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皇后她又美又作又矫情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扶姣看着看着,从极有精神到眼皮微垂,最后泛出浓浓的困意。
    迷蒙间,她自发地往身边的温热处靠,最后趴在了李承度膝间,浓密的乌发随之一散,散在他的身侧、手中,还不忘嘟哝,“我先睡,等积雪了,记得叫我……”
    “好。”李承度口中轻应,视线仍留在高空那片直垂而来的雪,半晌,目光才慢慢回落,凝在膝间那已然入眠的少女身上。
    他伸手,为她盖上了软被。
    第三十七章 · ?
    后半夜的雪比前半夜还要大许多, 照这架势,积一层可供玩乐的雪定不成问题,或许, 还会更厚。
    风夹杂片片雪花,打着旋儿往马车边冲, 被那一层薄薄的帘子挡在窗外, 而后被羊角灯散出的热意融化,一方昏黄灯光照亮的天地间, 尽是这种横冲直撞的雪。
    雪风的轻呼声不绝于耳, 眯了小半个时辰的李承度睁眼, 从罅隙中看到地面的一层银白,凝望了片刻,而后轻轻抽出身, 到篝火旁取出温好的酒。
    不是什么琼浆玉液, 再寻常不过的烧酒, 小镇中十个铜板可换一壶,李承度买它时, 扶姣甚至没有认出这是什么。
    但就着如此雪景饮酒, 灼热感穿喉而过时, 总别有一番畅然滋味。
    这不是李承度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色, 最初李家流放江北时, 就是比如今还要冰冷的深冬,大雪压枝,铺天盖地, 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陷出深深的脚印。歇在猎户留下的小屋时, 稍微往外一看,就是纷纷扬扬洒落的雪。
    父亲不喜雪, 他有旧疾在身,这种天寒地冻总会叫他行走不便,更别说弯弓提刀。但母亲却爱极了江北这连片的银妆,犹爱温一壶烈酒,倚在窗畔慢慢啜饮,即便身处简陋的茅草屋,亦是从容淡然。
    很难说,李承度的沉稳不是从母亲这儿习得。
    他随意地倚着隐囊,一手捏酒壶,眉目间含了难得的慵懒,稍稍仰首,喉结轻轻滚动,将烈酒饮下。
    正是此时,身侧传来细微动静,小郡主大概是失了趴伏的热源,不高兴地嘟哝出声,在梦里叽叽咕咕,却也不知在埋怨什么。她的脸因熟睡变成淡淡的粉,暖光映照下细腻如脂,让人很想轻捏一把。
    李承度意识到时,指尖已经顺应心意点了上去,正想像上次一般时,指腹的些许凉意让扶姣迷迷瞪瞪眨了下眼,竟睁开来。
    被抓了个正着,他依旧面不改色,从容地收回手,弹开车窗的一点雪。
    “……李承度?”她的声音仍不清醒,像是在梦呓,根本没意识到他做了什么,而后轻轻皱了皱鼻子,“你在吃什么?”
    微微辛辣的味道在车内回荡,李承度没回,反而低声问:“郡主想尝尝吗?”
    半梦半醒间的扶姣毫不犹豫嗯了声,等壶嘴递到旁边,便小小啜了下,那双眼却并没有像李承度预料的那般变圆,而是更迷糊地眯成了一条线,想问是什么东西这么难吃,却在下一息没抵抗住更浓的困意,脑袋一歪,又睡了过去。
    饶是李承度也微微诧异了下,扫过酒壶,不知是她沾不得酒,还是这种酒与她以往喝的太不同。
    他看了会儿,唇边忍不住漾出笑来,这回毫无阻碍地点了点那小包子似的脸颊,帮她掖好被角,再将车窗完全合上。
    不得不说,和这位小郡主一路而来的旅程,出乎他意料得轻快。虽然在世人眼中她娇气又任性,脾气坏,但在早经过父母亲磨炼的李承度眼中,这些并不成问题,端看他愿不愿意去顺着,会不会厌倦。
    但兴许是小女孩儿家都有千种模样,每当他感觉已经读懂这位小郡主时,她又总能露出新的一面。不过其中最吸引人的并非新鲜,而是她的心境。
    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达至此,在经历过痛苦后,依然拥有探寻前路的热情。世人大都囿于眼前,为一时的得到失去而生而死。她则不同,即便被父亲背叛,依然能够迅速找到该走的路,这并非经过才智衡量得出的结果,该归为一种近乎野兽般的直觉。
    思及她一路来对所有陌生事物展现出的好奇和雀跃,李承度想,或许只有常人所言的没心没肺才能稍微形容这位小郡主。
    不知这种心性是如何被养成,又或者说,应是那位早逝的长公主和皇帝他们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因为拥有底气,才能肆意地跟着感觉前行。
    **
    大雪后的清晨,天地皑皑,扶姣睁眼推窗时几乎呆怔,不大确定地揉了揉眼,“昨夜我们又赶了一程路吗?”
