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绩说完这句话,长久地看了他一眼,每一句话好像都戳中了李缜的心,让他僵持着惨白的脸,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之后,他越过李缜,将门打开,临要离开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李缜夹杂着怒气的声音,竟然没了一贯的冷静。
    “四弟真的觉得无关紧要吗!”
    一份盖上传国玉玺,货真价实的遗诏,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又会给他将来带来多少谩骂和唾弃,李绩不会不知道。
    那人一脚踏出门槛去,日光将他的轮廓描绘出好看的光晕,挺拔又宽阔的脊背好像永远不会弯折,亦不会让步妥协。
    “你尽可以来试试。”
    李绩留下这句话,终于不再停留,他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在小小的院落里,李缜靠在轮椅上,肩膀微微塌陷,他扶着额头想了很久,越想眉头皱得越紧,直到日落西山,灯火初上,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连传国玉玺和遗诏都不能动摇分毫的那个人。
    究竟是不在意呢,还是把那个人看得更重呢?
    李缜不得而知。
    景仁二十二年,在年末最后一场雪中走到了尽头,沈和光摩拳擦掌等了三个月,终于在大年初一改了年号。
    泰成元年一月十五,容卿迎来了自己的生辰,同样也是她的及筓之日。
    但是没有人知道她的生辰,知道的人大多数都死了,还活着的大多数都不在身旁,在身旁的,又都是生命里只与此刻的你有关的陌路人。
    她只跟烟洛要了一壶清酒,坐在雪夜里望着头顶的明月喝了个酩酊大醉。
    泰成元年,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沈和光给了前朝遗老三月的缓冲时间,三个月来,因李缜的归顺,
    还横着脖子不肯称臣的那小部分人,贬得贬死得死,销声匿迹。
    楚氏回了一趟楚家,固执强硬的老太傅也消减了气焰,算是默认沈和光的帝位了。
    丰京浪潮退减,终于安稳下来,唯一让沈和光牵挂在心的便是剑南道的战事。
    沈佑涟没能像第一次那样势若破竹攻下越州,对面不知是何高人指挥战事,明明是守城之战,这边却久攻不下,沈和光初时以为是自己儿子的能力问题,便又派去了曾追随自己作战的两员大将,却不想越州兵营在守城之时竟分出一支兵力由馀姚迂回,反将沈佑涟困在那里,如今是谁攻谁守,还真的不好说清楚。
    在此之前,沈和光从来没有想到越州的兵马会壮大到这种地步!
    军报呈递上来时,沈和光看了许久,发现对面似乎有一个极其阴险的人在指挥作战,初时先显露弱势可又不至于被完全击溃,诱敌深入后再团团包围,这些显然是故意为之。
    而若要提起剑南道,就不得不提起卓家,沈和光想了半日,终于派人传唤容卿到宣室殿来。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晚了!不过马上就双休了,我争取双休多更。
    今天评论有红包,聊表歉意聊表歉意嘿嘿嘿。
    ——感谢在2019-12-19 06:28:34~2019-12-20 17:46: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朵朵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皇后二十九课。
    容卿在宣室殿内站了足足一个时辰, 灯火温柔散落,映得金碧辉煌的大殿恍若白昼,明明祥和一片, 静谧得却仿佛有暗波涌动,沈和光一直在伏案批阅奏疏, 除了她刚进来时低头说了句“平身”,剩下只余绵长的沉默。
    刑讯审问时有个手段,就是什么也不问,在漫长的安静中一点一点磨碎被审之人的心智, 让人在惶惶不安中陷入无休止的绝望, 再被逼问时, 便会毫无防备地和盘托出。
    容卿低垂着头, 从头到脚,每一根发丝都显得小心翼翼。
    沈和光终于看完手中的奏折, 他将其放置在一旁,两手轻轻搭在桌案上,抬眼看了看容卿。
    “你可知, 朕找你来是为了什么事?”他语气故作轻松, 不见压迫, 唇角还微微浮现出笑意来, 似乎在刻意降低对方的防备。
    容卿不敢抬头, 低声应了一句:“奴婢不知。”
    沈和光微顿片刻,随后出声道。
    “卓家被徐亥构陷之后,全族蒙冤入狱, 斩首示众,但朕似乎记得,你的兄长并没有被抓住。”他站起身,从龙椅上走下来,脚尖踢着明黄色的衣摆,一步一步踏下台阶。
    容卿含着身,将头压得更低了。
    “兄长自从卓家出事之后便渺无音讯,奴婢也曾私下找人打听过,至今也没寻到什么可靠的消息。”
    沈和光看不清她的面容,无法判断她所说是抱着何种心态,又是不是在说谎。
    他浓眉微挑,眸间皆是试探的神色:“有一点朕着实想不通,朕既然已经还了你卓家清白了,为什么他还不出现?”
