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八零后重生日常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不喜欢和人争执,再说陈建兵一天就在家待几个小时,很多事情根本控制不了。徐宁玉不去找李磊,耐不住李磊来找他呀。
    徐宁玉的爸爸亲自上门给自己送东西,在李磊看来就是同意他跟徐宁玉交朋友了。真开心!
    现在他不止早上骑车送徐宁玉,下午放学之后,也时常会来找徐宁玉一起写作业。虽然多数时间他都是看着题目发呆。
    前两次徐宁玉看不过去,想教他做题。一道应用题讲解了几遍,就差把算式直接列出来,李磊还是一脸无辜,让徐宁玉很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不是退步了。
    最后反而是李磊劝他:“小玉你自己看书吧,我明天去班里抄数学班长的。”那么的理直气壮。
    徐宁玉拿铅笔敲了他的手背一下:“不准抄作业。我先把式子给你列出来,你好好算,下回要自己动脑筋。”
    “好吧。”李磊苦着脸去草稿纸上使劲了。小玉什么都好,就是爱教他学习。他一点不想学习,就想早点初中毕业出去挣钱。
    或许是因为家庭情况复杂的缘故,李磊比他的同龄人要成熟很多。徐宁玉看书写字的时候他不会吵闹,写完作业才会拉徐宁玉下楼去活动一会儿。
    用李磊的说法:“肉捂时间长就馊了,人天天待屋里也会闷坏的!”
    徐宁玉不理会他的胡言乱语,只是看看自己越发圆润的小肚子,内心也有点担忧。
    重生一回,他的胃口好像好了很多,万一真像李磊说的那样,吃成个胖子……不,不会的。不过学习之余,稍微活动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李磊少年老成,徐宁玉也不是真正的小孩,所以虽然表面看两个人年纪差了四岁,个头更是差了快一半,倒是能玩到一起。
    徐建兵知道了儿子跟那个暴脾气的男孩一直玩在一起,忍不住提着一颗心。小玉这孩子心思重,说多了只怕他会多想,徐建兵只好叮嘱徐馨宁多看着点弟弟。
    徐馨宁不用她爸说,早就在偷偷关注了。李磊带徐宁玉下楼玩的时候她都寸步不离地跟在旁边,几次过后,见这男孩确实没欺负自己弟弟,才稍微放心一点,但还是会跟去看着。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
    这天是周末,徐宁玉难得出了趟远门。外面气温二十度,坐在自行车后座,风吹到脸上凉飕飕的,他就把外套的拉锁拉到了最上面,免得呛到风。
    前面,李磊浑身是劲地蹬着自行车,一点不觉得冷。他已经骑了二十分钟,脑门上都出汗了,身上的校服敞着怀,露出里面已经烂了几个小洞的短袖汗衫。
    他稍微有点气喘,看了看路,和徐宁玉说:“前面拐进去就到了。”
    徐宁玉“嗯”了一声,他和李磊今天是到镇上邮局来寄信的。
    这一个多月,徐宁玉已经写了好几首儿童诗和近十篇短文。他把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人或事,都用孩子的视角写入作文。掌握了套路,只要找准切入点,小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其实挺简单。
    比如徐宁玉仅仅用日常用品作为素材就写出了《快乐的小闹钟》、《小书包里的对话》、《聪明的电视机》三篇短文,都是用拟人的手法和孩子的口吻写出这些物品的特点、对人类的作用、再引申出一个道理,就是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了。
    认真修改过,徐宁玉选出了其中几篇,用徐馨宁的钢笔和墨水,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稿纸上,准备往几个报刊杂志投稿。
    徐馨宁升到初中,姥爷送给她一支很秀气的英雄钢笔,一瓶蓝色墨水,加起来要十块钱呢。徐馨宁用得特别爱惜,还让大姨帮忙用布缝了个笔套,不用的时候就把钢笔放在笔套里。
    除了她自己,也只舍得借给徐宁玉用一下。徐宁玉就打算拿到稿费,也给自己买一支钢笔。
    他挑出一首儿童散文诗,准备投到《小学生必读》,这本杂志每期第一篇都是散文诗。四篇五百到一千字左右的短文,分别投给《少儿画报》等杂志。
    这时候投稿一般是用寄信的方式,寄信就要去邮局。矿上没有邮局,距离最近的在西桥镇上。
    矿门口有到县城的四路公交车,正好经过西桥镇。但是这边的公交车都是那种两节车厢的加长公交,本地人叫它“大通道”。
    大通道的中间有一段黑色帆布一样的车篷连接着,体积很大大,车身离地也很高,徐宁玉觉得自己一个人很可能上不去。
    他没把要投稿的事告诉家里人,如果没被选中就太尴尬了。家里人看他天天写作文,只当他是在学习,所以他不想让家里人陪他。他个头小,一个人出门实在很麻烦,就把这事和李磊说了。
    第12章 饮料
    徐宁玉仰头望着李磊:“你周末有没有时间,我想去镇上邮局,能不能陪我坐一下四路车?”