    “未曾动过。”李承度的回答让扶姣慢慢回神,终于记起昨夜的话,哇的一声迅速穿衣趿鞋,推门就冲了出去。
    李承度还来不及提醒,就见她被绊倒,啪叽一下,栽倒在雪地中。幸而这里的雪积得够厚,不至摔伤,但那抬起的脸也瞬间被冰得通红,但眼中却是满满的兴奋,“好大的雪,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雪,好厚啊,好大……”
    已经激动到语无伦次了,李承度淡定颔首,“方圆十余里都是如此。”
    他将人提起,拎着轻轻抖了抖,“郡主要玩,还是把该穿的都穿好,用过朝食再去。”
    扶姣口中应是,视线却不离雪地,任他拎着都没反应,念叨着书中写的雪,说要堆雪人,还要造雪屋。李承度一应说好,将早就烧好的热水和茶点奉上,再把门窗皆合上,总算唤回小郡主丢失的魂儿。
    “我要在这里玩一天。”她如此宣布,李承度依旧没反对,只是道,“一路行去都会有这样的雪,不必特意停留也可以玩。”
    扶姣喔了声,“那也可以。”
    随后心不在焉地洗漱,用了几口点心就想再度往外冲,被李承度拦住,不容置喙地给她戴上暖帽和手衣。这二者都是李承度在附近城镇帮她买的,似乎都是用兔毛制成,黄色的绒毛,让她不至在雪地中就不见身影。
    “这是什么?”见他还要给自己双眼套上什么东西,隔了一层,视线都变得模糊,扶姣便有些不愿。
    “护眼。”李承度道,“看久了雪地不作任何防护,会失明,郡主确定不要吗?”
    这护眼的用具是他自制的,当初初到江北,一家人没什么经验,就险些对着茫茫的白雪全部目盲。
    看着他平静的模样,扶姣半信半疑地套上,然后转瞬间就再记不起其他,撒欢儿似的跑了出去。即便以李承度的眼力,也只能捕捉到她上一刻还在西边,下一刻就跑到了东边角落的身影。
    他回想了下,洛阳近些年确实少有大雪,也就稍微能理解扶姣此时欢快的模样了。
    只是……他看着,略有忍俊不禁,因为小郡主的样子,真的有些像一种名为狍子的小动物。
    他慢慢走去,应她的要求开始滚雪球。
    …………
    因扶姣的玩心,本来两日的路程被她硬生生拖到了五日。她几乎尝遍了大雪的各种玩法,堆雪人、造雪屋、用一块木板在雪地滑行……凡她能想到的,全都让李承度帮着一起实现,玩得淋漓尽致,很是满足。
    更难得的是,她这样肆意地玩,居然没有半点着凉的迹象,也没有生冻疮。
    “什么是冻疮?”扶姣好奇地问,看向正在给她手上抹什么的李承度,他道,“冬日太冷,没有保暖好,手脚会变红变肿。”
    扶姣明白过来,有时候奶娘她们冬春手上就会有,她再看李承度,那双充满力量的手修长洁白,掌心均匀地覆了层薄茧,摸上去硬邦邦的,“你也有过吗?”不然怎么这么有经验。
    李承度轻轻嗯了一声。
    不待扶姣再问,他已经起身出外,重新扬鞭。
    连着下了两日大雪,暖阳未出,如今附近仍是厚厚的积雪,马儿的速度便有所减缓。它是李承度进入江北后特意换的当地马,耐寒,但需要歇息的时间也大大增加,每隔一个时辰李承度就会让它停下休息,或者喂食,照顾得很是精心。
    扶姣对此不曾反对,有时候还会帮着李承度喂马,数日下来,马儿也能让她亲近地摸摸尾巴了。
    晃晃悠悠十余里路,眼前终于出现村庄,小道上印满深深浅浅的脚印,烟囱中冒出烧火的烟气,远远看着,有种重回人间之感。
    李承度驾车慢慢入内,扶姣倚在壁上,从半开的车窗看去,同样瞧见了不少各家趴在窗户上朝这儿好奇张望的小孩儿。
    这座名为万里的小村地处偏僻,少有人至,马车对他们而言都是稀罕之物。
    终于有个小孩儿没忍住,从屋内跑出来一路慢慢跟着,两腮的红色宛如点了最红的胭脂,呆呆的神色和被裹的厚重的身子像只傻傻的小鹅,扶姣看着好玩儿,便给他丢了颗糖。
    这下仿佛捅了马蜂窝,附近人家瞧见的小孩儿纷纷一涌而出,巴巴地坠在后面,像是在等她丢糖。
    扶姣眨眨眼,想到李承度那儿还有一大包,便毫不犹豫地把糖全洒了下去,五颜六色的躺在雪地上,极为好看。
    李承度早就察觉了身后的动静,问她,“郡主不喜欢吃糖了?”