    按常理来说,一个游荡在外的逃犯,得知自己已洗脱罪名不必再躲躲藏藏,第一个应该想到的便是回朝,光复卓氏一族的荣耀才对。
    可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该知道沈和光不过是拿卓家当借口罢了,只为了给他起兵造反一个正当的理由。
    这些话,心里明白,却不能说。
    容卿身子微顿,良久的沉默过后,她抬头看向身前的人,眉间轻蹙,言语之中似有犹豫:“陛下可是在为如今越州的战事发愁?”
    沈和光有那么片刻的愣怔,他没想到容卿会挑明了自己的顾虑,但观她神
    色,又不像有什么别的小心思的模样,就仅仅只是因为害怕他心中的怀疑而紧张。
    “先皇在时,曾派玉麟军精锐前去抓捕兄长,却一直一无所获,说实话,兄长如今生死未卜,奴婢也不知他是在越州,还是逃亡在外,或者是根本就已经死了。但越州如今的情况,奴婢也实在不敢说就与我们卓家无关。”
    沈和光眸光几经变换,却都不动声色地消弭。
    容卿絮絮说着,眼里满是担忧之色,说到此处停顿一下,又谨慎地抬起头:“奴婢知道陛下的担忧,如今越州陷入困境,昭王殿下暂被压制,陛下怕这一切与我兄长有关系。”
    沈和光深深地看着她,见她自始至终都如此坦诚,心头略微有些拿不准她的态度来。
    “你接着说。”他抬了抬手示意。
    容卿只是摇了摇头,认真道:“若兄长还在越州,但凡他说话有点份量,剑南道是不会造反的。”
    “因为我还在这。”
    卓家如今只剩下兄妹两人,卓容卿留在宫中当了皇后女史是人尽皆知的事,以情理推,卓承榭投鼠忌器,是不敢以自己的亲妹妹性命做赌注,来挑战皇帝的耐性的。
    但这只是以情理推,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情理辨析的。
    沈和光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切断怀疑。
    “你觉得,凭你一人,能左右得了你兄长的野心吗?”
    容卿顿了顿,迟疑地低下头,看了看地毯上的纹路,有些出神。
    “陛下这话问得太过诛心,若兄长果真如此,奴婢就是一枚弃子,要奴婢承认弃子的身份,岂不是太过悲惨?奴婢只能告诉陛下,在奴婢心里,自己的份量是要大过兄长心中所有东西的。”
    沈和光皱了皱眉,觉得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如果卓承榭身在越州却依然起兵,就说明他必定不把这个妹妹放在心上,那他原本想的以容卿为质的想法就太可笑了。
    但他还记得容卿话中的漏洞。
    “你刚才说,不确定越州发兵跟卓家到底有没有关系,这话又从何说起,你不是坚定你兄长不在军中吗?”
    容卿犹豫着轻点下颔,眉眼深邃地看着他:“奴婢头上祖祖辈辈都有人任剑南节度使,甚至可以说,那里从贫瘠之地到兵
    马富足,都是卓家人一手将之壮大,不论是追随卓家人的将士还是剑南道的百姓,对我们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卓家出事之后,剑南道对朝廷的态度就已经暧昧不清了,奴婢能想象到他们心中的愤怒,因为奴婢也感同身受。”
    沈和光抬了抬眼皮:“可朕已经恢复你们卓家的清誉了。”
    “陛下消除了奴婢心中大部分怨怼,只是仍有一事,奴婢到现在也不能释怀,恐怕越州那边许多追随三叔的部下,也是因此而不肯向陛下低头的吧。”
    她说完垂下了头,谦卑地弓着肩膀,仿佛言尽于此。
    沈和光皱了皱眉头:“什么事?”
