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小姐要出家 第1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渺接过她递来的册子,仔细核对上头的流程步骤,酒宴菜谱,宾客座位,等等等等……竟还真指出几处不妥。
    谢氏原本只想让她对慕笙的百日宴有参与感,谁料她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当下连声感叹:“阿渺,你果然是天生当主母的料!”
    “……”
    谢渺望了望天,小声嘀咕:姑母,我作弊的,我前世当过家。
    谢氏没听清,“嗯,你说什么?”
    “没什么。”谢渺搂住她的胳膊,笑道:“我夸姑母厉害,能将崔府管理得井井有条。”
    谢氏道:“我刚接管时亦手忙脚乱,幸亏你祖母宽厚,两位伯母良善,这不,日积月累下便懂了。”
    谢渺用帕子掩嘴,笑着揶揄:“也少不得姑父私底下各种帮您。”
    “你这丫头,敢开长辈的玩笑!”谢氏佯装发怒,随后又想起什么,苦笑道:“其实最难熬的还是初嫁进崔府那阵,我非京城人士,家境普通,又是续弦,进门便有两个半大的孩子,尤其夕珺……”
    谢渺握住她的手。
    谢氏反拍拍她的手背,欣慰地道:“好在慕礼懂事,从未排斥过我这个新母亲,更处处帮我在府中立威……”
    这些事,谢氏在从前的书信里描述过无数次,谢渺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她显得异常耐心,听谢氏难得放开心扉,重复了一遍往昔。
    待谢氏说完,谢渺将头靠在她肩上,“姑母,都过去了。”
    姑母生下弟弟,在崔府有了依靠,而她用微薄的力量,借着崔慕礼的手,一步步改变夕宁与定远侯府的悲剧。她如愿等来了孟远棠,亲自将他送进牢狱,了结两世恩怨。
    都过去了,她放下心结,很快要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只等弟弟的百日宴圆满结束。
    她想起崔慕礼,又想起周念南,他们前世能披荆斩棘,所向无靡,相信再来一次,他们定会做得更好。
    定远侯府的祸事已避过大半,眼下只剩最关键,也最阴毒的一件……
    通敌叛国之罪。
    世代忠良反被污蔑成叛国贼臣,罪魁祸首是边关军营中,定远侯情同手足、并肩作战半生的心腹副将。
    谢渺清楚记得那人的名字,他在北疆对定远侯父子先斩后奏,带着伪造的证据赶回京城,怒数“好兄弟”的桩桩罪行,更顺理成章瓜分定远侯手中的三十万兵力。而后来,等周念南带着北狄联盟首领珠可沁的脑袋回京,在承宣帝面前呈上他与珠可沁的暗中书信,那人又悔不当初,称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胁迫,不得已与对方同恶相助……
    人人都有苦衷,人人都情非得已,唯有定远侯与世子满心赤诚,却枉死在遍地狡计里。
    谢渺眸色凝重,陷入沉思:此等重中之重的讯息,这一回,她该如何传递给崔慕礼?
    第99章
    随着刑部公布前兵部尚书王永奇被捕的罪名后, 民间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从“周三公子勇斗野熊救驾有功,虎父无犬子”,变为“五百万辆灾银惹贪欲, 利益面前谈何保持初心”。
    谁能想到, 一桩八年前已了结的旧案, 背后真相能如此纷繁复杂、出人意料且一波三折?参与本案的几名案犯,均是朝中重臣, 行监守自盗之事……
    可恶至极!可恨至极!可骂至极!
    按百姓们的意思, 只判王永奇终身监禁实在是便宜了他,圣上就该灭他九族, 给将来想行坏事的人树个典型!
    ……
    同是百姓的谢渺管不了那么宽, 承宣帝此番宣判定有考量,横竖私藏灾银的罪落到了王永奇与王科易头上, 没往定远侯府泼脏水就成。
    接下来要办的,是将定远侯身边有叛徒的消息传给崔慕礼。
    以往几次,她凭借对崔慕礼的熟悉,用出其不意的招数钻空子,将消息传给他的几名心腹, 既保证了安全,又能隐匿自己的踪迹。然而这次事关军中机密, 她左思右想,总想不出哪个人可以承托如此重要的信息。
    为这事, 谢渺翻来覆去了两宿,倒是想出一名绝对不会泄露机密的靠谱人选——
    崔慕礼本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她要怎么给崔慕礼本人送信?再来一次信局?不行, 按崔慕礼谨慎的作风, 经过第一封书信后, 恐怕就在全京城的信局布下眼线……好吧,说不定周边县城信局都有“埋伏”,她若贸然出手,绝对会被他瓮中捉——不对,是拿个正着。
    愁眉不展间,谢渺脑中忽然冒出了一个词。
    弩下逃箭。
    《湘山野录》有云: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1
    万无搜近之理。
    与其担心行事有破绽被发现,何不用最危险却也最稳当的方式给崔慕礼递信?比如……由她亲自将信送到崔慕礼手上。
    她是闺阁女子,按理说该分毫不懂朝政,即便崔慕礼再多疑,也决计想不到,如此重要的信息,竟会是她的手笔。
    谢渺越想越觉得靠谱,反正上一回,已有吕香禾来信请她通传崔慕礼,此次有“不知名人士”再度求助与她,不论怎么看,都挺合情合理。
    谢渺拍桌而起:所谓富贵险中求,胆大者方能成事,就这么办了!
