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小姐要出家 第4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渺站到她身后,替她揉捏着肩膀,“越闹代表弟弟越健康,再说了,弟弟出来后有姑父帮您管教,用不着您费心。”
    谢氏叹气,“慕礼自小由祖父教导,夕珺呢,又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说起来,你姑父倒是没正经带过孩子。”
    谢渺道:“正好姑母也没带过孩子,与姑父循序渐进,共同进步。”
    谢氏拉住她的手,检查她的伤口,见掌心只留下一条淡疤,欣慰道:“复原的不错,记得继续擦药。”
    谢渺笑着应是。
    不知不觉已到饭点,谢渺陪谢氏用过饭,闲聊时将巧姑家的事情顺口说了。
    “倒是个可怜孩子。”谢氏听完,将她搂到怀里,疼惜道:“阿渺,姑母理解你为何要帮她。”
    说起来,谢氏的身世与崔夕珺十分相似。她与兄长谢和安均是已故的原配元氏所生,如今的谢老夫人乃是他们的继母。继母待人苛刻,谢和安忍了许多年,在前往罗城任县令后,总算将妻女和妹妹都接到了罗城,小家庭圆满团聚。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谢和安与妻子先后去世,谢氏无法,只得带着小阿渺回到平江谢府,但谢老夫人怎会真心实意待她们好?那几年里,她和阿渺没有长辈可依靠,在谢府不知受了多少冷眼。
    正因如此,她才会在嫁往京城,前途不明时,将阿渺托付给了她的舅舅孟少归家。
    “幸亏你舅舅舅母是好人。”谢氏感慨:“否则你留在谢家,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好人?
    谢渺垂下眼,乖巧地道:“姑母说得对。”
    姑侄俩又叙了会话,离开前,谢渺亲手替谢氏挂上求来的平安符。
    平安喜乐,顺遂安康。
    姑母这样好的女子,当得起世上最好的祝福。
    *
    崔夕宁听说谢渺回府,原本想隔日去寻她,没想到谢渺先找上了门。
    崔夕宁是大房的嫡次女,她住得院落宽敞,奴仆环绕。此时夜幕降临,沿廊上挂着灯笼,烛光招引飞虫,也照亮了崔夕宁的匆匆脚步。
    她迎向院中站着的人,“阿渺!”
    谢渺转身看她,“深夜来访,叨扰了。”
    崔夕宁便笑,“我正愁没事打发时间呢,你来得刚好,走,我们去小厅坐坐。”
    小厅布置得淡香幽静,精巧舒适。
    两人围案而坐,身下铺着软垫,面前摆着精致茶点。
    崔夕宁将糕点推到她面前,“尝尝这个荷花酥,甜而不腻,我近日喜欢的很。”
    谢渺用玉箸捻着荷花酥送到嘴边,小小咬了一口,夸道:“果然不错。”
    崔夕宁刚沐浴完,脸颊犹带几分热气,红扑扑的,“你在清心庵住得怎么样?”
    “佛门净地,我甚是喜欢。”
    崔夕宁抿唇轻笑,打趣道:“你这样时不时地去住段时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出家。”
    谢渺眉眼舒展,似真似假地道:“只要姑母同意,我便绞了头发去做姑子。”
    崔夕宁当她是开玩笑,掩唇一笑,道:“二婶同不同意我不知道,我却是不同意,你走了,我就少了太多乐趣。”
    “你姐妹众多,不差我一个。”谢渺从袖笼拿出样东西,放到桌子上,“这是我替你求得平安福,你拿着。”
    崔夕宁有些意外的惊喜,捧着平安符一脸欢欣,“我不与你客气,谢谢阿渺。”
    谢渺喝了口茶,漫不经心地道:“说起来,我在清心庵听到件事情,倒深感唏嘘。”
    崔夕宁将平安符贴身收好,问道:“听到了何事?”
    谢渺盯着她的脸,缓声道:“清心庵山脚有个吉山村,那里住着户姓孙的人家,家中只有一名老妇及孙子孙女。那孙子是名秀才,成日在书院读书。那孙女不过八九岁的年纪,便与老妇一起做工养家,挣钱供哥哥读书……”
    崔夕宁表情微僵,纤细的手指圈紧杯沿,“然后呢?”
