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小姐要出家 第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马场野狼袭击后,沉杨变换了两名暗卫保护谢渺,并让他们将谢渺行程详细做成笔录,定时呈交给崔慕礼。以往崔慕礼收到后,看也不看便将它们塞进抽屉,今日却是一股脑地翻出来,不紧不慢地阅览。
    便从日期最近的开始读,谢渺作息稳定,不爱出门,偶尔去探望谢氏,其余时间都在待在海花苑,哦,不仅茹素,还学起清心庵的派头,一天有两次佛学课。
    ……想当姑子?
    崔慕礼往下看:住清心庵的时候,她每日会去偏殿待半个时辰。偏殿里供奉着长明灯,想来是在为父母祭奠诵经。
    再往前……
    不知不觉,已过去半个时辰,崔慕礼将手中读过的信纸放下,重新拆开一封,一目十行地浏览。
    庆元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定远侯回京。辰时,表小姐与丫鬟二人一道下山至南城门口……迎接定远侯的百姓之多,数千人也。午时,表小姐与丫鬟揽霞回清心庵……下面一行小字备注:丫鬟拂绿独自前往城北米家布庄,置换男装后,前往和采巷,与街口的卖货郎交谈片刻,购置冰糖葫芦一枚,在街上游荡半时辰后回庵。
    崔慕礼倏地起身——
    二月二十七日,和彩巷,卖货郎。
    范正元住在离和彩巷隔两条街的东水巷,一切都对的上。
    他从书架后的暗格里翻出那封字体歪扭的信,摊平,句比字栉,神色由惊疑不定到晦暗深邃。
    “沉杨,从去年九月开始,查清楚谢渺见过何人,做过何事,去过何地,说过何话——”
    查,给他仔仔细细地查。
    第52章
    阴差阳错下, 谢渺的神秘身份被崔慕礼意外勘破,她本人却一无所知。
    她正忙着谋划如何让孙慎元再得到崔老太傅的赏识。
    下个月便是崔老太傅的六十五岁寿诞,按照惯例, 他会去稷下学会旁听各路学子辩论, 有才能卓越者, 未尝不可指点一二。
    稷下学会属集贤苑,每年五月一办, 需有四品以上官员举荐才能参会辩论, 按孙慎元以往的身份连门槛都够不着,但眼下他有罗尚书保驾护航,参会轻而易举。
    若能在辩论会上一鸣惊人,得到崔老太傅的赏识,他与崔夕宁的美好未来还会远吗?
    嗯……她得好好想想, 庆元六年时,稷下学会辩论的主题是什么来着?
    好在她前世为跟上崔大状元郎的步伐,总会特意关注此类话题, 尤其这年的辩论主题与崔老太傅也有点关联——
    大齐推崇孔孟之道,弘扬和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学子们追捧大儒,循荀子有言:志安公,行安修, 知通统类大儒者, 天子三公也。1
    亦有不赞同的声音:大儒者, 众望有归,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也。然民生悲苦, 衣食无着, 诸公久居高位, 何曾见人间疾苦?见人间疾苦,又安能享温饭美衣?
    掰开来讲,意思就是:世人推崇大儒,大儒者往往位高权重,言语极有威信。然,大儒锦衣玉食,受人追捧,何曾见过底层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疾苦?见过百姓疾苦,又怎么能安心享受可口的饭、精致的衣裳?
    学子们的辩论大抵都是如此,在似是而非里,追逐高谈阔论、舌战群儒的快意,不求结果,只求吵过。
    *
    天气好,谢渺吩咐丫鬟们搬晒经书。
    经过半年多的适应,桂圆与荔枝已融入海花苑的生活,将讨小姐的欢欣定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将成为小姐身边的大丫鬟定为终极目标。
    晒书的时候,两名小丫鬟唧唧喳喳,一句接一句地夸:“小姐,您的字写得真好看,行云流水,娟秀工整,让人看着就欢喜!”
    “小姐,您的经文念着真好听,奴婢听了觉得神清气爽,所有烦恼都不见了!”
    “小姐,小姐……”
    好一通无脑夸。
    揽霞在一旁的长桌上摊晒经书,暗暗撇嘴:呵呵,见风使舵的小丫头们,要是知道小姐打算出家去,指不定会在心里骂成什么样呢。不像她和拂绿,小姐早就替她们做好打算,下半辈子都不愁生活。
    干完活,丫鬟们提议在院子里玩捉迷藏,谢渺也被硬拉着参与,并且由她打头阵。
    谢渺闲着也是闲着,便陪几个小丫头们玩游戏。她被蒙上一块厚绸布,眼前顿时变得漆黑,“我开始数数了,躲好了就不许动,一,二,三……”
    丫鬟们嬉笑着散开,脚步声往各个方向跑。
    “吱呀——”
    开门声响起,拂绿在说话:“小姐,二——”
    不知谁“嘘”了一声,拂绿静默下来,悄悄加入捉迷藏的队伍。
    谢渺站在原地,听声辨位。
    “咳~”东边传来一声细咳。
    “哈!”西边响起短暂的笑。
    “沙。”南边有鞋子蹭地的声。
    谢渺伸着双手在空中摸索,慢腾腾地挪着步子。视觉的蒙蔽让听力变得尤为敏锐,风动,叶颤,蝉鸣,还有人的呼吸——
    人的呼吸声!
