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崩坏的重生路 第1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清涵,以后不要离开我。”元胤抚去她脸上和身上因汗水而粘着的长发。
    顾清涵被元胤弄得意乱情迷,哪里还分得清他说了什么,“皇上说什么妾身都答应。”
    柔媚的声音,撩得元胤全身一片火热,深情的吻着身下的人,更用力的征讨,“明年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
    颠簸的小船稳了下来,又过了好一阵才有了动静,顾清涵穿上半干半湿的衣裳,嗔怪的看了元胤一眼。元胤亦是如此,身上穿着半干的衣裳,拧着衣裳里的水。
    “皇上,妾身的披帛不见了。”顾清涵捂着胸口说,“不然妾身没脸回去了。”
    她身上的痕迹都是他的杰作,元胤揉了揉鼻子,说:“那找找吧。”
    披帛是冰蓝色的烟霞纱,落入水中之后极难分辨,顺着来时的路出去,并未找到。已快出荷花丛,顾清涵轻手轻脚的走到元胤身边,突然出声说:“皇上小心!”恶作剧般的将他推入池中。
    哪知元胤入水之后没了踪迹,面上的水纹晕开之后一片平静。顾清涵登时急了,吓得四处张望,喊着元胤的名字。
    水面平静了一阵,顾清涵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她身后冒出一只手来,拉住她的脚踝。顾清涵被吓得不轻,呼救声未喊出口,便被拉进水里。
    水下是一片清明的世界,等顾清涵从手忙脚乱的局面中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元胤就在她身边。他的人凑到她跟前,往她嘴里度气。顾清涵脑子里一片空白,抓着救命稻草一般抱着元胤的脖子。两人往水底沉去,等到不能呼吸时元胤才带她游出水面。
    元胤狠咬顾清涵一口说:“你想谋杀亲夫么?”
    “妾身不是故意的,皇上别生气。”顾清涵像个做错事的小媳妇儿,不敢直视元胤。
    “以后再犯决不轻饶,知道吗?”元胤哪是真心责怪她,见她委屈的模样心里爱得不行,深吻着怀中的人。
    快再次沉入水中时,元胤才松了手。凤仪殿就在凤凰池边,离他们所在之地只有半里远。小船不知在什么地方,元胤便对她说道:“怎么办,游回去?”
    “就游回去。”顾清涵说。
    踩到凤仪殿后的石阶,顾清涵近乎瘫软在元胤怀中,元胤扶着她回到近水的廊子里。顾清涵头上的首饰悉数落在凤凰池中,披散的长发一股一股的黏在身上,水顺着头发掉落下来。元胤一身同样狼狈,两人看着对方,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元胤听觉灵敏,对顾清涵说:“嘘,有人来了。”
    顾清涵的笑声戛然而止,低声道:“不能让她们知道。”
    “那走吧。”元胤拉着顾清涵从人少的地方跑回殿内,留下一串湿哒哒的脚印。宫嬷嬷看到消失在转角处的衣角,让琉光和琉璃停下别追了,回去熬两碗姜汤候着。
    幸好内殿没人,他们趁宫女不备溜了进去。顾清涵赶忙换下身上的湿衣裳,拿了帕子擦头发。见到宫嬷嬷进来,顾清涵先开口解释说:“我摘莲蓬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皇上救了我,嬷嬷不必担心。”
    宫嬷嬷在宫里混成了人精,哪里不知其中之事?只笑道:“娘娘下次小心些,染上风寒就不好了,浴池已备好热水,娘娘去沐浴吧。”
    “还是嬷嬷做事周到。”顾清涵说,拿了换洗的衣裳,进了浴室之后便栓上门闩。
    泡在温热的水中,顾清涵拿着帕子擦洗身体。回想起下午的一幕,脸上浮现绯红的光晕。元胤是她亲密无间的丈夫,是她儿子的父亲,过了这么些年,她最初进宫时的顾忌已经烟消云散,她似乎已经离不开他了。也许正因如此,那时她才会自欺欺人的相信他说的话,不再提生世之事。
    换好衣裳回到寝殿,元胤已收整一新陪元天祎玩儿,父子二人咿咿呀呀的不知在说什么。元天祎见到顾清涵来,便要她抱。琉璃端了熬好的姜汤来,顾清涵一口饮下,浑身**辣的,脸红得像蔷薇。
