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8章定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吕不韦:“回禀大王,我大秦于函谷关前击败五国联军,阵斩信陵君魏无忌。此战使我大秦拓地千里,疆域直抵魏都大梁,韩都新郑并让周国旧都和大秦疆域连成一片,将魏与韩彻底分割开来。此战之后,列国大为震动,加之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已死列国再无主持联合抗秦之人。臣以为,此时正是大秦争霸中原的最佳时机,臣深思熟虑之后以为,大秦当先灭韩!”
    子楚点了点头,可没等他说话韩非站起身说到:“大王,吕相邦之意韩非不敢苟同。大秦灭东周之战,韩国并未阻止,相反资助大秦粮草物资,可谓仁至义尽。魏无忌联合诸侯攻打秦军之后,韩国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出兵。函谷一战,韩国损兵折将如今国力军力不足挂齿。韩王也派遣使者觐见大王,愿做大秦附庸。韩国的态度已经明朗,而且韩国已经不能成为大秦称霸天下的阻碍。韩非以为,留着韩国比灭掉韩国对大秦更加有力。大王请想,如今韩国夹在秦楚之间,可作为大秦和楚国的缓冲。也可起到暂时麻痹楚国的作用,因此韩非以为大秦不应灭韩而应借助韩国稳住楚国,剑指魏赵。”
    韩非话音刚落李斯站起来说道:“启禀大王,臣以为韩非之言不可取。函谷一战,魏赵韩三国均损兵折将,目前来看,三国中以韩国最弱赵国最强。我大秦若想争霸天下,必灭关东六国。但应遵循先易后难的次序为之,灭韩国最容易,故此应先灭韩。灭韩之战秦军可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大秦一战灭韩定会让诸侯畏惧,也会让我大秦将士士气高昂,战意沸腾,起作用不可小觑。反观赵国,虽然经历长平之战和函谷之战的惨败,但国力并未减低多少。最主要的是,赵国代郡是抗击匈奴诸胡的前线,有赵国在可以分担大秦北疆抗击匈奴的压力,我大秦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应对关东六国。”
    韩非:“李斯所言差矣,照你所说大秦不应灭韩更不应灭赵而是应该灭魏。韩可以稳住楚国,赵可以抵御匈奴,而魏对于大秦而言只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绊脚石,因此大王若打算争霸天下,那就应该先灭魏!”
    李斯:“韩非,我知道你心怀故国,只要不灭韩无论灭哪国你都不会有异议。但我要告诉你,大秦若想争霸天下必须先灭韩国!”
    韩非:“为何!”
    李斯:“就地势而言,韩国不偏不倚堵在函谷关前面,犹如横在大秦门口上一块大石头,大秦若要发兵关外,争霸天下必须搬开这块大石头,这实属必然。另外,韩国土地最小,国力最弱,但却拥有天下闻名的铁矿资源。尽人皆知,韩国依赖拥有丰富的铁矿石以及精良的制作工艺,其制造的兵器以精良著称,深受多国喜爱。韩国制造的武器主要有两种,一是强弓劲弩。以某家看来,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强弓劲弩,能射七八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国另一武器为刀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锋利异常。如此精工打造的武器落在韩军手中犹如废铁一般,若是为我大秦儿郎所用,这天下还有哪国敢抵挡大秦锋锐!故此,我大秦灭关东之国的第一战就是灭韩!”
    韩非大喝一声:“李斯,你我同出一门,在师尊门下求学之时,我与你一项友善,你今日为何非要灭我故国!”
    李斯:“你我随是同门,但李斯是大秦之臣,大王以国士待李斯,李斯必以忠诚侍大秦。这和你我之间的情谊没有关系!”
    韩非:“李斯,你就是个奸佞小人!”
    李斯:“韩非,你就是鼠目寸光!”
    俩人你来我往吵了起来,子楚没有阻止二人的意思,他饶有兴致的看着俩人争吵,还不时的和身边的嬴政耳语几句。
    子楚:“政儿,你怎么看?”
