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人类是有灵魂的,灵魂与呼吸之间,有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比如,当我们睡眠时,就是灵魂与肉体的短暂分开,死亡则是永久的别离。
    动物或者植物,同样也存在灵魂。
    灵魂,可以从一个生命转移到另一个生命。
    古埃及人相信复活,但要保存尸体。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同转世,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位深入此概念的哲学家。犹太教信仰肉身复活。《新约全书》记载耶稣基督在被钉死后三天复活,乃是基督教重要的信仰根基。
    《太平广记》载刘三复“能记三生事,尝为马,伤蹄则心痛,转世为人,乘马至硗确之地必缓辔,有石必去”。
    佛教认为人死以后,“第七识”将带领“第八识”离开肉身,经历中阴身后,投胎为人,也可能成为动物、鬼、神……就是六道轮回,而某些转世修行者,可以获得前世记忆。
    中阴,是从此生的灭亡,到来世之间的过渡期。中阴身具有神通,能见到肉眼所不能见之世界。人死之后七七日间为中阴,这也是中国人“做七”的缘由。地狱中阴,丑陋如烧焦的枯木;傍生中阴,其色如烟;饿鬼中阴,其色如水;欲界中阴,带有金色;色界中阴,形色鲜白。
    人的中阴,看起来像是儿童,在一群小孩子中,会潜伏某个中阴身。
    “什么玩意?”
    黄海警官驾驶着警车,把电台调换到其他频率,再也受不了这位哲学家的讲座。
    2006年,清明过后。
    警车停在长寿路第一小学门口,他穿着深色警服,板寸一点没少,两鬓却添了白点。来到操场角落的沙坑边,他站在一个男孩的背后,看到有只麻雀尸体,正被沙子掩埋在其中。
    “喂,你就是司望?”
    他的声音依然沉闷沙哑,让许多人印象深刻。
    男孩起身踩平了沙坑,露出苍白的脸,若非鼻尖上沾了些沙粒,目光就显得过分成熟。
    “警察叔叔,我就是司望,有什么事吗?”
    “两年前的秋天,是你发现的苏州河边吉普车里的尸体吧?”
    司望拍拍身上的沙子:“那么久的事了,怎么还来问?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
    “另一个人是谷秋莎,去年成为你的养母,但在几个月前跟你解除了收养关系。”
    “是的,你可以再去问她--那辆车在河边停了两年,倒是她刚一见到就要去撬开。”
    “她已经死了。”
    男孩尴尬了几秒钟,皱起眉头:“哦,是这样啊?她是怎么死的?”
    “被人杀死的,在她自己家里,上周她父亲追悼会的那晚。凶手至今还未抓到。”
    “好吧,希望你能早点破案。”
    “你好冷静啊。”
    男孩从沙坑边背起书包,径直走向学校大门:“警察叔叔,我要回家了。”
    说不清是故意还是习惯,司望仍然选择苏州河边那条小路。黄海就像膏药贴住了他,跟在后面提醒:“小朋友,以后不要再走这条路,当中有一段太偏僻了,小心有坏人出没。”
    “警察叔叔不就是抓坏人的吗?”
    “是,没有我抓不到的坏人。”
    “真的吗?”
    这句反问让黄海沉默了,一度没有他抓不到的坏人,但从1995年起就不一样了。掐指算来这十一年间,已有五起谋杀案没有侦破,恐怕不止一个凶手。
    他夺过男孩的书包说:“嘿!现在小学生的书包可真重啊!”
    “警察叔叔,你为什么要跟着我?”
    “因为,谷秋莎临死前,拜托我一定要做的--她说你是个举世无双的天才,但心里藏了许多秘密。”
    “我只是个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黄海--上过地理课吗?中国有哪四大海?我都忘了,你是天才,哪有你不知道的?”
    苏州河边的荒野,一身深色警服的男人,目光冰冷,面容严肃,他在怀疑这个四年级小学生,跟数起凶杀案有关。
    “黄海警官,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一定会帮助警察叔叔破案的!”
    这样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他停下脚步,指着前面一片空地说:“就是这个地方。”
    贺年的尸体在这里腐烂了两年,埋藏在破吉普的后备厢里,如今重新被垃圾与灰尘覆盖,再也看不出原来的痕迹。
    男孩不敢踏上那块空地,在旁边绕了一圈:“黄海警官,你相信世界上有鬼魂吗?”
    “不,从不相信,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们吗?”他掏出一根香烟在风中点燃,急促地补了一句,“世界没有鬼。”
    “我想,是车里死去人的鬼魂在叫我吧。”
    “胡说八道!”
    “警察叔叔,你信不信?我见过鬼的。”
    黄海手指尖的一片烟灰撒落在地,拉着司望的胳膊,离开发现尸体的地方。
    十分钟后,他将男孩送到了家门口。
    “你就送到这里吧,上楼去会吓到我妈妈的。”
    司望从警官肩上夺回书包,黄海把名片给了他:“小朋友,如果想起任何线索,立刻打我电话!”
