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五百九十二章 故人(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启天乍听见有“和尚”自称“故人”求见他,他心里就已满是怀疑。普天之下,能不惧怕他天子之威,敢自称故人来求见他的和尚,似乎只有天机子一人。
    李启天的神色便难掩的焦急,“你说什么信物,拿来朕看!”
    “是。”侍卫见李启天着了急,忙将一个锦盒呈上。
    将之打开,锦盒里放着一只玉佩,熟悉的竹节纹路和水润色泽,让李启天倏然站起身,暴怒道:“快!给朕把那个老东西抓来!”
    侍卫被李启天吓的浑身发抖,急忙行礼应是,慌忙的往外头冲去。
    这玉佩,是当年天机子帮他与逄枭、季泽宇批命之后,他送给天机子的。当时的批算,一直存在李启天的心中多年,他不是紫微帝星,这件事一直都让他耿耿于怀。
    其实他当年就对天机子有了杀心。
    虽然当面赠予了玉佩,可背后他立即命人对天机子进行了追杀。
    只不过天机子就像一条滑不溜手的泥鳅,怎么都抓不住。
    起初下面还有一些关于天机子的消息传来,他便立即命人去追,可是每次都是扑空。到后来他登上皇位后,天机子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谁知道她再次出现,就已经投靠了鞑靼。
    李启天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置天机子于死地的,自从吩咐了人迅速追出去,李启天便一直冷着眉眼,面上极为不悦。
    李启天的异状,在场之人看的分明。就连太后都不敢多言,缓缓放下了象牙箸。
    李启天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便道:“天机子在宫门外现身。朕已经命人速去捉拿了。先前可靠消息得知,天机子已经投靠了乌特金可汗,一心向着鞑靼,此番赶在太后圣寿她竟敢出现在眼前,分明就是有所图谋。”
    “圣上说的是。”便有勋贵和臣子们随声附和,“天机子僧不僧道不道,着实是个奸人,鞑靼对我大周虎视眈眈,天机子必定是要来探听情报的!”
    “探听情报他也不必要暴露自己了。微臣倒是觉得,她必定是有大阴谋。”
    李启天的注目之下,臣子们人人都是愤慨非常,对天机子的到来实施了最为恶意的揣测。
    李启天听着众人的议论,心里却非常有底。
    他就不信了,在皇城根他的眼皮子底下,天机子还有本事逃走!
    在众人议论之中,并没有人注意到秦宜宁与逄枭最初微微一变的脸色。
    他们对视里一眼,不约而同的想起前些日收到的字条。
    天机子提醒逄枭,“安居府中,可保平安”。
    可现在他们奉旨参加圣寿宴,也已经不得不离开了家门,到了宫中。
    如果天机子说的真是这个意思。他们现在会不会已经置身于一个陷阱里了?
    天机子行事谨慎,思路诡谲,等闲人是猜不透的。她既然敢现身,那就是有恃无恐,确定他们是一定抓不到人的。他们不觉得李启天抓得到天机子。秦宜宁和逄枭最担心的,却是他们现在落入圈套还不自知。
    太后看着心思已经不在祝寿上了的宗亲们,又看看只顾着捉拿天机子,连她的圣寿也不顾了的李启天,心里的不快也只能无奈的压下来。
    太后的后半辈子还要指望李启天,她又哪里敢在这个时候让李启天不痛快?只是身为母亲,做寿的日子却先是被女儿搅合了情绪,又被儿子如此忽略,心里到底意难平。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焦急等待之际,外头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侍卫到了李启天面前,跪地行礼,双手将一信封捧上。
    “圣上,臣等出去时,方才那和尚就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了这封信。”
    李启天盯着那信纸,当真是气的咬牙切齿。心里早已将天机子这搅事的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担心信纸上有毒物,便吩咐道:“厉观文,读给朕听。”
    厉观文心下苦笑,面上却是镇定从容,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模样,“奴婢遵旨。”
    躬身上前,双手接过信封,小心翼翼的将之撕开,将里面薄薄的一页纸抽了出来,利落展开。
    厉观文一看上头的字,便有些犹豫:“圣上?”
    李启天见状,也知道信上的内容必定不寻常,见厉观文并未中毒,当即便冲着厉观文招了招手。
    厉观文便上前,将信纸捧给了李启天。
    李启天垂眸一看,当即就被信纸上短短的十二个字震惊的瞠目结舌。
    一把将信纸夺了过来,又仔细的读了一遍,李启天的神色越发的莫测。
    在场的勋贵们都好奇的看着圣上的反应。
    信纸上到底是什么?
    过了许久,李启天才哼笑了一声。将信纸随手丢给厉观文:“读。”
    厉观文闻言,立即领旨,属于内侍特有的沙哑中有带着一些尖锐高亢的声音非常有韵律的念道:“燕龙脉,祟山底,九月九,金光现。”
    众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就连心里郁闷的太后,注意力都被字条上的这句话吸引了。
    “诸位爱卿,你们都有什么见解?”
    有宗亲道:“圣上,臣以为此事不可能。祟山是什么地方?那地儿离着咱们京都城可不远,那是北冀国历代皇陵所在之地。大燕朝地处南方,他们国家的龙脉,怎么可能出现在前朝北冀国的皇陵里?”
    又有人道:“或许,那句龙脉指的是燕朝那笔宝藏呢?”
    “这便更荒谬了。”
    “是啊,不可能的。”
    在座众人都知道李启天命人将当初地龙翻身重灾区周围都包围了起来,至今还在一寸寸的翻找宝藏的下落。而且他们也能确定,宝藏一定是藏在那里,在李启天的密切监视之下,宝藏是不可能被悄无声息运送到京城的。
    本该在大燕朝旧都附近的宝藏,怎么会出现在北冀的皇陵?
    “可是前一阵子不是有传言说宝藏出现在京城里吗?”又有人问。
    臣子们便讨论起此事来。
    大多人都不相信宝藏会藏在北冀国皇陵。
    但也有人以为此事是空穴来风,前一阵出现关于宝藏在京城的传言一定是有迹可循的,说不定还真的藏在祟山。
    李启天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并不立即表态,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才眉毛一挑看向逄枭:“逄之曦,你来说说。”
    喜欢锦堂归燕请大家收藏:()锦堂归燕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