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六十年代白富美》
    作者:砚台山上
    文案:
    【身穿富家大小姐x城里浪荡二流子】
    姜萱倒霉地来到了1958年。馋得想吃红薯都没钱买,要赚钱,要精心算计着摘掉黑户的帽子,更要找工作。
    人生太艰难了。
    幸好有一个厚脸皮的郑西洲,姜萱起初看不上这个混混二流子,后来想和他结婚天天吃红烧肉。
    呜。红烧肉真好吃。
    阅读指南:
    1.男主不是好人。
    2.背景架空,拒绝考究。
    一句话简介:身穿富家大小姐x城里浪荡二流子
    立意: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温馨小日子,怀旧与忆苦思甜。
    内容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姜萱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她怎么这么倒霉呀?
    s市大学城。
    九月底,温度骤降。
    天空阴沉沉的,斗大的雨珠打在窗户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
    宿舍窗帘紧闭,光线昏暗。
    姜萱猛地从床上爬起来,顶着乱糟糟的头发,打着哈欠下床悄声洗漱。
    今天是周日,学校没课。
    又是阴雨天,宿舍太闷了,也没什么消遣,姜萱想回家。
    姜萱今年十九岁,大一新生,八月中旬来到大学参加军训,九月正式上课,如今已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作息。
    姜萱皮肤白,容貌艳丽,家境还算富裕。姜爸爸是做生意的,一年流水资金几千万,这些年攒下的资产,足以让全家人随心所欲过日子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幸好姜萱没有学坏,规规矩矩读书上学,平时也很低调,免得惹来太多关注。
    外面下着雨,秋风瑟瑟,天气挺冷的。姜萱换掉长裙,穿着简便运动服,挡风又保暖,背着书包离开宿舍。
    黑色大伞撑开,姜萱打着伞,脚步轻松。
    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瞬间,天上忽然划过粗壮的闪电,眼前白光闪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兹拉声在耳边响起。
    “哎那位同学,小心——”
    门口的两个保安着急地大喊,还没跑过去,眼睁睁看着一个大活人瞬间消失不见!
    再次睁开眼,姜萱惊呆了。
    灰蒙蒙的街道,狭窄的青色长巷,巷子空无一人。
    天空格外地蓝,太阳高照,白云轻飘,风里带着潮湿的暖意。
    姜萱手里的黑色大伞,冰冷潮湿,伞面上的雨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很快便润湿了一片泥土。
    前一秒还是阴沉沉的下雨天,下一刻却是阳光明媚的太阳天。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不对。
    姜萱的手微微发抖,急忙拿出手机,没有信号,电话打不通,网络连不上。外面的大喇叭兹拉兹拉响着,音质恶劣粗糙。
    声音断断续续传来——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办铁路,大办猪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好消息好消息!……多地传来喜报,xx省xx县小麦出现亩产1.8万斤的‘卫星田’……”
    听清楚喇叭内容,姜萱浑身上下的血都凉了。
    即便她历史学的差,也该知道那些话是全国大-跃-进时期喊的口号。
    姜萱闭了闭眼,出乎意料地冷静。
    她看过这个特殊时期的电视剧,学着电视剧里的妇女打扮,把自己的头发放下来,不太熟练地编了两根麻花辫。
    幸好她没有化妆,脸上干干净净,不需要麻烦地卸妆洗脸。
    姜萱抖着手拿出指甲刀,把书包上明显的logo剪掉,又仔细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纯棉面料,很普通的灰色运动服,没有明显的logo和其他标志。
    姜萱脚步发飘,扶着墙走出了巷子。
    街上人来人往,脸色发黄,一水的灰蓝黑服装,光秃秃的电线杆子,电线上落着几只麻雀。
    姜萱像是做梦一般,顺着街道慢慢走。
    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不知道这是梦境还是现实,一路走过裁缝铺,副食品收购站,红旗粮店,副食品店……
    再往远,目力所及之处,最高的建筑物只有三层楼。
    姜萱刻意寻着人多的地方,最后站在了粮店和副食品店附近,挑着阴凉处坐下来,神情恍惚。
    远处传来妇女们的交谈声。
    “不是贴公告说今天开猪肉摊子吗?这会都快中午十二点了,怎么还没动静呐?”
