多余的事。
    又是一日,乌云蔽日。
    暖意随艳阳的消失散去,北风呜嚎,将廊下灯笼吹得摇摇晃晃,先前晾在外边的干花四处翻滚,仆婢们跟着追赶,忙成一团。
    趁她们忙碌之际,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出了倚阳居,直往府外走去。
    这身影一身朴素青衣,戴着仆妇出门用的帷帽,毫不显眼,一路从郡守府走到了长兴巷,窄巷内房屋鳞次栉比,虽不大,但极有次序地排成两排。
    扶姣皱眉回忆那夜走过的路,觉得应该是这儿没错,一脚踏入,慢慢分辨李承度的住处。
    可这儿的屋子实在太像了,几乎都是一个模子,扶姣连敲三次门都没找对地方,其中一人瞧了她半晌,没好气地骂了句什么,在她还没反应过来之际,门就面前啪得一声,合上了。
    扶姣呆住,回过神来时还有些不可置信,她居然被人给骂了,第一反应是叫人,可她是溜出来的,身边无人能帮她出气。
    她想了想,仔细盯着这道门瞧了好一会儿,用金镯在它左旁的墙上刻下印记,等她找到李承度,就要领他来帮自己算账。
    认真记住印记的位置,扶姣继续往前走,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遇到了一个认识李承度的短须男子。
    男子上下打量她几眼,不知想到什么,露出略显暧昧的笑,“小娘子从何处来啊,千里迢迢来寻郎君,路途很辛苦罢。”
    “要你管。”扶姣很不高兴,隔着帷帽凶巴巴道,“赶紧带路。”
    这人一愣,显然没想到她这么凶,倒也没计较,只暗暗嘀咕了一句什么就转头走了几步,给她指位置,“诺,就在那儿了,这个时辰李都统应当回来了,要不要帮忙敲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