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五十九章 载入史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子武回家告诉了老头子,赖长生让师爷连夜把子寿叫回来。子寿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天已经很夜了,赖长生还在厅中等着他,子武坐在父亲旁边,脸色阴暗,见到子寿,没等他开口,子武就说:“你好会做蚀本生意,将三十担大米送给游击队,是不是想做共产党了!”
    子寿吃了一惊,知道东窗事发,认定是三鞭子说的,就说:“你参加国民党,我为什么不能做共产党?”子武一听,霍地站起来,说:“果然受到*的迷惑,连祠堂的大米也敢拿去游击队,我真不知共产党给你什么好处了。一定是受你未婚妻的唆唤,父亲,这样的危险人物,不能让她嫁入赖府。”
    子寿更加生气,瞪着子武不说一句话。子寿从小跟子武不和,小时候嫌他老欺负自己,长大了讨厌他滑头滑脑,不像大哥那样坦坦荡荡,为人真诚。子寿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就算娶个共产党,也娶得光明正大,不像你整天霸着个花艇珠娘,又不敢得罪南霸天。”
    子武气得要给子寿两巴掌,让赖长生喝住了,赖长生说:“同室相戈,传出去像什么样?”问子寿:“湘姑娘真是个共产党?”子寿忽然清醒过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我想参加共产党,人家也不要我呢。”子武大骂共产党,子寿反唇相讥,等兄弟俩斗够了嘴,赖长生说:“国民党有什么好,我不知道,共产党坏在哪里,我看不出来。你们兄弟长大了要参加何党何派,我不干涉了,但是不要将党派斗争带进家门,我们赖府是清白人家,只想正正经经做生意。平平安安过日子。”
    赖长生将四个儿子叫到面前,拿出贾老板写来的一封信。贾老板准备到澳门建立商行,还准备到马来西亚做橡胶生意。贾老板很想赖长生一起出去共谋大计,去闯一番事业。赖长生说:“我年纪大了,你们正是去闯世界的时候。贾老板说他有的朋友已去了美国旧金山,我们赖府不指望出去掘金山银山,你们谁有志气出去闯一闯?”兄弟四人均不作声,他们都不愿意离开元江。赖长生希望子寿出去,子寿还没有结婚,如果想去,赖府替他和萧湘完婚,然后夫妻两一齐出去。
    赖长生也看出子寿未婚妻的不寻常,他知道家中这个小儿子的脾气,是个十足的“无尾砣”,说不定那天会给家里闯下大祸。如果跟着贾老板,出去也好让他带未婚妻离开这是非之地。
    子寿忙去找萧湘商量,他忽然想跟贾老板出去,条件就是带着萧湘一起走。如果能和萧湘在一起,别说去澳门,去马来西亚,说是到池坪乡间去贩卖竹帽也行,只要和萧湘在一起。萧湘说:“你认为我会跟你走?”子寿说:“我知道你不会去,我只是随便说说。”萧湘问是不是赖府知道些什么事情了,子寿把子武的话说了出来。子寿说:“肯定是三鞭子透露的,这家伙鬼得很,大慨闻出点什么味儿了。”
    最近村校来了位陌生教员,说是从县上学校来的,一来到就打听村里以前农会的情况,还转弯抹角探听游击队的事。萧湘怀疑是敌人派来的暗探。子寿大惊失色说:“三鞭子已经怀疑你了,此处不是久留之地。”要萧湘离开村校,跟他回赖府帮大哥编县志。萧湘没有走,游击队还会来找她,她一下子还不能离开村校。萧湘叫子寿不要日日来找她,怕自己一旦暴露连累上他。
    子寿仍然时来村校,每次子寿走进萧湘房间,那新教员总是找这找那理由闯进来说话,双目溜溜望着子寿,子寿心中十分反感,认定这新教员不是什么好人。为不给萧湘带来麻烦,他尽量不到村校去,在赖家祠堂闲着无事,又不想回赖天庐去,整日翻着赖家村那部族谱看。族谱记叙了赖家村五百多年的历史,当初,从一对中原南下逃难的夫妇,发展到现在的七八千人,虽然没出过什么达官贵人,村人牢记祖训,男耕女织,知足常乐。赖村人过着与人无争的生活,人说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而赖家村几百年没出过一个乞丐,不能不算一个奇迹。
    子文和书春又一次来到石围嘴村,这次是来搜集材料编县志。石围嘴有两件大事必须要入志,一件是辛末年械斗大惨案,还有一件是巳卯年大水王。这两件事都与赖家村有直接关系。元江历史上编纂过好几次县志,大部分已丢失,寻得着的只有光绪五年的县志,记叙了元江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虽跨越时间长,却很简单,很多都是大事记,还是道听途说的居多。范县长想编一部高质量县志出来,自己便名留青史,却又拿不出更多的钱。赖长生答应若不够钱,由赖府出。彩风彩云不满意家里老是做出钱又出力的事,见子文为编志日夜忙,身体似乎比以前还好了,彩风想就当家里花钱为子文治病吧。看见书春时常和子文在一块,彩风心中有些不痛快。彩云就说:“姐也太心软了,自己的东西用不上,就算扔掉也别益了别人。”彩风叹着气说:“把书春给他,他也是白想,你姐夫是没有用的人了,难道他不想要命了!”彩风说:“姐,你有所不知,有些男人,将那东西看得比命还重要呢!”
    尽管彩风彩云两姐妹心中有鬼,书春却是坦坦荡荡的,一心为子文好。二人不管白天黑夜在一块,从不越雷池一步。子文好几次抱住书春,冲动起来,都让书春拦住了。书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还是等身体复元再说吧。”书春听父亲说了,肺痨病人做男女这事,偶然做一次二次,不会致命,长期下去等于吸毒自杀,必死无疑。书春害怕有一次,就会有二次,到时会弄得不可收拾,遗恨终身。
    子文来到赖家村,子寿很高兴,带子文书春去村校看萧湘,有时叫萧湘到赖家祠堂和书春一块睡。
    祠堂碉堡经过赖龙的精心打理,已经今非昔比,每层楼房都购置了床铺桌椅,增添了两盏大煤油灯。村人对赖家村史入编县志都很高兴,听说和河口众姓打架,也要编进去,都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打架斗殴这等恶事,编入县志干什么!”子文就解释说,编县志要讲究事实,尊重历史。赖家村和河口村的械斗惨案,肯定要入史的,此事将来也可以警戒后人。
    将械斗编入县志,不光赖家村人想不通,河口村众姓人也有意见。尽管人们不乐意,子文和书春还是一村村,一户户深入去调查采访,有几户人参加打架,死了多少,伤了多少,财产损失多少,一一记录下来。河口村人以为要秋后算帐,问情况都闭口不说,或者干脆躲起来。经过了多少艰难的细致工作,二人终于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材料,躲在祠堂里夜以继日忙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