    “奴婢不敢说。”
    “准你无罪,说。”
    容卿忽然跪下身去,额头贴着地面,沉闷的声音从下面传来:“兰氏兄妹于卓家而言是大仇,陛下不光没有杀了他们,反而叫他们立于帝侧享无上荣光,这一点,恕奴婢理解不了。”
    “就因为这个?”
    沈和光用了质问的语气,似乎觉得这般是小题大做。
    容卿却抬起头:“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陛下难道没有想过吗?我们卓家落难,皆是由兰子衍的一句毫无根据的诬告而起,他就算再怎么蠢笨到被人利用,但他绝不无辜!陛下为我们洗清冤屈之后,杀了徐亥及其所有党羽,却独独留下了兰子衍,这难道不会让人怀疑,卓家如今的惨状,其实是陛下幕后主导的吗?”
    “放肆!”
    沈和光一声斥咄阻挠了她满腔怨愤时所说的话,眼中怒气冲冲,胸膛也起起伏伏。
    容卿好似受了惊吓一般,急忙垂头缩至一团,唯唯诺诺地抖擞着肩膀,不敢再继续说话。
    看她如此瑟缩的模样,沈和光逐渐冷静下来,刚才的那番话听起来像是压在心中很久了,此时憋不住说出来,却又害怕他怪罪,不像是为了别的目的。若说她对兰子衍没有一点责怪和怨恨,沈和光才会觉得不安和奇怪,现在听到她这么说,他心底反而信了几分。
    卓家自始至终都是他一步棋,这一点沈和光心里清楚,跪伏在地的人说的一点没错,这几个月来,兰子衍每每出现在他身边,他也总会在心里问自己,“他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
    如果剑南道仅仅因为这点就不肯臣服于他,沈和光确实会觉得有些得不偿失。
    可是如今再为此纠结也为时晚矣。
    “就算他们误会了朕,现在两军交战,朕就算用兰子衍的命跟他们交涉,他们怕是也不会退兵。”
    这种话跟容卿说来不太应该,可见沈和光此时也有些身心俱疲,容卿维持着那个姿势不动,半晌过后,吞吞吐吐地说道:“剑南……与江南毗邻……陛下何不来个‘围魏救赵’呢?”
    沈和光瞳孔微缩,刚要说什么,容卿又压低了身子:“奴婢逾矩了!前线战事不容奴婢置喙,还望陛下恕罪!”
    那个战战兢兢的模样,好像方才的话只是无心之言,并非故意插手前线战事。
    江南道因李缜的关系愿意归顺于他,的确省去了他不少力气,可是沈和光几次派人想要把陆氏接回来尊为皇太后,却每一次都被相同的理由婉拒,这让他无法更进一步信任那边的人。
    让江南道出兵解围,他也想过,只是每一次都被自己内心深处深深的怀疑切断了,若他此时不在丰京而是在战场上还好,于前线才能把控更多东西,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里,他终究因为顾虑太多而步步难行。
    沈和光越发心浮气躁,看着身前跪着的容卿,心绪涌动,最终也只是挥了挥手,叫她退下。
    所有的决定都是他一早想过的,之前还只是犹豫,现在却觉得不能再拖了,容卿走后,他转身回到龙椅上坐下,提笔写了封密折,写完之后,他看着其上的内容良久,眼里满是幽沉之色。
    容卿从宣室殿里出来,扑面吹来的冷风,让她脑中所有纷乱嘈杂的情绪都一扫而空,刚才还擂鼓阵阵的心跳也慢慢平复下来,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慢慢浮现一抹笑。
    这些日子,她看起来长大不少,短短几月时间,已经从那个略有稚嫩的青涩女子出落得亭亭玉立,身子也拔高一些,只是在呼啸的冷风下,依然显得太过单薄。
    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路上有些湿滑,她踩着脚印,心情似乎不错,回玉照宫的路上,连步伐都较之前轻快,冷色月光同路旁温和灯光相映,落在身上别有一番朦胧韵味。
    “你今日很开
    心?”
    她正走着,突然从背后传过来的声音让她全身战栗,她一下就顿住了脚步。
    眼前有一道长长的影子,背后有人挡住了光线。
    她慢慢转过身去,看到离她不远的地方,站着一个戴面具的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