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23章 扬州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曲瑾转眼就恢复过来,他看向王奇,很是意外的问道:“敢问齐王,曲某名不见经传,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仅仅是一个主簿而已,您何故招揽我呢?”
    王奇道:“据叶力说,顾康落败后要逃往西林渡口,你临时建议说西林渡口有埋伏。所以顾康,才掉转方向撤离的。”
    曲瑾道:“确有此事。”
    王奇道:“管中窥豹,从这一件小事,可见你的能力,所以本王招揽你。本王治下的齐国,需要人才,更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可愿意为本王效力?”
    曲瑾一时间竟有些犹豫,转头看了顾康一眼。
    顾康待他,没有话说。
    有知遇之恩。
    如果不是顾康的提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是顾康把他拔擢起来,委以重任。所以曲瑾才能一展所长,才能有如今的日子。
    顾康连忙道:“曲先生,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齐王看重,这是你的机会,答应就是。”
    曲瑾顺势道:“愿为齐王效力。”
    王奇对曲瑾的迟疑,反倒是赞许。至少证明曲瑾,是一个忠义之人。这样的品行,是任何一个君主都赞赏的。
    王奇说道:“本王期待曲先生的能力,能辅佐本王治理好地方。”
    曲瑾道:“定当全力以赴。”
    他本就是一个谋士,如今归顺王奇,所以立刻转变思路转变立场,说道:“殿下,关于整个庐江郡的情况。要说治理地方,顾太守那是极好的。在顾太守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民心归附。不过如今殿下,还有一些问题。”
    王奇说道:“有些什么问题?”
    曲瑾道:“庐江郡境内,有三个县的县令,是楚国安排的人。”
    他说到这里,又看向顾康,问道:“太守大人,是有三个县的县令吧?”
    顾康说道:“这三个县,分别是寻阳县、皖县、居巢县。三县的县令,都是楚国安排过来,然后借我之手安排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寻阳县位于庐江郡最南边,和楚国接壤。然后依次往北,则是皖县和居巢县。最后的居巢县,又和庐江郡的治所舒县毗邻。”
    “至于庐江郡北面的各县,都在我的掌控中。眼下要传令各县,让各县归附殿下,还需要同时处置这三个县的县令。否则,也是极容易生出问题的。”
    顾康也是仔细的阐述。
    王奇听到后,暗自庆幸,得亏提前和顾康交手,并且拿下顾康。否则等到楚国的大军进入庐江时,情况还真是不好办。
    如今,可以早早谋划。
    王奇问道:“曲先生,你认为该如何破局?”
    曲瑾沉声道:“第一,立刻安排人,潜入楚国境内,把顾太守的家人带回来。第二,采取擒贼擒王的策略,拿下三县的县令。这三县的县令,都是楚国人,他们隐藏了身份,自始至终不曾暴露。所以趁着消息不曾传出,派人把三县的县令斩杀,亦或拿下。”
    顿了顿,曲瑾道:“然后,再派兵进驻皖县,驻守在皖县,扼守楚国走水路进入庐江郡的要道。那么整个庐江郡境内,便不会有大问题,庐江郡在顾太守的协助下,会顺利交接。”
    王奇道:“不错的建议。”
    有曲瑾谋划,王奇倒是能轻松许多。
    王奇目光又转向顾康,涉及到顾康这里,还是要做一个调整。
    顾康归顺后,不可能不作安排。顾康这个人,和陆远达类似,都长于治理地方上。甚至于,顾康比陆远达更强一些。如果把顾康抽调到王奇的王府中,自是安全,却也是浪费。
    人才,不能浪费。
    王奇想着顾康的情况,且顾康主动归顺,他思索一番,心中有了定计,问道:“顾康,你如今归顺本王,你想担任什么职务?”