    *
    与此同时,为查抄王永奇家府及其党羽落网的后续事宜,崔慕礼代罗必禹多次进宫面圣。四皇子李泓业看在眼里,盘算在心。
    由于郭蕊父亲与弟弟惹出来的一系列祸端,李泓业不仅被罚禁闭两月,更失去协理政务之职。待禁闭结束,他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严重性,想要重新获得承宣帝的信赖时,却发现有些东西一旦破裂,便很难恢复如初。
    而仅在短短一年前,他因汴河水患中积累下的政绩,在百姓间、在朝野、甚至在承宣帝的心目中,都是超群绝伦的存在,眼看即将入主东宫,偏偏皇后有孕,顺利诞下小九……
    李泓业恨恨地咬紧牙关。
    皇后,定远侯府,还有在此次秋狩中,抢走本该属于张明奴功勋的周家次子周念南……这一大家子人,当真是他们张氏的肉中刺,眼中钉!
    转念后,李泓业想到崔慕礼,唇边噙上一抹冷笑。
    按舅舅的原定计划,重提红河谷灾银案,本该以邹远道犯下的铁证为引,叫人顺藤摸到定远侯族兄周斯辉的杭州别院,从地下翻出埋藏七年之久的一百万两灾银。如此一来,无论定远侯如何撇清干系,此案都会在父皇心中埋下深深疑种。
    可事实发展却与想象中的情况大相径庭!一百万两灾银是找到了,却离奇地长了脚,从周斯辉的别院跑到了兵部尚书王永奇的叔父,杭州府尹王科易的别院里。而原本该钉在耻辱柱上的周家人,也变成了兵部尚书王永奇!
    当真是……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泓业得知此事后的第一反应,便是派人杀了查办此案的两名主要官员——罗必禹与崔慕礼。然而罗必禹毕竟是正二品官员,之前想让他丧父丁忧的计划刚落空,再动手定会被人察觉,只能暂且放他一马。至于崔慕礼……他本想先杀而后快,却被舅舅拦了下来。
    舅舅说,彼之将也,若为逸辈殊伦,何不拉而拢之,化其为己用?
    又一个对崔慕礼称不容舌的人!
    李泓业明白张贤宗的话有道理,但他对崔家人,尤其是崔慕礼深恶痛诋,更不提他数次破坏自己的大计。于是乎,他执意派出杀手,给了崔慕礼点颜色瞧瞧,反正留了命在,受点伤又如何?而他也在成功撒完气后,接受了张贤宗与张贵妃的建议。
    无论过去张家与崔家关系如何,在将来的夺嫡之战中,崔家的选择至关重要,两家旧仇宜解不宜结。
    *
    天边薄暮冥冥,昏夜将近。
    内侍提前通禀,称崔慕礼已离开御书房,正往此处走来。
    李泓业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咽下喉中怨愤,换上笑面,阔步向前,朝不远处那人喊道:“崔郎中。”
    崔慕礼身形一顿,忙拱手行礼,“臣见过四殿下……”
    李泓业扶住他的手臂,轻轻一抬,笑道:“无需多礼,我不过是恰好路过此地,与你打个招呼而已。”
    崔慕礼眼中闪过讶异,似乎不明白一向苛刻的四殿下,怎会忽然变得亲切有加。
    李泓业没给他思考的时间,问道:“你这是要出宫?”
    崔慕礼道:“回殿下,正是。”
    李泓业道:“巧得很,我也正要回府,一起?”
    崔慕礼神色仍有茫然,本能地道:“臣乐意至极。”
    两人往外走,崔慕礼刻意落后半步,姿态端正又恭敬,仔细瞧,亦有几分惊喜在里头。
    李泓业瞧在眼里,讥讽转瞬即逝。
    他语带赞赏,道:“我听说此次红河谷灾银案,多亏有你洞察秋毫,才能抽丝剥茧,揪出真正罪犯。”
    崔慕礼道:“殿下过誉了,臣愧当也,此案是由刑部与大理寺两部协查,在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拨云见日,叫真相大白于天下……”
    “诶。”李泓业双手负在身后,佯装不悦,“我夸你是出于真心,崔郎中无需过谦。”
    崔慕礼微微勾唇,“能得殿下夸赞,乃臣之幸也。”
    宫门近在咫尺,李泓业顿住脚步,“崔郎中。”
    崔慕礼抬眸,碰了下他的目光,随即又轻敛下颚,“殿下。”
    李泓业叹道:“往我孤听信一隅之说,待你有失偏颇……如今才知晓,你是不可多得的贤能。”他拍拍崔慕礼未受伤的肩膀,语态诚恳,“崔郎中,过去是我目光狭隘,未曾注意到你的才干,从今往后,孤定会不偏不倚,求贤若渴。”
    崔慕礼闻言一愣,欲下跪拜谢,“臣定不负殿下期望……”
    “好了。”李泓业再次拦住他,道:“下个月初我会在府中设宴,届时崔郎中定要赴约。”
    崔慕礼欣然应下。
    出了宫门,两人分道扬镳,崔慕礼目送李泓业先上马车。
    待车帘放落,李泓业脸上的笑意悉数褪尽,眼角眉梢尽是嘲弄。
    状元郎?哼,也不过如此。
    而崔慕礼回到马车上,神容平静,笑容依旧。
    欲成大事者,当能屈能伸……李泓业总算长进了些。
    马车外,沉杨在问:“公子,可要直接回府?”
    崔慕礼道:“先去另个地方。”
    沉杨:“哪里?”
    崔慕礼道:“东市。”
    *
    返回崔府时早已过了膳点。
    崔慕礼刚到明岚苑门口,便见乔木疾步走出,笑容满面地道:“公子,您总算回来了!”
    崔慕礼往里走,“有何事?”
    乔木双手交握在身前,亦步亦趋地跟着他,“是这样的,表小姐呢……”
    崔慕礼侧眸望着他。
    乔木心里偷笑不已,继续道:“用过饭,表小姐来给您送鸡汤,见您不在,便说明日再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