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乌拉那拉氏(清穿) 第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对了,”他突然想到什么,神神秘秘地凑近安絮,小声说:“昨晚八弟还尿床了,我半夜都听到了动静。”
    安絮闻言,严肃的告诉他,“这种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千万不能传出去,你之前也尿过床,你想想要是有人把你尿床的事情跟别人说,你会是什么感受?”
    永琮机灵的点点头,“额娘我知道的,我就只跟您说。”
    母子两个亲亲密密的闲话,半个时辰后永琮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他还得去汗阿玛那里学习。
    御驾途经扬州、镇江、常州、苏州,最后在杭州停留,乾隆一向喜欢杭州的景致,每次南巡都要在杭州至少停留一周以上。
    一行人下榻位于孤山的行宫,这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建筑,依山傍水,行宫前便是西湖。
    安絮住进玉兰馆,馆如其名,里面栽种着数不清的玉兰树,时至三月枝桠上已经有了粉白的花骨朵。
    “总算能脚踏实地了,不满你们说,我现在都感觉四周是晃悠的。”
    幸好没穿花盆底,要不然她估计得给大家表演一个平地摔。
    玉圆也快熬不住乐,她脸色苍白的说:“坐船可真是受罪啊。”
    “行了行了,你们快去休息,今天不需要守夜,明天要精精神神的出现在我面前。”
    安絮把三步两回头的几个宫女都赶走,自己则是扑在床上滚了两圈,果然还是大床舒服,船上的小床实在有些小,翻身都不能尽兴。
    经过一晚的休整,第二天每个人的脸色都好看不少,安絮也有胃口尝了尝杭州的特色早膳。
    有一道虾肉馄饨的味道极好,这边的馄饨皮有点类似现代的澄皮,薄薄一层,能看见里面包裹着的虾肉,晶莹剔透的样子。
    到了杭州之后乾隆忙碌了起来,安絮只有每天晚上才能见到他。
    因为南巡除了游山玩水,还有许多正事要做,就像是减免税赋,乾隆前些天就已经免除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的逋赋、额赋。
    巡视河堤、礼贤科举人才也是他的正事。
    几个成亲后能入朝的阿哥都让他带在身边,时不时的拷问。
    安絮这边也忙着,挨个召见杭州官员的家眷。
    在她召见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杭州知府的夫人过来拜见安絮的时候带着她十六岁的女儿,说是要来伺候万岁爷和皇贵妃。
    听的安絮嘴角抽搐,她一言难尽的看着那位神色期待的女孩。
    皇帝南巡通常都会带回几个娇滴滴的美人,尤其是康熙后期,接连受宠生子的都是汉女。
    不过她才不做拉皮条的生意,乾隆自己收下是他自己的事,再怎样也不能通过她的手。
    因此她自然是拒绝了,那位夫人走之前一副她会后悔的样子。
    当晚乾隆过来的时候她把这件事如实告诉他,然后道:“您若是觉得我做的不好,就再下令把她带进行宫来。”
    乾隆眼角都笑出了纹路,“哟,咱们娴皇贵妃好大的醋意啊,这一路上朕从没收他们进上的人,你拒绝的好。”
    “明儿朕偷偷带你出去玩,不带其他人。”
    安絮惊喜,“您说的是真的吗?”
    “朕哪次说话不算话了,自然是真的。”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忘了祝你们儿童节快乐!
    那就今天补上。
    第77章
    第二天乾隆果然信守诺言, 上午办完事就叫吴书来送来一套汉装,绣着淡蓝小花的上衣长及膝盖, 十分宽松的版型,袖口用银纹收边,裙子则是天蓝的马面裙。
    玉圆还帮用银簪安絮梳了个时下汉人常梳的发型,佩戴了几样不打眼的发饰。
    而乾隆自己依旧是深蓝色长袍马褂,清朝男子的衣服左右就是那么几种样式。
    安絮虽然不是第一次穿汉装,但最近一次还得追溯到十几年前没入府的时候,因此看着自己的打扮颇觉新鲜。
    两人出来的时候明面上身边只跟了吴书来和玉圆, 实则有许多侍卫不着痕迹的散在四处,他们负责隔开主子和行人。
    “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安絮看着从她身边经过的年轻女子询问道。
    吴书来见乾隆望向他,猛的一个激灵, 连忙回答:“回夫人的话, 今天是三月三上巳节, 想来是这个原因吧。”
    上巳节最开始的时候类似七夕,杜甫还曾吟过类似“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
    后来渐渐变成女儿节,女儿家的及笄礼经常会选择在这个节日举行。
    但是自宋朝之后理学盛行,这个节日就渐渐没落, 直到现在北方基本已经不再过上巳节,只有南方某些地方还有留存。
    安絮的视线从身边一个女孩的脚上掠过, 小小一只包裹在绣鞋里,每次看到这些, 她都庆幸满人女子不允许缠足, 也不知道那种后天制造的残疾美在哪里。
    街上小贩看着迎面走来的一对男女是典型的富贵人家,因此都十分奋力的叫卖着。
    正好昨晚下了点小雨,此时泥腥味混杂着各式食物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
    没一会儿, 安絮就看见一个小摊,上面卖的都是手工雕刻的东西,用的木头不是什么好木头,但胜在雕刻师手艺好,一个个都栩栩如生。
    她拿起一只小狗,“看着和踏雪长得好像。”
    容嬷嬷因为年纪有些大便留在宫里,正好可以照顾踏雪,至于宫务,就直接交给两位贵妃打理了。
    乾隆细看了看,“若是喜欢就买了吧。”
    最后安絮挑了三个,一个玩球的小狗,一个满花篮的花,最后一个则是抱着鲤鱼的娃娃。
    吴书来负责付账,玉圆收好东西。
    把一条街从头逛到尾她才意犹未尽的停下。
    这时候差不多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江南果然和京里不太一样。”安絮坐在杭州最大的酒楼里感慨道。
    不仅是景色,就连人的气质都不一样。
    乾隆听完却皱了皱眉,“前几天朕...我去检查水师操练,接驾的绿营兵竟然有人在演奏乐器。”
    安絮想了想,“您预备怎么做?”
