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现象应该说非常的奇怪,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太多的注意,因为唐月安静下来之后,那些大人心头笼罩的悲伤就迅速消退了,一切归入正常。
    不过这种奇怪,只是个开端,从此之后,唐月的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仿佛都是和这个哇哇坠地的小生命有关的。当尚在襁褓里的唐月啼哭的时候,她身边的亲人就会感觉悲哀,当她破涕为笑的时候,她身边的人就会感觉快乐。
    但是仍然没有人把这种现象和唐月联系在一起,他们就感觉当时家人的情绪波动太大,而且频繁。总之一家人就这么熬过来了,等唐月长大了一些,开始懂事之后,家人的情绪波动就稍稍减轻了一些。
    在唐月大概七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带她回门头沟老家,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但唐月到了老家之后就开始发烧,体温高的有些吓人,吃了药又捂着被子发了一身汗之后,烧退了,然而人却还是不清醒,开始满嘴胡话,说的谁也听不懂。
    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是太好,遇到这种情况就束手无策了,唐月的姥姥,还有她的母亲和她父亲不一样,因为从小就长在农村,对有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还是很信的,只不过当时那种大环境下,没人敢明着说。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唐月的姥姥就到村子东头的几间破房里拉来一个人。
    这是个老瞎子,在解放前就给人占卜凶吉,看一些怪病,名声是挺好的,而且人也很善,所以村子里的人对他很维护,几次批斗都帮着遮掩过去,让老瞎子留了一条命。但这个老瞎子被斗怕了,死都不肯再操自己的老本行。最后唐月的姥姥和母亲差点跪下,并且保证事情不会外传,老瞎子才答应给唐月看看。
    这些过去的事情,唐月没有太多印象,只是偶尔听母亲提过一次,当时那个老瞎子看了唐月之后,脸色就开始变,但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不肯说。唐月的姥姥估计看出来问题比较严重,就一个劲哭着求,老瞎子非常为难,最后真是被求的没办法了,就取下自己带着的一串五枚铜钱,给唐月熬了一碗水喝。
    喝完水,老瞎子就匆匆离去了,这碗水很有效果,当天晚上,唐月的情况就好了很多,意识清醒了,就是身体虚。
    当然,有些话放到现在说,那都是后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老瞎子救了唐月之后,回到自己的破屋子里,匆匆拾掇了一些东西,过了几天之后,才有人发现他已经死在了家里。
    这场突如其来的怪病,带给唐月的,不知道究竟是福,还是祸。
    经过这场怪病之后,年幼的唐月本人渐渐的就发现了自己身上一些异于常人的东西,第一个就是她仿佛可以影响人的情绪。
    第一次发现这个现象时,是唐月上小学的时候,很多小孩都在教室里午休,就有两个很调皮的男孩不肯休息,在教室里闹着玩,结果让昏昏欲睡的唐月很反感,她一发怒,让两个本来纯属闹着玩的男孩猛然间愤怒异常,揪着对方的衣领子开始猛揍,最后,两个人都是一脸血。
    第二个很诡异的现象,就是她闭着眼睛,比睁着眼睛看东西看的更清楚。当然,闭上眼睛的话,她无法直接看到眼前有什么,但当她闭上眼睛的时候,面前的一切都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她的脑海里勾勒出清晰完整的图像,而且,她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一些别人都看不到的东西。
    这个现象经过了很多次的印证,唐月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发现这些的时候,也是在小学期间,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们自己扎白花,然后到烈士陵园去。这些白花都被挂在了陵园里的树枝上,接着就有老师带着学生们四处去看,跟他们讲这些烈士的生平,还有我党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
    唐月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都一样,然而无意中闭上眼睛,她就感觉到一块墓碑前蹲着两个人,围在一起吃东西,这两个人就蹲在老师的身后。