    “你那儿还有许多嘛。”扶姣满不在意。
    李承度先没应声,等将马车驶至一间木屋外,停下系绳时才不紧不慢道:“忘了告诉郡主,之前在堆雪球时,那包糖已经不慎遗失。”
    扶姣一呆,很快道:“你还可以做。”
    “那应当要等出了万里,才可以。”
    附近没有商铺,全凭农家自给自足,糖于他们而言更是稀有。扶姣眼儿先慢慢睁大了,闻言忍不住看了眼后面,可是那糖已经给出去,再去拿也太没面子了,最后只能摆了张不高兴的脸看他。
    李承度莞尔,正欲再说什么,隔壁屋子的栅栏发出轻响,灰衣佝背的老人走出,略显浑浊的眼努力辨识,“是度娃儿吗?”
    “甘叔,是我。”
    甘叔激动起来,精瘦的身体三两步走来,上下打量李承度,连道几声好字,“长高了,长大了,几年不见,女娃儿都有了,还这么大。”
    老人家言语时常会混乱,认知不清,李承度顿了下,余光一瞥百无聊赖打量周遭的小郡主,幸而她听不懂老人家的方言,不然定要气哼哼地同甘叔辩解一番。
    叙了几句旧,甘叔就热情地邀他去家中用饭,眼下年关快至,他的儿孙都已回家,很是热闹。
    李承度婉拒,“有你们时常打扫,家中应当可以开火,就不叨扰了,我还要先去一个地方。”
    甘叔了然,“看你爹娘罢,孝顺孩子,去罢,前儿大雪把他们的墓给盖住了,我家三儿又给扫了遍,每逢年节都会去烧香敬酒哩。当初要不是你娘,我家三儿媳妇早就跟着小宝儿一起去了,这份大恩我们定会记一辈子……”
    老人家说起话来,难免絮絮叨叨,李承度耐心地听了会儿,好不容易把甘叔请回了屋,再看向又团起雪球的扶姣。
    “郡主,可要先随我去个地方?”
    扶姣回眸,自然无有不可地应了,揪着氅衣小心翼翼从雪地中走来。
    思及即将要去的地方,李承度眉眼间也覆了温情,对她道:“雪地路滑,我带郡主走。”
    他本意是让扶姣牵住他的衣角,但扶姣却毫不犹豫地直接把手放进了他掌心,牵着走了会儿仍觉得滑得很,“我不要走了,你背我。”
    果然是如此。李承度也没拒绝,背起她走得依旧轻松,步伐稳稳如履平地。
    大约走出三里路有余,从一条岔路往小山坡上转,扶姣正好奇他到底要做什么时,终于瞥见了那一块立在高坡上的石碑。
    那是一块极其特别的碑,高而窄,刻了几条不明意义的纹路,上书密密麻麻的文字。
    待他走近了,才能隐约看清墓碑上的字。
    扶姣对前面那些大段一带而过,视线定格在了最后的名字上,【听泉与夫蒙之墓】。
    她瞬间呆住。
    第三十八章 · ?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这是李承度的母亲听泉居士在见到万里村前的立碑时,道出的第一句话,她因此选择了此地, 作为夫妇二人颐养天年的居所。
    在被扶侯救下后,他们未曾再回故地, 也不曾对李承度有所要求, 似乎不欲再参与洛阳的争斗。当然,依旧热血澎湃的李蒙将军, 其实是很想再回去尽忠的, 只是这次在毫无自立之力的皇帝和夫人之间, 他选择了后者。
    李蒙将军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大鄞,最后几年,终于单独留给了夫人。
    李承度身为人子, 代一家人在扶侯身边报恩六年, 期间只要有空闲就会回来看望过双亲, 自然清楚他们在这里过得如何。虽比洛阳清贫,却足够平淡惬意, 最后离世时, 也是一前一后地闭眼, 再无遗憾。
    这座合墓是他应他们要求所立, 每年都会祭拜, 并托付了甘叔一家看护。
    扶姣仍止不住震惊,话都不会说了,只剩双眼拼命眨动, 似想确认是不是看错了, 或在做梦,“……你是李蒙将军之子?!”
    李承度颔首, 将墓前新积攒的雪扫开,擦拭墓碑,再取出两个小盏,倾上烈酒,撩起袍角下跪叩首。
    他做得很平静,甚至一句话没说,扶姣也是和他相处这些时日,才能隐约感觉出他此刻的柔和与些许欣悦。
    她终于明白那次他说的“大约就长我这样”是什么意思了,原来李蒙就是他的父亲,自然相像。
    往日无比大胆自信的小郡主憋了一肚子话都不敢再说,愣怔地看着合墓上的听泉居士几字,好半晌才结结巴巴地开口,“我、我也可以祭拜一下他们吗?”
    她景仰听泉居士,李承度清楚这点,自然应下,“可以,母亲知道应当会很高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