    谢渺道:“前几日那老妇犯了病,药石罔医,据说只有用超过十年的老红参才能救命。她的孙子孙女便求到了庵里,求师太们施舍老红参。”说着轻笑一声,道:“当真是无知透顶,以为十年老红参是路边的杂草,随处可见吗?”
    崔夕宁将双手收到案下,不住地绞着袖子,“那、那后来呢?”
    “后来自然是……”谢渺长吁短叹,似不忍心说下去,“听天由命。”
    崔夕宁小脸煞白,倏然站起身,嗫声道:“阿渺,我突然记起来还有事,就先不招待你了。”
    事已至此,谢渺哪里还不明白。
    她头疼地按按眉心,“什么事?替孙慎元的祖母寻老红参吗?”
    崔夕宁身形一顿,仿佛被钉在原地,颤颤巍巍地抬眸,“你、你见到慎郎了?”
    谢渺点点头。
    崔夕宁垂睫掩去眸中慌乱,右手虚虚移至心口处,挤出一抹苦笑,“也好,我与他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少女惶惶不安,却仍坚持己心,语气逐渐坚定,“慎郎此时定不好过,我要去帮他。”
    谢渺道:“晚了。”
    崔夕宁猛地倒退半步,红着眼道:“慎郎祖母她——”
    “老红参已经用上了,你想献殷勤,晚了。”谢渺饮了口茶,慢吞吞地道。
    “……”
    崔夕宁眼里将掉的泪又收了回去,小跑到她身侧,又气又笑地推她肩头一把,“臭丫头,你就知道作弄我!”
    谢渺身子一个趔趄,顺势歪靠到榻上,“我也算帮了你的慎郎,你便这样对他的恩人?”
    “好好好,恩人,你也是我的恩人。”崔夕宁连忙扶起她,学着平日里的丫鬟,替她拢拢鬓发,又捏捏肩膀,语气讨好地道:“好阿渺,你人美心善,佛祖定会保佑你这样的好人,叫你一生顺遂!”
    唉。
    谢渺制止她的动作,将她推回位子上,“坐,我有话与你说。”
    崔夕宁甩甩发酸的手掌,稳了心神后正襟危坐,“你说。”
    “你与他……”开了口又不知该如何继续,顿了顿,干脆换了个方向,“去年九月,我上清心庵小住,机缘巧合认识了一名小姑娘,名叫孙巧姑。”
    崔夕宁一愣,巧姑,可不就是慎郎的妹妹?
    “我怜巧姑年幼早慧,将她当做妹妹看待。前几日她找到我,说家中祖母病危,需用老红参方可救命,我便问人周转了一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然后,你遇见了慎郎。”崔夕宁接道。
    “对。”谢渺问道:“夕宁,你去过孙家吗?”
    崔夕宁咬唇,徐徐摇头。
    谢渺踌躇半晌,道:“孙家,不过门前一片空地喂鸡养鸭,两间瓦房遮风挡雨,孙家祖母体弱多病,巧姑尚且年幼,孙慎元一心念书,求取功名……这一家子人,捉襟见肘,自身难保。”
    崔夕宁默不作声,她明白谢渺的意思。
    谢渺又道:“你出身名门,自小锦衣玉食,奴仆环绕,住着二进三出的院子——”
    “所以呢?”崔夕宁打断她,轻声反问:“你觉得我吃不了苦,对慎郎不过是一时冲动,若真走到一起,将来肯定会后悔?”
    谢渺静默片晌,哑声道:“古往今来,门当户对,非戏谑之言。”
    第39章
    门当户对。
    崔夕宁在唇间细细咀嚼这四个字, 心头滋味复杂,待目光落在谢渺同样晦涩的面庞时,蓦然福至心灵, 脱口问道:“你放弃二哥,便是为此原因?”
