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么粗的话,听的温言许一阵恶心,扶着墙边干呕起来。
    看温言许走远了,长工们才又正常的忙活着。
    “看那娘们样!”不过嘴里还不忘叨叨句。
    想想以前,他们还觉得温言许挺好的,现在看来当真是眼瞎了,一个大人整天的比女人还能叽歪,也就温父受的了。
    喜弟出门正好看见这一幕,也只能说是活该了。
    听说长工们瞧见,说温言许也是在镇上买了处院子,说是在镇子最边上买的处院子,该也有两间正房,也能住开新婚的小两口。
    不过,跟温家可没法比。
    喜弟听了也只冷笑一声,师爷家的姑娘,又得了那么多定礼,定是连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那么小的院子就想打发她,估计温言许以后的日子也过不得太平。
    不过,他们若是日日折腾,少不得温父又心疼,喜弟又招来了账房,让他安排人先去订好药草,做好温父不在这的准备,怎么也让铺子风风火火的经营下去!
    “喜弟,快些回去吃点饭去!”晌午的时候,趁着人少喜弟帮着药草整好些,就听着温母的声音。
    “娘,您怎么过来了?”还真让喜弟惊了一跳,都忘了有多长的日子,温母没出来过。
    “我若不出来瞧瞧,怎知你这么不爱惜自己身子。”温母说着一直手放在账本上,正好有人过来拿药,温母连眼皮都不用抬,啪啪的将那算盘打的响!
    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老手了。
    有温母这在撑着,喜弟自然不用担心。
    铺子红火,最难受的大概就是温父了,从自己屋子里吱吱呀呀的唱着曲,也唱不清楚,远远的听着就个哭丧似得,是个丧气的音!
    瞧见喜弟过来,有个婆子与喜弟抱怨,“爹愿意唱便唱,你们只管听着便是。”喜弟根本不在乎。
    温父想做哗悦取宠的小丑,那她无所谓,左右失面子的人又不是她。
    忙活了一日,要最后对账的时候,有温母在账房先生自然要将钥匙给温母,谁知温母只坐在那喝茶,笑着摆手,也不在乎旁边有长工瞧着,便指了指喜弟,“这才是咱们当家人,以后银钱上的事,你们只管寻喜弟便是。”
    账房先生犹豫了一下,毕竟一直记账的他,心里可有数,今日一日赚的不少。不过,还是按照温母的吩咐,将钥匙双手朝喜弟递过去。
    喜弟也没推辞,上来便接过钥匙,不过看账本的时候却放在温母跟前,而她在温母跟前站着,“一会儿,我得给招弟那边送些个铜板,她那也等着对账,这还是得让娘费心了。”
    话虽说的客气,可将自己婆母当长工似得安排,喜弟也算是头一个了。
    可温母脸上却一点不悦也没有,甚至还越发欣赏喜弟这种,有什么话便直说的性子,相处起来其实也痛快,总好过那种扭扭捏捏始终让人琢磨的性子。
    晚上回去,温母亲自下厨,给喜弟炒了几个菜。
    别说,温母的手艺可是比厨屋的婆子还好,上次温母给温言煜做的稀饭,也没尝出来是好是坏。
    “少夫人可是有福了,夫人除了对先夫人和少东家这么用心,就是老东家都没这么伺候过是!”厨屋婆子在一边乐呵着说个玩笑话。
    “今日高兴,我这得了儿子,又送来了个闺女,临老了,也是老天爷怜我,让我享这福。”原本只是应和一句,可说着说着,又到了伤心处,眼泪又跟着落下。
    “瞧我,没事提这个话茬做什么!”厨屋婆子自责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赶紧将温母扶着坐下,“锅里还蒸着包子,我赶紧过去瞧一眼。”
    看俩孩子因为自己这么一哭,也都不说话了,温母赶紧擦干眼泪,“快尝尝娘的手艺。”赶紧笑着将这个话题掀过去。
    “可真热闹啊!”好不容易气氛缓和些,温父拿着酒壶晃荡着走进来,看见这满桌子菜,一生气直接给掀了桌子。
    “找死!”温言煜瞪着眼,拽着温父的领子。
    温父被拽的脚尖都踮了起来,两条胳膊不停的晃荡,“怎么想打我啊。”自己痴痴的一笑,“反正我现在没皮没脸了,被你打倒了我再爬起来。”
    第九十章 给你个女人
    砰!