    元胤擦了她嘴角的汤汁,说:“慢点。”
    夜渊站在大洲的地图边说道:“邺国地动未伤其根本,秦国的旱灾已得到解决,辽疆等地的事只是小打小闹,现已被镇压。皇上若想让两国生乱而无暇顾及楚国,只有令寻他法。宴振廷本就不是长寿之人,今生靠宴长宁才改变命数,皇上可先除去此人,太子暴毙,邺国毕生乱,若皇上再扶持一位失势又亲近楚国的皇子,则西边的危机解除。”
    “元胤本身没有弱点,但他极其宠爱皇后顾氏,现在膝下唯一的皇子只有不满一岁的元天祎,我们可从顾皇后和大皇子身上动手。这么多年来,只有秦国毫发未伤,从其出兵北境便可看出,元胤野心不小,现在又屯兵江北,对楚国动手只是迟早之事。”夜渊又分析道。
    莫擎天看着地图沉默不语,邺国那边倒还好说,只是秦国有些棘手,秦宫守卫森严,若想从顾氏身上下手,怕有些难办。
    “无论如何,也要先试一试。元天祎万万不能留,趁他现在还小,必须动手除掉他。”夜渊劝道,“臣先已研制出禁·书中的巫咒,若秦兵敢来,臣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娘娘,小皇子长牙了。”宫嬷嬷笑呵呵的走进来说道,她身后是抱着元天祎的奶娘。
    顾清涵惊讶,说:“抱来我看看。”
    “啊,张嘴。”从奶娘手中抱过元天祎,顾清涵对儿子说道。元天祎似听懂了一般张开嘴巴,果不其然,上下各长了两颗门牙,小小的,尖尖的,只有米粒大小。
    “怎么这么快就长牙了?”
    “有些孩子长牙快,有的慢,小皇子算较早的,娘娘不必惊奇。”奶娘躬身说道,“都说牙长得早的孩子聪明,将来皇子定是聪明的孩子。”
    “真的?”顾清涵又看了一眼元天祎,有人夸他,他便咧嘴大笑,自己的儿子被夸,顾清涵也高兴,赏了奶娘好些东西。
    元胤还未进殿便听到大人和孩子的笑声,嘴角跟着上扬,迈步进了殿,问道:“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
    “天祎长牙了。”顾清涵仍笑容满面,元天祎坐在顾清涵怀中,张开嘴让元胤看他的牙。
    “我看看。”元胤双手撑在他腋下,让他站在自己腿上。
    “果然长牙了。”元胤笑道。
    凤仪殿中其乐融融,元胤大手一挥,又赏了宫人许多东西。看着小小的儿子,元胤心中盼着他快点长大。
    元天祎晚上并不哭闹,所以留在寝殿内挨着他们睡。哄睡了儿子,顾清涵轻轻地放进摇床里。小家伙的睡相讨人喜欢,看着他便觉心中的幸福满满。
    做了父亲之后,感觉与之前完全不同,元胤极爱这个儿子,若朝中无事,他便亲自带孩子,高见也说他现在仁慈了许多。元胤并不否认,有妻有儿之后,他所思所想的也更多。
    “我们以后要多生几个。”元胤咬着顾清涵的耳朵说道。
    秦国上下忙成一片,广修水库和沟渠,不知元胤用了什么法子,得到治理盐碱地的法子,下令在地里挖排水沟渠,洗盐,深耕深翻,种耐碱作物,多施农家肥。还有一种更好的法子,不过邺国也少有人做成。
    “正徳帝到底留下多少好东西?”元胤拿着手中的一踏发黄的信纸感叹说,只可惜更多的东西不能为他所用。
    “听说正德皇帝博学多才,他似乎无所不能。他说活到老学到老,驾崩前一日还在写东西,说要把他所知所学的写下来,造福更多百姓。正徳帝留下的好东西都在邺国皇宫里呢。”顾清涵说。对邺国,她心中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尤其在虞燕来告诉她,她极有可能是邺国公主之后。
    “那些书稿若能为我所用该多好?”元胤心中颇为不平道,留在邺国也被束之高阁毫无用处。
    顾清涵送上沏好的茶说:“正徳帝留下的许多东西太过高深,以至他的继任者也无法体会其中之意,只能将放在高阁供奉着。他们不能用的东西,皇上不必担心。”
    “好东西放着不用,该多可惜?天下能人异士多,总会破解其义。”元胤对此深感痛惜,“明天七夕,你想怎么过?”
    顾清涵想了一会儿,说:“皇上忙,不必陪妾身过七夕。倒是琉光她们四个,模样能力都不差,年纪慢慢又大了,妾身倒不好继续耽搁她们。皇上不妨帮着物色人选,让她们风风光光的嫁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