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晴又惊又怕,说:今日我把缝补好的衣服交与刘氏,按你之前所说,我向她提出要辞了这缝补活计,她不愿,说了许多难听的话。
    刘氏的嘴向来臭。
    她说话不好听,我也习惯了,本想着挨一顿骂了事,没想到刘老头出面说了那刘氏一顿,然后安慰我不必怕,让我回来。
    刘老头与刘氏性子不同,总是和和气气的,每当刘氏为难他们姐弟,刘老头多是会为他们解围,白黎想了想问:然后呢?
    白晴落泪:然后我心中过意不去,去墙角拿了扫把想扫院子,没想到却听到他们在屋内说话。
    白晴悲戚道:原来他们早有图谋,刘氏凶恶,那般大张旗鼓让我揽下他们家里大大小小家务活,是为了让外人觉得我已经和他们是一家人,她让我洗全家人的衣服,就是为了河边洗衣的女人们知晓我给那刘大牛洗衣,日后逼我嫁入他家更名正言顺些。
    嫁入他家?白黎猛然一惊。
    他们早就做了打算,他们收留我们对我们有恩,我若嫁给刘大牛,连聘礼都不须给,省下一大笔钱,刘氏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我习惯做这家务活,刘氏为什么同意让我们留下自己的钱,原来是打定主意等我嫁入他们家,那些钱还是他们的......
    竟是这般险恶!白黎怒道:所以那刘老头对我们好不过是做给外人看,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脸,想着待到提亲之日,由那刘老头前来,我们便不好意思回拒,不得已只能将你嫁入刘家?
    白晴微微点头。
    白黎惊愕,这不是古代PUA吗,这对老东西竟然还有这心思!
    去他妈的。
    白黎在屋子里走了两圈,说:这刘家夫妇心思歹毒,我们一天都不能再留在这里了,姐姐,咱们走吧?
    白晴咬着下唇,纵使她向来逆来顺受,此刻也无法再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她便点了点头。
    古代女子名誉很重要,白黎深知这一点,他们两人身上一共不到百文钱,总不会走太远,若是流言蜚语传出来,说白晴不知检点之类的话,饶是白黎不在意,也要考虑白晴日后如何立足。
    于是他让白晴收拾东西,自己则跑去地里,这会儿秋收,大部分村里人都在地里干活。
    白黎找到刘家的地,见着刘家父子正在干活,刘氏却是不在的,他冲着□□挥手,喊:刘大爷,大牛哥!
    刘家父子在地中间抬头,颇为惊讶地喊:白小哥有什么事?
    白黎大声说:这不我和姐姐今日就要搬走了嘛,得赶紧把那做豆腐的方子给你们呐,你们要自己做一遍学会了我才放心!
    他这话说得好像早就与刘家定下今日走,又好像早就定下要把做豆腐的方子给刘家一样,惹得周边村民纷纷伸着脖子看热闹。
    刘家父子愣了一下,刘大牛憨厚不知所以然,刘老头贼得很,两眼死死盯着白黎,少年身形消瘦,满面天真,眯着笑眼站在田边看着他,刘老头胸口憋了一口气,在心中骂了一声,只得说:怎的这么急,行,我让大牛回去给你学。
    白黎笑到:早就定好了的事,就不改了,大牛哥咱们走吧!
    刘大牛一脸懵逼,不知所措跟着白黎到了家,才反应过来,猛地拉住白黎问:你们要走?白黎笑笑:对,一会儿就走。豆浆已经煮好了,只差点酸浆的步骤,用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做完。
    刘大牛话到口头又咽了回去,他喜欢那白晴,柔顺又好看,可也知道自己爹娘特别是娘平时是怎么刁难白晴的,心中自想挽留,却也张不开这个口,只能心下酸楚,叹气摇头。
    刘氏也得了消息,跑到偏房想骂上一顿,又不知从何骂起,只能手贱地把白家姐弟的行李翻了一遍,嘟囔着莫要顺走他家东西,等白黎开始点豆腐的时候,她也跑来眼巴巴看着。
    白家姐弟没什么行李,只一两身换洗衣服,一口箱子,刘氏借与他们的旧被子被整整齐齐叠在炕上,整个房间打扫地一尘不染,半点毛病挑不出。
    白黎一手提着空荡荡的包袱,一手挽着姐姐,在刘家人复杂的目光中离开。
    一张豆腐方子堵住了刘家的嘴,白晴深深呼吸一口气,笑着说:虽是没了容身之地,但总觉得心里轻快许多。
    白黎笑道:那是,咱们自由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咱们去县里找个地方继续做豆腐,总能过下去的。
    白晴惊讶不已:去县里?