    温言煜到底不能对生父动手,这一拳头打在门框上。
    温父始终晃荡着他的手,还很得意又开始唱他的曲子,含糊不清的也听不出来唱的什么,不过总是比晌午的强,至少不像是在哭丧了。
    “你到底有没有心,有没有心!”温言煜气的将温父使劲的往后按。
    这一家人好不容易吃顿安生饭,却被搅合了。
    温父就跟听不懂温言煜的话似得,还自顾自的唱着。
    唔!
    突然头往温言煜的肩膀上一耷拉,把吃的东西全吐到了温言煜身上,酸臭酸臭的,喜弟赶紧捂住了鼻子。
    温言煜黑着脸,赶紧将温父放开了,抖了抖身上的衣服,反而觉得气味越来越浓。
    温父没了支撑软软的躺在地上,却冲着温言煜又笑了起来,“我不好过,那大家都不要好过了!”
    这一激,温言煜再次把拳头抬起来。
    只是却被温母拦住了,“将他送回去吧,他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耍酒疯便耍酒疯吧。”
    “娘!”温言煜没想到到现在,温母还这么让着温父。
    温母叹了口气,“只要咱一家人齐心,好日子还在后头,将他送回去吧。”
    温言煜拧不过温母,只得将温父拎起来,出门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喜弟眼花还是怎么回事,总觉得温父眼里有一闪而过的悲伤。
    看着一地的狼藉,温母叹了口气,觉得也无从下手,干脆拉了椅子坐下。
    喜弟从门边端拿了抹布,准备收拾着,却听着温母在那说,“他唱的那一段叫卷席筒,那是我们第一次约着看戏,也是那一次,他说了有郭氏那女人在。”
    温母眼神迷离,似是又回到了记忆中美好的那一日,“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说,他说已经将郭氏给忘了,只一心一意的待我好。”
    原以为,想起从前的事,又会哭个不停,不想现在竟掉不眼泪来。就是心里,也非常的平静,只是一时有些感慨,从前已经不在。
    这种事喜弟也说不上什么,只能是,温母愿意说她便听着陪着。
    “少夫人,少夫人!”外头账房先生在拱门外喊着。
    现在已经天黑,他总也不方便直接进去寻人,尤其是在天热的时候。
    喜弟得了温母的允许,出去瞧了一眼,瞧着账房现在在外面急的转圈,喜弟紧着走了几步。
    “少夫人。”账房先生赶紧迎过去,“幸好您让提前去订药材,这才得了消息,听说今年雨水多,柴胡长的不好,南边的商户怕以后水路不好走,早就提前了一个月与药农留了定金契约了。”
    在喜弟的印象里,论做生意,还是南边的人精明。
    柴胡这东西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药材,可是却是最常用的,尤其眼瞅要入秋,突然变了天气,用的可就更多了。
    到时候再花大价钱从南边商户里买,还不得由着人家漫天要价!
    “可还有别的法子?”喜弟也跟着着急起来。
    “附近的药农是这个情况,估计别的也不好,咱们就只能收散户的柴胡了,只是。”
    账房先生的意思,喜弟心里也有数,收散户的药材,一来成色不一等,二来一家也少,收起来也费人力,现在正是忙的时候,撤出少了长工去办这事,少见成效,撤出去多了,医馆里又会忙不回来,尤其这么一忙,费时费力费材也不划算。
    喜弟的眼神微微的一转,在心中细细商量,“这么着,还得麻烦您留个心,挑上三个能干的长工,明就出发收药材,且也提前说好了,每收五十斤,除了正常的工钱,再给每人五个铜板的奖励,以此类推,且每人每顿饭给两个铜板的补助,可若是有人以次冲好,或者滥竽充数,用别的干草顶替,不仅奖励没有,工钱也一分不给。”
    收药材是个累活,给人家一样的工钱,没几个愿意做的。
    就算是有人愿意了,估计也是那种偷奸耍滑的,趁着东家没在跟前守着,糊弄着收点就是了。
    这样还不如不做,所以喜弟才让账房先生寻上正经难干的,再说他们干的多赚的多,费些力气,或者是做的晚点,心里也不会不舒服,而且这种做活就好像是给自己做的,也比吃大锅饭卖力。
    账房先生听着是个不错的主意,心里一合计便与喜弟说了几个知根底的长工,两人一商量,寻思说的差不多便定下来让账房明日一早就找这三个长工谈。
    处置完这事,喜弟才回屋子,看见温母正在写什么。
    “娘,灯暗费眼,不若明日一早再忙活。”话这么说,喜弟却也遵循温母的意思,从边上又添了一盏灯。