    她装作不经意地往那边靠,待呼吸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明显,便跃身往前一扑,捉着那人的衣裳道:“我早说了,你们跟我玩捉迷藏,还嫩得很。”
    四周传来丫鬟们的笑声,几人依次道:“小姐,奴婢在这呢。”
    谢渺听得分明,四道声音分别属于四个丫鬟,嗯,那她抓着的是谁?
    她松开手,一把扯开绸布。
    眼前那人穿着件雪青色平纹锻袍,身形颀长,气韵出众。他轻抬起左手,抚着发皱的袖口,说道:“表妹果然厉害,我甘拜下风。”
    谢渺:“……”
    她呆滞地眨眨眼,先往后退两步,再退两步……目光扫向躲在院子四处的丫鬟,眼中迸出凶光:谁放他进来的?
    丫鬟们不约而同地看向拂绿,拂绿力求镇定,道:“是二公子叫奴婢别出声。”
    崔慕礼道:“正是。”
    谢渺按按抽痛的额角,直接问:“表哥来此有事吗?”
    崔慕掸平袖口,“要在这里说?”
    谢渺看向那几名貌似恭顺低头,实则竖高耳朵的丫鬟们,只好将他请到书房,为表礼貌,还要备上茶水。
    不多时,拂绿端着托盘进屋,两盏紫荷花釉下彩碗盛着茶水,分别摆放到两人面前。
    谢渺见状,有些满意,又有些不满意。
    即便是茶碗也过于好看了些……不过拂绿这回做得对,招待崔慕礼,茶碗足矣。
    她暗暗朝拂绿投去肯定的眼神,拂绿勉强回笑,心底在想:呵呵,失礼不失礼的,小姐开心就好。
    崔慕礼不动声色,将她与旁人的互动尽收眼底,思绪回到昨日傍晚。
    据沉杨多日来的调查,谢渺自去年清心庵一摔便性情大变,成日念经抄书,戒荤茹素。落水事件发生后,谢渺去清心庵小住,请慧觉师太替她供奉起三盏长明灯,认识孙慎元之妹巧姑,并在那里与定远侯夫人有过一面之缘,言语间曾隐约透露流民闹事的消息。
    哦,对了,据定远侯夫人的丫鬟所言,消息是她不小心听“崔表哥与姑父私下聊天”而得知。
    随后,谢渺回府,向谢氏提出经营纸坊的意愿,寻得丧父又被未婚夫抛弃的方芝若,全力支持她重振造纸坊,又据方芝若私下与人聊天所知,其理由是她知道方芝若将来一定会成功。
    圣上公布皇后有孕的消息后,定远侯府紧跟着要亲自布施,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祂的第一封信,写明地点时间,请他去镇压流民动乱。
    再后来……定远侯与世子回京述职,红河谷灾银案旧事重提,他收到第二封信,暗指灾银的失踪与宁德将军有关。
    与此同时,谢渺与崔夕宁关系变得亲近,知晓她和孙慎元的关系后,不仅没有揭发,还替他们隐瞒关系。便在他们见面后的第二日起,孙慎元不再去书院,反而成日去牛头山瞎逛,从而有机会救得罗尚书之父,成为罗尚书的门生。
    再观谢渺,一改往日想嫁入崔府的想法,与他划清界限,对周念南的求亲无动于衷,满门心思遁入空门。
    至此,假设谢渺真是祂,来看看祂做了哪些事。
    祂知道定远侯府布施时会有流民闹事,在清心庵时委婉提醒侯夫人,无果后,又向他递信,希望他能出手相助。
    祂知道方芝若将来会以一介女子之身重振纸坊,于是鼎力支持她继承父愿。
    祂知道定远侯回京,红河谷灾银案会被重提,写信告知他灾银案的始作俑者是谁。
    祂知道崔夕宁和孙慎元的私情,明白二人地位悬殊,结合无望,便助孙慎元救下罗尚书的老父,获得罗尚书的赏识。
    ……
    种种迹象表明,祂似乎预知未来,对崔府也好,对定远侯府也罢,甚至对孙巧姑和方芝若,都并未包藏祸心。
    祂在以自己所能帮助所有人。
    祂是故事里的“神仙”,同样,祂亦是谢渺,他无血缘关系的表妹,一个甚至未接触过阴谋诡计的少女。
    他本怀疑有人暗中操控,但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显示她受人指使。
    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能用她的原话来解释。
    “上个月我在清心庵摔了一跤,昏迷时得到了佛祖的点悟。”
    当时无人将她的话当真,都认为她在开玩笑,但假作真时真亦假,说不定事实便是如此,荒诞,不切实际,甚至光怪陆离。
    崔慕礼不信鬼神之说,但他敬畏一切。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发生点超乎寻常的事情,好似也没有那般奇怪?
    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谢渺背后没有另有所图的“神仙”,她就是神仙本人。
    事已至此,他并不着急去探究她的秘密。猎物已经入圈,他要做的是悄无声息地观察,一击必中地捕获,以及成功猎食后地享受。
    想想便觉得有意思。
    *
    谢渺察觉到崔慕礼有点不对劲。
    大白天的他来海花苑找她,进书房却一声不吭,只若有所思地盯着她,眼里写满四个大字。
    我有心事。
    谢渺莫名其妙,你有心事,干我何事?
    “咳咳。”谢渺故意清嗓子,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崔慕礼回过神,“是有那么件事。”
    谢渺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崔慕礼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轻拢长眉,“你这茶叶……”
    茶叶怎么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