    对啊!白黎这些天卖完豆腐就到处走走逛逛,发现镇上人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各类资源也不算太丰富,于是又去了县城里转了两次。
    县城要热闹的多,好玩的好吃的东西也多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好,道路平整,绿化搞的也不错,药铺医馆多,有学堂也有娱乐场所,商机也多,就是生活成本略高。
    不过白黎对此有信心,既然城中豆腐铺子早餐摊子能开得下去,他和姐姐就能找到谋生之路。
    第三章
    县城路远,这会儿已经是快中午时分,若想在天黑之前到达,找到住的地方,靠人力是不行的,白黎自己或许可以拼一下,但是带着白晴就有些辛苦。
    于是两人在镇上雇了一辆驴车,花了四文钱,白晴很是心疼,但也没办法,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儿,不能大步走大步跑。
    到了傍晚时分,驴车吱吱呀呀把两人带到了县城,这县城名为湖阳县,是座相对而言比较富庶的县城。
    白晴显得很胆怯,白黎心中可以理解,这年头交通不发达,思想闭塞,多少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山村,白晴甚至从未去过镇子,何况是一下子让她来到人多繁华的县城。
    别说白晴了,就连白黎自己心中也颇为忐忑。他们出身贫寒,无根无基,要在这陌生城市立足,比原世界打工人在新城市挣扎求生容易不了多少。
    夏日天长,这会儿太阳还没落下,白黎没舍得花钱找牙行,带着白晴去了西市尚甘坊,这里住着的都是些市井小百姓,多是做些小买卖的,也有庄稼人,房子简陋些,价格倒是便宜得很。
    这地方白黎之前打听过,人都不算坏,多数是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而且官府管制十分严格,这边巡逻的官差相对多些,倒也比较安全。
    两人在尚甘坊转了小半个时辰,打听到一家要租房子的人家,月租要一百二十文钱,白黎没有那么多钱,商量着先付五十文押金,等到月底再一起补上。
    房东是个敦实的男人,见他们姐弟俩年少孤苦,生活不易,又是面善俊秀的两个孩子,没有为难便答应了,还帮着收拾了一下院子。
    这是个独立的院子,窄小了些,不过倒是五脏俱全,房东平日里也回来打扫一下,因此也不算太脏乱,姐弟俩手脚勤快,到了傍晚就收拾出了居住所需,白晴烧了热水,细细的洗了锅,白黎则把豆子泡上了。
    姐弟俩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口箱子,那箱子白黎看过,里面是一些书籍,还有半旧的筐子篓子,没什么可用的,他们甚至没有一床被子。寒酸的可怜。
    白黎把那些书拿出来翻了翻,只有一些启蒙书和四书一套,几乎没有翻过,便把书放进筐里背去旧书市场卖了。
    白晴很是心疼,再三阻止,在她的眼中,读书是神圣高贵的事情,只有十分落魄之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卖书求生。
    但他们现在又何尝不是落魄之人呢。
    白晴叹气,眼睁睁看着白黎把那些书卖掉,换了两床被子,两床褥子,还有两个枕头。
    白黎很满足了,原世界卖这些书可买不了这么多东西,也是这时代书籍昂贵,倒是让他有占便宜的感觉。
    被褥都是粗糙的布料,白黎也不挑剔,眼下并没有追求生活品质的资本。
    这一日姐弟俩都很累,几乎合眼就睡,家里没有灯,睡得早,第二日起得便早。
    天刚蒙蒙亮,白黎把豆子拿去坊里的磨坊磨了,他们早已打听好磨坊的位置,这会儿人们还未起床,磨坊一人没有,姐弟俩用了两台石磨打了豆浆。
    回家煮上豆浆,点了豆腐,白黎担着一担子豆腐出去卖,剩下的都让白晴用石块垫上布压实了。
    坊里出了个俊俏少年,生面孔,做出来的豆腐白白嫩嫩,邻里邻居都好奇,没走出尚甘坊豆腐就已经被抢一空,这次白黎加了价,每块豆腐两文钱或两升豆子。
    坊里有杂货铺,白黎带了些酱油八角和糖回去,这些调料不便宜,将白黎的收入花了一大半。
    你这是要做什么?白晴接过担子问。
    做豆干用的。
    豆干?