    清朝每任皇帝都不怎么重视水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现在水战发生的次数还不多。
    “得叫他们先改了这个陋习。”
    不过具体怎么做他还得再好生斟酌一下。
    正在两个闲聊的时候,外边突然传来一阵瓷器碎裂声,安絮有些好奇的从推开的窗户望过去。
    只见两个青年男子带头打了起来,两人身边的小厮见状自然要帮着自家主子,两帮人就在酒楼里打了起来,直接把楼下食客的饭食全都洒到了地上。
    一阵兵荒马乱,吓得食客纷纷夺门而出。
    惊的小二高声喊:“你们还没付账呢!别跑啊。”
    掌柜急忙从柜台前跑出来,满头大汗的想阻止他们,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这俩人他个小小商人都得罪不起啊。
    “这是怎么回事?”乾隆问的是正给他们上菜的小二。
    小二用白巾擦擦手,这才回道:“几位不是咱们杭州人吧,下面这两位爷各有各的来头,一个家里姐姐是宫里的娘娘,另一个也不得了,父亲是京里三品大员。”
    “这次是因为怡红楼的吟霜姑娘才打起来的。”
    怡红楼就是有名的青楼。
    两人闻言对视一眼,安絮率先开口:“这两人都姓什么?”
    “蓝衣的那位是拜晋大爷,紫衣的是瓜尔佳二爷。”
    拜晋氏...宫里确实有位这个姓的宫妃,那就是揆常在。
    瓜尔佳氏就不知道了,京城的三品大员不说一砸一个准,却也不少,而瓜尔佳又是满族八大姓之一,人才济济,官至三品的至少有三四个。
    在他们打听的时候,楼下两人已经停手,现在处于互相放狠话的环节。
    拜晋氏先带着小厮大摇大摆的离开,那位瓜尔佳氏倒是出乎人的意料,竟然叫人算清了被他们打碎的桌椅赔钱给掌柜的。
    乾隆轻轻点了点头,瓜尔佳氏虽然纨绔,但从此举来看人品是好的。
    在酒楼吃过午膳,两人又去西湖逛了一圈,清朝没什么污染的西湖确实美丽,只是来得太早,荷花还没有开放,到底留下几分遗憾。
    不过想着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她也不是没机会看到西湖最美的景色。
    回到行宫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斜,这一天过的委实充实,两人也没多折腾,洗漱之后就睡了。
    翌日清晨,安絮刚醒来就听说乾隆去了前院。
    她也没在意,换了件夹棉的木槿花旗装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年纪大了,舟车劳顿的那几天实在没休息好,直到住进行宫才打起了精神。
    “您的脸色果然好看不少。”
    “倒是辛苦你日日来看我。”太后握住安絮的手,十分欣慰的说。
    要安絮来说,太后也实在是个妙人,自从她升任皇贵妃后,太后就不露痕迹的开始表达自己的亲近,同时对永琮也更疼爱了些。
    也不是说以前对她们不好,只是现在更好了点而已。
    “这有什么辛苦的,都是臣妾该做的。”
    太后也没放在心上,拍了拍她的手,“昨天你们不在的时候,杭州知府的夫人递了拜帖进来,叫哀家给拒了。”
    这人还不死心呢,安絮暗暗称奇,这位杭州知府难得以汉人的身份做到这个官位上,也因此他的女儿是不用选秀的,没想到这个母亲竟然削尖了头想把女儿往宫里送。
    再次被拒绝的知府夫人总算消停了下来。
    御驾在杭州停留的时候还收到宫里快马加鞭传来的好消息,舒妃平安诞下一个阿哥。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安絮也只能在信里嘱咐纯贵妃和嘉贵妃好好照顾舒妃和新生的小阿哥。
    不过还好,他们在杭州待了八天,就准备动身回京。
    在途中,乾隆带着几个年长的阿哥巡视天然坝、蒋家坝,三阿哥提出的防洪建议让乾隆颇为赞赏,特地吩咐他写成折子呈到御前。
    紧接着御驾绕道山东,在泰山的岱庙焚香。
    岱庙俗称“东岳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