    看着男孩上楼去了,黄海靠在大槐树下,急促地点起一根香烟。袅袅的蓝色烟雾中,他想起了谷秋莎的尸体。
    她死后三天才被发现,房间里发生了漏水,邻居报告物业才强行开门。尸体倒在门后玄关内,脸朝下四肢伸展,地板上全是漏出来的水,把谷秋莎浸泡得有些水肿。致命的伤口在背后,几乎直接刺破了心脏。现场并未发现凶器,显然已被凶手带走。谷秋莎屋里有些现金,却一分钱都没少,包括某些贵重物品。她身上的衣服也算完好,更无被性侵犯的迹象,既非劫财也非劫色,最大可能是仇杀。
    凶手对现场处理得很干净,没留下什么指纹与毛发。电梯监控没有拍下来,凶手是男是女也无法判断,只能判断死亡时间在三天前,也就是谷长龙追悼会的那天。黄海分析凶手是爬楼梯上来的,等到谷秋莎回家开门的刹那间,跟在她背后冲进去一刀毙命。
    最无法接受的是,就在凶案发生前几小时,他还跟死者在殡仪馆见过一面。那是她父亲的葬礼,一个女人最悲伤的时刻,黄海本想来安慰她的,没想到送了她最后一程。他清晰地记得,谷秋莎当时所说的话:“还剩下一个我,大概也离死不远了吧?”
    果然,她提前判处了自己死刑。
    对于一个资深的刑警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紧接着这句话,谷秋莎又提醒他要留意司望这个孩子。
    第二天,黄海再次来到长寿路第一小学门口。
    等到司望孤独地走出来,他就拦在身前说:“今天,我送你回家吧。”
    “我可以自己走回去的。”
    “小子,你应该知道,谷秋莎与谷长龙都死了,我担心你也会有危险,懂了吗?”
    他粗暴地夺过男孩的书包,沿着大马路往前走去,司望像犯人被警察押送无力反抗。
    “他被警察抓起来了吗?”
    几个小学生纷纷窃窃私语,司望解下红领巾,抱怨了一声:“对不起,请不要当着同学的面来送我,他们会以为我是坏小孩的。”
    “走自己的路,让鬼去说吧。”
    “案子破了没有?”
    “你说的是哪桩案子?”黄海回头盯着他的眼睛,“我会亲手抓住那个混蛋的!”
    路过常德路上的清真寺,有人在卖烤羊肉串,司望停下来都要流口水了。黄海警官买了十串,分给他四串说:“你还是小孩,不要吃太多,当心拉肚子!”
    他大方地吃起羊肉串,神情也轻松了不少。
    “小朋友,你吃了那么多,不怕吃不下晚饭吗?”
    “没关系,今晚我妈妈要在外面上班,我会用微波炉转一转冰箱里的饭菜吃。”
    “那你爸爸呢?”
    其实,黄海是明知故问,他早就调查过司望一家的底细了。
    “我爸爸--他在四年前就失踪了。”
    黄海郑重其事地说:“司望同学,今晚你来我家吃饭吧。”
    “不要,我还是自己回家吧。”
    “跟我走!”
    这是命令式的口气,黄海就住在清真寺附近,一栋老式的高层建筑,几乎紧挨着派出所。
    他背着书包打开房门,迎面一股酸霉的气味,立刻红着脸说:“嘿嘿,不好意思!”
    这个男人笨拙地开窗通风,收拾乱糟糟的客厅,餐桌上全是方便面杯,烟灰缸里密密麻麻塞满了烟屁股,显然家里没有女人与孩子,典型的中年单身汉。司望在陌生人家里分外小心,好不容易找到空位坐下。警官打开冰箱,给他倒了杯牛奶,男孩客气地只喝了一小口。他又打开电视机,正好是小朋友节目,《名侦探柯南》中的一集。
    他在厨房折腾半天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打开冰箱拿出一包面条,还有速冻牛肉,傻笑着说:“小子,我给你煮牛肉面好不好?”
    十分钟后,当电视机里柯南用针打昏了毛利小五郎,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到了餐桌上。
    说实话,黄海下的面条还不错,也可能是他在厨房里唯一会做的东西。
    当司望把面条吃得一根不剩,把面汤都喝光时,黄海带着奇怪的微笑看着他。男孩惊慌地站起,却被黄海按下去:“吃饱了吗?小子!”
    “饱了,都打嗝了,你不吃吗?”
    “我不饿。”
    他的声音如从缸底发出般沉闷,房间里的空气也变得僵硬。司望局促地抓着衣角问:“警察叔叔,世界上真的没有你抓不到的坏人吗?”
    “当然。”
    “你敢发誓?”
    “我--”黄海警官刚要点起一根香烟,又塞回到烟盒中,“但有几个例外。”
    “杀人案?”
    他的目光变得冰冷而可怕:“问这些做什么?”
    “我在想,你接管苏州河边的尸体案,以及谷秋莎与谷长龙的案子,会不会跟你过去没破的案子有关?”
    “你一个小学生,干吗要知道那么多?”
    司望不跟他客气了,背起书包要往外走,黄海拦住说:“等一等。”
    “天黑了,妈妈说不能随便去陌生人家里的。”
    “你是哪一年生的?”
    “1995年12月19日。”
    “嗯,从前没有破的两桩案子,发生在你出生以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