    当时唐月被吓的差点叫出声来,猛然睁开眼睛,墓碑前的两个人就不见了,只有老师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讲。唐月很怕,但同时心里却有一种浓的化不开的好奇,她有意再闭上自己的眼睛,就又感觉到了墓碑前蹲着的两个人,那两个人一身都是血,其中一个少了条左腿,另一个少了条右腿。
    这两个人正扭头朝唐月这边看,他们一起慢慢站了起来,好像还要朝唐月这边走,但是他们一站起来,就有两条紧紧绑在墓碑上的铁链子拴着他们的腰,走不动。唐月这次再也忍不住了,吓的大叫,把周围的老师同学顺带着也给吓了一跳。
    最后一个现象,是让当时尚未成年的唐月最感觉有趣的,而且这个异于常人的功能,还帮了北京市公安局一个很大的忙。
    ☆、第四十四章 关于唐月(二)
    最后一个功能,也是唐月在无意中发现的,相比前两个不正常的现象,这个功能让唐月感觉很开心。她可以和一些动物进行沟通,当然,她无法把小猫小狗的叫声直译成实质性的语言或文字,但她总能从这些叫声里感觉出什么。
    这种沟通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奏效的,有一定的几率,但唐月引以为豪,她经常在和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蹲在一只小狗面前,跟同学说这只小狗怎么样怎么样,引来同学的一阵调笑。每每这个时候,唐月就感觉有点委屈,认为她的同学不相信她。
    这些东西放到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是很难自我隐藏下去的,她先把事情告诉了她的父母,她的母亲有点迟疑,但是她的父亲就很生气,因为她父亲所做的工作最难容忍谁说什么不可科学常理的事,而且当时的大环境在那里摆着,没有人会把这种事到处乱说。唐月的父亲狠狠的训斥了唐月一顿,让她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出去信口胡说。
    唐月很怕父亲,因为干了半辈子公安工作,她父亲身上有一种令人畏惧的气息,所以她很听话,把这些东西都埋在心里,没敢再出去乱说。
    唐月高中的时候,她的父亲升任到了处级,家也搬到了一个处长楼。她家对面是一个搞了一辈子刑侦的老公安,已经退休了。这个老人对待犯罪嫌疑人凶神恶煞,但脱了警服之后,会让人觉得很和蔼,唐月从来没有见过老人凶神恶煞的一面,再加上老人家里养了六只猫,两条狗,所以唐月很爱到他们家去玩,事实上,她主要是去和那几只小猫小狗玩。
    这个老公安搞刑侦工作,心细如发,开始的时候也只把唐月当成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时间长了,他就察觉出一些端倪。心境单纯的唐月肯定不是老公安的对手,被对方三套两套,就套出了那些被唐月父亲严令不许出去乱说的话。
    不过这个老公安和唐月的父亲有区别,唐月父亲常年坐办公室,思想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的文件和报告给禁锢死了,而老公安一辈子都在外面办案,只有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现象其实并不一定都可以拿科学的范畴来解释。他对唐月的这些功能非常的感兴趣,不过也只是私下研究研究,并没有外传。
    让唐月真正被上级关注的,是当时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子,这个案子到今天已经没人知道了,不过在当时北京市局领导一层里,这个案子还引起了一片不小的波动,这就是陈漱石案。
    陈漱石是一个老历史学家,和很多人一样,他没能避开那场运动,其实陈漱石本身倒真没有什么问题,他是很早的时候就到了延安,在抗大任教,底子很干净,为人也低调平和,很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几乎没有什么可抓的把柄。他是受了儿子的连累,所以被批,他的儿子也是个文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受不了带来的严重后果,自杀了,他一死,陈漱石也被牵连,不过这个事情不大,他前半生人缘非常好,几个学生已经身居要职,熬了一段时间之后,陈漱石的命是保住了,不过房子被没收,他被安置到了一片老平房区去生活。
    一直到七七年的时候,陈漱石突然就在自己简陋的居所里死去了,经过法医鉴定,是有人蓄意投毒以致其死亡。
    当时的刑侦理念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陈漱石被发现死亡时,已经死去了三天时间。经过调查,首先排除了自杀和误服毒药的可能,因为这种毒药从正常渠道是搞不来的。但接下来的侦破工作就遇到了难题,陈漱石唯一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其他亲人也不多,再加上他受了丧子之痛的影响,搬到这里之后很少和人来往。那种大杂院般的平房区,常年都左右邻居,谁家来了个外人,随时都会有人看见。
