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新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李建平
    习近平在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2016年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短短一段话中多处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新特征
    (一)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段话表明: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姓“马”,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的;二是又不完全等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可称之为3.0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其他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去理解。”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习近平则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50多年来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可分别被称为1.0版、2.0版、3.0版。
    1.0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生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任务是探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证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由于其内在的社会矛盾必将为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所以,《资本论》成了工人阶级的“圣经”。
    2.0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次生形态,是列宁、斯大林等在20世纪对1.0版的坚持和发展。其任务一方面是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的若干新特征,得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的结论;另一方面,则注重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看到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学。2.0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0版高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借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形成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机制。2.0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内在的缺陷:否认商品和商品生产,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体制僵化、闭关自守;劳动生产效率递减,生活消费资料匮乏。在思想方法上,则是盲目照搬,教条主义,严重脱离实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2.0版必须要更新。
    3.0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形态或新生形态,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搞西方主流经济学那一套,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也不搞本本主义、生搬硬套,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3.0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新特征
    作为3.0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1.0版、2.0版虽然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形成了若干当代新特征:
    1.新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因此,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已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成了当代的新特点。习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老框框内。”
    2.新的社会发展阶段
    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仍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在现实上我们所处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它将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的实际。经过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矛盾,而是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面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大国情依据。
    3.新的经济运行体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生产不可逾越,因此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的调节作用。我们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4.新的历史任务
    3.0版的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新的国际责任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二,还有很多单项第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提倡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顺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倡议已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巨大影响。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应当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正因为有上述新特征,3.0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1世纪发展的新阶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