    顾康道:“但凭殿下安排,不管是职务上,卑职都将竭尽所能,尽职尽责。”
    王奇很满意顾康的态度,事实上王奇对顾康比较满意,主要的原因,还是顾康这个人有治理地方的手段,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一个官员基本的素质。
    至于顾康圆滑,以及其他之类的品行,是顾康的个人性格,没有什么影响。
    最关键,是要能治理地方。
    王奇心中已经是有了决定的,直接道:“顾康听令!”
    “卑职在!”
    顾康立刻就回答。
    王奇说道:“本王任命你担任扬州牧,负责扬州的政务。齐国掌控的扬州区域,只有庐江、九江两郡,你便治理这两地。州治所暂时,设立在九江郡阴陵县。齐国的州牧,和大周不同。州牧不是军政一起抓,军政分离。你负责政务,地方上军队的驻扎,直属于本王。”
    “卑职遵命!”
    顾康听到后,忙不迭就回答。
    他心下更是震撼。
    王奇的安排,给了他太大的好处。不仅没有因为他是归降的人,反倒是委以重任。
    这是知遇之恩。
    眼下他管辖的扬州只有两郡,可是接下来,随着齐国的扩张,肯定会越来越好,未来,他必然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扬州牧。
    顾康在庐江郡生活几十年,早就融入大周中,也受大周的观念影响。更何况,他如今也只能归顺王奇,毕竟熊泰都死了。如果熊泰不死,或许顾康还有顾虑,甚至可能念着楚国。
    顾康如今根本没有任何的选择,所以顾康的归顺没有二心,是真正要归顺。
    顾康本就是圆滑聪明的人,他顺势道:“殿下,卑职还有一个请求。”
    王奇说道:“但说无妨。”
    顾康沉声道:“我的家人,尤其是我膝下的儿子,除了在庐江郡舒县,有一妾一子外,实际上在楚国,还有正妻和一儿一女在。他们到齐国后,下官希望,他们能好好求学。听闻齐国南阳书院,尽皆大儒坐镇。恳请殿下,允许我的家人前往南阳书院居住,让膝下儿女,能在南阳书院求学。”
    王奇眼中掠过一抹笑意。
    顾康这个人识趣。
    知进退。
    他表面上是请求,实际上,等于是主动把人质送出去。
    顾康已经决定追随王奇,问题是已经决定了的想法,没有人能知道。所谓人心隔肚皮,就是如此。顾康把事情做出来,摆出自己的姿态和态度。
    王奇明白了顾康的意图,他点头道:“你的请求,本王准了。只要他们好好读书,能有所成就,他们自然在齐国出仕。”
    如今的南阳书院,思想上的教育也是很注重的。
    那就是忠于王奇。
    忠于齐国。
    人到了书院后,渐渐的受到书院影响,自然也就站在王奇的一边。
    顾康道:“谢殿下。”
    王奇大袖一拂,道:“走吧,回西林渡口。”
    “是!”
    一行人又连夜赶路,转身往西林渡口赶路。
    等抵达西林渡口,已经抵近卯时。八月的天气,早上天亮很早,刚刚抵近卯时,东方的天际已经多了一丝的鱼肚白,天快亮了。
    周遭的道路上,村落中已有鸡鸣响起。
    王奇一行人回到水寨后,所有士兵安置下来,又早早的吃了早饭,都暂时在水寨休息,毕竟熬了一宿。王奇年轻且武艺高强,身体素质好,倒是没什么影响,可是顾康、曲瑾等人,却很是疲惫。
    王奇回到营帐中,他思考着后续该怎么办的事情。在王奇思考时,有声音自营帐外传入:“殿下,曲瑾求见。”
    王奇道:“进来!”
    营帐门帘撩起,曲瑾迈步进入,躬身道:“殿下!”
    王奇说道:“曲先生,你熬了一宿,也是颇为疲惫。怎么不去休息,反倒是来见本王?”
    曲瑾道:“卑职有关于楚国的一些消息,要禀报给殿下。”
    王奇一下就来了兴致。
    暂时来说,王奇和楚国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可是未来必然会涉及到战事的。所以早早了解楚国,对如今布局,也是有帮助的。
    王奇问道:“是什么消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