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变强一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准备回程时,小红依旧去选了一根与上次差不多大小长短的竹子,准备运回来。
    简初晴怕它又像前次一样累个半死,在路上折腾的不行,连忙说:“我给你砍短一点吧。”
    竹子短一点,不止重量变轻了,也方便小红飞行一些。
    但是小红却直摇头,就要拿这一根竹子。简初晴好说歹说,它就是不听,也只能随它去了。
    不过这次它比上次显得从容了些。虽然一路上,还是歇了好几回,但它的爪子没像上次那样累得抽筋,体能也还剩下不少。
    可见,上次的拼命也还是有意义的。相当于突破了一个界线,有了极大的提升。它对这个工作也算是越来越熟练了。简初晴见状,也很高兴。
    小红能帮她一次帮她运一根竹子,多少也是个帮助。毕竟她需要的竹子真的很多,盖个她计划中的院子,不是几根竹子能解决问题的,而且她也还准备再多制造一些桌椅板凳,竹筒和盆子之类的器具。
    在这里住的时间越长,她就发现需要的日用品越多。这都得靠人力把竹子运回来啊。
    扔下竹子的小红少了几分狼狈,多了两分从容,简初晴连忙赞道:“哎哟,不错啊,今天是撑握了带竹子飞行的技巧了吗?”
    小红得意的哼了两声,笑容满面的走开了。它也很满意自己今天的成果。而且它相信,多来几趟后,它运货的能力还会变强呢。
    一想到,自己还比不过一个弱小的人类,它就不爽。它现在的总是拿简初晴来和自己对比,也一心希望自己早日强过她。不然,这张老脸都要丢尽了。
    天知道,简初晴是怎样从一只鸟身上看到笑容满面的,但她就觉得自己看得出来,小红很开心,还在笑。
    简初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小红这个样子,真的挺可爱呢。
    而且小红只是稍微休息了片刻,就又去捉鱼了。
    晚餐依旧是鱼汤,野鸡焖竹笋,煎鸡蛋及炒青菜,简初晴还在火堆里埋了四个红薯,这是准备当饭后甜点的。
    烤红薯是小红挺爱吃的,既可以填饱肚子,也可以当零食吃着玩,现在的红薯还不大,四个其实也没多少。
    小红以前虽然不太爱吃土豆和红薯,其实是因为它吃过的都是水煮的,没什么花样,而且它是很久以前吃过的,也没有现代改良过的品种好吃。
    它现在简初晴做的野鸡肉焖土豆和烤红薯,味道都挺不错,也让它明白了,红薯和土豆其实也是好吃的。只不过是它以前没吃到而已。
    接下来的日子里,简初晴和小红一连去了五趟竹林那边,不止带回来了大量的竹子,还带了不少竹枝和竹笋壳回来。以前她都是把竹枝全部砍掉,只带着一根根光溜溜的竹杆回来的。
    现在她才想起,竹枝和竹笋壳也可以铺在屋顶,与茅草配合使用,防雨效果就更加好了,而且也更加耐用。竹枝竹笋壳腐烂的速度比茅草要慢一些。而且用竹枝,也还可以省一点竹子。
    要盖院子的材料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时间也又过去了七天,一场大雨也不期而来。
    下大雨的日子,什么活也干不了,从家到厨房这么一小段距离都能把人全部打湿,简初晴就非常后悔没有早点搭条走廊,搞得自己现在这么狼狈。同时,她也想起自己该做个斗笠戴了。
    竹斗笠其实很有用处,就是现在有些地区的人都还挺爱戴竹斗笠的。这东西又便宜,又经用,而且现代人还给编织出了不少花样,也很好看呢。
    竹斗笠的做法有多种,有的是全部用蔑片编织而成,再涂抹上一层防水的桐油,这种斗笠比较轻便,也比较简单。有的是外层用青竹蔑编织里层用竹笋壳铺就而成的,这种相对来说要复杂的多,当然了也更结实耐用一些,其缺点就是比较重。
    竹斗笠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是大尖顶的,有的是小尖顶的,有的是圆顶,有的帽沿这一圈非常大,有的又比较小,有的还在帽沿上编织些花样来增加美观,有的还编织出层次不同的帽沿等等。
    不同的斗笠可以分不同场合来戴。
    雨大就戴大斗笠,晴天就戴小点的斗笠。讲漂亮就戴轻盈又美观的,讲实用就戴最古旧的款式。
    但不管哪样的竹斗笠,总得先把竹子劈成一根根的蔑片。这其实是个精细活,手艺好的人,一根竹子可以分成多根蔑,可粗可细,可长可短。
    光是劈蔑片,简初晴就花了不少时间。因为打算编织两只不同的斗笠,她把蔑片都劈的比较宽大。
    然后,她先编织了一个黄蔑片的尖顶帽沿比较小的斗笠。这是准备晴天戴的,现在太阳越来越大,外出干活需要戴帽子防晒了。
    编织一个这样的斗笠她倒是没花多少时间,赶在傍晚前就完工了,本来这种斗笠想要完全防水能在雨天戴,需要在外面涂抹上一层桐油或者油漆,当然了现在她也找不到桐油更找不到油漆,就直接戴了。
    桐油这东西,在古代用处大的很,用来做灯油,油漆木器,造船和雨伞等等。
    以前人们用的雨伞都是纸制的,最重要的就是抹上桐油,还有以前人们用的木盆木桶,都是用上过桐油的。
    桐油防水又防腐,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它了。
    想到桐油,简初晴就想起了桐油树,这种树,在小时候,她见过很多。她所在的农村就有不少,而且很多人都会自己手工榨桐油。村里做的竹器也很多会用上桐油呢。
    后来,科技越发达,除非是工业生产,基本也难得见到手工榨桐油了。村里的那些桐油树也慢慢消失了。
    “小红,你在这里见过桐油树吗?”如果能找到桐油树,她也可以试着自己榨点桐油来用。
    古法榨油她虽然不会,却也见过多次,基本的流程她很清楚。就是这个活儿不好干,当然了,她也不需要好多桐油,能点个灯就好了。但如果做会了,她还可以榨些植物油自己食用呢。
    不然,她在这里一辈子都只能吃动物油了。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统统都吃不上了。
    最重要的在这里的夜晚,因为没有灯,什么也做不了,她都得早早就睡觉。要是有个灯可以照明,她晚上就有大把的时间来干活了,比如这些做竹器的活。
    现在的她,真觉得的时间不够用,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来。
    ※※※※※※※※※※※※※※※※※※※※
    明天又要大暴雨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