    嬴政:“父王,儿臣赞同相邦和李斯的看法。”
    子楚:“看看你的大兄是何表情。”
    嬴政看向白宣,发现白宣满脸欣赏之色看着李斯和韩非争吵,而且不时的点头击掌。白宣身边,甘罗正在奋笔疾书,显然是记录李斯和韩非的辩论。嬴政立即回身对黄崆说:“快拿竹简笔墨来。”
    黄崆:“太子,我正在记录,今日所有论策,奴敢保证一字不差。”
    子楚笑着说:“黄崆不错,白宣把黄崆给了你可算是慧眼识珠。”
    正说着,郑国站了起来打断了李斯和韩非的争吵。
    “启禀大王,郑国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子楚:“说吧。”
    郑国:“郑国觉得,李斯和韩非二人吵来吵去各抒己见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却忘了以及最根本的事情。”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子楚笑着问到:“所谓旁观者清,郑国,你想到了什么不妨直言。”
    郑国:“大王,大秦立国至今历经百战,秦人骁勇善战但却不擅耕种。历代秦王以及国相殚精竭虑富国强兵,但在商君变法之前却兵不出函谷,而且屡屡战败而归丧师失地。大王可知原因何在?”
    子楚:“愿闻其详。”
    郑国:“诸侯纷争,王权更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时机未到,劳而无功。大秦占据崤函之利雄踞关中毫无问题,但若想一统天下却也力所不逮。大秦子民吃苦耐劳一战死沙场为荣,可谓天下雄兵之表率。但是,若无军资支持也是徒唤奈何。大王,秦军之前屡次出关攻城略地,开始打的六国丢盔弃甲,但越到后来攻击力度就越低,这就是因为军资不继的缘故,也说明大秦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灭六国。故此郑国以为,大秦若想一统天下,必先做到真正的富国之后才是强兵。”
    白宣哈哈大笑问到:“你有何妙策?”
    郑国:“郑国来秦之后,遍寻关中大地有所发现,若是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之间,穿凿一条灌溉渠道,渠成之日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初步估算可达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若按亩收一钟(折今100公斤)折算,关中将为沃野,且无凶年,秦便可以此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这话让吕不韦、李斯等人一时没转过来。这说的好好的灭韩怎么就转到修渠上了。韩非也是皱着眉头看着郑国,他也没弄明白郑国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药。
    白宣:“那么应该从哪里修到哪里,要动用多少人,需多长时间?”
    郑国:“某家测算过,此渠渠应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瓠口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后东折,于龙泉入三原境。此渠长约三百余公里,需三十万人工耗费十年时间。”
    吕不韦:“荒谬至极,三十万人工,十年时间。你干脆直说大秦不要征讨六国只要治理关中,关中大熟天下自然归心算了!”
    郑国呵呵一笑说:“相邦不愧是相邦,一语中的。”
    韩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子楚和白宣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黄皓赶紧又端了一碗梨汁给子楚,这才压住了子楚的咳嗽。
    子楚笑问白宣:“白宣,你以为如何?”
    白宣:“前有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而蜀地成天府之国,今有郑国修渠如此关中沃野千里富甲天下,此计甚妙,甚妙!”
    吕不韦:“白宣,此渠工程浩大,一旦动工我大秦还有可战之兵吗?”
    白宣:“国富兵强,这是大秦历来治国的根本所在,我等辅政于王不可不谋划周祥。郑国,你现在就去仔细勘察地形,精细测算列出条款,写出奏疏请大王定夺。韩非,你来辅助郑国。去吧。”
    韩非和郑国躬身施礼说道:“遵命。”
    二人走后,吕不韦正要说话却被白宣制止。
    白宣:“大王,以臣之见当先灭韩!”
    李斯惊喜地说到:“白宣贤弟,原来你和相邦、李斯想到了一处,那你方才是?”
    白宣:“这叫故布疑兵,扰乱六国耳目。不过大王,郑国所言不无道理,大秦百姓历经苦战从无怨言,百姓如此赤诚,大王岂能不造福于民?此渠还是要修的。”
    子楚:“哪里来的人力?”
    白宣:“灭了六国就有了。”
    吕不韦击掌哈哈大笑说:“原来白贤弟是做这个打算呀,哈哈哈,妙计,妙计!大王,臣附议!”
    众人齐声说到:“臣等附议!”
    子楚呵呵一笑说:“准!”
    大的方略一定,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说实话修书院和修渠都是不错的障眼法,而且操作起来有先有后、有轻有重、可实可虚。运作得法不仅不妨碍大秦出兵争霸天下,而且还真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何乐不为。
    子楚留下嬴政、吕不韦、王绾、李斯和白宣,命其他人退出。轩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了。
    白宣看着低头沉思的子楚,又看看满脸严肃的吕不韦、王绾和李斯,他抢先问了出来:“大王可是有话要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