    老太太搭腔道:“再等等。听说这批猪肉是副食品收购站那边送过来的,可能还在路上呢!”
    正说着,副食品店出来了一个胖女孩,扬声道:“下午两点开猪肉摊子!别等啦,大热天的……”
    “没事,没事,俺们等等!”
    “排队等着!”
    众人连忙应声,依旧顶着大热天站在店铺门前,排着队和邻居熟人聊天。
    小媳妇腆着脸讨好:“吴婆婆,现在刚好月底了,你家的粮票用完了没?能不能借我两斤粮票?过几天月初就给你还!”
    “哎行,下个月记得还啊!”
    两斤粮票不算多,有借有还,最多三天的时间就能还回来了。
    倘若对方耍赖不还,下次再碰到粮食拮据难以度日的时候,周围的邻居肯定没有一个愿意出手相帮的。
    道理就是这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小媳妇仔细收好两斤粮票,多少松了一口气。她嫁人嫁的早,生了一对双胞胎,如今正是猫憎狗嫌的年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天天都要闹着吃不饱。
    这借来的两斤粮票,能买两斤米面,也能买六斤番薯,大多数人家都是买番薯的,起码量多顶饿,能吃好几天呢。
    不用发愁月底最后的这几天吃什么了,小媳妇心神微松,笑着和老太太继续唠嗑。
    “俺听说下个月百货大楼搞促销,有好些不要票的东西,拿着钱就能买了。”
    老太太来了精神:“有不要布票的面料卖吗?”
    大婶道:“那肯定没有!不要布票的那叫瑕疵品,都让百货大楼的职工内部瓜分了,哪能轮得到咱们买?”
    小媳妇又道:“但是听说有不要票的毛巾,俺准备买呢!”
    “真的?小孙家的,下个月去百货大楼,记得把我们几个老婆子喊上!”
    “行!”
    民以食为天,话题不可避免地又说到了城里的定量粮食供应。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俺娘家在乡下,说是今年夏收,收成可能不太好……收音机上天天说哪里哪里出了卫星田,我看都是吹牛呢!”
    老太太压着声音:“小声点,我也听说了。”
    “吴婆婆,咱们江东市应该不会受影响吧?”
    小媳妇也担忧,“就是就是,俺还盼着夏收的粮食交上来了,买两斤白面,给当家的包饺子吃呢!”
    “谁知道呢。多做点准备总没错的。”老太太暗示道。
    这年月家家户户都吃不饱,城里人吃着商品粮,月月都有定量的粮食供应,但不同工种的粮食指标也不一样。
    搬运工干活需要力气,吃不饱没力气,所以领的定量粮食高,一个月有四十多斤呢。
    大学教授和医院干部等等,那些知识分子的粮食指标也高,吃穿不愁。
    普通的职工家庭只能勒紧了裤腰带省吃俭用,勉强不饿肚子,这样的日子都能惹来不少农村人的羡慕呢。
    姜萱听够了这些拉家常的对话,脚步飘忽,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小巷,瑟缩着躲在巷子角落闭上眼。
    良久,她抬头呆呆看着蓝天。
    天空湛蓝高远,熟悉的蓝天白云,世界却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世界了。
    姜萱手脚发凉,脑子乱成一团,抱着膝盖痛哭出声。
    正巧有一个老汉推着小车,走进小巷,小车上放着一个铁皮炉子,火苗烧得正旺,隐约有红薯的香气飘了过来。
    姜萱正崩溃大哭着,鼻子不自觉动了动。
    烤红薯?似乎还挺香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