    然而经过详细的走访和询问,陈漱石的左右邻居一致证明,在陈漱石死亡前后将近一个月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到过他家。
    案子查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这时候,陈漱石的几个学生闻讯后拍案而起,给公安局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说这样一个有建树的老学者,从抗战到文革都熬过来了,现在死的不明不白,天理不容,必须破案,严惩凶手。
    上级施加的压力很大,北京市局几个领导寝食难安,这种压力就转嫁到了下面办案的人身上,也被勒令限期破案。
    其实不是下面办案的人不出力,因为关于案件的线索实在太少,陈漱石的社会关系简单,在北京只有一个远房侄子,一个远方侄女,至于朋友什么的,很久都没有走动了。办案人其实怀疑过陈漱石的侄子和侄女,先后询问过几次,但他们没有作案时间,在陈漱石死亡前后,两个人都有不在场的人证。
    因为压力太大,一些办案人就开始四处出击想办法,其中一个人找到了唐月邻居,老公安经验丰富,在系统内很有点名气。他听了案情之后,亲自到现场看过几次,把相关的情况调查了一下,但暂时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也拿不出具体的侦破方向。
    这时候距离破案的期限越来越近,下面的人都急疯了,当这个老公安无意中得知陈漱石生前养过一只大猫之后,眼前就是一亮,他想到了唐月。
    当然,猫是无法作为有力旁证的,老公安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借用唐月的那个特殊的功能,取得一点实质性的线索,为侦破打基础。
    唐月是被瞒着家里人请来的,她和陈漱石养的那只大白猫先后沟通了几次,每一次,老公安都翘首企盼,但每一次唐月都表示遗憾。最后他们直接就把唐月和猫一起带到了案发现场,这一次,唐月好像有了发现,她蹲着听大白猫喵喵的叫了一阵子之后,就来到了厨房。
    老平房的面积有限,为了通风,当地的家户大多在小院子里搭一个简易的厨房用来做饭。陈漱石家的厨房也是用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当时在场的人都感觉有点奇怪,但也都意识到,厨房里有线索。
    老公安私下问过唐月,唐月告诉他,陈漱石家里最后一次来人,就进过厨房。老公安暂时一筹莫展,因为在侦破过程中,陈漱石的居所包括院子和厨房已经被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如果有线索,哪怕是很隐蔽很细微的线索,那些老刑侦们没有理由找不出来。
    事实证明,爱笑爱跑,笑起来就有两个可爱酒窝的唐月所拥有的,不仅仅是酒窝和异于常人的能力,她在厨房里看了很久之后,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房顶。
    厨房的房顶也是破木板搭的,因为长年风吹日晒虫蛀,木板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眼,这个简陋厨房里,有一个做饭的灶台,还有一个小炉子,具体说,唐月所盯住的窟窿,是正对着小炉子的一个窟窿。这个窟窿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唐月也说不清楚案子究竟是怎么样的,但她总是感觉,这个窟窿有问题。
    老公安很相信唐月的感觉,他们随即就把侦破重心转移到这个只有小拇指粗细的窟窿上,最终,他们证实,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投毒方式。
    毒药是被塞在这个窟窿里的,然后用一层薄薄的腊封住,陈漱石常年都要喝中药,隔几天就会在厨房熬一次药,熬药时所产生的水蒸气不断的飘到上方,一点点的消融封住毒药的薄薄的那层腊。等到腊被融穿的时候,窟窿里的药会落下,因为它正对着小炉子,所以十有**会落在飘着水蒸气的熬药锅里。
    从毒药被放置,一直到腊完全融化,致使毒药落入沸腾的中药里,这是个比较慢的过程,而且不需要投毒人在场,等于是一种隐蔽的而且半自动化的投毒方式。根据这个情况,刑侦人员判断投毒者熟知陈漱石每次熬药的时间和规律,应该是个很熟悉他的人,最后经过摸排抓捕突审,陈漱石的远房侄子供认了犯罪事实。