    谢渺一怔, 并无被点破的难堪, “我们不一样。”
    崔夕宁与孙慎元是两情相悦,而她和崔慕礼,一直都是她单厢情愿,他淡然自持, 冷眼旁观。
    “一样也好, 不一样也罢。”谢渺牵回话头, 直勾勾地盯着她, “最关键的是,你想过将来要面对什么吗?”
    诚然,谢渺知道二人情深意笃, 而孙慎元亦非平庸之辈,将来定有所作为, 但横在眼下的困境也切切实实:父母的阻挠, 生活的窘迫,这些并非靠满腔真情便能迎刃而解。
    出于私心,她希望崔夕宁能选择平顺可见的未来,而不是负隅顽抗,再次与家人站到对立面。
    分开吧, 各自过活, 各自幸福, 不也挺好?
    崔夕宁何尝没有想过分开?然情之所至, 一往而深。况且离了慎郎,她便能找到比他待自己更如珠似宝的男子吗?
    崔夕宁问道:“阿渺,你可知我大姐的夫君是谁?”
    谢渺道:“范阳卢氏,当地大族,你姐夫的父亲是现任族长,你姐夫更前程可期。”
    “好一个前程可期。”崔夕宁眼中掠过一抹讥讽,“当初大姐与卢家议亲,我父亲大喜过望,直言卢氏乃世家大族,若得卢氏支持,大房将来前途无量。”
    谢渺见她脸色黯然,知晓其中定有隐情,皱眉问道:“然后呢?”
    “范阳离京城路远,大姐只闻姐夫仪表堂堂,才能过人,满心欢喜地嫁了过去。然而嫁进卢家才知晓,姐夫早有数名通房,其中一名是他奶娘之女,二人自小青梅竹马,十岁出头便勾搭到了一起——”
    谢渺愕然瞪眼,“十、十岁?”这未免也太过荒唐!
    “你当人人都如崔家,家训严苛,不许纳妾搭小。”崔夕宁凄然一笑,“更何况,就连崔家,我父亲,外面也偷偷安置了一名外室。”
    “……”谢渺是真震惊了,没想到崔士达如此固拗严苛之人,私底下竟也难逃女色之惑?
    “我母亲是逆来顺受的性子,即使知晓也是忍气吞声。在我大姐来信,告知那奶娘之女诞下庶长子,姐夫欲抬她为贵妾时,我母亲劝她忍耐,我父亲言大丈夫三妻四妾,稀疏平常……日子一久,我那姐夫变本加厉,竟日日宿在妾室屋里,与我大姐形同陌路。”说到此,崔夕宁难掩愤懑,“这便是我父亲为大姐选的好夫婿。”
    见崔夕宁似是心灰意冷,谢渺下意识想劝慰几句,思来想去,竟凑不出任何言语。
    说起来,她对大房之事了解甚少,除去前世对崔夕宁的事情略知一二,其他全靠道听途说。崔夕宁的长姐崔夕瑶在六年前便已出嫁,谢渺隐约记得,大约四五年后,崔夕瑶因生产之难憾而过世,没过多久,她的夫婿便聘了其他贵女续弦。
    原来又是桩貌合神离的婚事。
    崔夕宁将烦闷一吐为快,自嘲道:“大姐是我父母的第一个孩儿,我父母待她尚且如此,到我……又能如何。”
    是了,崔士达只看中女婿的家世才能,能为大房带来何许,全然不顾女儿幸福。前有崔夕瑶作例,依此推断,他们又能为崔夕宁挑选什么好夫婿?
    谢渺记得,崔夕宁原定的那名未婚夫乃如今右相家的三公子,虽无丑闻缠身,但他幼时因意外瘸了一条腿,传言性情冷漠,不近人情……
    想要劝阻崔夕宁的心又淡了下去。
    谢渺面露思量,半晌后开口:“夕宁,孙慎元有无向你许诺过什么?”
    崔夕宁颔首,隐含甜蜜,“慎郎说,叫我等他两年,待他金榜题名,定会登门向父亲求娶。”
    孙慎元因崔夕宁之故错失春闱,但若想求娶崔夕宁,唯一的机会便是金榜题名,以状元、榜眼、探花之身登崔府大门,才有可能得到崔士达的另眼相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