    “娘知道你们的难处,可咱这铺子也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了,你爹,你爹他又不在医馆待着,时间长了就是旁的大夫怕心里会不痛快,明一早你让言煜去下镇上那几个大夫院子里送信,就说我有事要寻他们商量。”温母写好信,一封封的装好,都交给了喜弟。
    这些年温母一直当家做主,对外也算是都有交情,大概也能说上几句话。
    喜弟也明白,以前有温父的医书压着,那些人不敢造次,现在只一个卖药都比他们赚的红火,一个个心里肯定是要有怨气的。
    有温母压阵,喜弟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的。
    喜弟本想等温言煜回来再商议商议,可左等右等温言煜不回来,左右温言煜在自己家里出不得什么事,喜弟不担心不一会儿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这两日忙活的厉害,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地上的被子都收了起来,放在枕头边的信也被人拿走了。
    揉了揉眼睛出去,温母就跟刚成亲那时候一样,在厨屋里帮忙,瞧见喜弟远远的招呼过来,“锅里面给你留着饭。”手里面的摘豆角的动作一直没停。
    “谢娘。”喜弟也没端回屋子,就靠在厨屋门上吃了起来,“娘这是准备晌午的饭菜?”
    温母点头应了声,“这事早解决早了心思,不然老是挂念着。”
    等喜弟洗了碗,温母还不忘嘱咐句,“今日晌午早点回来,估摸着得有女客来。”
    喜弟应了声,自是心里有数。
    出了拱门看温父那边屋门紧闭,连帘子都没掀起来,正好有长工过来,喜弟寻问了句。
    “说是病了,少爷一早请了大夫来看,听说,听说到现在还没醒呢。”家里有什么事,长工们之间得消息是最快的。
    喜弟本想直接过去瞧一眼,可到底是儿媳妇并不太方便,着先让长工将帘子给掀起来,莫闷出毛病来。
    等长工出来,喜弟又仔细的问了温父的情况,说是确实病的厉害,脸上更是一点血色也没有。
    不过既然温言煜已经让大夫瞧了,左右她再着急也没什么旁的办法,只能先等着,再跟厨屋婆子知会一声,做些个稀饭给送去。
    喜弟过去的时候,前头铺子有温言煜盯着,也都无事,不过有些个得了病的人过来,听着温父又没来,总是会抱怨几句。
    晌午的时候,喜弟按照温母说的换上了套新衣候着,就是温言煜也另安了桌子,等着陪男客。
    原本镇上的大夫就少,除了温父也就只有莫先生,安先生,与刘先生,这三位大夫也都半斤八两。
    尤其是先头有温父压着,他们三个铺面小有的都关了铺子,只出外诊,勉强养家糊口,自然这些人都是以温父马首是瞻。
    可今日眼看着就要到了时辰,外头一点动静都没有,喜弟有些着急的朝外头望去,“安心的坐着,总会来人的。”
    温母说的没错,一会儿三家全都过来了,不过一个大夫都没来,来的是三个妇人,一进堂屋三人守在温母跟前掉眼泪,“嫂子的事我们都听说了,可怜见地的总算将那丧门星赶出去了。”
    温母领着三位入座,“原也不该闹这么大,只是我这身子不好,挑不去这当家的事。”接着,又将喜弟给拉了过来,“这不,全靠我这儿媳妇撑着。”
    只是这三位夫人一看见喜弟,却突然都不说话了。
    良久还是刘夫人从先挑的头,“这人是好人,可我怎么听说,温大夫就是被你这媳妇气病的?”
    一有人开第一句,莫夫人也跟着念叨,“原你家的事不该我们外人言语的,可是温大夫可是咱们镇上顶好的大夫,他这一出事,镇上的人心都乱了。”
    温母看这三个人看来是商量好了有自己的主意的,放开喜弟的同时,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我那当家的身子不好,原本今日请几位过来,就是商量咱们以后该有什么出路,怎都没瞧见,几位大夫来?”
    “来什么来?”刘夫人是个拔尖的,突然就耍开了,“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们温家有大夫的时候,一家独大我们只能认命,可现在没大夫了,还要继续舔着脸做药材生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