    案子侦破结果一层层上报,唐月引起了注意。很快,就有人找唐月的家人以及她本人进行谈话,放到现在,那次谈话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唐月可以进入公安部特事处理办公室。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能受国家的重视,为国家做事,是非常光荣的,唐月的父亲率先表示愿意听从组织上的一切安排,唐月本人也做了相应的牺牲,因为那一年正好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唐月本来准备迎战高考,但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毅然放弃了高考的决定。
    当然,从唐月本身来说,为国家做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感觉到了新奇和好奇,因为这个公安部特事处理办公室,其实就是马宝所在机构的前身。
    ☆、第四十五章 关于唐月(三)
    在唐月被吸引进入这个特事处理办之前,机构其实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只不过比较隐秘,知道的人不多。设立这个机构的初衷,是建国之后全国各地内发生的一些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各类案件,案件本身就是个很难解开的谜,而且会带来舆论和实质性的影响,这些案子都被称为特别事件,机构是专门处理这些案件的。
    特事处理办一直隐伏在水面之下,等它浮出水面时,就证明相关的一些东西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正式设立一个部门。这个机构本来是公安部在搞,但结合之前的某些查案经历,不少情况比较棘手的案子,需要调动部队,所以公安部和军方进行了接洽,纳入了部分军方的成员。
    唐月进入这个特事处理办之后,先后接受了几次研究,不过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一直没能搞清楚她身上这些功能原理何在,不过上面看重的是她的能力,而不是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所以在研究无果之后,唐月正式成为这个机构的一员。
    她接受了一些相关的训练,时间不算太长,因为在这个部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也有人负责专门的保卫工作。关于傩脱次这个地方,是唐月加入机构之后进行的第一个任务,而从现在来看,这可能也是她执行的最后一个任务。
    特事办插手傩脱次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唐月虽然是其中的一员,但很多内部情况她不知道,当时的保密纪律很严格,成员的自律性也很强,不该说的话,上面一句也不会说,不该问的事,下面一句也不会问。但唐月毕竟年轻,好奇心强,碰到谁就问东问西,被问的人面对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也不好发作,一般都是随口敷衍几句,不过问的多了,她就得到了一些傩脱次背后隐藏的情况。
    在特事办插手傩脱次之前,曾经发生过一个影响很严重的案子,一个藏传佛教宁玛派中有些地位的人被谋杀了,有的情况和背景无法细说,但这个案子必须要破。因为这个人被杀前后,发生过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所以作为重案中的特殊案件,特事办派人参与破案。
    这个被杀的人是个六指,发生在他死亡前后的那些怪异的情况,唐月打听不到,但这个人的死因有点奇怪,他的致命伤在喉咙处,除了致命伤之外,全身上下有十多处地方都被利刃给剁烂了,这些部位其实不是身体上致命的要害。当时有人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他是被杀死了之后再剁烂这些部位的,凶手的动机让人摸不透。
    后来是请教了一个当地人,才得到了重要的线索。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人被杀了就是彻底的死亡,举个例子,想要灭口,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把知情人杀掉,永除后患。然而在藏区,人人都相信伏藏,尤其相信伏藏中最神秘的识藏,而且这种神奇的传承方式确实存在,也就是说,人即便死了,只是肉壳被毁,他的灵识仍然不灭。
    藏传佛教密宗修持者都懂得人体经络,这是个必修课,他们认为人的灵识是通过这些经络为通道而转移挪动的,这个死者身躯被剁烂的地方,就是将灵识转移的通道完全毁掉了,没有留下识藏的可能。
    案件的后续就非常隐秘了,但特事办显然很重视这个案件,他们秘密搞了一段时间,可能得到了一些情况,在特事办吸收唐月之后,就派出了两支队伍,一支去往别的地方,另一支就是唐月所在的,赶往傩脱次。