    小胖孩的眼睛好大啊!李磊被看得差点忘记要说什么了,回过神马上拍着胸脯答应下来:“行呀,我送你去。不用坐车,花那冤枉钱干嘛。骑车过去也很快的,我没事也骑车去镇上玩过呢。”
    李磊很热心,徐宁玉的小金库确实也不怎么充裕,就没拒绝:“那谢谢你。”末了又特意补充一句:“那你别告诉别人,包括我姐。”
    “这事要保密,就我俩知道?”李磊眼睛亮亮的,有种在进行某种秘密活动的兴奋感。
    徐宁玉点头,他顿时更开心了,特别高兴能和小伙伴有共同的秘密。
    李磊在嘴边比了个拉上拉链的动作:“放心,我嘴可严了,保证谁都不告诉,绝对不做叛徒蒲志高!”
    蒲志高是《红岩》里出卖江姐的叛徒,因为拍成了电影《烈火中永生》而变得家喻户晓,成了叛徒的代名词。这时候某个小孩要是跟大人告状,把小伙伴的秘密说出去,大家就会指责他:“你这个叛徒蒲志高!”
    到了周末,徐宁玉就和家里人说,李磊要骑车带他出去玩。
    “骑车去哪里?去玩什么?”徐建兵和徐馨宁都不放心地问。
    “天气好,骑车到处转转,还不知道具体去哪儿呢。”徐宁玉含混地解释。
    徐建兵欲言又止。小玉不爱出门,愿意到外面走走他还挺高兴,如果不是和李磊出去就好了。这小孩十一二岁就人高马大的,听小馨说,和别的孩子打架特别凶。在徐宁玉跟前脾气倒是挺好的,很有大哥哥的样子。
    徐宁玉假装看不到父亲的纠结,转头去收拾自己的小书包。
    刚吃过早饭,就听楼下传来一阵“叮铃铃”的清脆声音,是有人在拨动自行车的车铃。
    应该是李磊来了,徐宁玉说了句:“我走啦。”背上小书包“啪嗒啪嗒”出了门。
    徐建兵看着儿子貌似兴奋的背影,和徐馨宁一起来到走廊的栏杆前。
    楼下李磊正坐在车座上,一手扶着车把,一条腿伸得老长,用脚尖点着地。看见他们,李磊活力十足地朝他们挥挥手:“叔,姐。”
    徐建兵朝他点头,还是不放心地嘱咐:“骑车小心点,在路边骑。”
    “好,肯定小心。”李磊笑着答应了。看到徐宁玉的小小身影出现在楼梯拐角,他就跳下车,跑过去隔着几个台阶把徐宁玉抱起来:“这么快。”抱过去放到车后座。
    那里李磊第一天带徐宁玉上学之后,晚上回去就垫了一件自己小时候的衣服。这时候路况可差了,不然小胖孩的屁股迟早被颠成四瓣。
    “这孩子,还怪讲究。”徐建兵还是第一次看李磊骑车带徐宁玉,觉得一般的男孩都没这么仔细。这孩子对小玉倒是比亲哥还好,家里亲兄弟争东西打架的才多呢。他稍微放下心来。
    李磊带着徐宁玉骑了将近三十分钟,终于停到了有着草绿色门头的邮局门口。把徐宁玉从车上抱下来,李磊锁好车,才拉着他进去。
    徐宁玉上辈子到过邮局,李磊还是第一次,好奇地打量着屋里的陈设。
    一进门就是个一字型的大柜台,把里外分隔开。柜台里面坐了两个年轻女职员,正在那一边打毛衣一边聊天,充满了生活气息。
    柜台很高,徐宁玉就算踮起脚尖也够不到。他抬头望了一眼,李磊马上会意,抱着他的腰,一下子把他举了起来,正好能平视柜台里的人。
    “这里不是玩的地方,出去玩。”女职员转头瞟了一眼,见进来的是两个小孩子,摆手呵斥了一句。
    徐宁玉没有多做理会,这时候公家人都是这态度,越是条件好的单位脾气越横。他掏出准备好的钱,放在柜台上:“阿姨,我买信封。往外省寄信要多少钱的邮票?”
    只顾着聊天的女职员看看钱,这才认真打量了面前的小孩一眼。喔,这么漂亮,比那个说回声的片子里的小演员还好看。她马上喊她的同事:“小张,快看这小孩,真漂亮。”
    两个女职员都挤过来笑嘻嘻地问徐宁玉:“家里大人呢?怎么让你们两个小孩来买东西、”
    徐宁玉无奈地重复了一遍:“阿姨,我买信封和邮票。”
    女职员这才想起自己的本职工作。看这么漂亮的小孩肯定不会偷拿大人钱,直接说了价格:“信封一毛钱一个,寄信到本市要20分的邮票,到外市要40分的邮票。”
    “这么贵!”李磊一个没忍住,惊讶地喊了出来。不就是薄薄的一点点纸吗,就敢要这么多钱!
