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十六章 建文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十六章 建文帝
    鲁平沉默了一会儿,这才沉声道:“建文帝早就死了。”
    老婆婆咳嗽一声,这才幽幽道:“我想知道的是朱允炆的下落,他死了,死在哪里?还有没有后人?”
    司马姗姗和我对视一眼,我想司马姗姗也明白了,原来这个老婆婆和缺一门一样,都是要寻找建文帝的人。
    缺一门是为了建文帝后面的大宝藏,这个老婆婆是为了什么?
    鲁平道:“好,婆婆你放心,这个话我一定给你带到。”
    我也答应了老婆婆,一定帮她找到朱允炆的后人。
    老婆婆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道:“我们范家当年得太祖爷的器重,这才得到这么一本天一宝卷,太祖爷嘱咐我的先祖要小心保管,除了来人拿着鲁班矢来取,别人谁也不给。我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你既然拿来了鲁班矢,那么一定是太祖爷当年安排好的人,这本书就给你了。”
    老婆婆说完这句话,慢慢从床上下来。这老婆婆一站起来,身子甚是高大。
    老婆婆迈步走到门口,指了指门口道:“那本天一宝卷就在这下面,你们记住了,这天一阁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天一宝卷,你们取出来以后,看完便将这天一宝卷放回原处,天亮之前,就可以离开这里了,恕老婆子不能远送。”顿了一顿,老婆婆看着鲁平,沉声道,“小伙子,记住你今天晚上所说的话。”
    说罢,老婆婆转身出门而去。
    这斗室之中,此刻便只剩下我、司马姗姗、鲁平三人。
    等到那老婆婆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司马姗姗才低声问道:“王大哥,你说那老婆婆所说的是真是假?”
    我抬头看向鲁平:“鲁大哥,挖不挖?”
    鲁平目光闪动:“挖。”
    鲁平从背包里面取出一把小小的铁铲,而后蹲下身子,在地面青砖上来回撬了几下,那块青砖随即被撬开。
    青砖掀开之后,下面是一层均匀的灰土。鲁平手中铁铲慢慢向下,铲开灰土。灰土下面赫然出现一个油布包裹的东西。
    鲁平小心翼翼地将那油布包取了出来,慢慢打开。油布里面裹着一个长方形的乌漆盒子,那盒子没有什么机关。鲁平伸手慢慢将盒子打开,盒子里面赫然是一张金箔,金箔上隐隐约约有一些字迹。
    我心中一动:“难道这张金箔就是那个老婆婆口中所说的天一宝卷?”
    我望向鲁平,鲁平捧着那只乌漆盒子站起身来,走到桌前,而后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摆放到桌子一侧。
    鲁平看了看白蜡烛,随后取出打火机,正要点时,他忽然停了下来,问我:“你说这蜡烛会不会有毒?”
    我知道鲁平一定是想起了梅岭秘洞里面罗汉暗中下毒的事情,当下摇了摇头:“这个老婆婆还想要鲁大哥你办事呢,不会下毒。”
    鲁平想了一下,这才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是没有将那桌子上的白蜡烛点燃,而是取出一个手电,打开之后,将手电交给我,低声道:“给我照一下。”
    鲁平将金箔取了出来,而后缓缓展开,放在桌子上。金箔上赫然是李淳风的《推背图》。
    只是这金箔上所绘制的《推背图》不过十二幅。
    我心中暗道:“看来朱元璋石壁刻字所说是真。朱元璋说将那《推背图》真本分成五份,这天一宝卷想必就是其中之一了。就是不知道其余四份又在哪里。”
    鲁平看完金箔的正面,随后将那金箔又翻了过来。只见金箔的背面赫然写着一个“燬”字。
    我一怔,这个“燬”字为什么刻在金箔背后?
    鲁平皱眉,似乎在思考。过了一会儿他问我:“小兄弟,你说这‘燬’字是什么意思?”
    我苦笑道:“我知道这‘燬’字,《说文解字》里面有说过,这个‘燬’指代的就是烈火,燬宅说的就是火宅,就是不知道这‘燬’字刻在这金箔背后代表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其他四本《推背图》真本是在火宅之中?还是说第二本《推背图》是在一处火宅里面?”
    鲁平眼睛里面露出赞许之意:“是这个意思,咱们只要找出这金箔后面‘火宅’代表的是什么,就一定能够找到第二本《推背图》真本。”
    我苦笑:“可是这天下那么大,又上哪里去找这么一座火宅?”
    鲁平眼珠转动,忽然问道:“《说文解字》里面具体怎么说的?”
    “《说文解字》里面说——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
    鲁平一呆,喃喃道:“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鲁平:“这个好像跟五行有关系,五行里面木是东方之行,金是西方之行,水是北方之行,这个火是南方之行了。”
    鲁平望着我,目光一亮:“南方之行?莫非这《推背图》后面的指示,提示的是要我们去南方寻找?而且是找跟这个火有关的建筑?”
    我告诉他:“也有可能是指被火烧过的建筑。”
    鲁平点了点头:“南方著名的建筑很多,但是其中被火烧过的最知名的一个建筑就是——”
    他看着我,后面那个名字却没有说。
    我心中着急,正要发问,鲁平忽然开口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比你们早来一步吗?”
    “我又不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我咋知道。”
    鲁平微微一笑:“我当时也是看到了石壁上的刻字,这才想到这第一条线索一定是指向天一阁,我当即马不停蹄来到了宁波。我只不过没有去天一阁,我也查阅了一下资料,知道天一阁始建于嘉靖年间,由工部员外郎范钦建造,这中间和洪武年差了一百多年。于是我立即去当地的文史馆,找了一位资深的馆员,一番询问之下,这才知道,范钦的祖上范忠谋曾经追随过太祖爷,而且还是太祖爷的亲信,后来退隐还乡,来到了这里,这范家祠堂就是为范忠谋而建。我于是直接来到了这里,想不到这范家祠堂虽然大,但是却只有一个范婆婆守在这里。”
    我奇道:“这个婆婆姓范?”
    鲁平点点头:“是,这个婆婆应该是范家的女儿,估计会一些功夫,这才留守在这祠堂之中。我到了这里,见到范婆婆,范婆婆问我来这里做什么,我告诉她,我要借一本书,范婆婆也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她告诉我,想要借书,就要用鲁班矢来换,我这才和她约定,晚上八点拿鲁班矢来换书。”
    司马姗姗奇道:“为什么要晚上八点?你直接给她不就行了?”
    鲁平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我心里暗道:“傻姑娘,姓鲁的要是直接拿出来那鲁班矢,岂不是就等于告诉了那个范婆婆,他就是缺一门的人?缺一门的人历来神秘,自然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
    司马姗姗见鲁平没有回答,讪讪地又问了一个问题:“鲁先生,那老婆婆为什么要将这本书藏在这地板下面?”
    鲁平道:“咱们当时在梅岭密室里面看到的刻字,你还记得吗?”
    司马姗姗点点头。
    鲁平继续道:“石壁上太祖爷的刻字说了,将《推背图》真本分成五份,藏在五个地方,这五个地方暗合五行,你们猜这天一阁暗合五行的什么?”
    司马姗姗脱口而出:“天一生水,自然是水了。”
    鲁平没有点头,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似乎在期待我给一个答案。
    我飞速将一连串词汇串联到了一起——朱重八,梅岭,天一生水,宁波……宁波,宁波……
    我心里一亮,慢慢道:“土,天一阁代表的方位是土。”顿了一顿,我继续道:“所以这第一本《推背图》就藏在土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