    “我们的队伍,在临近山口的地方出现了事故。”唐月说起很多年前的那些事情,仿佛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但她的心依然是不平静的,可以说就是那次事故,把她的一生都给毁掉了。
    小胡子知道队伍被黑里令灭杀的情况,但唐月是如何活下来的,是他心里的一个很大的疑问,所以他们几个就接着往下听。
    唐月这个人的预感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另外一个,在出事之前,她并不在帐篷里,而是在离帐篷不远的地方和一个队伍里的同事聊天。那个人叫胡彦国,比较年轻,是来自公安系统的,负责保卫工作。唐月和胡彦国之间相互都有好感,平时都尽力找一些可以单独相处的机会。当然,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单独相处就是很单纯的单独相处,心里有爱意,但一般不会当面说出来。
    唐月和胡彦国当时就没怎么说话,两个人能并排坐着就感觉很知足。到了后半夜的时候,他们打算回帐篷,然而没等两个人起身,黑里令夺命般的魔音就从不远处飘袅的传来,一般的人没办法抵御这种声音,但唐月是个例外,她的意识很清醒。
    紧接着,帐篷里的人都魔怔了一样的绕着一个帐篷开始跑,当时胡彦国也受了很大的影响,有些魂不附体,是唐月拼命的干扰他的思维情绪,才没让他完全陷入不可自拔的魔音中。
    当时的情景,唐月记忆犹新,她和胡彦国就在不远的地方,月光下,队伍里一个个熟悉的人机械般的围着帐篷在拼命跑,只有唐月一个人是完全清醒的,旁边的胡彦国是在一种半梦半醒般的状态里。这个时候,唐月第一个念头就是跑。
    这倒并不完全因为她胆子小或者是怕死,因为在特事办的成员中,都谨记着一条规定。这条规定看似有些不人道,是让他们在遇到不可预见的危险时,尽全力保护自己,对于那些陷入极大危险中的同伴,如果对他们的救援会让自己发生无法掌控的危机,那么这种救援就必须停止。
    也就是说,唐月看到身旁的战友将要死去,她不能不顾生死的去救,因为此时此刻,她的唯一任务就是想办法活下去,如果整支队伍全军覆没,那么所有重要的信息都会随之断绝,活着的人就是火种,要把信息带回去。
    隐藏的时间长了,唐月本人也有些支撑不住,何况还要照顾身边的胡彦国,她就打算跑。胡彦国粹不及防下遭道,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有恪守职责的意识,他在那种有些昏沉的状态中拼死摸到了队长的帐篷中,拿走一只牛皮包,这个包里装着队伍人员的名单,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不能落到外人手里。
    但正是胡彦国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行凶者的注意,唐月拖着胡彦国跑,后面就有人暗中追击过来。无奈下,唐月动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在全力阻止追击者。不过她对他人情绪的控制的深浅,完全取决于对方的意志坚定程度,那些朝圣者,都是信仰如铁般的人,就拿朗杰来说,他可以亲眼看着亲生儿子孙子死在面前,但不能说的话,至死都不会吐露一个字。
    追击者受到了影响,但越是这样,越让他们追杀唐月和胡彦国的举动更坚定。中间出现过几次很危急的时刻,胡彦国一直都不是特别清醒,途中被重伤。
    这次追逃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活命,也为了保留信息,唐月几乎拿出了拼命的势头,她以柔弱的身躯拖着重伤的胡彦国,一路从山口这边逃到了暗夜神庙所在的大峡谷。当她和小胡子一样无意出发现了骤然出现的暗夜神庙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钻了进来。
    唐月闭上眼睛可以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同时也可以避开很多别人避不开的危险,她带着胡彦国闯入暗夜神庙,一口气就从通道来到了回字廊的三层。到了这里之后,后面的追击者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根本没进来,还是死在了中途。
    他们逃走的时候很匆忙,几乎没有携带什么装备和给养,胡彦国的伤势越来越重,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唐月发现了很要命的问题,和小胡子他们一样,她找不到出口了。
    无形中,她和重伤的胡彦国被死死的困在了这里,胡彦国的意识虽然清醒了,但身体的重伤日益恶化,他在这里由唐月陪着,度过了生命中最后十几天的时间。
    “大大大大大大姐......”听到这里的时候,李能就有些忍不住了,他显得非常好奇,说:“大姐,这么多多多多多年,你指什么活着呢?”