    按照平均工资估算,这个年代的一块钱约莫等于后世的十块钱,只是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不像后世商品丰富。
    邮票的价格确实不便宜,徐宁玉今天带了他的全部积蓄,九块五毛钱。来一次不方便,他原本准备多买一点的信封邮票的,看来买不了多少。
    “阿姨,麻烦拿十个信封,十张40分的邮票。”这一下子钱就花掉了一大半,徐宁玉忍不住有点心疼。但有个人比他还心疼。
    李磊忍不住碎碎念:“信封我们回去自己做管用吗?这也太贵了,就是一点纸啊。”
    这家伙,对金钱好像特别看重。徐宁玉不理他,拿了信封和邮票,就示意李磊把自己放下来。李磊虽然才十一岁,人还怪壮实,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说累。
    徐宁玉走到邮局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趴在桌子上开始填写信封。收信人那一栏写了提前从杂志上抄下来的地址,寄信人那一栏就写了“矿四十八中三年级徐宁玉”。
    李磊在旁边托着腮。看徐宁玉刷刷地写着字。小胖孩认真的小模样真可爱。
    这期间那两个女职员还特意跑出来,看徐宁玉这小孩是真的会写字,两个人诧异地不行:“真了不得了,这么大点孩子都会写字了。”
    “小玉都跳级上三年级了,写点字算什么,他都能写好长的作文。”李磊又例行夸耀徐宁玉。
    两名女职员都被镇住了,跟他打听了好一会儿徐宁玉跳级的事。李磊就跟人吹徐宁玉七岁就念三年级,每次考试都一百分,
    听了一肚子八卦,来买邮票的人都快等不及了,两个女职员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柜台后面。
    徐宁玉默默把信封填好,从小书包里拿出写着稿件的信纸,对照着题目和杂志社,分别折叠起来装进不同的信封。李磊也帮着一起用胶水把几个信封粘好。
    邮票后面自带着胶,沾点水就能贴在信封上。全部弄好,徐宁玉又检查了一遍,才让李磊把信塞到邮局门口的大邮筒里。
    “这就好啦?那回头你的作文就能登到杂志上了?”李磊拍拍手,样子很兴奋。他还是第一次寄信呢,。
    “还不一定呢,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要我写的东西。”徐宁玉可不敢打包票。他是个毫无名气的学生,人家杂志社一天指不定能从全国各地收到一麻袋的投稿信,也许根本就看不到他寄过去的文章。
    李磊倒是比他还有信心:“那怎么会不要,我读你写的作文比课文还好看!课文没意思,你写得有意思多了。”
    徐宁玉嘴角翘了翘,又很快压了下去。被李磊这个一天都摸不了一会儿课本的人夸奖,也没什么可高兴的。最近李磊在徐宁玉的逼迫下,勉强能做对几道计算题,就觉得自己快无敌了,还敢批评教科书。
    他看看周围,对李磊说:“去街上逛逛吧。”这会儿时间还早,也不用那么快回去,他想看看镇上都有些什么商店,等有钱了来消费。
    “好,我也好久没来过了。”李磊立刻开心地把徐宁玉抱到车后座,蹬着自行车带他到处转悠。
    镇上其实没什么好逛的,就一条十字街,行人稀少,一眼就能望到头。路边零零散散分布着几个店铺,有卖日用品的小店,还有两家小饭店,一家裁缝店等。
    邮局旁边就有一家小卖部,门边的水泥砖墙上用红漆写着“日用百货”几个字。徐宁玉刚才就看到李磊嘴唇都干裂了,想了想,径直走了过去。
    店面很小,再多一个人就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李磊伸头看看,小卖部没什么稀奇的,就推着车子等在了外面。
    货架上多是油盐酱醋,徐宁玉仰着脑袋看了一遍,就看到一种包装简陋的饮料,和瓶装的啤酒挺像。瓶身上贴着纸,印着大大的“果子露”几个字。
    他想起来,小时候喝过果子露,是这时候很流行的饮料,据说原料是浓缩的果汁。不过他猜测肯定加了很多色素,颜色是鲜艳的暗红色。
    店里没有别的饮料,徐宁玉就问老板:“叔叔,果子露多少钱?”
    “小朋友,这个要两块,瓶子退五毛。”外面开店的老板服务态度明显好多了,徐宁玉进来看了一圈他也不拦着,一直笑眯眯的。
    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种类的饮料,这种玻璃瓶装的果子露就是比较高档的饮品。平时家长是不会舍得随便买给小孩喝的,只有过节或者酒席上才能喝到。
    老板没觉得这个小孩能买得起,估计是白问一句,也没在意。
    第13章 回信
    徐宁玉是那种买东西特干脆的性子,问了价,觉得合适就掏钱。他直接买从书包里掏出两块钱,伸长胳膊放到只比他矮一点的玻璃香烟柜上:“要一瓶,麻烦打开。”
    一下子能拿出两块钱的孩子可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店主只是微微诧异了片刻,就麻利地收了两块钱,拿瓶起子把瓶盖撬开。
    徐宁玉扭头朝外面喊:“李磊,过来喝东西。”
    “啊?”李磊瞪大了眼睛。他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呢,小玉就花出去两块钱,这小胖孩也太能花钱了吧!
    他心疼地脸都扭曲了:“这又不过节,买这干嘛。马上不就回家了,你要是早说渴了,我去问人要点白开水给你喝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