    对,咱们不能光卖豆腐,得增加一些商品种类才行。
    白黎在锅里倒入酱油、八角和糖在锅里煮开做成卤料,他本可以用更多材料做更美味的卤料,只是手头紧,只挑了重要的几种。
    卤料煮沸晾凉,豆腐便压好了,在开水里焯焯水,就扔进了卤料里,等到晚饭时分味道就差不多了,白黎捞出一块切了,又加了点酱油拌拌,就着蒸的豆渣,这就是一顿晚饭。
    白黎心中苦吃豆腐吃的要吐了。
    卤好的豆干还要再压一次,第二天白黎便挑了担子,豆干和豆腐一起卖,豆干要四文钱一块,不能用豆子换。
    他早在街上观察过,这边没有卖豆干的商贩,豆腐铺子里倒是有,就是距离尚甘坊太远,街边的商贩都只卖豆腐。
    于是豆干很抢手,四文钱对于县城的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大钱,几日买一次完全没问题。
    晚上回来数钱的时候,姐弟俩都很开心,白晴把钱都藏在一个篓子里,省吃俭用。
    然而做豆腐并不能日进斗金,只能勉强维持度日,交了房租,除去日常柴米油盐的钱,一个月下来两姐弟只剩下两个大子。
    白晴将两个铜钱收好,白黎心疼的死去活来,他本就爱钱,又体会过无钱治病的苦难,对于金钱有着一种本能的热爱,挣了开心,攒着也开心,花出去了就心肝脾肺肾五脏俱疼。
    白晴做东西好吃,人又勤快细心,不几日做的豆腐豆干就比白黎做的要好吃,白黎又研究了一下,做了些腐竹和豆腐皮出来,卖的十分好。
    如此下来,姐弟俩的日子越来越好,在院子外面搭起一个棚子,专门卖豆制品,商品有豆腐、豆干、腐竹、豆腐皮,早晨也会早起卖豆浆和豆腐脑,虽是很累,但胜在自由,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姐弟俩与尚甘坊的街坊也熟络起来,尚甘坊人人都知道新来的那家俊俏姐弟,姐姐温柔少话,为人大度,弟弟调皮开朗,但内里其实是个抠门的,但架不住白黎年纪小嘴甜长得也好,周围街坊都喜欢的紧。
    隔着三间房有一个叫程九的青年,更是个能上蹿下跳的,比白黎大上几岁,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很快就混熟了,不做豆浆时,白黎就爱跟着程九到处跑着玩。
    程九的父亲是个四处游走的货郎,家里还有一辆旧马车,程九会接些租车的活计,这附近城里村里的事情他都熟,白黎喜欢和他一起,听他天南海北胡吹牛皮。
    县城郊外有高山巍峨,程九家新得了一匹小马,这两人常带着小马去山上跑,只是那小马去不了很高的地方,总是在山下玩也有些枯燥,这天两人把马拴在山下,步行进山去寻乐子。
    天色偏冷,两个少年火力旺不知冷,在林子里疯了半天,这会儿气喘吁吁地溜达着休息,白黎大口呼吸清新潮湿的空气,微冷的气息窜入肺中,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
    活着真好。
    程九喘着粗气笑着说:小白,你可以啊,这尚甘坊好久都没人能陪我这么疯了。
    白黎也笑:人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疯疯跑跑,到老了想跑也跑不动了。
    程九竖起拇指:说得对,我也是这么觉着的,我四叔前些天回来了,说是来年开春要带我去船上跑跑,到时候我就不能陪你这么疯了,你自己玩的时候注意点。
    他指指山顶:再往上就不能去了,有野兽,路也不好走。
    白黎眯着眼睛往上看,说:如此便趁着你还没走,咱往上走一遭吧!
    程九一愣,大笑道:你小子胆子够肥的,对脾气,走走,上去瞧瞧去。
    那程九是个野惯了的,胆子大,身体也壮,就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往日里兴许想着爹娘的嘱咐,半山腰就下了山,这会儿有白黎在后面鼓动,早就把那些个苦口婆心扔到了脑后。
    两人爬了一会儿白黎喊停,程九在他前面,回过头问:怎么,爬不动了?
    白黎指指不远处:我找到了!
    什么玩意儿?
    白黎喘着粗气爬过去,在陡峭的山崖边挂着要去采一株小树,程九见了吓得连忙制止他:你个小猴崽子快回来,我去给你弄。
    程九比白黎体格好的多,爬到山崖边长臂一捞就把那小树捞在了手里。
    你小心点!白黎心疼到:野生的高山杜鹃,这方圆仅此一棵,你可别把根给我弄断了。
    程九笑骂道:没良心的小崽子,不关心你九爷,关心这破玩意儿!
    他跳到白黎身边,把那株高山杜鹃递给他,好奇地问:你刚说这是什么?能卖钱吗?
    白黎小心地检查了一番高山杜鹃的根,那程九粗中有细,根系保存还比较完整,白黎松了口气,说:这是高山杜鹃,一种很漂亮也很名贵的花,养好了能卖大价钱。
    程九啧啧两声,说:你小子还懂这些玩意儿?
    懂,还会养。白黎毫不谦虚,他有资格说这话,养病期间他养了一整屋子的花,每次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植物,他都会觉得自己的生命还有望延续一下,只是终究命不由人,满屋子花开,四季热烈,而他却在夏末的花香中与世长辞。
    白黎曾经想过自己能做什么,要靠什么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他清醒的认识到封建社会是不允许一个发明创造之星冉冉升起的,香皂、玻璃这些他都会做,但是却不敢拿出来。
    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就像是植物的根,主根握在皇家手中,侧根掌握在各大家族手中,哪怕是小小的根毛,背后一定不是他这种无依无靠的穷苦小民。
    所以他选择低调稳重,从这个世界本就有的产业入手不许他发明,还不许他改良吗?
    于是他从做豆腐入手,但做豆腐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他白黎可不想清苦一生,所以他又把心思放在了他最擅长的花卉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