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82章 百姓云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将士出了军营,便沿着官道开始跑步。所有将士,口中喊着口号,伴随着一二一的呐喊声,亦或一二三四的呐喊声,军队整齐跑步。
    这跑步声,整齐划一。
    三千人的跑步,虽说是晨跑,但脚掌整齐落在地上,践踏着地面,声音齐整,声势骇然。
    诸葛丰此前不曾参与军队的训练,如今跟着一起晨跑,感受着跑步的节奏,感受着在晨跑时,将士那昂扬的斗志,心下更是震惊。
    军队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是诸葛丰不曾去军队,所以第一次见到,无比的震撼。
    诸葛丰一边跑步,一边看向王奇,询问道:“二弟,肖庆之操练将士的方式,都是按照你制定的训练方式进行吗?”
    王奇道:“嗯,都是我制定的操练方式。实际上,这就是范阳县和九黄山士兵的操练方式,只不过全部转移了过来而已。”
    诸葛丰道:“这军队的动作、口号,整齐划一,能凝聚军心战斗力。不说将士的斗志和战斗力,单说这气势,便冠绝天下。”
    王奇笑道:“不一样的操练,结果自然不一样。更何况将士的操练,本就不轻松。”
    开玩笑,这是后世军队的操练。
    人民解放军,是无敌的存在。
    战必胜,攻必克。
    用这样的军队操练方式,不说得了十成的精髓,至少按照这一方式操练下去。军队的将士,战斗力能得到极大限度的提升。
    这是杜启期待的。
    诸葛丰不再多言,跟着军队一起跑步,感受着军队的气质。
    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
    令行禁止。
    整齐划一。
    军队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在王奇带着军队,往北进入青州境内,继续拉练军队时,却见前方的官道上,陆续有稀疏的百姓出现,往南阳县方向来的。
    军队一出现,这些百姓,全都停在原地,甚至靠边站着,神情紧张。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往前走。
    百姓都惧怕军队,生怕自己被杀。
    王奇看到这一幕,不曾上前去询问了解情况。
    你越是去问,反倒越是欲盖弥彰。
    王奇率领的军队,和百姓擦肩而过,继续往前跑。当三千人的队伍,已经完全穿过百姓,这些百姓才又拖家带口的继续南下。
    王奇不曾深入多远,又往前跑了一段距离,就下令向后转,开始原路返回。
    军队返回时,又遇到了南下的百姓。
    百姓赶路很慢。
    毕竟寒风凄冷,百姓很不容易。
    当军队回到军营中,早上负责后勤的炊事班,已经准备好了一笼一笼的包子、馒头。这是数千人的包子、馒头,分量很多。
    制作包子馒头的伙夫,都是张氏教导的四个学徒传授的。
    毕竟蒸包子、馒头不困难,也就是和面比较麻烦。军中将士吃到包子和馒头后,一个个都是欢喜不已,没想到在军中,除了日常极好的伙食外,还能吃到这样好吃的包子和馒头。
    当然,包子比较少。
    一个士兵一个包子,馒头管够。
    即便如此,将士也无比的满足。等所有的将士吃完饭,军队士兵归队,稍做休息后,便会进行日常的训练。
    时间一点点流逝,过了上午巳时后,在南阳边境北面,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抵达。
    只是暂时,百姓没有南下,全都是在观望。
    因为百姓看到了军队扎营。
    百姓虽说得了消息,南阳欢迎南下,但他们看到了军队,担心自己一南下进入南阳,就被抓了壮丁,亦或是被控制起来。
    所以越来越多汇聚的百姓,反倒是迟疑,不敢南下。
    王奇在军营中,看到这一幕后,他暂时没有出去,而是又等了一些时间。等抵近了午时,眼见云集在边境的百姓,已经有上千人,王奇才带着夏侯虎出了营地,往百姓聚集的地点去。
    王奇来到人群的前方,环顾云集而来的百姓。
    这些百姓中,有些青壮。
    只是青壮比较少。
    大部分的人,都是老弱妇孺,一个个都面黄肌瘦,全都是一副营养不足的样子。而且这些人,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如今天寒地冻的,许多人身着的衣衫却是很少。
    王奇看到了这一幕,心下叹息。
    乱世百姓苦!
    这些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了。如果是热天,倒也还好,至少不容易热死人。这样的大冷天,吃不饱穿不暖,极容易冻死人。
    对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是极大的考验。
    王奇深吸了一口气,高呼道:“所有的百姓都听着,我是王奇,是南阳县的县令。是我安排了人传话,号召你们南下到南阳来。”
    哗!!
    随着王奇的喊话,百姓躁动起来。
    王奇!
    来的人竟是县令王奇!
    要知道,王奇是南阳县的县令,是官老爷,是要给予他们生存机会的人。
    不过许多人也开始议论起来,一方面是王奇年轻,担心王奇不靠谱。另一方面,是害怕王奇说话不作数,故意欺骗他们。
    议论声,不绝于耳。
    一双双目光,落在王奇身上。
    打量着王奇。
    王奇暂时不曾打断百姓的议论,他静静的等待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转眼小半刻钟多一点过去。百姓的议论声,从一开始的嘈杂,变得安静下来。
    王奇说道:“所有人都不说话了,那就请你们都安静下来,且听我把话说完。过程中,谁有疑问要说话,举手站出来,不得私下议论,明白了吗?”
    “明白!”
    一个个百姓,高声回答。
    这些百姓的眼中,仍是有着期望,因为他们如今,已经是无路可走。所以眼下,希望能在王奇这里落脚。
    所有人,把希望寄托在王奇的身上。
    王奇朗声道:“本官之所以安排人去青州传话,就是因为青州贼匪无数,百姓民不聊生,似你们这样无家可归的人,太多太多。”
    “如今又是凛冬将至,你们的日子,会愈发艰难。”
    “在青州,死路一条。”
    “而本官治下的南阳,剿灭了所有的贼匪,还算安定,可以给你们提供庇护之地。不过不管怎么说,到了南阳,都会涉及到一日三餐,都会涉及到吃住的问题。”
    “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即便你们到了南阳,也难以立足。”
    王奇说道:“好在这一问题,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你们到了南阳,立刻就会安顿下来。”
    就在此时,有人举手了。
    举手的人快步走出来。
    这是个中年文士,他的衣衫很单薄,面颊瘦削,眼眶有些凹陷,衣衫破旧,甚至身体绷紧着,很是落魄。
    他站出来后,高呼道:“王县令,我杜粲有问题。”
    王奇道:“但说无妨!”
    在王奇话音落下时,诸葛丰一步上前,来到王奇的身旁,一副肃然神情,低声道:“二弟,小心应对,我见过杜粲一面,他文采出众,有些背景。只是不知,如今怎么跟着流民一起。杜粲的事情,后续再说,你小心应对。”
    王奇点了点头。
    他的目光落在杜粲的身上,没想到一开始,就来了个有文采的士人。
    一时间,王奇也有些期待。
    他希望似杜粲的人,越多越好,这才有利于王奇招揽人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