    唐月仍然低着头,随手就轻轻在身后的墙壁上扣下一团湿乎乎的滑腻苔藓,丢到了李能面前。他们四个人一下子明白了唐月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格桑梅朵皱皱眉头,这种滑腻的苔藓虽然不会让人马上就吐出来,但是很难想象真的把它吃进嘴里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四层下面,还有五层,那里更潮,几个地方滴着水,积够一口的时候就可以喝。”唐月说:“不要不相信我,有些时候,在你没有吃完身边一切可吃的东西之前,你绝对不会被饿死。”
    ☆、第四十六章 五层后的空间
    唐月说的没错,如果不是真正的在这个地方苦熬了三十年,仅凭旁观者的一些想象,是无法理解她内心感受的。胡彦国死去了,这个人其实并不算是唐月的亲人,甚至连男朋友也不算,但因为一些突然而来的事故,唐月在无形中就把这个人当成了唯一的依靠,尽管胡彦国是她拼死救下来的。
    唐月毕竟是个女孩儿,当时被困在这里的时候还很年轻,是胡彦国在临死前的十几天时间里始终不断的给她鼓励,给她希望。当胡彦国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唐月觉得天塌了,觉得没有希望,觉得自己也快要跟着一起死掉。
    她不止一次的寻找过出路,一直深入到了第五层,第五层有一些东西,其中有一种微微发黑的泥块一样的玩意儿,这可能是一种很古老的防腐药剂,唐月拿走了所有的药,全都用在胡彦国身上,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永恒的东西,药剂也有失效的时候,在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胡彦国的尸体已经渐渐的腐烂了。
    因为没有任何光源,唐月的眼睛已经失去了作用,也就是说,她瞎了,只不过瞎了的只是她的肉眼,对于她来说,有没有这双眼睛其实无所谓,不管怎么样,她都能感觉到眼前的一切。因为四层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所以唐月一直带着胡彦国的尸体留在这里,偶尔会到五层去取水。当小胡子他们进入四层时,唐月已经有所察觉,她把胡彦国的尸体看成很重要的东西,不肯丢弃,也不肯让小胡子他们发现。
    讲述到这里,唐月又微微顿了一下,格桑梅朵迟疑着,从包里拿出两块黑巧克力和水,递给唐月,唐月没有客气,她撕开巧克力的包装纸,那种香甜的气味对于她来说,陌生的好像是从几个世纪之外而来的东西。
    小胡子听着唐月的话,心里就出现了一些不妙的预感,那道消失的门,他们可能无法找到了,连唐月这种人都找不到,别的人能行吗?
    而且如何对待唐月,也是个问题,不管怎么说,她都是那个拥有背景的机构的人,如果他们以后可以找到出去的路,唐月会怎么样?已经有了朝圣者的追杀,假如再加上官方机构的围捕,他们以后的行动可想而知,会更加举步维艰。
    “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我也不想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所做的一切,和我无关,你们可以把我当空气。”唐月一直闻着巧克力的气味,却不吃,她唯恐把巧克力吃掉之后,就再也闻不到这种很美妙的味道:“该付出的,我已经付出了,我比任何人付出的都要多,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做的,就是带着彦国离开这个地方,让他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我也看看北京城的火烧云,喝一口豆汁,吃一口焦圈......除此之外,我不想和任何人,和任何事有任何瓜葛。”
    小胡子是个理智的人,所以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好听话,没有任何语言能将唐月经历的这三十年如同鬼一般的生活抹去,安慰话都是多余的。
    “我想问问,五层有什么?”
    唐月在这里呆了三十年,凡是能走的地方,她都走遍了,她把巧克力放在尸体的鼻子前,说五层和四层的情况大致差不多,有几个被挖空了树心的树干,那种可以防腐的黑药泥,就是在两块树干的接缝处找到的,但树干中没有东西。
    “五层,就是这里最深的一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